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3月上地名资讯汇编

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地名资讯汇编  第21期

地名新闻

1.衢江地名多措并举为小城镇综合整治提质添光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衢江区民政局  

       一是注重城镇道路的新思路命名。坚持“整体设计+注重古韵+突出特色”的原则,将集镇路网规划视作一个整体,统一主题、统一基调。在此基础上,注重地名文化的弘扬和当地特色的彰显,发挥当地专家作用,挖掘内涵丰富、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古地名和特色地名,并尽可能地保证地名文化的原真性,最终实现“总、古、特”的巧妙融合,全面创新道路命名新思路。

       二是注重智慧元素的创新加入。迎合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我区以廿里镇和莲花镇为试点,全面启动“智慧门牌”新模式,当前正处于实施阶段。即:借助日趋完善的二维码生成和扫描技术,在门牌中加入二维码图像,形成“智慧门牌”。然后通过“智慧门牌”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获得全面、准确、权威的地名门牌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的结合,深度挖掘地名文化内涵,不断提高门牌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百姓和外来人员的出行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是注重地名标志的设置维护。紧抓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有利契机,全面开展地名地址核准和地名标志设置更新工作,努力保证地名地址的准确性和地名标志覆盖的全面性。据最新统计,全区10个集镇共新核准和设置门牌36000余个。新设路牌320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活。


2.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计时华赴台州调研区划地名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省民政厅 区划地名处 三门县民政厅 玉环民政局

     2月25日至27日省民政厅副厅长、巡视员计时华率厅区划地名处赴台州市调研区划地名工作,相关市县领导陪同。

      计时华副厅长一行参观考察了三门县亭旁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指导红色地名文化建设,为县委打造一流红色教育基地上门送服务。在考察玉环经济开发区、大麦屿口岸后,计时华副厅长听取了玉环撤县设市工作落实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玉环市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指出撤县设市是逗号而不是句号,玉环市要抓住发展机遇大干快上。在与台州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干部座谈时,计时华副厅长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做好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和地名文化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


3.淄博8个部门联合工作 共同整治不规范地名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 鲁中网

      近日,山东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淄博市民政局会同市及各区县民政、公安、自然资源等8个部门在各自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共计130余人。

  据了解,此次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的重点是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同时,清理更新不规范地名信息,对标注不规范地名(含名称不规范和用字不规范)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并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身份户籍、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

  清理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互联网地图、在线导航电子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及时为社会提供准确便捷的标准地名信息。

  清理整治工作将分四个阶段实施,从2月开始到12月结束。


4.武汉市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9-03-04

来源:武汉市民政局

   2018年,武汉市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厅要求,有序开展全市地名集中清理整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落实要求,夯实环节,做实任务,压实责任,强力推进全市地名清理整治工作。

  一是拓宽了地名清理整治范围。除排查道路命名情况外,将路名牌、门牌、交通指示牌、公交站牌、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铭牌、优秀历史建筑物铭牌、旅游景区景点标志等设置和管理情况一并纳入地名清理整治范围。

  二是提升了地名清理整治深度。从道路标准命名切入,将各类地名标识标牌内容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地名汉字书写及罗马字母拼写错误,以及缺损、锈蚀、有遮挡、设置位置不明显等作为地名清理整治内容,开展拉网式排查,三是筑牢了地名清理整治成果。坚持纠改问题与巩固成果并重,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机制,共完成702条道路的命名、更名及标准地名公布工作;全市门牌统一更换为二维码门牌,各区门楼牌公告均已挂标,正在加紧制作;完成整治路名牌1057块;整改问题道路交通指示牌60处;已开展历史文化街区铭牌选址规划及建设指引编制;71处优秀历史建筑新样式铭牌制作正在进行中。市区加强源头管控,实施动态管理,全市地名长效管理机制更趋完善。

  此次地名清理整治工作围绕大局狠抓落实,成效显著。一是发力落实上级指示要求,竞进作为,强化执行。局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带队密集调研,考察学习,起草文案。二是加力保障了第七届军运会,突出重点,聚合力量。将军运会25条重点路线、196条基础保障线路沿线作为全市地名整治的关键区域,投入更多力量予以重点保障。三是助力提升武汉城市形象,精细管理,保障民生。规进一步提升城市良好形象,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5.舟山市对浙江古今地名与海上丝路文化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9-03-05

来源:舟山市民政局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服务浙江自贸区发展的历史文化支撑,自2014年起,舟山市成立了由高校、博物馆、机关等各相关地名、历史专家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舟山段)世界文化申遗专家委员会,启动地名文化保护与申遗工作,并于近年拓展至浙江古今地名与海上丝路的文化研究,历经一年半时间,数百种古今内外文献查考,由舟山市地名专家、中国地名学会理事、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王建富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浙江段地名考释》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标致着浙江省古今地名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该书以地名为主线,系统地梳理、考证浙江沿海各地市中因海上丝路而得名的地名及相关地名群,在全国首次提出海上丝路起源为先秦时期唯一的海上贸易城镇——鄮县(现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从风向、海流、航道、航时、古地图、文字记载、现有遗迹等综合因素予以有力的考证;从海防、商贸、佛教、鸦片战争、浙江自贸区建设多角度论述了由唐朝到当代舟山群岛与海上丝路紧密的历史渊源,梳理出舟山与古今海上丝路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同时,对我省杭、温、台、禾等地与海上丝路的地名历史作了详细阐述,对照21世纪浙江新海上丝路战略布局中甬、舟、杭、温、台、禾等6地的港口、港区、开发区、保税区、航路、航道、锚地、跨海大桥、灯塔等重要地名进行了选录介绍。该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海上丝路(浙江段)地名文化的空白,为浙江省争取中国海上丝路起源的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学术基础,有利于发挥浙江特殊的人文历史优势,促进政治、经贸发展,助力浙江全面融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6.温州市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

发布时间:2019-03-06

 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瓯网讯 (记者 庄越 通讯员 陈青青) 近日,浙江省出台《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街巷等四大类地名中存在“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昨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联合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重拳出击,整治不规范地名,切实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提升地名文化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方案》要求,整治行动将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桥梁、隧道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同时,对标注不规范地名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户籍身份、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等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等。

      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首先对地名路牌与交通指示标志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希望及时为社会提供准确便捷的标准地名信息。比如:路牌路名与交通指示牌路名不一致,路牌显示为“人民路”而交通指示牌显示的却是“人名路”等情况。她进一步解释道,该块不规范地名的使用主要因为“货不对板”,容易给群众造成误解。


7.《南昌市标准地名志》编撰研讨会在南昌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03-08 

来源:中文传媒第一发布

       2019年3月4日,第一次《南昌市标准地名志》编撰研讨会在南昌市民政局会议室召开,南昌市地名办主任万继海、南昌市地名档案室主任何敏等领导,以及南昌市各个县、区参与地名志编撰的一线人员共计20余人参会。《南昌市标准地名志》责任编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名文化图书项目主任钱伟捷同志作为撰写专家,与一线编纂人员进行沟通和答疑。本次会议就《南昌市标准地名志》第一部分该如何编纂、释文如何攥写、内容如何考证、如何获取考证资料以及编纂‘’过程中所遇到的详细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并解决。

       研讨会全程互动频繁,每一位撰写人员都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对本县区的地名志撰写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对将来即将开展的后续撰写、调研、考证、资料搜集等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地名志》以一定区域范围内当代地名并兼及历史地名为其记述对象,着重于“名”和“地”的研究,释文重点在“古”字,着重从源头上考证地名的起源,分析各种地名别称、异称的产生,详述地名的历史沿革,概括地名历史与现实应用,应当注重“引经据典”,这是整个地名志的核心与灵魂。故而会议强调“调研、考证、资料搜集”等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在一定程度上对《南昌市标准地名志》编撰工作起到推进作用,加深了我社的编辑团队和从事南昌市地名志编撰工作者的交流和了解,为下一步的撰写、调研、考证、资料搜集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江西省民政厅开展全省区划地名工作集中调研月活动

发布时间:2019-03-08  

来源:区划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新颁布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深入研究行政区划和地名工作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大力推进我省区划地名工作改革创新,近日,省民政厅印发《全省区划地名工作集中调研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每年3月开展区划地名工作集中调研月活动。

  《方案》强调,要按照“扬特色优势、补问题短板、创典型品牌”工作路径,通过加强区划地名工作理论和实践领域调查研究,努力提升和改善我省区划地名管理服务、破解发展难题,开创新时代区划地名工作新局面。集中调研月活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调查研究为抓手,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形式,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调研效果。

   《方案》要求,各地要把集中调研工作作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结合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确定调研内容。通过调研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新时代区划地名工作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9.山东省部署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

 发布时间: 2019-03-11

来源:山东省民政厅  

       根据民政部、公安部等6部门统一部署,近日,山东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鲁民〔2019〕5号),召开全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对全面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此次清理整治有三项主要任务:一是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二是清理更新不规范地名信息。对标注不规范地名(含名称不规范和用字不规范)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身份户籍、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三是规范使用标准地名,清理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互联网地图、在线导航电子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及时为社会提供准确便捷的标准地名信息。

      此次清理整治工作到2019年12月结束。目前,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和视频会议精神,抓紧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全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全面有序展开。


10.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陈德彧一行赴凉山州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11 

来源:凉山州民政局

       3月4号至7号,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陈德彧率队副凉山州调研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情况。陈德彧强调,要充分认识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开展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深入挖掘优秀地名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陈德彧一行先后深入越西老县城遗址、新民镇古城、水观音和会理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康庄桥、会理古城,实地调研交通现状,城市规划建设、地名管理,文化、旅游发展,教育扶贫及会理古城街、路、巷门牌管理等情况,并在越西、会理分别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州、县两级级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情况介绍。

      陈德彧对凉山州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开展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凉山是一块嵌身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历史亮片,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长篇史诗,地名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要进一步开展好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工作,做好界线管理工作,依法规范地名管理;要进一步挖掘优秀地名文化,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要进一步推动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为脱贫攻坚服务。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和民政厅区划地名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凉山州委常委、副州长裴启斌及凉山州民政局相关负责陪同调研。


11.沧州市民政局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发布时间:2019-03-12

     来源:沧州市民政局

  3月7日,沧州市民政局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举行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进行长期战略合作。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发挥在地名学术研究、地名管理方法研究、地名图书编辑、地名信息系统建设、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智力优势,为沧州市民政局在地名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互联网+地名服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优化地名管理、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助推沧州智慧城市建设和地名文化发展。沧州市民政局发挥地名文化、地名管理、地名公共服务、地名标志设置、地名普查转化利用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国家地名课题研究、实施科研项目提供试验平台和资源支持,打造集科研成果转化、科技项目试验、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科研创新示范基地。

      沧州市政府副市长贾兆军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词。沧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庆瑞和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王胜三分别讲话,并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卫东主持。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了签约仪式。


12.青田县民政局副局长吴春英到松阳县交流地名文化工作

发布时间: 2019-03-12     

来源:青田县民政局

       为加快“青田地名文化展示馆”建设,近日,青田县民政局吴春英副局长携地名办人员一行,到松阳县西屏街道西十一村“青田码道”调研,收集地名文化馆建设素材。松阳县地名办主任包俊艳及青田籍老人包丽奎介绍了“青田码道”地名来历与渊源。

       据悉,百余年前青田人或为生计,或避战乱,迁居此地繁衍生息,至今此地青田籍人口已达1500多人。据《包氏宗谱》记载,1916年,青田县洪府前村船工包再富迁居至此,在松阳创办县水路转运行和松阳县永源牌烟行,是县航运业重要组织人,在松阳县交通史和烟草史上有杰出业绩记述,是松阳县民国时期的知名绅士。包丽奎介绍,他爷爷包再富迁居松阳,因勤劳致富,颇有积蓄,便在此地松阴溪畔建造码头,生意日益兴隆,此地曾被誉为“松阳的上海滩”。人们便以老板的原籍把此地称之为“青田码道”。

       吴春英说“青田码道”虽在松阳县,和青田县有着共同的乡愁,在“青田地名文化展示馆”建设中,将会对县外“青田村”作为青田地名文化的组成部分进行展示。


13.苏州市吴中区全面完成镇级地名规划

发布时间:2019-03-13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

       为适应全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地名管理、使用与城乡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提高地名为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整体水平,苏州市吴中区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镇级地名规划,共规划地名名称八大类、5015条,编制地名采词库资源3588条。

       一是注重与建设规划同步。镇级地名规划以镇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与规划建设中的各类实体的分布、结构、景观相吻合,着力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好各类地名,进一步强化镇级地名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全局性。

        二是注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结果为依据,科学开展地名规划编制。根据地名规划要求,对地名普查发现792条不标准地名,113条不规范地名按程序分批作标准化处理,有效解决“有地无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以及“大、洋、怪、重”等问题。

       三是注重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将吴地文化作为编制地名采词库的重要资源,让地名承载更多的文化乡愁。镇级地名规划专章编制“地名文化保护规划”,明确地名文化保护要求、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共挖掘历史地名 1607条。

       四是注重地名规划成果应用。批准的地名规划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地名管理相关业务部门,作为今后地名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通过地名规划实施,有效消除随意命名更名现象,实现区域内地名的有序管


14.首版马鞍山城区标准地名图新鲜出炉

发布时间:2019-03-14

来源:马鞍山日报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图也要不断“刷新”。3月13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由市民政局组织编制的首版《马鞍山市城区标准地名图》近日正式编印完成。新图标明了城市规划区内的所有道路、景点和医院、学校等重点企事业单位,以及新建片区、大型住宅区、开发园区、文化旅游景点等相关主干路网的道路标准地名,为社会各界和前来马鞍山投资考察、旅游观光的国内外人士提供了最新的标准地名信息。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面积扩容较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几次行政区划调整和开发园区的开发建设,我市的新地名不断涌现,地名的信息和数量变化较大。据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的地名数量约16000条,其中城区约4000条。为充分反映我市城区最新的地名现状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市民政局与省第四测绘院联合编制了首版《马鞍山市城区标准地名图》。

        此次编制的地名图采用最新航拍和卫星影像资料,最大限度地承载了城区最新、最全的各类地名信息,图幅范围为北至江苏省界、南至市开发区与当涂县交界处、西至长江、东至原秀山新区,博望城区部分以插图形式表示,单全开幅面,尺寸为1.08×0.78米,比例尺为1:21000。

首版《马鞍山市城区标准地名图》重点展现了我市主城区范围内的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7大类地名的标准名称,彰显了马鞍山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形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将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旅游宣传、市民交往、招商引资等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服务作用。



地名故事



1.地名, 蕴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

--《衢州地名故事》读书沙龙侧记

发布时间:03-11

 来源:衢州新闻网

      “地名文化是古城历史文化的绝佳载体。一座城市,没有承载记忆之处,肯定是乏味的。比如说看到新桥街,就想到曾在某年,与某人牵手走过——这样的记忆是温馨美好的,拥有如此记忆的城市,才是我们希望居住和生活的。”黎豪杰如此阐述自己眼中研究本地地名文化的意义,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3月9日上午,由衢报传媒集团和衢州市新华书店主办的《衢州地名故事》读书沙龙,在市新华书店西区书城二楼大厅举行。两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里,除了学者嘉宾专业渊博的讲解,读者来宾的互动交流积极踊跃,现场气氛之热烈,令人意犹未尽。

《衢州地名故事》一书面世以来,以其通俗有趣接地气的特色,受到了本地读者的高度关注,引发的谈论余音未绝。本次读书沙龙邀请了参与创作本书的市地名办主任王金富、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国庆和青年地域文化学者黎豪杰作为嘉宾,与读者畅谈衢州的地名文化。在主持人展示了一些平时很难发现的衢州老照片、老地图和门牌号之后,现场的话题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地名看似简单,蕴含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个比喻,说地名是‘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地名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形象。”从事地名工作多年的王金富,开场白简洁明了。

      “流传至今的很多地名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尤其是我们衢州在历史上长期受儒家文化熏陶和影响,地名带有浓郁的儒家思想,比如仁德路、美俗坊,这都和我们正统的儒家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衢州的街巷名,特别高雅,这就传递了我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我希望,借今天沙龙这样的形式,不断推动我们衢州的地名文化研究。”刘国庆说起他长期专研的领域,颇有心得。

      “地名是一种令我们感到非常亲切的符号,它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而地名文化研究工作,又是任重道远的。”刘国庆告诉大家,衢州以这座古城为主体,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九楼八阁十三厅”,这些都有具体的名字,而越往上追溯,难度就越大。比如,中晚唐时期李翱的《南来录》记载,他当时造访过的盈川,看到的杨炯祠,往南途经开元寺、烂柯山,这些我们今天都能找到,但有些地名就很难找到了。现在,有很多外省市的衢州人后裔回来寻根问祖,但是,他们提供的宋代、唐代的衢州古地名,往往让人十分忐忑,因为这个地名信息是否准确,已经很难判定了。“我们要做的,要从最原始的文献当中,去追溯和勾勒衢州的古地名,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两年前,我们征集创作衢州地名故事的时候,收罗的故事比较多,在选编的过程中,去除掉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故事,我们在‘崇古不崇今’的原则下,把那些古代迁客骚人到衢州必须要‘打卡’的、有代表性的地方都收入本书当中。将来有合适的机会,还可能再呈现更多、更精彩的衢州地名故事。随着城乡改造,地名发生较大的变化,老地名消失比较多,新地名不断涌现。很多人认为,有些地名取得不像以前那么有文化内涵了。地名文化也是长期演变的,有一定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王金富表示,比如以前有赵抃巷、峥嵘岭,如今都因为城市的变迁而消失。而新增的地名中,有些贪图高大、气派,尤其是房开公司追求市场效应,想方设法取一些博眼球的地名,类似“首府”“一号”这些名字,就冲淡了地名的文化气息。下一步,市地名办将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制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把以前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名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不能由某一个人说改就改。而新增地名必须走程序,采用社会征集、专家论证、公示、公告的形式,加强规范化。

       王金富还介绍,前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文件清理整治 “大、洋、怪、重”的地名,净化地名文化环境。同时,市地名办还将加强和创新地名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地名文化知识,比如编制图录简志,反映地名文化,大力宣传、发掘、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机关干部毛肖帅在现场听得非常认真,并让刘国庆在她买的《衢州地名故事》上签名留念。毛肖帅告诉记者,几年前,她读了刘国庆执行主编的《衢州弄堂》一书,就萌生了带着儿子寻访衢州古街巷的想法,如今听说又有相关地名文化的书籍和讲座,便又抽出时间来参与。“学习衢州地名故事,了解衢州的历史,不仅是带着孩子去了解自己的故乡,不仅是带他看,而是让他触摸家乡、触摸一座城市的历史,将来长大后,心中能多一些跨越历史的厚重感。”


2.《阳泉地名故事》首发 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9-03-13

 来源:阳泉晚报

  你可知道平潭街曾发生过一个“避水金珠”的神奇故事?狮脑山以前叫“金牛峰”?水神山是纪念后周柴花公主之处……我市的每一个地名都有它的一段故事。市地名办将这些故事结集成书,取名为《阳泉地名故事》,并于3月7日上午在城区德胜街社区举行了首发仪式。

  《阳泉地名故事》由市地名办编撰,是我市第一部以地名为题材的故事专著。该书汇集阳泉地区千百年来流传民间的各类地名故事,这些故事又以特殊形式承载了阳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本通俗易读的百姓读物。

  地名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符号和地方历史的表征,是一种文化传承。地名不仅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阳泉地名故事》主编付玉珍介绍,搜集、整理阳泉地名故事,目的在于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地名文化,解读地名内涵,达到挖掘地名文化、保护地名文化的目的。此次《阳泉地名故事》的发行,很好地向大家展示了这些地名所含有的丰富文化信息,让更多的人从中了解地名的历史和现状。

  早在2016年,市地名办就通过媒体征集、刊登“地名记忆”故事,还对最初征集到的部分地名故事进行了评选、颁奖,以激发市民对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的热情。为了搜集更多更有价值的故事稿件,市地名办广开寻稿渠道,并向县区发征稿启事、到民间和相关单位部门采集地名文稿、翻阅史料书籍,最终收集到200余篇与地名相关的文稿。付玉珍说,“通过《阳泉地名故事》这本书,能让更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们了解这些地名的由来、历史演变和散落在民间的传说故事。

  据悉,《阳泉地名故事》共选录了122篇地名故事,按“民间传说”和“人文典故”两类入册,在编撰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史籍,并对历史地图、地名普查资料和其他旁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经认真甄别后再撰写,做到尊重史实;对每个地名的位置进行现场核实,提高了地理实体位置的准确性。为了使地名所记载的那段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得到真实、立体、全面展示,该书在典故的撰写上既注重真实性,又注重细节描述,文字生动贴切,使地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地名研究



1.“霞山”地名考释——民族遗留地名研究

摘要:"霞山"是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行政地名,因霞山村得名,但"霞山"本身的含义和民族属性都不清楚。有人认为它就是汉语地名,但是经过考证,它实际上是一个壮族地名,就是壮族地名"下山"的不同写法而已。从粤语看,"霞"与"下"存在同音关系,而且在该地区古代有"霞山"与"下山"两个地名同时存在。"霞山"壮文本作"hazgodau",因节省音节变作"hazdau"。"霞"指茅草,"山"指桄榔树,"霞山"原本就是以茅草和桄榔树命名的一个古村落。 

关键词:粤语; 壮族地名; 霞山;

马显彬.“霞山”地名考释——民族遗留地名研究[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02): 110-113.


2.浅析如何在地名管理过程中对地名进行保护

摘要:地名的命名、更名、管理、文化保护以及地名公共服务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加大管理力度和提高地名服务质量,特别是加大农村地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对地名文化进行保护,是目前地名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管理; 保护; 农村; 服务;

陈巧蓉.浅析如何在地名管理过程中对地名进行保护[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1): 195-197.


往期精彩推送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征集《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试题的通知

江西:6部门联合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地名

“美丽中国 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词创作征集活动启事

本期主编:杨振

终校:王士珍


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