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徐骁教授团队绘制首个脂肪变性移植肝的单细胞图谱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徐骁教授课题组在JCR Q1区期刊Cell Proliferation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profiling reveals distinct immune phenotypes that contribute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steatotic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成果,从单细胞层面揭示了脂肪变性移植肝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中国是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每年完成约6000例肝移植。随着肝移植等待者数量的急剧增长,供肝严重短缺,以脂肪变性供肝为代表的超标准供肝(ECD)使用量逐年增加,给肝移植带来新的挑战。脂肪变性供肝对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和移植物存活存在较大影响,因此,解析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机制对于提升ECD供肝移植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徐骁教授团队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scRNA-seq)对移植后正常供肝以及脂肪变性供肝组织的约2万个细胞进行测序,将高通量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绘制出第一张脂肪变性移植肝的单细胞图谱(见图1)。这张肝脏单胞图谱绘制了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相关的所有重要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各种其它免疫细胞类型等。
图1. 移植肝scRNA-seq的研究方案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从单细胞转录组层面揭示了脂肪变性移植肝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应用细胞拟时序分析、富集分析等方法,发现脂肪变性移植肝在髓系来源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上,相较于正常移植肝有显著的异质性(见图2)。结合多重免疫荧光技术,该研究证实CSF3+ Kupffer细胞亚群特异性募集在脂肪变性移植肝中,加重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同时发现,不同于保护性T细胞免疫,XCR1+ DC细胞可通过XCL1-XCR1 轴激活CD8+ T细胞发挥自身攻击性T细胞免疫的作用,参与到脂肪变性移植肝的损伤过程。
图2. 髓系来源细胞拟时序分析
肝移植已从传统的“One size fits all”模式,转向根据供受者特征选择个体化供器官维护和功能修复策略。该研究证实了脂肪变性供肝移植损伤相关的特异免疫细胞亚群,为供肝修复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新的靶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骁教授是论文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阳新宇是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鲁迪博士、研究助理王睿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
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孕期多吃葡萄孩子眼睛更漂亮?多吃猕猴桃孩子更聪明?
服务不打烊,市一医院这项检查周日也开放啦!
直戳泪点!来自中国援非医疗队的中秋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