查看原文
其他

民间故事 | 进贤门来历的传说

江西地名研究


进贤门来历的传说 

南昌城,有一座南大门叫进贤门,群众又称抚州门。这是古代通往进贤,抚州的必经之路。为什么一个城门两个称呼呢?相传有这么一个故事。

唐代时候,洪都城较小,只有八个门。到了北宋初年,南昌改称洪州,将城域扩大一倍,并兴建十六座城门。其中正南门就有进贤门。当时劳工都来自豫章郡。进贤劳工分担修建进贤门东边的城墙,抚州劳工担任修建西边的城墙,然后汇合。施工时,劳动工人们都分居在琪口巷、惠园街、胶皮巷、十字街、玉清观、将军渡、洛阳桥、豆腐巷一带,平日出工收工上街都要东城门处相遇。进贤人把这门叫进贤门,抚州人则叫抚州门。双方都希望将来这城门竣工后,以自己县名命名。这种情绪、蔓延很快。快临竣工时,简直是有增无减。双方民工经常发生口角,甚至扬言要械斗进贤旅昌同乡会,抚州旅昌同乡会,双方推举代表,告到知县衙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持己见,执意不让。知县无奈只好禀告府台。经两人私下计谋施下缓兵之计,告诉双方代表,等到城门落成时,府台自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包你们双方满意。

不日,知县令衙役到琪口巷李麻子石坊店,凿刻两块石碑,并叮嘱不得泄露天机。李老板只照办。石匠每刻好一块石碑,就把有字的一面扑倒放,并吩咐徒弟晚间要藏在屋里。谁知道徒弟粗心大意,晚上收工时天黑借搬了一块石碑,漏掉了进贤门石碑未搬,却把一块未刻的石碑搬进屋里去了。说也巧,这正被一位抚州人发现了。经商量,派两人半夜摸到石坊店门口,把进贤石碑抢走,偷偷地扔到城门边护城河里。心想,没有了进贤门石碑,自然就是我抚州门了。心里不知多高兴。

第二天,李麻子发现进贤门这块石碑被盗,不敢声张出去。便赶忙又补刻了一块进贤门石碑交差。衙役半夜里把两块石碑抬走了,李麻子这才歇了口气。

三月初五,城门举行落成典礼,城楼上旌旗飘摆,只见城门空着三个字。各路文武官员,也都站在城楼上观赏府台大人的锦囊妙计是什么。只见知县在城楼上拉着嗓子宣告:“今天此城门命名,本官不与作主。为了了却你们双方的心愿,将由进贤,抚州黎民自选。现在两块石碑均已刻好,一块是进贤门,一块是抚州门。昨晚三更时,早已差人沉入城门护城河。各方各选十名壮士下水打捞。以鸣炮为令,谁先捞上来,就谁先命名。”双方听了大为震惊,连忙挑选了十名大汉,光着赤膊,穿着短衭叉,喝了大碗烧酒,又用酒擦身驱寒。忽听一阵火炮声响,双方争先恐后,纷纷跳入浑水中乱摸。由于彼此寻碑心切,进贤一人因跳水过猛,右脚绊到石块,顿时麻木不仁,跌倒水中。同伙立即上前挽扶。突然发现自己站在石板上,连忙呼唤同伙抬起一看,又惊又喜。“呦!进贤门”。不管三七二十一。于是大家簇拥着把石碑抢先抬上城楼。知县、府台验证后,派人搬上城门。顿时,进贤人锣鼓齐鸣,摇旗呐喊:“呵!进贤门啰!呵!进贤门啰!”此时,抚州人才好不容易捞到了“抚州门”三个字石碑,想送上城楼去,刚抬到城门口,就看见城门上“进贤门”三个大字。目瞪口呆,气愤得把抚州门石碑摔破了。衙役就把抚州门石碑埋在城门脚下。从此起城门正式命名为“进贤门”,并载入《县志》。其实进贤人抬起的石碑,正是抚州人扔下河的石碑。

抚州人在南昌以泥水匠,木匠为生众多。天长日久,叫抚州门的多了。“抚州门”的名字就传开了。黎民百姓也都跟着叫抚州门。南昌人也知道进贤门就是抚州门,抚州门就是进贤门。大家各叫各的,一无人纠正,二无人追究。直到现在南昌人还有把进贤门称抚州门的习惯。而把城门外的小街小巷(绳金塔等地),统称抚州门外了。




END


文章作者:文俊搜集整理

文章来源:南昌市青云谱区文化馆:《民间故事》(资料本),1985年11月油印本,第31-33页。

文章转化:常宏宇

本版主编:常宏宇

       终校:代停停

    审订:周倩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