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大伯肝内藏巨型肿瘤!诊疗团队先给肿瘤“瘦身”,再精准切除
躺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病床上,63岁的周大伯(化名)心有余悸。刚刚退休,本想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却被命运狠狠地撞了一下腰。
30多年没体检过的周大伯,一检查就查出了巨大的肝脏肿瘤。比普通肝癌患者更麻烦的是,术前检查竟无意间被发现血型是极其罕见的“熊猫血”。
挑战一切不可能!所幸,市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全国肝移植学组组长徐骁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成功精准地完成了精准肝切除手术。劫后余生,周大伯一言难尽。
30年每天2两白酒 老病号一查就是肝癌
周大伯今年63岁,几乎顿顿离不开白酒。30岁不到时,他体检无意间发现自己患有乙肝,但总觉自己身体硬朗,没当回事,也没做任何治疗。30多年来,心大的周大伯没做过一次体检,平时每天2两白酒,日子过得挺舒心。
三个月前,周大伯感到右上腹疼痛,到医院一做检查,才发现自己的肝出大问题了,肿瘤标志物的甲胎蛋白达到2万多微克/升,是正常值上限的1000多倍,一个11cm的巨大肝脏肿瘤占据了他的右肝……
经人推荐,周大伯找到了肝胆胰外科专家——市一医院院长徐骁教授。进一步诊断检查后发现,周大伯不仅是原发性肝癌,更麻烦的是,他的血型检测为A型Rh阴性,也就是常说的“熊猫血”,活了60多年,他自己也是以第一次知道。
祸不单行,恐怕说的就是这个。
先给肿瘤“瘦个身” 为手术做好准备
徐骁教授表示,外科手术通常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首选办法。但是周大伯情况特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肿瘤巨大,紧贴着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如果按照常规手术方案,应该是直接切除右半肝,但是周大伯肝硬化多年,如果切除的肝脏太多,术后发生肝衰竭的风险极大。其次,肝脏内布满血管,手术不慎就会造成大量出血,周大伯这样的稀有血型,很难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需要时间来备血。同时,手术必须精准再精准,减少出血。此外,周大伯正处于乙肝活动期……种种迹象表明,周大伯暂时并不适合马上进行手术。
幸好,市一医院有强大的多学科诊疗团队。肝胆胰外科、肿瘤科、肝病科、影像介入科、麻醉科、输血科各专家悉数到场出谋划策。肝病科:抗病毒治疗,控制乙肝病毒活跃度;介入科+肿瘤科:联合介入+靶向治疗缩小肿瘤,获得手术切除机会;肝胆胰外科:转化治疗后予以手术切除肿瘤时仔细分离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尽可能保住更多的肝,减少术后肝衰竭风险……治疗方案终于确定!
整个术前治疗设计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经过抗病毒治疗和两次介入手术以及靶向治疗后,周大伯的各项异常指标终于到了可以手术的标准,更让大家高兴的是,巨大的肿瘤终于缩小到一定范围,肿瘤脱开了两条肝内大血管,具备手术条件。
手术方案定下,眼下还面临着“备血”问题。要知道“熊猫血”可遇不可求。经过医院输血科的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匹配的“稀有”血液备用,为手术保驾护航。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精准切除 “保肝”战争成功
5月4日早上8点,周大伯被推进了手术室。紧接着的战斗才是最关键的。为了最大程度保持肝脏的质量和活性,这个过程必须争分夺秒。让大家感到安慰的是,尽管周大伯的肝脏肿瘤巨大,但腹腔并没发生病灶转移。徐骁教授一点一点将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和肿瘤分开。鉴于周大伯的特殊性,为了减少术中出血量,他决定采用肝门血管阻断的方法,同时为了防止长时间阻断肝门血管导致肝组织缺血缺氧损伤,肝门阻断选择了短时间多次阻断方案。
4个小时候后,手术成功了!肝脏血管正常回流,整个术中没有发生肝缺血表现,出血不到100ml,备用的稀有血液一点都没有用上,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术后,周大伯的肿瘤标记物急剧下降,形成了一道漂亮的“甲胎蛋白恢复曲线”。
至此,这场前后历时3个多月的特殊“保肝”手术,在徐骁教授带领的团队下,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肝癌高发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
像周大伯这样,一发现就是巨大肿瘤的病人不少。由于肝脏的特殊性,早期肝癌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徐骁教授提醒,特别是肝癌高危人群,每隔4-6个月应该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高危人群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以及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人群等。
如果不幸患上肝癌,也要积极治疗,徐骁教授介绍,目前对付肝癌的方式多种,比如:肝切除术、肝移植术、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等,特别是通过建立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可以实现肝癌治疗的全新突破。由徐骁教授带领的市一肝胆胰外科团队,在肝癌治疗方面不断创新和探索,已经让很多肝癌治疗,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主题党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年轻医生要吃得起苦!市一医院徐骁院长追忆吴孟超院士
“明日市一”星光璀璨,十大星光“医二代”出炉,快来点赞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