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宛丘•陈城•陈郢——淮阳地名源流考

翟尚美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豫东重镇淮阳座落周口地区腹心,北与太康和商丘地区柘城县毗邻,南濒沙河与商水、项城、沈丘隔河相望,东与郸城、鹿邑交界,西与周口、西华接壤。这里古老文明,历史悠久。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这样说过:“在五亿七千万年前至十九亿年震旦纪期间,中国境内绝大部分是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大片的淮阳古陆”。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以淮阳为中心的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渔猎稼穑,辛勤劳作。至少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是村落棋布,人烟稠密。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并由此被人们称之为“华夏先驱,九州圣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淮阳这块古老土地的名称也饱经沧桑,不断变更。它初称宛丘,继而叫陈城,一度称陈郢,后又叫淮宁。它有时为国,有时为郡;有时为州,有时又为县。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为了更好地了解这块地方,熟悉这块地方,我们很有必要弄清这块地方的地域名称及其来龙去脉,以便更好地开发它,利用它。


—、宛丘——太昊之墟


今淮阳声名广播,渊远流长。“相传约在公元前40世纪时,太皋伏羲都宛丘(今淮阳)得白龟于蔡水,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据《竹书纪年》记载:“太昊伏羲氏元年即位都宛丘。”其他有关文献也载称,我国最早建城的是黄帝,其后是鲧。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夏鲧作三仞之城,一曰黄帝始主城邑以居。”这说明早在六千年以前淮阳就是氏族部落聚居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城市。是时,其地域名称系宛丘。不过,昔日之宛丘并非今日之淮阳县城址,其得名则由于它是“四方高,中央下,象扣碗一样的大土丘”。《尔雅注疏》曰:“宛丘中央隆峻,状如负一丘于背上。”还说“丘上有丘为宛丘”。这里形象逼真地道出了宛丘的地理特征。《晋书》载:“陈城(今淮阳)南道东有宛丘。”《水经注》云:“宛丘在陈城(今淮阳)南道东。”《诗谱》也说:“陈都于宛丘之侧。”《续河南通志》曰:“古太昊之墟为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淮阳县志》载:“宛丘在县东南。”又说:“广贮粮台,俗呼平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林木郁然在城东八里。”显然,根据史书记载和地理位置推断,平粮台即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

的确,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处的大连乡大朱庄村南有一座高约5米,面积近100亩,呈正方形的高台。曾传,此台为北宋时包拯下陈州,过筛四国舅米里掺沙堆积而成,称作贮粮台,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79—1980年发掘考证则发现此台是一座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龙山文化古城,叫做平粮台,与县志记载相符。这证明平粮台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余年的历史。当然,这里发现的龙山城址与文献记载的建都地方、时间不一定丝丝入扣完全吻合,但是平粮台城址却与“太昊都宛丘”的记载十分一致。至此,宛丘为“太昊之墟”之说获得了有力的历史佐证。


二、陈城——陈国故都


人们总以为今淮阳之称陈城自西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始。例如,《九域志》就称陈城乃陈胡公筑。其实陈的称谓追根溯源,远在陈胡公封国之前两千年已经有之。据有关文献讪载:“公元前30世纪,炎帝神农都陈,尝百草,艺五谷,教民农耕。”炎帝神农生于烈山,育于姜水,故为姜姓,以火徳王。“初都于陈”后向东发展迁都于曲阜。《续河南通志》中也称:“古太吴之墟,为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夏代,淮阳地域仍称陈。《太平寰宇记》载:陈属“《禹贡》豫州之域”。商代依旧称陈。《史记•宋忠注》载:“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这里的“陈”是指宛丘还是今淮阳县城姑且不论,但由以上大量史料记载可见淮阳之称陈,早在公元前30世纪,神农都宛丘而始。

当然,以妫满受封,称侯于陈国到楚国灭之,长达600多个寒暑,在淮阳文明史上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阶段。史料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祀。”胡公满是遂的儿子,遂名于父,周武王时,为陶正官,武王就将自己的长女(元女)大姬配虞胡公为妻,胡公封之陈,都宛丘。至周成壬九年,胡公卒,立犀为申公,此后相公、孝公、慎公……代代相传。在诸侯相互吞并过程中,陈曾多次被楚灭而复置。据《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为陈夏氏乱政,伐陈……遂入陈,杀夏征舒,轩诸栗门(车裂于栗门),因县陈。”这是第一次灭陈而为县。同年“乃复封陈”。昭公八年九月,“楚公子弃疾率师围陈,灭陈”。昭公十一年,楚王奉孙吴以讨于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而遂县之。”这是第一次楚灭陈而为其县。陈曾几度为楚所灭,又能几度复置,有其一定原因。陈哀公三十五年(前534年),十月十八日楚灭陈后,晋侯问于史赵曰:“陈其遂亡乎?”“未也。”公曰:“何故?”对曰:“厂陈颛顼之族也,岁在鹑火,是以卒灭,陈将如之……舜重之明德,置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姓,使祀虞帝。”进入春秋末期之后,诸侯割据,战争日甚,陈国地处晋、楚、齐、吴等国之间,常被征伐,穷于应付,朝秦暮楚,苟延残喘。再加上当时的国君昏庸腐败,不问政事,整日贪图美食果腹之乐,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致使经济停滞,国力衰竭,终于在公元前478年彻底灭于楚手。从公元前1122年胡公妫满以国赐姓至公元478年覆灭,陈国先后存在600余年,其都城一直在今淮阳,当时该地域名称为陈城。

陈城(今淮阳县城)现有陈胡公祠(今三元宫),后面有司城子阁犹存,陈胡公墓在城东南城濠内,世传其墓用铁铸成。后人有《胡公佚墓》诗云:“广郁郁之台卧草莱,周遭铁金铸莓苔。古波流夕消春雪,髙树秋风人夜台。”


三、陈郢——楚末都城


《史记•楚世家》载,楚人是中原华夏集团颛顼帝的后裔,活动中心就在河南境内。周文王时,鬻熊于事文王,其子为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东周之初,楚人乘周室衰微之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日渐强大。至春秋中期,“楚地千里”,已成为“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赫赫大国。在诸侯兼并之中,楚国恃强凌弱,数灭陈国,自公元前478年最后灭陈至公元前278年,都陈辖陈200年之久。“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攻入楚国郢都,楚顷襄王仓惶岀走,率众东迁于陈。”又“二十年,楚顷襄王兵畋,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陈遂成为楚国的临时都城。之后,秦国的威胁所及,常使都陈的楚王寝食不安,惶惶终日,于是“考烈王六年(公元前271年)楚东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陈为楚的国都达38年之久。这个时期的楚国称“西楚”,国都称“陈郢”(即今淮阳)。

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在淮阳马鞍家、平粮台等地发掘清理了一批楚墓,根据墓葬的规模、形式、陪葬器物等确认南墓为楚王墓,北墓为其陪葬墓,时代为战国晚期。成此墓代表了这一时期楚文化的主要而貌,同时为陈郢(今淮阳)系楚国末年都城提供了注脚。


四、 几度沧桑——定名淮阳


社会的变革,朝代的更迭,如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地域的划分,名称的转换,似星转斗移,司空见惯。淮阳的地域名称也曾几度沧桑,数度更改。由宛丘而陈绵延数千年,称陈郢又38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在七雄争霸之中,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于今淮阳置陈县,初属豫州颍川郡,后属新置陈郡。秦二世元年(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攻占陈郡,以此为都建立了“张楚”农民政权。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以陈城在淮水之北,改陈郡为淮阳,首置淮阳郡,仍治原址。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陈县属之,新莽时,改陈县为辰陵,改淮阳国为新平。东汉,明帝复改新乎为陈国,明帝改陈国为郡,陈县属之。隶豫州刺史部。三国时,淮阳地域属魏地,陈县先为陈郡,太和元年(232年),明帝封曹植为陈王,因之改郡为国,后复改作郡。晋时,晋武帝将陈郡并人梁国。南北朝时,宋改陈县为陈令,移陈郡治于项城。齐改陈令为南陈县,属陈郡。北魏并陈县入项县,属陈郡,隶北扬州。北齐移项县于陈城,改陈郡为信州,项县属之。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陈县为宛丘县,属淮阳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大业初年(605年)划出宛丘南部地域置临蔡县。唐代初,淮阳地域仍为宛丘县;武徳元年(618年),分宛丘之地置新平县,属陈州淮阳郡,隶河南道。五代时,名宛郡,隶陈州。宋名宛丘县,属陈州淮阳郡。金名宛丘县,属陈州,隶南京路。元名宛丘县,改陈州,隶汴梁路。明废宛丘县人陈州,属开封府,置陈州卫指挥,开设雎陈兵备道。清初仍沿明制,隶河南布政使司,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道、卫归陈州。雍政二年,(1724年)改陈州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置附郭淮宁县。

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复县,改淮宁县为淮阳县,隶河南省。此后,虽经内战、外侵,数易其区划,但淮阳县名始终未改,以至今日。古宛丘,这个华夏发祥之所也从汉高祖七年(200年)置淮阳郡始,历经变换,终于有了自己固定的名字。“淮阳”这个古老重镇正像泰山一样稳立于淮水之北,颍河滩头。

日月交替,时代变更,漫长的岁月如白马过隙,去而不返。但是,淮阳这座文化名城却一直闪耀着熠熠历史光辉。它文化内涵丰富,史料堆积深厚,为于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遗物;它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光辉创造,也描绘出中原大地对人类文明的帀大贡献;它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豫东平原的自豪。从古到今,凡六千余年,淮阳这块古老的土地曾数度位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从今而后,生长在新代的我们,更应该为之添砖加瓦,让它借改革开放东风展现新姿,放射出更亮更灿烂的光芒,为于孙万代遗留下更宏大更深厚的蔽荫。 

作者:翟尚美

来源:《周口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选稿:周辰

编辑:何雨桐

校对:张纯瑜

审定:邹怡思

责任编辑:刘言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往期精彩推荐

浙江地名中的盐文化

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

近代上海城市地名研究 上

江西历史文化 | “九江茶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