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地名研究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王荣,刘影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提要:“旅游地名学”的概念提出已近四十年,学界一直在进行旅游地名的相关研究,但旅游地名研究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结合地名学和旅游学的理论体系,从逻辑上将旅游地名研究分为内部语词系统和外部应用系统两个层面。语词系统注重于地名语词的研究,包括地名语词属性特征、命名和演变等;外部应用系统则为旅游地名语词之外的延伸内容,涵盖功能、价值和管理等方面。旅游地名研究方法具有交叉性的特点,根据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可采用语言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需结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运用相关工具。旅游地名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可拓宽研究广度,提升研究深度,为旅游地名学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旅游地名;理论体系;研究方法



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符号,其形成基于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经过时间沉淀,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前苏联地名学家A.M.谢利谢夫认为地名是了解历史人文学和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史最珍贵的资料之一。旅游与地名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已经关注旅游与地名的关系,提出了“旅游地名学”的概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研究成果日趋增多,但旅游地名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研究依据地名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阐述旅游地名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厘清旅游地名的概念,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逻辑层面探讨旅游地名的研究内容,并分析研究方法,尝试构建旅游地名研究的理论体系,为旅游地名研究提供参考。



1
推进旅游地名研究的意义
1.1

促进旅游学科体系建设


旅游学科作为交叉学科,或称为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理论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系统的骨架,理论发育水平代表一个学科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旅游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科体系要根据旅游实际问题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当前旅游存在的地名争夺、目的地改名、地名遗产旅游开发等现象,体现了旅游地名研究的必要性。从地名学角度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地名的功能、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旅游地名语词、命名和更名等旅游地名内涵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在文化旅游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旅游地名研究可扩大旅游研究深度,推动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1.2

丰富部门地名学和应用地名学理论体系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地名学由传统地名学向现代地名学过渡,并逐渐向综合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传统地名学主要包括地名的释义、定位、用字、读音、辨类等。现代地名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开展了现代地名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性、综合性与应用研究,形成了综合性、区域性、方法性、部门性、应用性、技术性等数十门分支理论。探讨某一部门类型地名群体系统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理论即为部门性的地名学科理论,“旅游地名学”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提出,关于旅游地名的实践研究成果丰硕,但在旅游地名理论体系构建方面鲜有涉及,围绕旅游领域展开地名的研究可以深化部门地名学的应用内容。旅游地名研究将地名学理论应用于旅游领域,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1.3

为现实中的旅游地名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旅游地名的研究对于旅游地命名更名、地名功能优化、地名文化遗产价值开发和地名管理规范有序化有现实指导意义。政府层面上,旅游地名研究可为旅游地更名和白热化的地名争夺提供理论支撑和效果评价,推进旅游地名品牌建设,完善区域地名标志系统建设,推进区域旅游地名规划开展,通过管理把地名塑造成为区域名片。旅游行业层面,旅游地名研究可为兴起的旅游景点命名和已有景区的更名提供采词依据和命名思路,把地名融入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如优化景区地名标志设置,将地名价值融入地理标志旅游商品中,提升游客体验。



2
旅游地名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2.1

旅游地名研究的对象


学科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当前旅游地名研究是在现实问题驱动下,从理论上构建研究框架体系,将其所属的旅游学与地名学进行结合,因此旅游地名研究既为地名学的研究内容,也属旅游学研究的范畴,要受到旅游学和地名学的制约。


旅游地名研究首先要了解地名学研究对象。地名学的研究对象为“地名”、“地名的研究”、“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名的学科”、“地名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等,地名是研究的核心。从地名的发展和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地名最原始的功能是满足人类交往需要的指称和定位,随着历史演进和环境变化,与地名有关的专名、通名、地名词缀也发生演变,形成了地名的简写、全称、雅称、俗称、历史名称以及地名群、地名层等现象,对名称及其演变的研究即为地名研究的内部系统。地名产生后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族等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地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为地名研究的外部系统。有学者提出,“地名系统”为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即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地域及其指代名称的结合,包括因人类活动空间相关的理想指位语言符号内部系统和人地关系外部系统。


旅游地名研究亦受到旅游学研究对象的限制。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以旅游为核心,研究对象较为广泛,当前学界大致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前二者将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各种关系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如旅游学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涵盖了与旅游有关的各种问题。三要素学说则根据不同内容将旅游学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较为常见的是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媒体(旅游业)进行划分,也有从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四个要素来划分的,探讨各要素基本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联作用及其运行规律。旅游活动的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离不开地名的参与,地名贯穿了旅游全过程,如果从要素来分析,地名与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业都关系密切,地名研究属于旅游学的研究范畴。


综上所述,旅游地名研究受地名学旅游学制约与限制。旅游地名首先符合普通地名的基本规律,地名名称及演变的内部系统和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外部系统是基本的研究范畴。同时,因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流动性、审美性和休闲娱乐性等特性,当地名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后,在使用群体、功能、价值和管理上都与普通地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地名系统的要素因旅游活动而衍生新的特性,则旅游地名的研究聚焦于旅游领域地名的基本规律,包括旅游活动中与地名系统有关的地名现象和关系,是部门地名学的一个分支。


2.2

旅游地名研究的学科属性


地名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与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测绘学等多种学科密切相关。旅游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旅游学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边缘学科,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特点。交叉学科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科学主体凭借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和类比推理等方法,对对象世界及其变化进行探测、体认和再现后形成的跨越单一学科的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旅游地名研究即介于旅游学和地名学的交叉学科,基于下面几点原因:①当前旅游学和地名学对于旅游地名研究都只是集中在一些特定和有限的领域,旅游地名的问题需要地名学和旅游学从理论上进行整合、移植、渗透和推理,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旅游地名问题的研究。②旅游地名立足于地名系统,是旅游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旅游学和地名学在理论体系进行了长期探索,可为旅游地名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③“旅游地名学”的概念提出已近四十年,学界进行了持续的研究,随着文旅融合和旅游高质量的发展,旅游地名的问题将会越发凸显。因此,旅游地名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与地名学密切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又属于旅游学的范畴,是介于旅游学与地名学的交叉学科。



3
学界对于旅游地名的探索


旅游地名研究随着地名学和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已有相关研究,90年代学界认识到地名与旅游的密切关联,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中以“旅游”并含“地名”为主题检索词,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2月14日,选择期刊、教育期刊、特色期刊、博士、硕士、国内会议、国际会议、报纸、成果、学术辑刊等10个数据库,得到了281条结果,其中上世纪80年代1篇,90年代13篇,2000-2009年66篇,2010-2019年185篇,对于旅游地名的探索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趋势(如图1)。从图中可见,2008年之前为零星的研究,每年不超过10篇,2008年之后则进入到较为全面的发展阶段,达到20篇左右,近两年则接近30篇。有学者对旅游地名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当然这些只是反映“旅游”和“地名”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旅游地名研究远不止这些,旅游地名研究也将持续大幅度增加。

图1中国知网中主题为“旅游”并含“地名”检索论文年份分布图

回顾过去四十年的旅游地名研究,有以下特点聚焦于旅游地名翻译、旅游地名更名与命名、旅游地名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名管理几个方面,研究有不少重复现象。聚焦于应用层面的研究,对于理论和内部机理的研究很少涉及,研究深度不足。因此旅游地名研究需要从研究理论系统上进行构建,明确研究内容,提升旅游地名研究的系统性和研究深度。



4
旅游地名研究内容


旅游地名研究是解决旅游相关的地名问题,在研究体系的构建中以旅游问题为出发点,融入地名学相关理论,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框架,以支撑学科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从地名的发展历程来看,可将旅游地名的研究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逻辑层面,内部系统包括旅游地名单名、地名结群、地名命名、地名演变等语词的规律研究;外部系统则研究在语词规律之外的旅游地名功能、价值和管理等。


4.1

旅游地名语词研究


旅游地名语词包括单名、地名结群和地名网络等内容,是旅游地名研究的基本内容。

(1)旅游地名单名研究。单名是地名语词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旅游实体名称,可对如下内容进行研究:①旅游地名单名结构。地名由专名和通名构成,在旅游景点景区中存在通名或专名缺失的现象,这种与地名标准化相左的现象如何解决值得关注。②旅游地名单名的音、形、义。一些方言、谐音和带有生僻字的地名,属于地域特色地名,需研究如何处理这种现象。③旅游地名的别称。地名有关的专名、通名、地名词缀随时间发生演变,形成了地名的简写、全称、雅称、俗称、历史名称等,这些名称是旅游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单名的研究是对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考察,为命名和更名提供思考,如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中的“呀诺达”为专名,在黎语中为“一二三”之意,体现出了民族特色,“旅游区”为景区属性通名,“雨林文化”是“旅游区”的修饰和限定词,体现“旅游区”特性,指示性较准确。


(2)旅游地名结群研究。旅游地名结群由地名群、地名层、地名景观以及派生地名等构成。旅游地名群是研究与旅游活动中有关的地名语源、地源或史源相同的地名现象,如桂林因七星岩而派生出了七星景区、七星路、七星区、七星渔村(餐饮)、七星大酒店等系列地名。旅游地名层则是按照出现的历史时期、地域大小从属关系、语种不同所划分的不同的地名层次,重在系统和层级关系,如根据历史的积淀,桂林古地名层可分为唐代以前、唐代、宋代和明清四个层次。旅游地名景观是指群体地名表现出来的某种因素的一致性所形成的地名群体特征,如桂林以“三山(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两洞(七星岩、芦笛岩)一条江(漓江)”作为旅游资源的精华,在城市地名命名中充分吸收和利用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形成了七星区、象山区、叠彩区、叠彩路、芦笛路、漓江路、漓江桥等一系列山水景观地名,对展现地域文化和提升旅游者感知有深刻影响。以下方面可作为地名结群研究内容:①旅游地名结群的机理和规律研究,即分析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地名结群史源、地源、语言源,这种结群现象在类型、规模、结构、分布上呈现的形态。②地名结群在旅游中的运用,探讨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地名规划等如何运用地名结群,分析在展现地域文化、提升游客感知和树立品牌形象中的作用。


(3)旅游地名网络体系研究。旅游系统是以目的地和客源地为结点、交通线路为连接所形成的网络。旅游地名网络体系即以旅游为出发点,研究区域地名点、线、面的协调问题,以发挥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如以“黄山”取代“徽州”,以“武夷山”取代“崇安”,前者是将名山的指代范围扩大了,后者则将名山固有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从旅游地名网络来看有失偏颇,造成旅游导向混乱。


4.2

旅游地名命名研究


科学合理的命名能提升旅游地文化内涵,形成旅游吸引力,否则会对旅游地产生负面影响。命名原则、原理和采词等是旅游地名命名要考虑的方面,如果将旅游地名的命名比喻为大厦,原则是框架、原理是操作规范,采词即为各种材料。


(1)旅游地名命名原则。即命名中所遵循指导性、方向性、宏观性的规则,旅游地名命名要遵循普通地名的名实相符、指位明确、语词规范等基本原则。同时作为旅游者和目的地的沟通桥梁,游客需求、游客感知和地域文化也是命名原则所要考虑的。


(2)旅游地名采词研究。即地名语词采集、组合、筛选、论证并将名称予以定稿的全过程[19],为命名提供基础素材,是命名质量和命名特色的保证。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①在分析旅游命名客体特点基础上,充分挖掘其自然特色和人文内涵,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元素,构建地名采词库。②对地名采词库的地名元素进行筛选,分析地名元素的派生、组合等构成特点。③旅游地要进行地名规划,形成地名规划表、地名规划图等。


(3)旅游地名命名原理研究。即研究旅游地名是如何构成的,主体根据采词素材和原则,结合主观知识和创意,从方式、结构和类型进行组合,完成旅游地名命名。①命名方式。在命名原则下对采词进行组合、编排和加工,形成旅游地名,如方位、序数、派生、合称、谐音、写实、写意等命名方式。②地名结构。旅游地名结构即地名命名要素类型以及各要素之间不同的组合形式,一般由专名和通名组成。专名体现地名的内涵,如“武汉市”“襄樊市”的专名由两个地名合而省称,“乌鲁木齐市”“雅鲁藏布江”则体现了民族语言的特色。当前我国的景区通名极为复杂,通过对3958处4A级以上景区的分析,通名达到数十种,在命名中体现出多样性甚至随意性,如同为北京5A级历史文化类景区,“圆明园景区”“颐和园”“天坛公园”分别用了三种通名。此外,旅游地名中无通名和多种通名并存的情况也很常见。③字数差异。如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分别由二字、三字、四字构成,“大三巴牌坊”“秦始皇兵马俑”“石室圣心大教堂”分别由五字、六字、七字构成,不同字数的旅游地名所蕴含的意境、信息丰度和地域文化对命名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4.3

旅游地名演变研究


地名为地理环境—人—地名系统的一部分,当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足够大时,地名变更或消失也就具备了条件。旅游迅速发展影响了系统稳定性,推动旅游地名演变。


(1)从地名内部系统研究旅游地名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当前变化提供借鉴。①旅游地名命名规律演变研究,包括命名方式、结构、类型、字数和组合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如自然类地名形成后较为稳定,桂林伏波山、漓江、象鼻山分别于唐代、宋代、清代后便稳定下来,而东巷、西巷经历沉浮于近些年复原以“东西巷”出现在游客面前。②旅游地名演变的研究内容,涉及读音、用字、含义和词语结构等方面的演变特征,如银川市兴庆区的住宅小区通名呈现“家属院-小区-园、苑、区-多元化、国际化”的演变过程[22],旅游地名的通名和专名也有类似的演变过程。


(2)“休眠”地名的“复活”。老地名作为区域历史文化的符号,在旅游开发中受到广泛关注,需加强对老地名进行考证和挖掘,对复原的适用性、派生规律等进行研究,发挥老地名在旅游中的价值。


(3)旅游地名更替机理与影响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更名现象持续不断,有的更名突出了资源和文化特点,扩大了知名度,更名效果良好,可提高旅游地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中甸改为香格里拉。更多研究者对更名热保持理性思考,有的更名则形成遮蔽效应,掩盖了当地同样重要的资源或更为突出的资源,或通过更名导致了旅游地指向性混乱,从徽州到黄山的命名即为此例。地名更名的影响和效果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从定量的角度有待进一步深入。


4.4

旅游地名功能研究


旅游地名功能是学界较早关注的方面,根据地名到旅游地名的发展过程,可从核心功能、扩展功能和旅游功能三个层次来构建旅游地名的研究内容。其一,旅游地名的核心功能是指位,这是地名产生最初和最基本的功能,在旅游中发挥导向、定位、社会交往的作用,旅游者可“按名寻地、按名知地”。其二,地名在指位功能之外也承载了一些信息,游客通过地名可以了解区域、民族、历史、文化等信息,因此具备了审美、知识、纪念、传播功能。其三,地名与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一些独特的功能,旅游地名具备吸引、广告、形象标识、品牌等相应的功能。目前学界在后两种功能的探讨上较多,核心指位功能的分析值得进一步深化。


4.5

旅游地名价值研究


旅游地名价值研究旅游地名在旅游中的有用性,根据价值的含义,可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三个层面构建旅游地名价值的研究体系:


旅游主体地名价值。地名的主体价值即地名对于旅游者的价值,旅游者可通过地名所承载的信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筛选,组织旅游线路;也可根据地名构建旅游地产品的形象,了解自然和人文景观;或通过地名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调动起想象和情感,强化精神追求;也可以深化游后感知,提高满意度。


旅游客体地名价值。即旅游地名的资源价值,地名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本身即为旅游资源,也可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形成资源的竞争力;其次,地名在旅游规划编制中具有提示、引导甚至决定作用,关系到旅游资源与景观命名、旅游地定位与项目创意等内容,是旅游规划编制人员确定主题定位、寻找创意素材的灵感来源。


旅游介体地名价值。旅游介体可多方面发挥地名的作用,在产品命名中利用有影响力的地名作为品牌或商标来进行命名,构建口号,推广旅游形象。酒店和餐厅可设计与地名层次结构相一致的命名体系,展示区域特色文化。旅行社可根据区域事件发生的时间或空间序列,将相关的特色地名串联起来,设计专题文化旅游线路。


4.6

旅游地名管理研究


旅游地名管理即通过管理发挥地名在旅游中的作用,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便捷、全面、规范的服务。旅游地名管理的研究涉及旅游地名命名更名管理、旅游地名标志管理、旅游地名标准化、旅游地名数字化和地名规划等内容。


旅游地名命名与更名管理。在当前旅游地名混乱的局面下推进命名与更名管理很有迫切性。首先研究旅游地名命名的主体特征,分析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地名命名和更名中的作用,探讨如何在现有地名管理制度下构建旅游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制度和法规。其次,旅游地名执法研究,分析旅游地名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环境与旅游地名命名和更名的关系。


旅游地名标志管理。旅游地名标志为自导式解说系统的组成部分,发挥向导、知识作用,分为地名牌、导向牌和解说牌的管理。旅游地名标志的造型、材质、色彩、类型、数量等属性特征,地名标志布局和呈现的内容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是研究的范畴。


旅游地名标准化。旅游地名标准化有助于主客交流,为信息传播提供便利。作为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在命名原则和方式的基础上,需关注民族地名和跨区域地名翻译的规律,扩展外语翻译的种类,并探讨旅游地名与地名标准化的关系。


旅游地名数字化。即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地名信息由静态服务向动态、由单向到互动的转化,拓展旅游服务的深度和广度。①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地名的基本导向功能,推进旅游地名数据库的建设,以地名数据库为基础发展旅游地名网站、旅游地名信息触摸屏等旅游地名信息化服务平台。②将地名档案信息与新技术的结合,推进旅游地名向服务转化,开发形成大众化产品——旅游电子地图、旅游导航仪等,将旅游地名与旅游活动全方位融合,为旅游者提供新的生活方式。


旅游地名规划。李庆雷提出地名在旅游规划中的具体运用,但旅游地名规划目前则鲜有涉及,这是当前旅游地名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地名规划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33],旅游地名专项规划迟迟未被旅游管理部门和业界所重视。旅游地名规划既可作为旅游规划组成部分,也可单独编制不同尺度的旅游地名规划,或将地名规划融入旅游规划之中。旅游地名规划的类型(空间、形态)、内容、步骤、技术等都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名学的研究体系的延伸和细化,将旅游地名系统分为内部语词系统和外部应用系统两个层面,可确定旅游地名的研究体系,如图2。

图2旅游地名系统结构图



5
旅游地名的研究方法


根据旅游地名学科属性,旅游学和地名学的方法可用于旅游地名的研究。旅游地名从大的层面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部分,其中语词方面常用语言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外部系统研究在上述方法基础上侧重于实地调查、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旅游地名管理和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数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方法亦可在旅游地名研究中使用。


5.1

语言分析法


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起源、语词构成、含义、演变、读写标准化等内容的学科,因而语言分析法是地名研究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具体的研究中,旅游地名单名的音、形、义、结构、别称、地名结群、民族语言地名和翻译等方面要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借助语言分析法,分析旅游地名形成规律。同时要具有资料检索、考据、分析和运用的综合能力,对文献进行收集、分类及考证、辩伪,以发现地名文化的内涵和演变规律。


5.2

实地调查法


无论是旅游学还是地名学都注重实地调查,从旅游地名研究的内容可以明显反映出来。观察法可用于研究旅游地名网络系统、旅游地名的功能、旅游地名价值、旅游地名管理等方面。访谈法则是研究地名更名、地名管理研究常用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研究的不足,对旅游地名的文化内涵、命名依据、演变过程等内容研究,可通过走访区域一些重要的街区、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从当地实物、群众口碑中得到新踪迹和新资料,获得更加详实有效的旅游地名信息。


5.3

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


旅游地名作为地理实体名称,其研究与地理学研究方法有密切关系,旅游地名结群、旅游地名网络体系和旅游地名规划以空间分析方法作为基础,借助GIS等工具进行分析和展示。同时,在实地调查、空间分析等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可提升旅游地名研究的科学性。


5.4

新信息技术应用


旅游地名的使用和研究因新信息技术更为广泛和多元化。一方面,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之间通过新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沟通,为旅游地名传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通过新信息技术进行旅游地名信息存储、传输、展示和提供相关服务,需将新信息技术与旅游地名管理融合,实现旅游地名数字化。基于此,既要将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地名管理,同时也为旅游地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运用python等计算机工具,通过大数据展开研究,如基于网络文本对热度地名进行提取和分析等。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旅游地名研究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成果增加迅速,主要聚焦于旅游地名翻译、旅游地名更名与命名、旅游地名资源开发和旅游地名管理等应用层面的研究,总体研究比较零散,有的研究存在重复的现象。通过借鉴地名学的理论体系,分析旅游地名研究的意义、对象、方法和研究内容,从旅游地名内部语词系统和外部应用系统两个逻辑层面构建理论体系,可指导旅游地名研究和实践。在文旅融合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名研究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结合研究现状,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深入和完善。


(1)夯实基础,全面展开旅游地名语词体系研究。旅游地名单名、地名结群和地名系统的研究鲜有涉及,甚至为空白状态,命名和演变的研究也处在零散和表面的阶段。旅游地名语词的研究要系统展开并提升,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当前旅游地名命名和更名指导作用。


(2)根植旅游,深化地名功能和价值研究。学界对旅游地名功能和价值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是旅游地名比较集中的研究领域,将功能和价值置于旅游全过程、全要素、全行业、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进行考察,将会得到更为系统的认识。同时将模式总结研究方式结合定量和实证研究,可提升研究的深度。


(3)立足现实,改善旅游地名的管理状况。针对旅游地名乱象,旅游地名管理需探索制度、法规、旅游地名专项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对旅游地名标志、地名数据库、数字化平台进行完善,辩证分析旅游地名标准化问题。


(4)面向未来,拓展研究方法和技术。旅游地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环境的变化会催生新问题的出现,需在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借鉴新理论,吸收新的方法,提升旅游地名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学科体系的确立需要更多学者的参与和共同思考,以上分析仅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以引起方家关注,在这一问题上继续研究。



文章作者: 王荣,刘影,许意如

文章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8期

编辑:刘优华

校对:郝志坚

责任编辑:刘优华

往期精彩推送

保护红色地名 赓续红色精神

地名资讯|第四届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南方地名用字“塆”与“湾”的区别

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后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

散村的形成及其演变——以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为中心(上)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