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名文化特征分析 ——以徐州市为例

​步路瑶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提 要】地名连接着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形成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名文化。徐州作为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市的面貌早已在时代更迭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地名却因为独特的文化价值得以保存至今,体现着徐州市特有的地名文化特征。

关键词】徐州  地名文化



一、徐州市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面积1125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53万。徐州市下辖鼓楼、云龙、九里、贾汪、泉山5区和丰县、睢宁4县及新沂、那州2县级市。2005年底,全市共14镇、43街道,下设2274村、403 居委会。徐州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市主干道有准海路、中山路、解放路、建国路、西安路等。九龙湖、云龙山、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等为城市重要标志性建筑。

徐州交通发达,素有“五省通儒”之美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淮海、津浦两大铁路干线,京福、京沪、霍连、徐宿宁4条高速公里,104、206、311国道,构成全市陆路交通骨架,市到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0公里。


二、徐州市地名文化特征


徐州历经四千多年的历史,地名作为这个城市特有的符号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徐州城的每个角落里。徐州地名延续的是历史发展的痕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徐州市的独特地名文化特征。


(一)不同历史 (时期) 地名文化共存


徐州历史悠久,有着4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其地名蕴含着这座古城千百年的兴衰沉浮,历史变迁。

例如,万里巷:古时是秋后犯人被处死的地方。清咸丰年间为了防卫太平军,在这里附近建起了土城墙,这就是所谓的土城里。之后驻军杨千总在这块地方建起了住宅区,专门辟出来一块地方留作自己种菜,所以又叫南园。清末民初,许多逃荒的人聚集在此地,所以将这里改称为万里巷。

丰财一道街:中华民国建立初期,丰财一道街还很荒芜,直到东车站建成后人才慢慢多了起来,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村庄。1925年段晓昌在此地经营油坊、面店,后来就慢慢变成了一条街道,人们称之为丰财街,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又衍生出丰财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1971年被改为胜利一巷、昭光一街,1931年复称丰财一道街。当然,徐州其他的有代表性的地标式遗迹,诸如王陵路、戏马台、云龙山等也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历史典籍,有过兵荒马乱、烽火四起的过去,也有过兴旺发达、国泰民安的繁荣。


(二)反映古代军事活动的地名(文化)普遍存在


自古以来,徐州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有着“兵家必争之地”之称。纵观历史,徐州的很多地名都是与古代的军事活动有关的,刻画着属于不同年代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战争缩影。例如:

子房山:楚汉之争时期,项羽的军队被围困在山上,张良用妙计使山的四周都响起了楚歌。项羽和他的军队听了以后都以为汉军都将楚地攻占了,内心悲怆,士气大减。因为张良字子房,所以此山得名子房山。

老营盘:清同治年间,曾国藩率湘军来此打仗,这就是老营盘的开始。不久,李鸿章的淮军来接防,仍然在这里驻军,规模更大了。后来军队调走了,营房变成民区,范围大大缩小,老营盘的地名一直沿用下来。


(三)体现“真善美”的地名文化特征显著


从徐州地名蕴含的一些故事里,体现着人们美好的德行,反映着人们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美好品德的歌颂。例如:

一文亭:人们对于一文亭的来历众说纷纭。据说,在晚清有一个青年有一次收到了别人一文钱的馈赠,他就用这一文钱作为本金做起了生意,由于东西物美价廉,他为人又诚恳热情,人们都愿意照顾他的生意。为了将原来收到的善意传递下去,他就用赚来的钱在旁边盖了一座小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避雨,并取名一文亭。从这个故事中体现着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本性,只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还有一个故事和陶渊明有关。古时候陶渊明在铜山县做县令时,清正廉明。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感激他,老百姓们在陶渊明卸任时捐了整整一筐的一文钱想要送给他,陶渊明不肯要。他们就用这钱盖了个亭子纪念陶渊明,并取名为一文亭。

徐州的一些地名还蕴含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例如永康路意蕴人们希望永远健康之意;兴徐巷有祝愿徐州兴旺发达之义;丰储街含有粮丰储满的祝愿。此外,还有大同巷、富国街、丰财街等也蕴含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四)老地名中存在着一些读音、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地名在读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所属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读音,即普通话读音。笔者在翻阅《徐州地名录》时,发现一些地名的注音存在着一些不规范化的现象。

一种情况是特殊姓氏的错读。徐州地名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名是按姓氏得以命名的,但是由于要照顾外地人,方便日常交往、沟通,读音上往往不按照本来姓氏的读音去读,而采取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一种读音。如任庄(沛县)、任庙村(睢宁县)等地名注音为“rèn”,但是做姓氏时的正确读音应该为“rén”;单楼(铜山区)、单楼村(丰县)、单集村(铜山区)等地名注音为“dān”,但是做姓氏时的正确读音应该为“shàn”,类似的还有华(huà)、时(chí)等等。

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些字的方言读音。在《徐州地名录》中,一些地名的注音还是按照徐州方言的读音来标注,并没有按照规范的普通话对地名进行注音。如后洼村(贾汪区)注音为“wǎ”,但是普通话正确读音应该为“wà”。

徐州地名中还存在着一些用字不规范化的问题,或为了书写方便,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本字,或在听写的过程中错用同音字代替本字。比如徐州邳州市的粮窝,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盛产粮食,故得此名。在《新华字典》中,窝读“wō”,指洼陷的地方,供人居住。沃读“wō”,指土地肥美或光盛、肥美的样子。结合实际情况及地名命名由来,笔者认为选用“沃”比较合适。


(五)新地名大量涌现,新老地名有所重复


徐州地名中还存在着不少重名的情况。如在铜山区和新沂市中各有一个王庄;在沛县、铜山区中各有一个孟庄;在铜山区、泉山区、鼓楼区、沛县丰县、贾汪区、邳州市中都有一个陈庄。这种大范围的地名重复现象造成了人们一提起某个地名,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给人们的日常交往与沟通带来了不便。




来源:《汉字文化》2020年第22期

作者:步路瑶

选稿:耿曈

编辑:杨肖翠

校对:袁云

责任编辑:吴泓伶


往期精彩回顾草原民族姓氏命名文化研究
旬邑地名与文化
地名资讯|2021年1月下
《中国地名大会》,赏恩施万千风情
江西历史文化专栏 | 揭傒斯事迹考述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