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地区秦汉郡县的命名

孙东虎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班固汉书·地理志为追寻秦汉政区的设置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今北京地区在当时的政区名称由此露出端倪。班固注明有不少郡置于秦代,但并未明确记载下领各县是否也出于秦代亦或西汉所置。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但它历时非常短暂。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在讨论郡县命名问题时,大致可以笼统地把秦与西汉作为一个时间段对待。

秦汉沿用了战国时期燕国已有的“渔阳郡”。在它下领的十二县中,“渔阳县”与“渔阳郡”一样,都是以位于渔水之阳即河流北岸而得名。《水经注·沽河记载:“沽水又西南流出山,迳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沽水又南,渔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平地泉流,西迳渔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在渔水之阳也。考诸地说则无闻,脉水寻川则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阳,有符应说,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是城也”。沽水、七度水,分别是今天的白河与怀九河。郦道元告诉我们,渔水从渔阳县故城的南边流过,东汉的应劭说,“渔阳以位于渔水之阳(即水的北面)而得名”。这个说法在其他地理文献中找不到记载,考察当地河流与城邑的关系却证明它是有根据的。北魏时期的渔阳城在渔水之阳,与应劭的说法相符。秦代置渔阳郡和渔阳县,秦二世征发闾左到渔阳戍守,就是指的这里。渔阳旧城在今怀柔区梨园庄之东、密云县统军庄之南。渔阳郡、渔阳县、渔阳城据以得名的“渔水”,显然在秦代之前就已被命名了,“渔”字透露出早年人们在这条河流之上捕鱼的生活场景。水经注·沽河又说,“沽水西南流,迳狐奴山西,又南迳狐奴县故城西”。



由此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渔阳郡狐奴县以境内的“狐奴山”得名,此山在今顺义东北三十里、潮河之东,狐奴县的治所则在狐奴山以西。关于“狐奴山”的语源,可以从水经注·滱水得到旁证。郦道元写道,“滱水之右,卢水注之,水上承城内黑水池。……余按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从语音方面分析,“狐奴”与“卢奴”极有可能乃至原本就是同一语词的近音异写。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顺义县指出“狐奴山”亦名“呼奴山”,在征引水经注》之后说,“盖以山前潴泽名也”。潴泽即停水而不流动的湖沼,正与郦道元指出的“奴”字的语义相符。综合这两段文献可以断定,“狐奴山”是因为山前有一处水色较黑而静止不流的小湖泊而得名。除了渔阳、狐奴二县之外,在今北京地区还有渔阳郡的路县、平谷、安乐、厗奚、犷平诸县。“路县”治所在今通州东八里古城,东汉改名“潞县”,与流经此地的河流“潞水”有派生关系;以平原和谷地兼备的地形特点而得名的“平谷县”,治在今平谷东北大北关、小北关村南;以意愿得名的“安乐县”,治所在今顺义西南古城村北;“厗奚县”治所在今古北口内潮河西,唐代颜师古注:“孟康曰:厗音题,字或作蹄。”从语词意义上看,该县可能是以先秦时期活动在潮河流域的一个游牧民族的名称为名;“犷平县”治所在今密云东北石匣附近,地名语词含有希望民风粗犷之地平安和顺的意思。

“上谷郡”也是始置于燕国,在秦汉时期所辖十五县中,只有军都、居庸、夷舆三县在今北京市境内。“军都县”以位于军都山之南而得名,治所在今昌平西十七里。读史方舆纪要虽是晚出的文献,但顾祖禹撰写此书时广搜前代典籍加以综合,由此记录了许多早期地名,卷十一“昌平州”写道:军都城在昌平州东,“汉立县于军都山南,或以为秦县也。汉初,周勃屠浑都,即军都矣”。军都山在昌平西北,穿越太行山的孔道“军都陉”是“太行八陉”之一。军都、浑都,应为一音之转。“居庸县”治所在今延庆县稍东,以居庸塞即居庸关得名,“居庸”意为“处在能够建立庸功的位置”,表示出对镇守关塞者的期望。“夷舆县”治所在今延庆东北二十里古城村东。这个名称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推测。首先,从地形上看,这一带属于山间盆地,当地以“北靠山,南连川,中间五条大沙滩”来形容古城一带的地貌特征。与周围环绕的山岭相比,已经算是起伏不大的平地了。“夷”意为“平坦”;“舆”就是“地”,至今人们还在把表示疆域范围的地图称作“舆图”。这样,“夷舆”就是“平坦之地”的意思,以地貌特征得名。其次,从地理位置与民族关系着眼,这里处于历史上以中原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交错带上,也就是传统的所谓“夷夏”分界线附近,“夷”可以作为汉族周边各族的统称,“夷舆”因此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之地”的含义。这两种解释,都有可能成为“夷舆”的语源。

郦道元水经注·㶟水说:“㶟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汉书·地理志记载:“广阳国,高帝燕国,昭帝元凤元年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由此看来,“广阳”之“阳”是以蓟城位于㶟水的“清泉河”段之北为名的,符合“山南为阳、水北为阳”的命名原则。在所辖四县中,蓟县的治所“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燕国、广阳郡、广阳国的治所也在此处;广阳县治在今房山区东北隅南广阳城村、北广阳城村一带;阴乡县治当在今大兴区西北的芦城,可能是因为县城位于㶟水某条支流以南而得名;方城县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的方城村。

涿郡是西汉初年刘邦所置。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史记集解》说:“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时说:“应劭曰:涿水出上谷涿鹿县”。综合上述文献可以看出,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山前的原野上,即今河北与北京交界的怀来盆地,从涿鹿山发源的河流称为“涿水”。西汉刘邦置“涿郡”,即以流经境内的“涿水”为名,其治所在今河北涿州。《水经注·圣水》说:“涿之为名,当受涿水通称矣,故郡、县氏之。但物理潜通,所在分发……”换言之,涿郡、涿县都是从涿水派生为名的,只要具备相同的事物特征,其他地方也可据此命名。说文解字》说:“涿,流下滴也”,也显示着命名初期的涿水有断续流动的特征。在涿郡所领二十九县内,与今北京相关的有三个:良乡县治在今房山窦店镇西,西乡县治在今房山长沟镇东,阳乡县治在今涿州东北,明清时属宛平县。就语词含义而言,“良乡”以表示意愿得名,“西乡”、“阳乡”以相对地理方位为名。

秦汉时期还有浑都、上兰、燕郡、博陆等郡县城邑。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汉高帝末年,“燕王卢绾反,(周)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屠浑都。破绾军上兰,复击破绾军沮阳”。这里的“浑都”即“军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幽州昌平县,本汉浑都县”。汉军都县故城在今昌平西17里龙虎台附近。《水经注·㶟水》说:“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之。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泻溜归于泽”。清夷水大致即今妫水河,延庆西北山前自古多泉水,“马兰”应当就是周勃击破卢绾的“上兰”,其地可能在今“上阪泉”、“下阪泉”一带稍北,得名原因应与此地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又名“马蔺”、“马莲”)相关。上兰与沮阳城(故址在今官厅水库以南的河北怀来县大古城村)南北相望。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燕王刘定国畏罪自杀,燕国降为燕郡,治所仍在蓟城。



水经注·鲍丘水又载:洳河“水出北山,山在傂奚县故城东南,东南流迳博陆故城北,又屈迳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非也”。博陆城遗址在今平谷西北10里的北城子村东南。汉书·霍光传》记载:汉武帝“遗诏封……光为博陆侯”。颜师古注称:“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无此县也。食邑北海、河间、东郡。’师古曰:‘盖亦取乡聚之名以为国号,非必县也,公孙弘平津乡则是矣’”。综合上述记载,名臣霍光被封为博陆侯,实际上并无博陆县。按照文颖的解释,“博陆”是广大、平坦的意思,取美好的字面意义而得名。颜师古认为,这只不过是以乡村聚落的名称作为封国的称号而已,未必一定要取自县名,就像汉武帝以高成县平津乡的六百五十户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一样。由此我们知道,平谷境内在西汉时有一个以“取其嘉名”原则命定的“博陆城”。

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全面更改政区名称,是中国地名发展史上的著名事件。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十余年,随着东汉政权的建立而恢复旧观,对后世的地名发展几乎毫无影响,但在汉书·地理志》中留下了一份乱改地名的详细记录。东汉时期幽州以及渔阳、涿郡、上谷三郡名称不变,广阳国改为郡但专名依旧。两汉之交的战争破坏使国家户口损耗严重,刘秀采取了省并县级政区、裁撤官吏数量的措施,在今北京地区减少了阴乡、西乡、夷舆三县,同时从外面移来了昌平县。“昌平”有昌盛平安之意,显然以意愿为名。西汉上谷郡已有“昌平县”,水经注·㶟水说:㶟水向东经过阳原县故城南、东安阳故城北后,“又东迳昌平县,温水注之”。这个“昌平县”的治所在今河北省阳原县境。自东汉开始,今昌平区境内才有“昌平县”,故城在今昌平东南小汤山附近。《水经注·濕馀水》引《魏土地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这里的“昌平城”,即东汉昌平县的治所。历代文献关于昌平县治所的记载多有讹误,而它由居庸关外的古永定河以南内迁到今昌平东南,当在东汉建武十五年(39)。名称未变,所指的地域却已大不相同了。

西汉时期在长城附近乃至塞外的几个县治,到东汉时相继向南迁移:古北口外的滑盐县迁到了平谷西北,古北口内潮河西岸的厗奚县迁到密云东南,密云东北石匣附近的犷平县迁到了蓟州(今天津蓟县)西。水经注·濡水》说:濡水过渔阳郡白檀县故城后,“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濡水、要水分别是今天的滦河与兴州河。一般认为,西汉白檀县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兴州河南岸的小城子一带。但是,对照《水经注》的上述记载,参考相关的地理形势,西汉白檀县似应在今河北兴隆县南部,《读史方舆纪要》指出“以县有白檀山而名”。白檀是山矾科的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山以此为名,证明上面广泛分布着这种树木。树木名(白檀)→山名(白檀山)→县名(白檀县),构成了一个派生命名的序列。



东汉时,白檀县迁到了今密云县西南二十里“台上”村附近。根据水经注》显示的“要阳县”与濡水、要水的关系,按照“水北为阳”的命名原则推断,西汉的“要阳县”应位于要水之阳,如此似应把它定位在与小城子隔河相对的兴州河北岸。东汉时,“要阳县”迁到了密云东南六十里。关于西汉白檀、要阳二县治所的定位,这里只能作出初步推测,但它们在东汉时期的内迁确定无疑,这也就意味着同一名称所指代的地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外,水经注·鲍丘水记载了两个平谷县故城,一个是独乐水(今平谷北寨沟石河)迳其东,城址在今平谷东北大北关、小北关村,是西汉的平谷县所在地;另一个是泃河迳其东南,城址即今平谷区所在地,附近发现的多座汉墓证实了它的年代,这里应当是东汉时期的平谷县城。由此可见,平谷县治在两汉时期也发生了迁移。


来源:《中国地名》2016年04期

作者:孙东虎

选稿:佘本金

编辑:华丽

校对:袁云

责任编辑:耿曈

往期精彩

北京地名的伪俗词源举隅

老北京地名的传说

灵武市的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探究

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