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今天起,让“像个女孩”不再是贬义

编辑部 橙雨伞 2021-03-12

于贞在珀莱雅发布的三八妇女节特别短片中,

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性别偏见现象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习惯性地分性别来评价一件事?


看到一场交通事故,我们说:哦,女司机。

看到女孩外向,我们说:胆子这么大,一点也不像女孩子。

而当一个男生性格文静,我们说:不爷们。


我们问女人:你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但同样的问题,男人从来不用回答。



我们总祝女孩越来越美,祝男孩事业有成。


“做个好女人,不必读那么多书,不必打拼事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是应该以家庭为重。”

“做个真男人,别哭,别说自己喜欢粉色,别整天蹲在家里,别像个女人。”


这些话,我们也能经常能听到。


语言其实是生活中性别偏见极大的、根深蒂固的集合体。今年妇女节,珀莱雅“咬文嚼字”,对语言中暗藏的性别偏见做了洞察与分析:


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思


我很惊喜地看到,珀莱雅作为品牌,对性别偏见这一社会议题展开探讨。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需要更“咬文嚼字”一点,来发现并击碎日常话语中的性别偏见。


点击视频,观看完整的珀莱雅妇女节特别短片



“女”就是原罪?


谭维维在《小娟》里唱:


奻姦妖婊嫖姘娼妓奴

耍婪佞妄娱嫌妨嫉妒



18个与“女”相关的“负面”汉字放在一起,着实有很强的冲击力。


我们的文字中,“男”是不作为一个偏旁部首的,而在女字旁的字中,含褒义的如“好”“妍”“妙”“媚”“娇”“嫩”“娥”“妩”“娟”“婉”等,往往讲的是女子貌美、柔顺的特点,被圈定在男性审美之下;


而表示品德的字,则如上述歌词,大多包含传统印象中的负面色彩


在文字发展的过程中,对女性的偏见就这样被记录下来了。


当夸赞一个女性时,我们常说一些看起来漂亮无害的“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丈夫”之类的话,但在这些恭维话里,主语仍然是“须眉”,是“丈夫”,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自恋地抬高男人的世界。


花木兰通常被就被视为“巾帼不让须眉”


当一个女明星主打“帅”“哥”“爷们”的特点,还挺容易博好感的,“我敬她是条汉子”也被当做奉承,但一个男明星被盖章认为“母”“娘们”时,可能就不那么好过了。


“娘娘腔”成了一种绝对的贬低,连一些女明星也不愿接受“母”的标签。


为什么和女性相关的字眼,许多都被负面含义裹挟?


珀莱雅也在这次活动中观察到,对“女性气质”的贬低,就是我们生活中隐形的“厌女”现象,它默认了一种逻辑,即男性是更优等的生物,是居于主体地位的,而女性则是更次等的、工具性的,只能居于客体地位。




我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女性和男性?


在所有的词汇中,形容词是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构建最明显的内在体现,是衡量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规约的有力证明。


北京语言大学一项2020年的调查研究,就描述了汉语中形容词的性别偏见现象。


研究人员整理出466个常用的形容人的词语,要求被调查者对这些形容词进行1-5分的评分,其中1分为该词几乎只形容女性,5分为几乎只形容男性。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的词有“羞羞答答”“娇媚”“贤淑”“纤弱”等,常被用来形容男性的有“高大”“刚毅”“勇猛”“老谋深算”等。



并且在被调查者中,女性和男性所选择的形容词的性别偏度没有显著差异。


从结果中可以发现,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对女性的形容大多强调外貌神态,对内在精神品质的形容则集中在端庄贤淑,不无透露着男权社会对女性外表和内在的规训和束缚


而常被用来形容男性的词汇则强调其身体强壮、性格坚强,凸显传统男性气质。


并且,相比于“男性形容词”,这些“女性形容词”所包含的情感柔缓很多,这也符合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女性带有柔和中庸的情绪,男性则似乎总与强烈的力量挂钩。



还有网友对比了多份学术界推荐信用辞,也发现了类似的性别偏见.


赞扬女生,使用更多的是:

hard-working(努力工作的),

enthusiastic(热情的),

helpful(有帮助的),

compassionate(有同情心的),

diligent(勤奋的)等。


而赞扬男生则多用:

excellent(出色的),

brilliant(杰出的),

successful(成功的),

accomplished(有才能的),

outstanding(突出的),

ambitious(有野心的),

intellectual(熟练的)等。


语言习惯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个体的特点容易因此被我们忽视:女人应该柔弱、情感丰富、做家务、工作稳定、化妆打扮;男人则应该勇敢、坚强、逻辑性强、经商或从政、打拳击,赚钱养家……


从观念到职业,形容词的性别偏见将两性做了泾渭分明的分割。



依附于男性标准存在的“女XX”


有两则著名的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文字故事:


一个小孩出车祸受伤,他的爸爸赶忙送他去医院,接诊的主治医生说:“天呐,这是我儿子!”你会觉得主治医生是谁?

一个英雄,打败了恶龙,拯救了一个村子的人。你觉得这个英雄是谁?


对于第一则故事,很多人表示没有理解,脑中直接略过了“主治医生”与女性的关联;而对于第二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则认为这位英雄是男性。


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主治医生”,排在前面的仅有一两位女性


主治医生,司机,政治家,作家,总统,警察,大学生……男性一向被视作完整的、自然的个体,这些社会“标准身份”最初也仅被默认为男性特有。


如今,更多女性深度参与社会运作,于是现在使用的文字中,诞生了一种十分简单顺手的造词法——


在这些“标准身份”前加个“女”字:女作家,女司机,女大学生……


这些依托于男性标准身份而存在的名词,固化了女性作为波伏娃口中“他者”的身份。


对于英雄、豪杰这类赞美,如果要形容一个女性,则变成女英雄、女中豪杰、女中尧舜;甚至在神与鬼的传说中,加上性别的“女神”、“女鬼”说法也更常见。


而加上了“女”字而重构的身份名称,常常又是被污名化的重灾区,比如各种弹窗头条标题中,“女大学生”、“厂妹”、“人妻”总是与荡妇羞辱联系在一起,“女司机”一词也常常被拿来玩梗。



与之类似的是,有次我在某会议名单上看到所有的女性姓名后都被标注了“(女)”,出于不适和好奇,我询问了工作人员,目的竟然是要保障女性参会人员比例——连在这样的平权需求下,女性仍被默认放在了从属的边缘位置,不能享有一次“标准身份”。


但这些称呼与表达都是完全不可取的吗?


我倾向于认为,这其实也能够体现女性逐渐迈入社会主流、开始掌握一些话语权的姿态。毕竟在语言被创造出的时候,这些位置都被男性占据,当我们开始使用性别前缀,实际上彰显了女性在传统男性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性。


只有当女性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提升,职场不再将性别作为边界,女性也可以成为方方面面的中坚力量时,这一前缀才能终有望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严词拒绝含有侮辱意味的女性前缀。


联合国推动使用性别包容语言


其实,当我们从小在这样的语言中耳濡目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维被定势几乎是难免的。但如果拒绝看到和承认这种思维定势以外的可能性,并阻挠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和发展,就贻害无穷了。


也正因为成长于这样的厌女环境,我们更要提醒自己觉察偏见、打破偏见:


女人要温柔?是人要温柔。

男人要勇敢?是人要勇敢。

女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是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男人不能哭。人不能哭吗?



当一切回归到“人”,女性不一定是柔美的鲜花,男性也不一定是刚硬的机械,柔软中也可以有坚硬的部分,二者当然可以共存。


此次三八妇女节,珀莱雅聚焦于“性别平等”,打破所谓“女性应该成为的样子”和“男性应该成为的样子”,让我们可以温柔,也可以勇敢,可以浪漫,也可以敏感,可以哭泣,也可以坚强。


当女性的身影与声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场合之中,那些扎根千年的“不适合女性”的传统观念,在女性不断突破进取的汹涌浪潮之下,将是一触即破的泡沫。


她们一步步突破“第二性”的成见,展现出无限可能,她们告知世界:



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It's gender,not border.



点击视频,观看完整的珀莱雅妇女节特别短片



—— 往期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