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郑爽走到这一步的,是她的“控制狂母亲”吗?

柯晗 橙雨伞 2021-02-06

郑爽一家人



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以铁拳迅速收尾,对郑爽本人的挖掘却持续至最近。


网友们翻出她在过往的采访与综艺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常理的言行,分析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误,让她从《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清爽女孩,一步步变成“疯爽”,来试图为她在与张恒的代孕弃养事件中表现出的残忍自私作出解释。



而引发讨论的谷雨实验室此前的一篇报道,聚焦在了郑爽和母亲之间的不良关系上,似乎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



郑爽,成长在控制中


报道中郑爽的母亲刘艳,呈现出了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特征。


从一开始,她就完全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破灭了的明星梦和了无生机的家庭主妇生活,心里燃起了火苗——把女儿培养成演员”,甚至制定了考北影的十年计划。



文章里写道,“自一岁半起,她(郑爽)就被母亲控制着饮食,以防止变胖。到了牙牙学语的年纪,她已经要反复演练母亲设计的对白了,好让‘演员梦’深深地植入。”


她决定孩子进学的整个过程,甚至非常深度地参与其中,对孩子从不反抗这点感到理所当然。


“在整个单调奋进的童年,郑爽仅有两次表达出微弱的反对”,而当成年后的郑爽开始反抗时,母亲甚至因为常年被服从而感到惊讶。



控制型父母的几大特点,在文章所描写的刘艳身上也能得到对照:


-要求服从甚至盲从

-不允许孩子参与或质疑父母的决定

-不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不鼓励自主选择和独立性

-决定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

-孩子没有要求也要提供“帮助”

-用主观理由立规矩,比如“我叫你这样就要这样”

-关注孩子,却不倾听孩子

-用激发内疚感或收回关爱的方式操纵利用亲子纽带

-用强迫和惩罚的方式管孩子

-使用负面的,情绪化的表达和批评,比如表现出失望和羞耻


母女之前的情感隔阂相当之深

谷雨实验室《郑爽与母亲漫长的战争》


控制型父母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


控制型父母的孩子,通常自发动机低,自我价值感和道德感也低,自我调节能力弱,同时对自己负面情感却很强(Barber, B. K. ,2002)。这些孩子成年后也更可能受到焦虑,抑郁的困扰(Aquilino, 2006; Chirkov & Ryan, 2001)。


除了心理方面,控制型父母的孩子也会在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表现出更多的暴力倾向(Grolnick & Ryan, 1989)。


不得不说,这对郑爽过去一系列情绪不稳定,和决定抛弃代孕孩子时的表现,存在一定的解释性。


井柏然在综艺《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中对郑爽的评价


另外,从谷雨实验室的文章中看来,刘艳不仅几乎展现出了所有控制型父母的特点,甚至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的深层动机,是想通过控制女儿,来弥补自己人生的不如意,甚至“最大的愿望是和郑爽交换人生,哪怕一年也行”。


谷雨实验室《郑爽与母亲漫战争》


在这整个行为模式中,女儿本身的存在几乎完全消失了。无视孩子的独立性到这种程度,这场养育的控制性之强令人震惊。



被突出的母亲


但是,这单单是母亲的错吗?


许多关于个性、行为问题以及女性觉醒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母亲。


诚然,以上提到的控制型父母的研究,也有大量是以母子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上似乎能找到许多关于母亲角色重要性的依据。女权理论中,《第二性》还专门讨论过母亲在父权体系里对女儿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讨论成年人的行为和个性问题时,倾向关注TA的母亲。


剧集《听见她说》里,杨紫饰演的女孩控诉她的控制狂母亲


但这实际上陷入了两种逻辑误区。


第一,是心理学历史上存在的研究对象偏差


过去心理学研究和强调母亲的作用,是受当时条件所限。母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孩子的主要照料人。我们只能观察到母亲与孩子的互动,以至于一部分研究者们片面强调了母亲的作用。


当代发展心理学研究已经在逐步摆脱这种片面性,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父亲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也更多地使用“养育者”(caregiver)这样中性的词。这也是我在每次涉及发展心理学养育的讨论时强调的。


孩子需要的是合适的照料者,照料者实际上是谁并没有那么重要。


郑爽和爸爸郑成华

图/谷雨实验室

另一点是,当我们在女权领域讨论母女问题时,我们实际上想要讨论的,是导致母亲对女儿施以父权压迫的背后原因,是父权对全体女性的压迫,父亲在养育中的失职,而不是单单谴责母亲本身。


上述这篇聚焦于母女关系上的报道,让我们产生了自己能理解郑爽行为问题的错觉。


而事实上,缺失了父亲,这幅侧写是谈不上信息完整的。它至多令我们稍微了解了郑爽的母亲这个人。


过去大部分关于郑爽父母的报道都呈现出,郑爽父亲较多地参与演艺活动,包括这次代孕事件的最新媒体采访,也是父亲出面。而在讨论郑爽性格可能的成因时,却遵循旧例地集中在母亲身上。


有演艺梦的母亲,过去却并没有太多曝光。


郑爽父亲郑成华出面回应弃养风波


种种逻辑和细节的缺失,都让这个故事的完整性令人生疑。在讨论“郑爽是如何被‘控制狂母亲’逼成现在这样的”时,我们或许需要多问一句:


郑爽母亲为何精力充沛却成了家庭主妇?是什么让她对自己的人生不满到这个地步?


影视作品中对控制狂母亲的刻板塑造值得指出,而当她们出现在现实中时,也不能止步于对这份病态养育的谴责,更需要去探索造成一切压迫与控制的根源是什么。


回到郑爽家庭里,无论她的成长之路究竟如何,在代孕弃养这件事上,这一家表现出的任性、良知欠缺和缺乏责任感出奇统一。


而这,大概是这场养育之影响的最大体现了。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parentingforbrain.com/controlling-parents/

Aquilino, W. S.(2006).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support systems in emerging adulthood.

Barber, B. K. (2002). 

Intrusive parenting: How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rkov, V. I.,& Ryan, R. M. (2001). 

Parent and teacher autonomy-support in Russian and US adolescents: Common effects on well-being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2(5), 618-635.

Grolnick, W. S.,& Ryan, R. M. (1989). 

Parent style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self-regulation and competence in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81(2), 143.

—— 往期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