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翻译的影响

刘朝武 马晴晴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欢迎关注‘“江西地名研究


           

 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翻译的影响

---- 以南昌地铁1号线为例

文/ 刘朝武 马晴晴


 摘 要:地铁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其站名的翻译不仅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准确的出行信息,而且对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南昌地铁1号线各站名的翻译为例,分析了该地铁站名翻译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地铁站名;翻译;文化因素

     地铁站名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地铁站名的合理翻译不仅能为外国朋友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而且也有助于展示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南昌作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同时又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教育、科技和交通中心,随着其旅游价值的日益增长,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这里旅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地铁、商场开始使用双语标志。作为南昌首条地铁线 1号线,其各个站台都采用了中英双语的方式,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友人。



壹、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翻译的影响

    地铁站名的翻译作为城市对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包容。南昌地铁站名多以旅游景点、标志性建筑及道路、组织机构名称来命名,其目的也在于向本地市民、外来游客展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译者在翻译这些站名的过程中理应充分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以便更好地向外国友人传递该城市所包含的文化习俗及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此外,作为译者,我们不仅要了解源语文化,还要深入地研究目的语文化,以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功能对等,使译语读者能深刻理解到本土文化。因此地铁站名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又不与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形成冲突,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了解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翻译的影响,对文化因素进行妥善处理。笔者通过对南昌地铁1号线的实地考察后对各个站名翻译方式进行分类,并阐述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的错误运用,以此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翻译的影响。

    南昌地铁1号线总共有24站,其中有14站采用了专名音译、通名意译,5站采用了汉语拼音音译,2站采用了意译,3站采用了音译加增译。通过这些地铁站名翻译方式的分析,讨论其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素。


 贰、南昌地铁站名翻译方式分析

(一)汉语拼音转写音译

     南昌地铁1号线,是江西省南昌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全长 28.843 千米,共 24 个车站,其中双港站(Shuanggang)、卫东站(Weidong)、彭家桥站(Pengjia Qiao)、谢家村站(Xiejia Cun)、太子殿站(Taizi Dian)都采用了汉语拼音转写音译的方式。这样的翻译方式保留了本土文化特色,对当地人来说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可以从法律文化因素方面进行解析:在中国,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是日常生活的象征,是社会交往的媒介。1978 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机构提交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对地名的书写及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作了强制性规定。2000年10月 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这就用法律的手段确定了我国地名包括地铁站名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的拼写标准。1992年和1998年,民政部两次下发通知,要求:第一,汉字下面必须标汉语拼音,实现标准化,便与国际间的交往;第二,地域标志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形式,不得采用英文等其他有损民族尊严的外文拼写。双港站、卫东站、彭家桥站、谢家村站、太子殿站都使用了固定的地名,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用汉语拼音转写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译法重要的意义在于贯彻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了城市原有的文化因素,向外国朋友传播了本地文化。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由于辨识和发音的困难,他们很难理解这些站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不太容易通过站名去了解这座城市。例如太子殿直接音译为 TaiZi Dian ,并没有将该站名的实质性内容翻译出来。事实上,太子殿在南昌属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旅游景点。政府将它设为地铁站名相信也是为了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太子殿站原名为“尤氨公路站”后来定名为太子殿站,相信译者也是出于保护南昌历史文化因素的目的,直接音译为“Taizi Dian”。据了解,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昌东镇有一条老街名叫太子殿街,街不大,却因街上有一古寺——护国寺,太子殿因此而在南昌非常有名。关于太子殿的由来,当地村民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奇故事,虽说故事本身如今已不可考,但是太子殿这个南昌少见的明显带有皇族色彩的地名却沿用至今。因此,才有了太子殿站名。有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不忘一睹护国寺的芳容。为了能使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此地,笔者认为译成“Taizi Dian Temple”更为妥当。某一地名,例如某宫、庙、殿等,这些地方仍然存在,但是意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增译的方式,将原地名中没有的信息在翻译时表达出来。又如,谢家村站,英译为Xiejia Cun,本地人听到这样的译法会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不熟悉中国划分的“Cun”的概念的外国人来说,这样拼音标注的方式,很难对外国人达到指示和服务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在音译的基础上增译的效果会更好,即为Xiejia Cun Village。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英语词典》中,village 的解释为:“a very small town in the countryside.”意思为乡村,村庄。因此这样的译法既不会让中国人看不懂,又可以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Cun”这一区域划分概念。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模式,其目的为“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站名的翻译应该以信息指示功能为主,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原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权力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修改原作者的错误。此外,彭家桥站直接音译为“Pengjia Qiao”也有失妥当。南昌本地人都知道彭家桥代指“神经病医院”,这样直接音译的方式虽然符合中国地名翻译的法律规定,但是无法反映出该地区特定的地方习俗,这就使得译文缺少了文化底蕴。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并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

(二)纯意译

      在南昌地铁1号线的24个车站中,地铁大厦站和奥体中心站采用了纯意译的翻译方式。意译是指根据地名的英文含义翻译而成,与中文发音无关。如地铁大厦站翻译成 Metro Central,奥体中心站翻译成 Olympic Stadium。这样的翻译方式借鉴了南京地铁站名中的“奥体中心站—Olympic Stadium”的翻译方法,也是基于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翻译原则,他把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型、信息性和呼唤型。而信息型文本应该以读者为出发点,这样,读者在获取信息时能尽可能地获得和源语言读者相同的体验,以达到交际目的。地铁站名属于信息型文本,其翻译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外国人服务。因此在翻译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文化背景,采用欧美国家约定成俗的方式来翻译,以此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另有地铁大厦站英译版“Metro Central”,这样的翻译方式虽然是外国人熟悉的方式,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可能会理解为“地铁中心”,因为“Central”本身的意思是“中心枢纽,中央,中心,占有中心位置”的意思,而地铁大厦是一座位于红谷滩新区丰和大道以西与世贸路口交会处,建筑高度 192.85 米的大高楼,该地铁站名就是以这座建筑物来命名的,翻译成“Metro Central”并不能反映此标志性建筑物,作者认为翻译成 “Metro Building”更加简洁明了,能更好地起到指示的作用。这体现了地理文化因素对地铁站名的影响,通过准确忠实的翻译,可以让外国友人更准确地识别站台的地理位置。

(三)专名音译+通名意译

     在南昌地铁1号线的24个站台中,大部分采用了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式。地铁站名是一种特殊的地名,有专名和通名两种类型。专名是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通名是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如长江路站Changjiang Road,珠江路站Zhujiang Road,秋水广场站 Qiushui Square,滕王阁站 Tengwang Pavilion 等。此外,庐山南大道、丁公路北口、师大南路分别翻译成south lushan avenue,dinggonglu Road north,shidanan Road,同样表示方位词的南、北,在翻译过程中却用了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这是因为方位词表示两条平行线对称的街道,或表示桥梁、山林、水域、道路等的端头位置,应当意译,使用英语词语,并放在整个名词之后,方位词含有指示方向意义,应当意译。例如:丁公路北译为“Dinggong Road North”。艾溪湖西站译为“Aixihu Lake West”、艾溪湖东站译为“Aixihu Lake East”。而不表示同一条道路不同路段的属性词应当音译,使用汉语拼音。如师大南路译为“Shidanan Road”。在地铁站名方位词的翻译中体现了地理文化因素的影响。

(四)音译+增译

    孔目湖站、艾溪湖西站、艾溪湖东站分别翻译成 Kongmuhu Lake,Aixihu Lake West,Aixihu LakeEast,对此很多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 Kongmuhu, Aixihu,后面还要加上lake,这不是重复了吗?”这样的翻译方法采用了音译+增译的方式,作者认为这样的译法更加合理,我们可以从地理文化因素方面进行探析,首先孔目湖、艾溪湖属于特定的地理名称,属于专名,专名即是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的词,通名则是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的词。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应当使用音译,但是从地理文化因素考虑,作者了解到孔目湖本身属于南昌的一座校内湖,属于水域,而孔目湖站刚好以此湖泊命名,为了体现它的地理位置和属性应该采用增译的方式,否则外国人无法通过该地铁站名了解到孔目湖其实是一座湖泊,所以翻译成了 Kongmuhu Lake,同样的道理,艾溪湖同样是位于南昌市城东,高新区产业区内的一个湖泊,采用音译加增译的翻译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孔目湖站、艾溪湖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属性。再如,艾溪湖站的命名,同样也有传统文化的因素。艾溪湖原名“爱妻湖”,传说从前有对夫妻,他们彼此相爱,但是妻子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她祈求上天把自己变成一条湖泊,环绕在家周围,人们被他们的爱感动了,便将此湖命名为“爱妻湖”,后来就演变成了“艾溪湖”。因此译者用“艾溪湖”来命名地铁站名,也是考虑到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为让地铁站名的翻译更加具有南昌本地的文化内涵,同时向外国人表明它的属性,译者将“艾溪湖站”翻译成了“Aixihu Lake”。通过这样的翻译,或许对于本地人来说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对于并不了解这一历史典故的外国人来说,并不能通过此站名的翻译来了解“艾溪湖”的由来,所以有译者将其翻译成“Beloved Wife Lake”,从传统文化方面考虑,这样的翻译能更好地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座城市。


 叁、南昌地铁1号线站名翻译的意义及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南昌地铁 1号线站名的翻译方式,运用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理论,解释了站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合理应用,纠正了个别站名的不恰当翻译并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地铁站名的翻译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规范。二是地铁站名的翻译需要充分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三是作为译者在充分了解源语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多加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以求实现源语与目的语的成功转化,使目的语读者达到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其英文站名的合理翻译更是这座革命老城对外展示传统文化、地理文化的窗口。在对南昌地铁站名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这座城市背后的各种文化因素,这样不仅能够体现译者的翻译水平、文化内涵,更能体现这个城市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往期链接

汪山土库其实一点也不土

八月地名资讯(上)

浅谈第二次地名普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文章作者:刘朝武  马晴晴

文章来源:《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34卷第4期

文章转化:李露萍

本版主编:李露萍

终校:郝志坚

审订:陈汶灵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