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河与地名

耿楠 孙景超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黄河与地名


文/耿楠 孙景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奔腾不息的黄河,自西向东横跨5000多公里,在中华大地上驰骋纵横,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在中国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直接以“河”命名的地名有很多。省级的行政区划地名中因黄河而得名的有河南、河北两省。中国的第一部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将中原地区分为了九州,豫州是“荆、河惟豫州”,即黄河以南、荆山以北的地方是豫州。今天河南省的辖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简称“豫”即由此而来;与之相应,今天的河北省简称冀,也是来源自《禹贡》。

在地名学上,“河南”与“河北”本都是自然区域名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行政区名。古代依黄河的流向与相对位置,将中原地区大致分为三河地区:河南、河内与河东,均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论述道:“昔唐(夏)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这三个地区面积不大,但人口众多,位置重要,“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其中河南、河内都在今河南境内,河东则指的是今山西南部地区。

黄河过潼关后折而向东至荥阳附近,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南岸以洛阳中心的地域即被称为“河南”。秦代在这里置三川郡,以境内有黄河、伊河、洛河三条河流得名,汉高祖二年(前205)更名河南郡。自此,“河南”长期是洛阳及其周围地区的行政区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置十道,玄宗开元年间分置十五道,河南道、河北道均在其中,河南道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河北道辖有今河北省和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立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管辖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所在汴梁(今开封),这是今河南省的前身。从此,“河南”一词在行政区划层面上扩大为省级行政区域。明初将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划入,大致形成今日河南省的范围。清至今因之不改,直至今日,仍为省级行政区名。河北省由于临近首都北京,明清两代被称为直隶,1928年改称河北省,也转变为行政地名。

除了我们熟知的这个河南外,黄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河套段也呈东西走向,大致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古称为“河南地”。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设置郡县,修筑长城。这一地区在历史上长期是农耕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地区。此外,在黄河源头的青藏高原之上,黄河也有部分河段呈东西流向,1955年,在这里设立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下设有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河南县”。

与河南相应,古代黄河在荥阳以东,折向东北流经天津附近入渤海,今河南北部太行山以东的地域,枕山面河,四面似围,故称为河内。该地区春秋时亦称西河,孔子的弟子卜子夏,曾经“居西河教授”,今汤阴县东三十五里有西河村,应当就是此地。汉代在此置河内郡,治所先在武陟,后迁沁阳,“河内”也由自然区域地名成为行政地名。隋唐改怀州,元置怀庆路,明清为怀庆府。但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县政区的治所。一直到1913年,改河内县为沁阳县,从此河内成为历史名词。今日越南国的首都河内,则完全是音译的结果。

三河之外,还有“河朔”之称,泛指黄河以北地区,这一地区最早见于《尚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东汉末年,袁绍割据河北,集合义军讨伐军阀董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他“威震河朔,名重天下”。其基本范围相当于“河北”地区,在地域范围上与“河内”有一定的重叠,但要更大。

此外,依据黄河的流向,在今甘肃境内黄河以西地区,被称为“河西走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正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沿着这里通往中亚、西亚与欧洲;甘肃也因境内有陇山和黄河,通常也被称为“河陇”。山西和陕西两省之间,黄河自北而南流过,东岸山西南部被称为河东,而西岸的陕西省黄河以西、洛河以东地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西河”,战国魏国曾在此设西河郡,名将吴起任“西河守”,魏秦两国在此拉锯争夺上百年,至今陕西澄城县尚有西河村。


在黄河流域,许多县级政区得名与黄河有关,其得名既有自然因素,更有历史人文因素。自然地名,主要反映该地区与黄河的流势、自然地形及位置关系等;历史人文地名,则更加深刻的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文明进程。这些地名有的现在仍然存在,有的则已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

黄河在中上游地区,主要流经山地高原区,形成了一系列的峡谷和曲流,如大家熟知的九曲十八湾、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其中成为行政区划地名的有河曲、青铜峡和三门峡等地,其得名反映了从自然地名向行政地名的转变。

河曲:河曲县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因黄河在这里曲流特别典型而名。金贞元元年(1153)置河曲县,至今仍为山西省一县。

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牛首、峡口两山对峙,黄河穿峡而过,山光水色相映,宛如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早在秦代这里就曾设置郡县。1958年开始在这里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1960年设置青铜峡市,1963年改为县,1984年重新恢复为市(县级市)。

三门峡:黄河过潼关后折向东,切穿晋豫之间的山地,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依水流情况被称为“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由此得名,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也位于此地。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于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辖地级市,1962年改为县级市,1986年又调整为地级市。

在古代,交通条件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黄河上还有为数众多的津渡,多以渡、津、口等命名,流传至今并成为行政地名的主要有以下:

延津:位于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春秋置廪延邑,以境内有虚廪堆延绵不断而得名。公元前242年以境内多棘,置酸枣县。北宋政和七年(1117),以境内有黄河渡口改称延津县。由于黄河的改道,延津的位置从黄河南岸变为了黄河以北。

孟津、孟县:两地均属河南,隔河相望,均以古黄河渡口得名。传说商朝末年,周武王起兵讨伐无道的殷纣王,渡过黄河时与八百诸侯会盟于此,故名。两地在历史时期还有过其他地名。孟津地区,秦置平阴县,三国魏置河阴县,唐代更为河清县,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改为孟津县,至今未变。今孟县之地,秦置河雍县。汉武置河阳县,历代多因之。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始改称孟县并沿袭至今,《水浒传》中武松因血溅狮子楼被刺配孟州,说得就是此处,1996年改称孟州市(县级市)。

河津:河津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汾水与黄河交汇处,自古就是黄河上的重要通道。秦置皮氏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为龙门县,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为河津县,因境内有黄河和禹门口而得名。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永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登鹳雀楼》所述即在永济,地处山西省西南端,晋、秦、豫三省交界处。该地是沟通山西、陕西两省交通最重要的通道,至今黄河岸边尚有蒲津渡遗址。1991年当地出土了4尊唐朝开元年间铸造的重达60吨左右的大铁牛,见证着曾经的辉煌。该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秦置蒲坂县,清雍正六年(1728)设永济县。1958年并入运城,1961年复置,1994年撤县设市(县级市)。

利津:位于山东省境内黄河入海口附近,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陆地扩大,隋代在此建镇,至金明昌三年(1193)升为利津县。由于黄河泥沙的持续堆积,今天的入海口已经下移到垦利县境内。

宁津:在今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时期黄河曾从这里流过。东魏天平元年(534)置胡苏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为临津县,金代天会六年(1128)秋临津城因水患城毁,东迁25里卧牛岗为治,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以所处位置与黄河的关系而得名的地名则有以下几个:

临河县:黄河流经的地方皆可称为临河,但以临河为行政地名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两例。隋文帝开皇六年(585),在今河南浚县境内分置临河县,以南临黄河为名。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旧城被黄河冲没,故址在今浚县东北善堂镇临河村,当地流传着“张公背张婆,黄河淹临河”的传说,至今当地仍有不少当年的遗存,并有“临河城六十年一现”的说法,印证着这段历史。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县,也是因紧邻黄河得名。这个临河的历史更为悠久,设置于公元前127年,但废弃得也很早,直到1914年才重新设置临河县,现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内黄:今天的内黄县远离黄河,但其境内的三杨庄汉代遗址由于黄河泛滥的掩埋,保存完整,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地战国时属魏,当时称黄河以北为内,以南为外,有内黄、外黄和小黄。五代时梁太祖朱温北征过此,特意询问跟随的大臣李珽地名来历,李珽答道:“河南(黄河以南)有外黄、小黄,故此有内黄。”内黄自汉高祖九年(前198)置县,沿袭至今,是一个千年古县,而外黄、小黄早已在历史上频繁的行政区划变动所湮没。

河阳县: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历史上,也曾因此设立过河阳与河阴两县。河阳位于黄河以北孟县境内,春秋时晋国有河阳邑,《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云“天王狩于河阳”指的就是这里。秦置河雍县,汉改河阳县,历代因之。唐代大诗人杜甫《石壕吏》诗云“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亦指此地。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升为孟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孟县。自此河阳从行政地名中消失。

河阴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为便利东南漕运,在古汴河口修筑河阴仓,并析置河阴县。以县置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其他在今荥阳市东北。治所屡有迁移,皆在今荥阳市东北一带。1954年并入荥阳县,今属荥阳市(县级市)。

河口:河口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北侧。黄河的入海口历来多有变化,最北可到今天津,最南到江苏北部。今天的河口是清咸丰五年(1855)改道以后才开始形成的。由于这里富含石油,为开发胜利油田,1984年在此设立河口区(县级)。

地名除了表示自然特征和方位之外,也带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寓意,可从以下地名中窥得一斑。

浚县:历史时期黄河流经于此,古名黎阳,以黎国君臣寓居,县治南有黄河,故名。西汉高祖初年置黎阳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升为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县,史称浚县。该县境内有著名的大伾山,在《禹贡》中就有记载,素称“禹贡名山”。每逢正月,该地有规模盛大的庙会,被称为“华北第一庙会”。浚县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的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清县:黄河之名,得于其水之浑浊,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一石水、六斗泥”之说。现代科技测量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约35公斤/立方米,其浑浊可想而知。黄河浑浊,几乎是人们的常识。古人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清,圣人生”,似乎黄河永无澄清的可能。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历史上确实有数十次关于“河清”的记载。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尤其是上中游地区长期干旱之时,支流来沙减少,黄河也会出现较为清澈的时候。这在古代社会被视为祥瑞,甚至对政治活动也会有影响。唐贞观年间,因县界内黄河变清,在今济源境内置河清县。北宋年间迁治今孟津县城东北15里,至今当地仍名河清村。北齐武成帝高湛曾以河清为年号,历时3年(562—565),其原因也是当年河水变清,为此改年号为河清,并宣布大赦天下。直到今天,河清海晏一词还用来形容天下太平。

河平军:宋金时期,黄河流经今卫辉地区,多次泛滥造成灾害。故金代在此置有河平军,其命名之意自然是希望河患平息,可惜未能如意,由于黄河泛滥,河平军治所还不得不从卫辉迁到太行山区的辉县,待河患平息后方才迁回。

今天的黄河,由于两岸堤防的不断修筑,以及三门峡、小浪底等一系列的水利工程的建成,已然安流六十余载,“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愿望也已经实现;黄河上的各类桥梁、现代化的渡口也大大便利了两岸的交通。由黄河引发的中高级地名变动与迁移现象也基本消失。但在黄河两岸堤防之内的滩区,由于河道的变迁不定,还会存在“落河村”这样的底层地名变动与迁移,黄河沿岸各级行政区对于滩地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黄河的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而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黄河地名,除了给人们带来对往日的遐想,也可以成为今后地名命名的重要资源宝库。




文章来源:《中国地名》2019年第1期

文章作者:耿楠  孙景超

文章选稿:常宏宇

文章转化:白琳蔓

本期编辑:白琳蔓

终校:常宏宇

审订:黄卿



往期精彩推送


敦煌为什么叫敦煌——兼谈吐鲁番及相关地名的来源

四月地名资讯搜集(下)

江西历史专栏 |《江西文化蓝皮书:万寿宫文化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