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叫“迎娣”的女孩,终于改掉了自己的名字

芒果 橙雨伞 2020-09-02


名字,本应寓意父母对新生儿的美好期待和祝愿,可若这期待是扭曲的,是越过这个女孩、否认她的价值的,那这代号,不要也罢。


拥有一个自己从小厌恶到大的名字是什么体验?

 

从出生开始,便是家中不受欢迎、且不被期待的存在,又是什么体验?

 

最近,知乎上一个名为“迎娣”的女孩的改名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迎娣”,谐音“迎弟”,其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女孩出生四年后,“不负众望”为家里“迎”来了弟弟舒畅。小时候的她曾问过家人:“为什么我不能叫舒畅,不能叫开心,不能叫高兴?”

 

他们说:“因为生下你时,当时确实不高兴。”

 

直到24岁,她终于意识到,原来我家是重男轻女的,原来我是不被期待的。于是,她踏上了阻碍重重的改名路。


“扶弟”是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为她从小划下的人生轨迹。面对家人的不配合、与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不理解,她凭着自己的勇气信念,以及陌生网友们的支持鼓励,冲破桎梏,拿回了重新定义自己的权力。

 

她的故事,触动了许多人,让更多的“迎娣”“招娣”们看见了改变的希望和力量。

 

毕竟,在中国,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招娣”?

 

前两年,争议重重的电视剧《娘道》,以民国初年的山西为背景,讲述了瑛娘和她3个孩子的故事。一心想要儿子的瑛娘,就给3个女儿分别取名为隆盼娣、隆招娣和隆念娣。


图/《娘道》

 

最近,公众号“女孩别怕”也发过一次征集:你身边那个名叫“招娣”的姑娘,现在怎么样了?

 

收到的回复里,有许多姑娘,虽然她们的名字不是招娣,但命运却跟招娣一样。她们的故事,是一部在重男轻女家庭出生的女孩们,用血泪写成的苦难史。


在互联网上一番搜索后,我发现招娣、迎娣、盼娣这些性别歧视严重的名字,还只是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取名文化中,最不具“创意”的两个版本。

 

例如,在山西,除了招娣外,还有一类名字很有特色——“栓锁”。

 

“栓锁”多用于男孩,意思是“拴住、锁住”宝贝儿子,以求长命。相似的名字还有,栓柱、管柱、保柱、稳柱、安柱、墩柱、定柱、锁柱、锁娃、根锁、金锁、银锁等。

 

“招”来了“弟”,就要好好“锁”住,单单从名字,便凸显出两种性别所遭遇到的不同对待。


《娘道》中卖了念娣来换烟膏的柳栓子

 

此外,我国还有不少以地域为划分的独特“取名文化”。

 

比如独爱“大根”的江浙沪地区。

 

当地以前有大树崇拜的传统,认为男人是这个家族的后代根,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性是不能入家谱的,这也就意味着,家族里的一股根断了。

 

所以,江浙沪地区男性取名偏爱“根” 字。鲁迅曾用过的笔名“长庚”,就是由“长根”而来,在绍兴话里,“根”和“庚”同音,都有祈福赠寿的意思。

 

而当“根”字用在女性名字上时,最常见的搭配是“根花”,意思还是希望下一个生出的是儿子。

 

在中国台湾地区,则有“招弟”与“罔腰”一说。


“罔腰”、“罔市”等取台语谐音的名字,意思是勉为其难地抚养,带有无奈怨叹的味道。积极一点的做法,则会取名为“招弟”、“盼弟”、“来弟”,透露了期待下一胎是男丁的迫切渴望。


如果在一连串带有生男象征意义的婚俗之后,媳妇还是生下女孩,这个女婴不是在期盼之下出生的,就会被取名为“不缠”。


以“不缠”为名,称得上是一种警告:谁叫你是个女孩子!你一生下来,就没人疼、没人爱,注定要送人,绝对不可能与亲生父母纠缠……


相较女婴常被命名为祈求生男等无奈的名字,若家中生出男婴,通常会被命名为天赐、福来、天福、万福、招财、进宝、进财、富贵等大吉大利的名字。


另有一些地区的女名,则“另辟蹊径”,产下男婴称为“弄璋”、女婴称为“弄瓦”。


“璋”是细心呵护的上好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对生男生女的不同态度和期待,由此可见一斑。


图/网易 



不甘命运的“招娣”们

 

不难发现,越是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招娣”们的存在就越普遍,女孩们作为“残次品”和“不被期待者”的命运也就越常见。

 

这背后的现实是什么?

 

据2019年世界人权报告,在我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几十年的新生儿性别比例可高达100:120,某些省份甚至达到100:135,远超100:105的自然比例。



在知乎的这个问题下,就有提到一位母亲,为了给家里添男孩,一茬接一茬割庄稼似地生孩子,最终在第5胎时命丧手术台。

 

相比女性,男性的数目要足足多出近4千万,我们常在新闻中见到的“人口贩卖”就是这一现象导致的恶果之一。

 

讽刺的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现状不见改善,胎儿性别检查的黑产却日益增长起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亟待改变不仅是社会现实,更是一个个“招娣”们的人生。 

 

同样在知乎这个问题下,我看到的不仅是女孩们面对的社会恶意,还有她们的勇敢和决心。


有叫娣妠的女孩因为不小心惹了弟弟,被父亲一脚踹飞。

 

有叫胜南的女孩,因为已经生出来,没办法掐死或扔了,于是从小被当成男孩来养。

 

有叫招娣的女孩,长大后执意改名,一人去了北京,远离原生家庭,考上人大。

 

有一气之下改名“绝娣”、“妩娣”的姑娘。


也有姑娘长大后决意摆脱吸血鬼般的家庭,改名离家,重新找到自己,活成了最强大的模样。

 

看完这些女孩的故事后,也许有些人会问,改个名字真就能改变人生了吗?不一定。

 

名字,本应寓意父母对新生儿的美好期待和祝愿,可若这期待是扭曲的,是越过这个女孩、否认她的价值的,那这代号,不要也罢。


网友评论

改名是一个象征,是突破原生家庭桎梏,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和力量的象征。

 

希望越来越多的“招娣”们找到这种力量,早日挣脱困境,拥有自定义的人生。

 

中国无数个“招娣”们的命运,不该被她们的名字所定义。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Yqd-PK8KTtb7yZmi82-ovA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443207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011011797891465&wfr=spider&for=pc

https://www.hrw.org/zh-hans/world-report/2019/country-chapters/325791

https://women.nmth.gov.tw/information_61_39773.html

点在看,树新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