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甫陇右诗两地名考辨

蔡副全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

杜甫《发秦州》诗有“汉源”一词,明清注家多以为是同谷别名,将其地望定在同谷(成县)飞龙峡。据唐于邵《汉源县令厅壁记》所载,“汉源”是在乾元元年(758年)由“上录(禄)改名汉源”的,故治在今甘肃西和县境内。孙启祥先生在《杜甫研究学刊》撰文《〈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提出泥功山不在成县,而是指徽县青泥岭。然而,成县西北泥功山至今称之,其北麓是杜甫由秦州南入同谷的必由之路,有古代碑刻为证。

  关键词:

杜甫  陇右诗  汉源  泥功山


古代地名时有变革。明清以来有名杜诗注家,多是江南才俊,从未到过陇右,故杜甫陇右诗相关地名析注只是旁引方志文献,或含糊其辞,或不详其地,或以讹相传。以下就“汉源”、“泥功山”两地名作简要考辨。


一、关于汉源


杜甫《发秦州》诗云:“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明清注家多以为“汉源”在同谷,非县名。明王嗣奭《杜臆》之《发秦州》注:

汉源,非县,乃同谷别名,在今成县。隋名汉阳郡,岂以是名汉源耶?

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之《发秦州》注则从字面上理解为“汉水之源”,并引《华阳国志》论述其源流:

“汉源”,《水经注》:常璩《华阳国志》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所持观点与《杜臆》相同,认为汉源就在成县飞龙峡:

《杜臆》:成县之东河,源出秦州南,又有南河,源出青渠堡南,俱入龙峡,注于嘉陵江。嘉陵水,即汉水。此诗汉源,当在龙峡。鲍注以汉源为县名,非也。《唐书》:汉源县属成州。地志: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西源出陇西西县之嶓冢山,南入广汉。此名汉源,盖西汉也。

将“汉源”理解为“汉水之源”,其大体方位是正确的。那么,汉水的源头究竟在何处呢?《山海经·西山经》云:“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尚书·禹贡》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说:“盖《禹贡》‘嶓冢导漾’,源出西和、成县。”是说依旧不够明了。赵逵夫先生在《汉水·天汉·天水》一文指出汉水之源就在今甘肃天水镇及礼县冒水河一带:

《尚书·禹贡》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一千多年来,学者们误以为此“汉”指发祥于今陕西宁羌县的汉水,嶓冢山也是指宁羌县的嶓冢山,而称发源于今天天水市西南嶓冢山(今名齐寿山)的汉水为“西汉水”(今新编《辞源》、《汉语大词典》均如此解说)。真可谓喧宾夺主……“天水”是汉代以前汉水(今之西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指今天秦州区西南七十里的小天水(天水镇)及其以西至礼县水河一带之地。

“天水”、“汉源”的命名均与“汉水之源”有关,“汉源”在唐乾元中的确为县名,是由“上禄”(今甘肃西和境内)更名而来,唐于邵《汉源县令厅壁记》有述:

皇帝观兵朔方之岁,始以上录改名汉源,将复禹旧绩,以从人欲。其山川、形势、土地、风俗,近镐千里,华风不间,多乎哉!盖小国以聚大国之义也。且夫南呀蜀门,东豁雍畤,西走连碛,北逾大漠四郊憧憧者乾元三年孟夏之月记。

于邵,字相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天宝末进士,工书画。以书判超绝补崇文校书郎字相门,朝有大典册,必出其手。《厅壁记》称:“皇帝观兵朔方之岁,始以上录改名汉源。”观兵、朔方之岁,即乾元元年(758年)。杜甫曾作《观兵》诗云:“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妖氛拥白马。元帅待琱戈。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题下仇兆螯注云:“此乃乾元元年冬在东都观兵也。是年九月,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鲁炅、镇西北庭李嗣业等七节度,将步骑二十万讨安庆绪。李光弼、王思礼助之,号九节度。”由此悉知,“上录(禄)”正是在杜甫作《发秦州》诗之前一年更名“汉源”的。

《元和郡县图志·成州》载:

上禄县,本汉旧县,属武都郡。后魏改为阶陵县,周武帝改为仓泉县。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成州,大业三年改为上禄县。

刘琳先生结合《水经注》考证认为:上禄故城在今甘肃西和县草关镇南,今其地有“上禄巷”(“禄”,一作“六”),即上禄故治所在。然而,今西和县城即称“汉源镇”,其地扼陇蜀通道,为南北交通要冲,蜀汉姜维首置建威围,北魏置建平县,隋唐为汉阳郡、成州及上禄县故治。所以,汉源县故治,亦或在今西和县城之汉源镇。


二、关于泥功山


杜甫自秦州南赴同谷,途经泥功山,并赋《泥功山》诗云: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

泥功山,亦作泥公山,俗称尼姑山、牛心山,或称二郎山等,位于成县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清黄泳《成县新志·山川》记载颇详:

泥功山,县西北三十里,上有古刹,峰峦突兀,高插青霄,周围数十里林木丰蔚,鸟兽繁多,採猎者无虚日。氐人杨灵珍据此归款于齐。唐贞元元年权置行成州。咸通中成州刺史赵鸿诗云:“立石泥翁状,天然诡怪形。未尝私祸福,终不费丹青。

然而,孙启祥先生《〈泥功山〉属秦州纪行诗吗》(以下简称“孙文”)提出异说,认为泥功山并不在成县西北而是徽县青泥岭。清人浦起龙和杨伦等也曾怀疑泥功山是青泥岭之别名,杨伦《杜诗镜铨》引云:

浦注,《元和郡国志》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泥功或即青泥岭之别名,旧引《唐书》未合。

浦起龙《读杜心解》又称:“长举县即长庆中以鸣水县省入者,其在同谷东境无疑。而前篇(《积草岭》)之鸣水在同谷东,益信。”很明显,旧注只是望文生义和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罢了,不足为据。

“孙文”先以《新唐书·地理志四》中有“贞元五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宋祝穆《方舆胜览·利州西路·同庆府》:“泥功山,在郡西二十里。”又参考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和郑天挺《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历史地理部分,得出“今人已经考证出这座山位于甘肃成县西南”之结论,而“杜甫自秦州来,是不会到西南翻一座山再入同谷”,于是否认了杜甫途经成县泥功山。此后,“孙文”再以“泥功山在成县西北距县城约二十公里的二郎乡境内,今名牛心山”,“杜甫在《泥功山》诗中根本未涉泥功庙、石翁、泥公”等为由,又说“牛星山与当今学者考证的杜甫经过的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等地不在一条路上”。从而得出“杜甫诗中的泥功山可能既不是《新唐书》中的泥公山,也不是牛心山,而是另有所指”的结论。

《方舆胜览》由祝穆编撰,其子祝洙增订而成,流传版本甚多。书初成于南宋“嘉熙已亥仲冬”(1239年),宋室南渡,作者偏居江南,“尝往来闽、浙、江、湖、广间”,其足迹并涉及陇右,故而脱字和误录在所难免,祝氏将“郡西北二十里”误作“郡西二十里”,疑脱“北”字,而后人以讹转录,《大明一统志·巩昌府》、《甘肃通志·山川》、《甘肃新通志稿·舆地志》等皆袭而从之。对此,清吴鹏翱刊于同治十二年的《武阶备志·山水》泥功山条引《方舆胜览》“郡西二十里”和黄泳《成州新志》“县西北三十里”二说,并加按语特意说明:

山在今县西北三十五里,俗讹为尼姑山,高出群峰,唐宋以前为天水仇池孔道,元明兵燹后居民渐稀,为虎豹薮,此道遂塞,今仅通樵径而已。

熟悉成县地理环境的人都知道,成县城西和西南均无所谓“泥功山”,也不是今人“把泥功山从同谷西南‘搬’到了西北”(“孙文”)。而在成县西北约二十公里的丁令谷北侧原本就有一座海拔2016.6米,呈西北走向的大山,至今仍称泥功山,又俗称牛心山因其在二郎乡境内故又叫二郎山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极为生动:“二郎泥功山,离天三尺三;鸟儿飞不过,猴儿不敢攀。”此山南麓云梯寺尚存清代碑刻五通,其中清光绪八年(1882年)赵增寅撰写的《重修泥功山云梯岩全寺全观略序》称:

山上古迹之器□见,其汉修观,唐建寺……崔嵬卓立之势诚有奇而无偶,周围数百里之遥神应故妙,巩、秦、阶、西、礼之属,人皆钦仰。

其实,真正的牛心山只是泥功山南麓的一座山头,今人以其代称泥功山。云梯寺陈时夏书丹的《云梯岩施舍山岗界址碑》载:

赵增寅、王凤来置明王保荣圣宫山岗坡平地一分,东至磨山沟王家地畔大梁直上山顶为界,南至泥功山尖为界……牛心山大地一分,东至大梁为界,南至将台崖下为界,西至水沟为界,北至寇家地为界……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立约。

以上碑刻铭文与民谣充分印证了泥功山的确切位置。笔者曾经过云梯寺自南向北徒步翻越泥功山,并考察杜甫所经路线。山顶今存古代庙宇遗迹多处,怪石嶙峋,绝巘凌空,与《成县新志》所载完全一致。至于“孙文”所谓“杜甫在《泥功山》诗中根本未涉泥功庙、石翁、泥公。”《杜臆·泥功山》也提出了类似问题:

《一统志》:“山在成县西二十里。”古云:成县有八景楼,泥功山与凤凰台居其二。公诗止言其泞,不言其胜,何也?又云:“山上有泥公庙,石像古怪。”岂以称胜耶?

这是因为杜甫南入同谷,只是从积草岭(今展山梁)隔河相望的泥功山北麓经过,无需登顶高峻的泥功山,而唐成州刺史赵鸿《泥功山》(《方舆胜览》作“泥功庙”)诗中“立石泥公状,天然诡怪形”句是描写的泥功山山顶胜境。泥功山北有沟名烂泥沟,道路泥泞,与杜甫《泥功山》诗意相符。

由《武阶备志》按语“(泥功山)唐宋以前为天水仇池孔道”悉知,泥功山、积草岭一带正是汉源县(上禄)与同谷县(成县)二县交界处,无怪乎杜甫在《积草岭》题下注曰:“同谷界”。积草岭(今展山梁)距同谷城约二十五公里,而同谷又西距栗亭(今徽县栗川)约二十五公里,此又与《积草岭》“卜居尚百里”句相契。

徽县青泥岭是否有泥功山之别名尚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杜诗中的泥功山就在成县西北,而非徽县青泥岭。李济阻先生甚至怀疑杜甫入蜀穿越青泥岭:“我在《杜甫陇右行踪通考》中认定杜公度木皮岭后必越青泥岭,未免武断。”

探明杜甫陇右诗中地名的确切位置,对正确析注杜诗,研究杜甫陇右生活与行踪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往期精彩

黄河与河南地名

也谈“邽”地地望

中西地名命名及文化意蕴比较

“吴衙内邻舟赴约 ”地名更改探析及其他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三期

作者:蔡副全

编辑:袁云

终校:耿曈

审订:林丽婕


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