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法———以茂名市各个镇为例

战赤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地名是人们日常提及最多、使用最多的词语之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重要的影响。每个地名都有它产生的过程,认识地名的起源,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地名起源是地名研究的重要部分,以往的地名起源分类多以概括性为主,缺少系统的分类方法。该研究从地理要素的角度,将居民点地名起源其分化为自然环境、人文和经济社会三个一级类,二十七个二级分类,自然环境分类又划分了三级和四级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以茂名市各个镇的地名为例,将居民点地名分类法运用到区域地名的研究中,并阐述其分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茂名市





地名是人们对地表特定地域空间或地域实体的指称,是在人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为确定地物类型、空间方位及相互距离而出现的。地名一般由通名和专名组成,通名用来区分地物类型,专名则体现某种地方性特点。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某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在语言的发展中,地名的变化相对较慢,它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本来面目。分析地名能够给历史、民族、地理、语言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可以说明民族的迁徙和兴衰、社会的变动等。地名包括城镇村落等居民点名称,还包括大陆、海洋、高原、平原、盆地、沙漠、沼泽、山岳、隘口、河流、湖泊、港湾、岛屿等非居民点名称,其中居民点名称占的比例最大,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该文研究居民点地名起源的分类,并以茂名市各个镇的地名为例。


1.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




1.1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的相关研究


地名分类是地名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类法。我国的古代就对地名的渊源有很多探讨,其中代表的著作《水经注》全书记载地名达两万个左右,解释地名渊源多达2400处,陈桥驿将这2400处地名按渊源性质归纳人物、史迹、故国、部族、方言、动物、植物、矿物、地形、土壤、天候、色泽、音响、方位、阴阳、形象、比喻、相关、对称、数字、词义、复合、神话、讹传共24类地名。现代的很多关于地名的文献中都会提到地名的起源,比如姚向东在《居民点地名成因的分类统计研究》中将居民点名称按特征分为10大类,分别是吉祥类、方位类、姓氏类、地形类数量类、动物类、植物类、颜色类、宗教类、其它类别。杨光浴(1991)按性质将地名分为自然地名、人文地名两大类;胡颖(2008)根据地名的语种、地理、时间属性等对地名进行了整体的分类。但总体说来专门关于地名起源的研究并不多,多是针对一个地区地名研究的同时将其按分成几个类别,对地名起源的分类都是概述性的,缺少系统分类方法。




1.2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法


地名的来源涉及地理、经济、文化、民族及神话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地理要素是地名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水系、土壤等表示地球表面自然形态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居民地、道路网等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形成的社会经济要素。广义来看,地名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人文地理名称又可以分成按照起源又可以分为狭义的人文起源和经济社会起源。狭义的人文起源主要是指地名起源中包含的人们思想、习惯和文化方面,比如语言、宗教、历史、姓氏、愿望等,经济与社会起源主要是指地名起源中包含的社会、经济活动,比如农业、工业、物产、纪念地等。因此,居民点地名按照地理要素可以将分成自然环境、人文和经济社会三大类起源。根据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参考我国学者对地名起源上的论述,结合我国地名的实例,按照分类全面、互不重复的原则,又将自然环境划分出六个二级分类,人文划分出十二个二级分类,经济、社会划分出九个二级分类。由于自然地理要素分类较为清晰,居民点的地名起源又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度较高,因此在分类中将自然环境起源继续划分三十个三级分类,并将三级分类中的山地丘陵划分七个四级分类。具体的地名分类法如表1到表3。



2.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的运用

研究某一区域内地名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探索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形成与该区域内各种自然的和入文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一地名研究领域,谓之区域地名研究。地名的区域研究重要的内容就是地名的由来、含义、命名规律和分类,地名起源分类的系统化对区域地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方便对不同区域地名研究标准的统一。这里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利用地名起源分类法对茂名各个镇的地名由来进行分类。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南部濒临南海,北部紧邻广西省,下辖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根据茂名市政府网站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茂名市全市共有88个镇,其中茂南区8个镇,电白区22个镇,高州市23个镇,化州市17个镇,信宜市18个镇。茂名市各个镇地名起源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1991)、1994年版的《茂名地名志》和1994年版的《茂名市志》,个别镇地名的由来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根据镇的名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推测。按照镇的地名是自然环境起源划分到三级分类,人文和经济社会起源划到二级分类,根据地名起源分类表可得到茂名市各个镇的地名起源分类见表4。



3.地名起源分类的原则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相互交往联系中对不同地理实体进行识别赋予的一种代号。地名的起源与人类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地名可能产生于人类活动本身,可能产生于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环境,或者同时包括两者。根据居民点地名中包含的地理要素,可以清晰的在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中找到它属于的类别。但是在一个地名的词语中经常包含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意义,并且地名在产生之后又会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变化,所以在进行地名分类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原则。




3.1按照地名起源的主因进行划分


地名词语中经常包含了地名的两种甚至多种起源,如果其中一个起源明显为主导,划到单一的起源中,起修饰的词语不作为地名的起源原因。比如,高州的长坡镇因镇区建在长形坡地上,故名,长只起到修饰。另外,表示聚落的一些通名,比如村、镇等也不作为地名起源的原因。

如果两个或多个起源原因重要性相差不多,就 把这个地方地名起源划分到两个或多个起源中. 例 如化州的江湖镇因墟西面有罗江,古时墟东有一小 湖,墟址背江面湖而得名,地名的起源为河流和湖泊。信宜的思贺镇位于县境东部,因境内有两座形 似狮子的山峰屹立于河的两岸,河水咆哮而得名狮 嚎,后按当地客家话的谐音改称思贺,思贺这个地 名最终来源是因为声音,但是这个词语本身和它产生的过程与山峰和河流密不可分,所以它的起源为 声音、山地、河流,但是这样有三个起源的地名很少。




3·2地名的分类要将它的词语和产生的历史相结合

对于地名起源的分类,不仅要根据地名本身的词语,更要结合它产生的历史。高州的马贵镇,马贵这个词语可能让人联想到这里的马可能很贵,但实际上它的起源是据说700年前,李姓人从信宜县钱排迁来定居前,派垫师骑马勘察至此,山路崎岖,马到了此地跪下求歇,以此定名马跪,后人雅称马贵,起源于历史传说和动物。在广东,垌表示山谷、山野、山冲等意义,比如高州的新垌镇,据说邓氏祖先于明成化年间(1466~1487)在此定居,开出良田200亩,当时属于新垦地,又因这里地形属于山间的谷底平原,称新垌,地名起源为山地和农业。但是化州的中垌镇,始建于明代,原称钟董,后谐音改中垌,这里“垌”并不是山谷的意思,而是由姓氏谐音而来,中垌镇为姓氏地名。

如果地名起源的历史中包含其它原因,但是在地名的词语中没有体现出来,不作为地名起源的原因。例如电白的树仔镇,因在路边木棉树旁发展成集市,取名树仔,树仔镇的起源虽与集市有关,但是在它的地名上并没有反应,故它的起源为植物。



3.3谐音不作为地名的起源


地名在起源后会经历发展和变化,在这里谐音只作为地名起源后的变化,因为虽然谐音后地名的字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意义并没有改变,故不作为地名起源的原因。比如化州的播扬镇,因古代曾有老太婆设店热情招待来往两广客商,受到赞扬得名婆扬,后谐音改为播扬,虽然词语因为谐音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起源原因仍为人物。比如信宜的池洞,历史上为干旱之地,每年旱造插秧迟至四月底,称为迟垌,后改“迟”为池,解放后称池洞。地名的词语发生了变化但是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然起源于降水和山地。忌讳和讹传可以作为地名的起源,因为忌讳和讹传使不单使地名的词语发生了变化,也使地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是通过忌讳和讹传产生了新的地名。


4.结论与讨论

居民点地名起源分类参考了国内很多地名分类上的文献,也运用了国内很多地名进行分类试验,但是由于所掌握的资料有限,以及时间的关系,这个分类法还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一些方面也有待于补充,个别类别的分类标准也不是很明确。因为居民点地名的起源(尤其是级别比较小,比如村一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所以自然环境这个类别划分的详细一些,并将其中的山地、丘陵划分了四级分类。其实很多类别还可以继续更详细的划分,比如自然环境起源三级分类河流,就可以划分出河流源头、河流汇合处、河口、河流两岸等更多四级分类,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的内容和标准虽然主要是依据居民点地名来制定的,但是在非居民点地名起源的分类中也有较好的运用,可以尝试使用。



来源:《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作者:战赤嘉选稿:郑雨晴编辑:杨肖翠校对:郭娟责任编辑:方梦瑶



山西战争文化地名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背景分析

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从古今地名看《徐霞客游记》反映的方音特点

从地名看语言文化——以潍坊为例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