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清时期淇澳地名考述

郭雁冰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明清时期淇澳地名考述





文/郭雁冰



淇澳岛位于珠江口西侧,扼珠江出海口之咽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1833年抗英事件为世人所关注。2014年我们对淇澳岛开展文化遗产调查,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人们对“淇澳”一名始于何时模糊不清。本文依据多种《香山县志》等典籍关于淇澳历史的记载予以 梳理、考证,试图揭开明清时期淇澳地名变化的脉络。


 淇澳岛位置图(引自《珠海市地图集》) 


   
01“淇澳”名称来源诸说



目前,关于“淇澳”名称的渊源有几种说法:

1、1987年出版的《珠海市海岛志》中“淇澳”条记载为:“宋朝时,已先后有从台湾、南雄珠玑巷迁入定居,那时淇澳岛原名奇独澳,其周围有东澳、金星、大坑角、夹洲、龟仔头、枕箱、洲仔、奇独澳等八个小岛,其中最大的叫奇独澳,后由于珠江口泥沙沉积及地 壳变迁,约在道光年间,大坑角、东澳、枕箱、奇独澳四岛连成一片,统称奇独澳。清朝后期,岛中族老认为奇独澳定岛名‘独’字义不好,改名为淇澳。”

2、1989年出版的《广东省珠海市地名志》“淇澳”条载:“南宋期间,钟姓村民先后从台湾和南雄珠玑巷到此定居,原名奇独澳,清朝末期,村中族老认为‘独’字义不佳,故改名为淇澳”。

3、原载1991年《珠海文史》第10辑,后修改收入2002年出版的《揭开淇澳历史之谜》书中《淇澳岛简史》认为:“淇澳,清代康熙癸丑年( 1673年)《香山县志》写作‘旗纛澳’,‘ 远望如旗张建于海外’,后又写作‘奇独澳’。乾隆十一年(1746年)澳门同知印光任和张汝霖合编的《澳门纪略》中写道:‘澳形如蟛蜞故名蜞澳。’光绪五年 (1879年)《香山县志》写作‘淇澳’,沿用至今。”

4、2006年出版的《唐家湾镇志》条中“淇澳村”介绍:“南宋期间,钟姓村民先后从台湾 和南雄珠现巷到此定居。原名‘旗纛澳’,‘因远望如旗张建于海外’而名,后改名奇独澳。清朝末期,村中族老认为‘独’字字义不佳,又改名为淇澳。”


02奇独澳



据考古发现与研究,淇澳岛在距今六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如后沙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白陶反映了这一时期岛民较高水平的制陶技术;先秦时期的东澳湾遗址、小沙澳湾遗址、亚婆湾遗址等出土的磨光石器、几何印纹陶及 铜范反映岛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提高;牛婆湾遗址则采集到汉至唐时期的少量陶瓷器残件,牛婆湾泻湖中采集的淤泥样品和埋藏的古树样品14C测年分别为距今2550±95年和1620±70年,而古树树干下部比较平齐,可能因人为因素而非自然折断,即距今1620年前后淇澳岛是有人生活。但淇澳岛为何名,未见记载。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广东历史上首部省志《广东通志初稿》也只记载金星山和金星洋,曰:“金星山:在县城东一百五十里大海中,二山相峙,中有孤屿”;“金星洋:在县东海中,二山相峙如门,有石屿如珠。”

然而,“淇澳”一名始于何时?据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香山县志》卷二“都里”条记载:“淇澳:申志原名独澳,司署去城东九十八里,水程一百二十里”,“奇独澳:申志注今迁,暴志复存,今改名淇澳”。其曰“奇独澳”“今改名淇澳”,是否可信呢?

据香山县现存最早的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修《香山县志》卷一载,时香山县长安乡恭常都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内,有村22个,其中有“奇独澳”。“奇独澳”即淇澳。但查阅此志,未有“淇澳”字样。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香山县志》内“淇澳”地名仍为“奇独澳”。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香山县志》卷一“坊都”载,长安乡恭常都,故延福里恭字围,在县东南一百里,村五十四,其中有“奇独澳”,但所附地图上淇澳岛则标明“淇澳巳迁”字样。可见乾隆《香山县志》认同康熙《香山县志》“奇独澳”一名,可能为转抄,但地图上标明“淇澳巳迁”,是否说明在1750年前后“奇独澳”已改名“淇澳”,值得研究。

清道光八年(1828年) 修《香山县志》卷八“事略”则对康熙年间的迁界一事作了详细记载。在康熙八年(1669年)时,尽管“诏复 迁海居民旧业”,但其时的“奇独澳”等地仍未复界。可以看出,道光八年修《香山县志》在记载康熙期间事件时,依旧志或《采访册》使用的是原来的地名。

但道光八年修《香山县志》记载道光年间事时使用的已是“淇澳”,而不是“奇独澳”。该县志卷七载淇澳“耆寿”时,均指为“淇澳人”。如“锺万胜淇澳人”99岁、“蔡德建淇澳人、锺耀斌恩赉一次淇澳人”96岁、“锺锡球淇澳人”93岁、“锺彦方淇澳人”93岁 等。可见,道光八年修《香山县志》在记载时 坚持实事求是,记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名,这一点应该是可信的。


03旗纛澳


清康熙二十二年十一月至二十三年五月,工部尚书杜臻与内阁学士石柱奉召前往广东、福建一带巡视。杜臻著《粤闵巡视纪略》一书,对粤地疆域、地理形式、州县建置改革、山川名胜、海防等有详细记载,其中就有关于“淇澳”地名为“旗纛澳”的记载。

这是目前所知关于“旗纛澳”的最早记载。其名可能因当时淇澳岛(周围有夹洲、金星胆、马山洲、龟仔头、蟹石、洲仔、枕箱等岛礁,俗称“七星伴月”)形似于旗纛庙内军牙六旗纛神位。因为“旗纛”指的是“饰以鸟羽的大旗”。古时旗纛祭祀是军中重要祭礼。此礼从先秦至清中叶一直盛行不衰,在明朝时因实行与府州县等地方行政管理并行的都司卫所军政性统治系统,旗纛祭祀盛极一时,在驻防京师及全国各地的都司、卫所军营中均建有 旗纛庙。《明会典》云“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后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至清中叶,随着卫所制度的消亡,旗纛庙转化为祀典其它神衹,如火神、关公等。71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香山县志》卷二“公署”条记 载,香山县城公署场所有“旗纛庙一座三间”。此条记载可能暗示了康熙年间仍盛行旗纛祭祀。但在乾隆及以后所修《香山县志》中均无此庙记载,可能至少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后已极少这类祭祀,致使这类功能专一的庙宇没落。“淇澳”称“旗纛澳”,可能其“七星伴月”的地形状况形似于旗纛庙内“设军牙六旗纛神位”。这也可能为道光《香山县志》卷四一“舆地上·山川”的记载提 供了注脚,其曰“旗纛澳山(申志作奇独澳山,今作淇澳山) :在城东九十八里(水道七十里),横鹹拂云,崇岗迭浪,远望如旗张建 于海外”。故“旗纛澳”一名来源可能与旗纛庙有关。

实际上,“旗纛澳”一名沿用至乾隆早期。乾隆十六年(1751年),澳门同知印光任和张汝霖合编的《澳门纪录》对此有记载,谓“澳东为‘东澳山’,又东为‘九星洲山’……又东至‘旗纛澳’,或曰澳形如蟛蜞故名蜞澳”。澳门与“淇澳”近在咫尺,在澳门任职同知的印光任和张汝霖不可能对“旗纛澳”不熟悉,而且张汝霖于乾隆七年(1742年,见嘉庆时修《宣城县志》卷十五宦业”张汝霖条目)和乾隆十一年(见乾隆时修《香山县志》卷四“职官”)两度出任香山县知县,当然不可能杜撰“旗纛澳”或“蜞澳”二名。不过因《澳门纪略》草稿本由印光任于乾隆十年在澳门同知任内写成。这可能反映至迟在乾隆十年时已出现“蜞澳”两字的名称。


04旗纛屿



淇澳”名为“旗纛屿”的史料见成书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陈伦炯著《海国见闻录》:

赤澳一洋至甲子,南至浅澳、田尾、遮浪、汕尾、口门港、大星、平海,虽属惠州,而山川人性与 潮无异。故于居中碣石立大镇。下至大鹏、佛堂门、 将军澳、红香炉、急水门,由虎门而入粤省,外自小星、笔管、沱泞、福建头、大嵛山、小嵛山、伶仃山、旗纛屿、九州岛洋而至老万,岛屿不可胜数;处处可以樵汲,在在可以湾泊。

陈伦炯,字资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县)人。生活于清康雍乾时期,《海国见闻录》一书材料源于其父“告之”和“亲游其地”,所记地名为康雍年间的名称基本可信。其父陈昂,曾随靖海侯施琅远征澎湖、台湾,并受命“出入东、西洋,招访郑氏有无遁匿遗人;凡五载”。康熙五年(1666年),官至广东副都统。由于他长期“往来外洋,……所至必察其面势,辨其风潮”,因此,“尽识其风潮土俗,地形险易”。陈伦炯在《自序》中亦谓“伦炯蒙先帝殊恩,得充侍卫;亲加教育,示以沿海外国全图。康熙六十年,特授台湾南路参将。皇上嗣位,蒙恩迁澎湖副将、移台湾水师副将,即擢授台湾总兵,移镇高、雷、廉,又皆滨海地也。伦炯自为童子时,先公于岛沙噢阻盗贼出没之地,辄谆谆然告之。少长,从先公宦浙,闻日本风景佳胜,且欲周谘明季扰乱闽、浙、江南情实;庚寅夏,亲游其地。及移镇高、雷、廉,壤接交址;日见西洋诸部估客,询其国俗、考其图籍,合诸先帝所图示指画,毫发不爽。乃按中国沿海形势、外洋诸国 疆域相错、人风、物产、商贾贸迁之所,备为图志”可见其积父子两世之阅历,参稽考 验,言必有证,故“以平生闻见,著为此书”。因此,所载康雍年间淇澳名为“旗纛 屿”实为可信。


 《清初沿海全图》局部(引自《 广东明清海防遗存 调查与 研究》)


实际上,“旗纛屿”一名的使用较早。据现藏江门市新会区博物馆《清初沿海全图》,在广东珠江口地图上就标注为“旗纛屿”。可见《海国见闻录》载之为“旗纛屿”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旗纛屿”是否即“淇澳”?道光八年修《香山县志》卷四“海防”引《采访册》对此作了解释,认为“淇澳即旗纛屿,在县东南海外,又东南六十里为新安县南头,以零丁洋为界,北则九洲洋,邻内地,西南距澳 门五六十里,南距老万山八九十里,以其地僻易薮盗也,置巡检司,防招诱,严接济”。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香山县志》卷八“海防”亦转抄此记载,使用“旗纛屿”一名,说明其赞同此说。


05

蜞澳





“蜞澳”一名见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澳门纪略》,谓:“澳东为‘东澳山’,又东为‘九星洲山’……又东至于‘旗纛澳’,或曰澳形如蟛蜞故名蜞澳”。

蟛蜞是什么? 现代《新华字典》释蟛蜞为“蟹的一种,方蟹科,体小,螯足无毛,红色,穴居水边,能伤害禾苗,损坏田埂和堤岸”。乾隆十五年修《香山县志》卷三“物产”将其归入介属,谓:“蝌、鲎、蚝、牡砺、蚬、蚌、沙白、瓦屋、螺、西施舌(一名海月,一名江瑶 柱,俗名沙舌)、蟛蜞、鳌,海镜其壳明,故名。”其为一农害,“能伤害禾苗,损坏田埂和堤岸”。道光时修《香山县志》对其害有详细描述,卷八“祥异”谓:“道光元年四月蟛蜞食禾苗”;卷八“杂记”载:“香山、顺德、番禺、南海、新会、东莞之境,皆产一虫,曰蟛蜞,能食谷之芽,大为农害。惟鸭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鸭,惟广南为盛,以有蟛蜞能食稻也,亦以有鸭能啖蟛蜞,不能为农稻害也。”由此可知,“淇澳”名为“蜞澳”,乃是人们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蟛蜞形状而命名。


06奇澳



清乾隆十六年修《香山县志》卷七“耆寿”中记载当时淇澳“女寿”用的是“奇澳”,而不是“蜞澳”或“淇澳”,如“张氏,奇澳人,钟君伦妻,寿一百三岁”、“蔡氏,奇澳人,钟全伟妻,寿九十三”。据该志“重修香山县志序”记:此志为“邑绅李君卓揆,孝廉陈君书专司简笔,开局于丰山书院之鉴亭。余以公余之暇造而参订是正焉,补沮如,漏诞去实存,凡四阅月而志稿告竣”。即重修县志的人员为本县人李卓和陈书,他们记 载当地长寿之人应该使用的是当时的地名,否则怎能“补沮洳,漏诞去实存”? 但“奇澳”一名并不为之后的道光、同治时修两种《香山县志》等所采纳,亦未转抄,可能“奇澳”一名使用时间并不长。

由于《澳门纪略》草稿本由印光任于乾隆十年(1745年)在澳门同知任内写成,离任时交予张汝霖,“期共成之”。乾隆十六年,张汝霖在南澳同知任内“搜觅遗纸”、“大加增损”而成 终稿。1744-1746年,印光任任澳门同知,此时撰写《澳门纪略》草稿,所记香山县地名当不是道听途说;虽然张汝霖对草稿有所增减,其时已任职南澳同知,只是“搜觅遗纸”增损印光任稿本,更不会妄加推测,故《澳门纪略》虽成书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但所载地名当早于乾隆十五年修《香山县志》。《澳门纪略》所载“蜞澳”当早于乾隆时修《香山县志》所载“奇澳”。但因乾隆十三年张汝霖离任香山县知县时的继任者,即编撰乾隆时《香山县志》的暴煜,于乾隆十五年编修县志,与《澳门纪略》初稿编写完成时的乾隆十年相差不远,“蜞澳”一名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改名为“奇澳”,亦可说明“蜞澳”一名流行时间并不长,或因蟛蜞“为一农害”的缘故。


07旗澳



《澳门纪略》虽载“淇澳”名为“旗纛澳”或“蜞澳”,但其所附“海防属总图”中标明的却是“旗澳”。这一名称的使用亦见于蔡显原所著《铭心书屋诗钞》中“金星门纪事”序文,共五处使用“旗澳”一名,应该不是笔误。如“金星门在邑城东南唐家、旗澳二村之间,上距东洲门七十里,下距蚝镜澳二十里,门上下皆内洋”;“故兵船、番舶在旗澳东则由零丁直抵虎门,在旗澳西则由金星门出入”,(红毛夷人) .“日登陆游戏骚扰,与旗澳人为难”。蔡显原,字祺资,号蒙泉,广东香山县古镇诗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举人,主要生活于嘉庆、道光年间,官琼州澄迈县训导,先后迁调儋州、潮州、饶平训导,遗诗二千多篇,后人为之刊为《铭心书屋诗钞》,录800首传世。“旗澳”与古镇均属香山县,相距约60公里,而在道光七年(1827年)蔡显原曾游澳门,并作诗咏听 洋曲一事。蔡显原不可能对家乡不熟悉,而且道光年间此地鸦片走私泛滥。如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为两广总督,“时,鸦片趸船又改泊急水门、金星门等……元忧之,乃疏禁鸦片,以严驭洋商为务,遇事裁抑之”。作为举人不可能对家乡发生的鸦片贸易情况不知,因此蔡显原应该使用的是当时淇澳的名称——“旗澳”。但据官方档案,嘉庆时期使用的是“淇澳”一名,如嘉庆九年(1804年)三月初三日,香山知县金毓奇奉宪令批饬理事官关于番船随同出洋捕盗一事时说:“本县现已会同署高州府宪,雇募淇澳民船料船,配足状勇军火,定于明日开行。”因此,至迟在嘉庆九年已出现“淇澳”一名。蔡显原亦生活在嘉庆时期,只不过是此“旗”,还是彼“淇”的问题。但《澳门纪略》中有“旗澳”一名,可见该名称早在乾隆年间已出现。


08“淇澳已迁”辨识



对照清康熙十二年和乾隆十五年的《香山县志》图,分别载有“淇澳己迁”和“淇澳巳迁”字样,除其中的“己”和“巳”为“已”的错字外,均为“淇澳”字样甚为诧异。再仔细辨别两图,发现康熙《香山县志》附香山县域图中现代简化字比比皆是,而七十七年后的乾隆十五年《香山县志》附香山县域图却是繁体字。现摘录部分如表一:

 表一 康熙和乾隆时修《香山县志》图比较 


根据汉字发展的历史,虽自南北朝以后,已有一些形体比较简单的字在民间流行,被称作“简体字”等,如“尔、盖、刘”,但长期以来未获得合法地位,也乏人使用。赋予简体字合法地位的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香山县于康熙年间始修清代首部县志,这与清初朝廷倡议修志有关。康熙十一年(1672年)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建议各省纂修通志,以备《大清一统志》编纂之用。康熙帝采纳此建议并诏令各地设局修志,而且要求由学正检查志书质量优劣。次年康熙版《香山县志》由香山县知县申良翰、香山县儒学 教谕欧阳羽文编纂,自夏徂冬历时三年完成。可见编纂者是受过良好的儒学教育,且修志已是国家行为,大量使用未获得合法地位的“简体字” 应该是不可能的。即使成书于民国9年( 1920年)的《香山县志续编》所载县境全图及各镇图均使用的是繁体字。其三,1669年虽然朝廷允“复界”,但至1673年时“奇独澳”仍未“复界”。康熙时修《香山县志》卷二“都图街巷乡 村附”条载当时长安乡恭常都一百二十里内有村22个,内有“奇独澳(今迁)”,此处并未使用.“淇澳(今迁)”字样,而且此志文本内亦未见“淇澳”二字。因此,康熙时修《香山县志》附香山县域图可能为后人之作,或“淇澳己迁”可能为后人所书。


 图三 康熙时香山县域图(引自康熙版《香山县志》)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修《香山县志》地图标明“淇澳巳迁”字样。此处亦令人费解。据《南明史》记载,“甲辰(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同治时修《香山县志》卷二十二亦载:康熙“三年甲辰春,续迁番禺、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上述史料显示康熙三年(1664年)香山县沿海之民迁界,但至康熙八年朝廷终允复界,居民陆续迁回,“惟黄旗角、潭洲、黄梁都、沙尾、奇独澳未复”,且“时潭洲、黄旗角两乡人赴督抚辕哀控,知县曹文烩坚 执前议。黄梁都亦格于寨议”。然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时,“奇独澳”人钟宝因献“泥板”之计获功。《清史稿》列传四十七记载:“锺宝,少业屠,流为盗。启圣令香山,招之降。后启圣征福建,宝偕同降者二十人隶麾下,每战辄当前,所向有功。累进秩都督佥事。启圣卒,遂归。后数年,部议注官,授潼关参将,迁靖边协副将。卒。宝抚兵民有恩,称为锺佛子。”这其中“启圣卒,遂归”乃指钟宝跟随姚启圣平定台湾后回归故里。史载“启圣还福州,未几,疽发背,卒”,而“明年,部议以启圣修缮船舶、军械,浮冒帑金四万七千有奇,应追缴,上念其劳,免之”。可能钟宝因属姚启圣旧部不授功乃“遂归”,即回到故里,且是“后数年,部议注官,授潼关参将,迁靖边协副将”。既然能“遂归”数年,可见此时“奇独澳”已复界。而且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赐封钟宝一门三代。乾隆时修《香山县志》卷五对此有记载:“钟应鸾,以曾孙宝左都督管陕西 固原镇潼关参将事,赠荣禄大夫”、“钟奕从,以孙宝左都督管陕西固原镇潼关参将事,赠荣禄大夫”、“钟起初,以子宝左都督管陕西固原镇潼关参将事,赠荣禄大夫”。并且康熙皇帝为表彰钟宝、江起良等18位“奇独澳”人收复台湾有功,将“奇独澳”附近的三墩沙坦赐予“奇独澳”九姓贫民垦种,“以资俯仰,不许豪强兼并,亦不准澳民售买”。现藏淇澳祖庙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十八日示《奉各大宪恩给三墩沙坦永禁私相典卖碑记》对澳民私相售卖引起官司作了详细记载。因此,可以断定,在乾隆十五年编修《香山县志》时“奇独澳”早已复界。对此,道光时修《香山县志》卷二“都里”条明确记载“奇独澳:申志注今迁,暴志复存”。而此志图版中有“淇澳巳迁”字样亦需商榷。


09淇澳



至此,“淇澳”名称的发展脉络已基本清晰,而从目前材料可知,“ 淇澳”一名始于乾隆年间。


 图四 乾隆时香山县域图(引自乾隆版《香山县志》)


据道光时修《香山县志》卷二“建置第二·公署”条载:“淇澳司巡检署在淇澳堡(县册案阮通志在澳门误),乾隆三十四年建(当年部 准裁归善欣乐司巡检,添设香山淇澳司巡检,将欣乐司衙署变价凑建。阮通志案《采访册》署已圮,巡检常侨寓县城。)”;卷三“禄饷”条详细记载淇澳司俸廉的多少,谓“黄梁都司、淇澳 司俸廉与香山司同”,即“俸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养廉银六十两,闰银二两六钱二分六厘六毫,闰少不支”,但“皂隶各二名,半支工食,共银六两”。再者,根据道光、同治及民国时期修《香山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四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769-1901年) ,至少记载有15位淇澳司巡检。这证实了淇澳巡检司设置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揭示乾隆三十四年已设官方机构在该岛,起名“淇澳司”,可见至迟在1769年已有“淇澳”之名。这要早于嘉庆九年(1804年)官方有“淇澳”一名的记载。现藏淇澳村祖庙清乾隆五十五年《奉各大宪恩给三墩沙坦永禁私相典卖碑记》也证实了这点,该碑上多处刻有“淇澳”字样,如“总督两广爵阁部堂福宪牌案于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据该司详报香山县民钟积贤等均系籍隶香山世居淇澳该处地少人贫向系出海采捕……勒石永禁为此示谕淇澳村民钟 次文钟廷友”。


表二淇澳司巡检一览表


序号

姓名

籍贯

任职时间

备注.


盛世光

直隶良乡人

乾隆三十四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王承熙

宛平人

乾隆四十四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3

李秉焙

江夏人

乾隆五十一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4

沈大耀

大兴人

乾隆五十九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5

杨永宁

汉军正黄旗人

嘉庆七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6

吴溶

宛平人

嘉庆十四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7

王汝

大兴人

嘉庆二十二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8

朱静涵

大兴人

道光六年任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职官》

9

左昌垣

大兴人

道光十八年任

同治《香山县志》卷十《职官》

10

杨淮善

山阴人

道光二十年代理

同治《香山县志》卷十《职官》

11

邓柏龄

咸宁人

道光二十年任

同治《香山县志》卷十《职官》

12

梁采麟

会稽人

道光二十四年代理

|同治《香山县志》卷十《职官》

13

毛树勋

浙江诸暨人

光绪二年任

《香山县志续编》卷八《职官》

14

欧阳春

湖南衡山人

光绪十六年任

《香山县志续编》卷八《职官》

15

李寿祥

未详

光绪二十七年署

《香山县志续编》卷八《职官》


不过,乾隆时修《香山县志》卷七记载香山县当时高寿人时,使用的是“奇澳”地名,如“张氏,奇澳人,钟君伦妻,寿一百三岁,乾隆三年详报,给赏缎一疋、银十两”。这里“乾隆三年详报”,即暗示至少在1738年时淇澳地名为“奇澳”。因乾隆十五年修《香山县志》“ 凡四阅月而志稿告竣”,即修志延续时间并不长,“奇澳”更名为“淇澳”当在乾隆十五年之后。而“淇澳司巡检署在淇澳堡”,即淇澳司设置前已有“淇澳堡”地名,否则以地名命名的“淇澳 司巡检”的出现实在太突然,如香山司巡检、黄圃司巡检、黄梁司巡检在设置时地名早已存在。可见至乾隆三十四年置淇澳司巡检之前已由“奇澳”更名为“淇澳”,“淇澳”一名出现在乾隆十五年至三十四年(1750-1769年) 之间。

至此,道光时修《香山县志》卷二“都里”谓“奇独澳:申志注今迁,暴志复存,今改名淇澳”。这其中“今改名淇澳”当为有误,不可能是道光年间改名,乾隆年间更早;而且并非清末,故“清朝末期,村中族老认为‘独’字字义不佳,改名为淇澳”的说法不正确。况且道光六年(1826年)祝淮修《香山县志》时还不是清代末期。祝志忠明确标明现淇澳岛名为“淇澳”。

END

文章来源:《史海钩沉》

文章作者:郭雁冰

转化编辑:郭娟

校对:何涵

审订:黄海红




从地名中解读地方史

明清直隶凤河流域历史地名变迁探析

明清广东的“约”字地名与社会控制

清水江文书之地名价值探析

《中国地名大会》第八期|沿地名轨迹,俯瞰人杰地灵的中华大地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