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菜单”不让女人看价格,还管这叫礼节?
作为一个吃货,在大众点评闲逛的时候,一条米其林二星餐厅的点评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家来自意大利的高档餐厅,上海是亚洲首店,价格昂贵。但评论吸引到我的地方并不是食物的诱人,而是这样的一段话:
“真的我老公的菜单是有价格的,女士的菜单真没价格。”
这句话简直把我看愣了。女士菜单这个早已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竟然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全国性别差异最小的地区之一,又死灰复燃了。
在大众点评这家餐厅的评价里,我搜到了大量关于女士菜单的内容——与男性同来的女士看到的菜单没有价格,女性可以“安心享用”美食。
更令人深思的是,同一家店在意大利和瑞士的餐厅,我在yelp、TripAdvisor等网站搜索评论,都没有搜到与女士菜单有关的信息,而且餐厅的菜单就摆在网页上。
也就是说,对这家餐厅来讲,女士菜单大概率是中国专属、上海专属。怎么,这就是欧式餐厅的本土化策略吗?
在西方国家,确实一度有过“女士菜单”的传统。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高端酒店确实还有着“女士菜单”的传统,男士的菜单上标有价格,而女士的菜单上只有菜品的名称和介绍。
这一现象的消失,或许与美国的一起诉讼有关。
1980年7月的一天,Kathleen Bick女士决定请她的合伙人Larry Becker先生吃晚餐,TA们选择了位于西好莱坞的L'Orangerie,餐厅给到Bick女士的菜单是白色的,而Becker的则是绿色。
Bick发现,自己的菜单上没有价格。餐厅默认Becker作为男性,肯定会买单,而Bick作为女性,不需要去担心关于钱的事情。
Becker和Bick放下菜单,没有吃就离开了。
几天后,代理了罗伊诉韦德案的女权律师Gloria Allred给餐厅打去了电话,询问餐厅老板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政策,而这家餐厅的老板(同样也是女性)则回应:
因为女人就是女人就是女人。
Because a woman is a woman is a woman.
在Allred的协助下,Becker和Bick指控餐厅涉嫌歧视,要求获得至少250美金的赔偿,并要求餐厅永久下架女士菜单。在餐厅主动取消女士菜单前,TA们呼吁国家酒精委员会撤销该餐厅的售酒许可。在采访中,Bick表示“女士菜单”让她感受到了羞辱和愤怒。
右为女权律师Gloria Allred
起初,公众站在餐厅的一边,但之后的行为艺术,转变了公众的立场——TA们在L'Orangerie餐厅门口支起了一张桌子,放上金盘子、银餐具、放有玫瑰的花瓶,这样的影像顿时“刷屏”了各大报纸和电视。
之后,餐厅最终屈服,虽然保留了不写价格的菜单,但不再默认被请客的是女性。
这场高影响力的诉讼(尽管最终撤诉)基本将女士菜单定性为了歧视行为,同时也几乎终结了女士菜单在美国的历史。1981年《康奈尔酒店与餐厅管理季刊》中就建议:
使用双重菜单,可能导致餐厅客源流失,甚至可能会带来诉讼。
在美国,女士菜单可以说是已彻底销声匿迹。在欧洲,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采用女士菜单的餐厅也越来越少,并且经常遭到指责。2019年,秘鲁的一家餐厅,还因为双重菜单被罚款了62000美元。
但如今,女士菜单竟然在它从未出现过的中国,死灰复燃了,实在是令人唏嘘。
女士菜单的理念,显然来自几百年前的刻板印象。那是彻头彻尾男性沙文主义的时代,女性并没有工作和收入,自然也无法支付一顿昂贵晚餐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女士菜单的存在确实有那么一丝丝的道理(尽管这是在彻头彻尾的社会性别歧视背景下的“道理”),被邀请的女性无需知道晚餐的价格,只需要好好享受就可以了。
但今天的女性,早已经不甘愿继续做笼中的金丝雀了。“骑士精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玻璃天花板在一点点被敲碎,性别平等的观念,正在缓慢地走进每个人的价值观。
而“女士菜单”的做法,无疑是在强调性别之间的地位差异,把新时代的女性,仍旧当作几百年前不能独立生存的女性来看待。
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性别的不平等,本来就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
女士菜单剥夺了女性的决策权——通过价格进行决策本身就是决策的一种方式。也否认了女性的主动权——它默认了男性是请客的那一方。还否决了关系的多样性——朋友、同事小聚,很可能要aa制,而身为女性的那一方,竟然连价格都不知道。
另外,女士菜单又要怎么面对同性伴侣呢,两个女生去高档餐厅约会,是不是就可以免单了呢?
更何况,就算被请,女人又不是傻,她可以当场掏出手机查一查这家餐厅的价格。所以,不用考虑价格,只要享受美味的说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成立了。
女士菜单预设的是,一对男女约会一定男性买单,而一对男女一起吃饭,一定是在约会。这些假设就算不从性别的角度去讨论,也蠢得好笑。
确实在一些情况下,请客的人不希望被请的人看到菜单上的价格,但既然高档餐厅收取10%甚至20%的高额服务费,那在接受预订时,询问一下需要分别给在席的各方怎样的菜单,似乎不难做到。
谁付账、被请的需不需要看到价格,应该由吃饭的人决定,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餐厅来决定。
事实上,在餐饮行业,这种刻板印象不仅限于教科书般性别偏见的“女士菜单”。
比如说,女性朋友们可以回忆一下,当自己和男性朋友、伴侣外出就餐需要买单时,有多少次账单是被直接递给了男性,而又有多少次被递给了自己?
这种偏见或许没有“女士菜单”那么明显,但其实更为常见。
在我吃饭的经历里,从人均50块的小馆子,到人均上千块的高档餐厅,服务生总是下意识地将菜单递给男伴,全然不在乎请服务员来买单的人是我。
再比如说,当你和男伴分别点了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的时候(或者分别点了烈酒和鸡尾酒的时候),那杯更烈的酒,是端给了你,还是你的男伴?
作为一个烈酒的饮用者,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每一次,对,是每一次,服务生都会将那杯威士忌递给我的男伴,而把软饮、鸡尾酒、甜葡萄酒递给我。
餐饮行业针对性别的“潜规则”,不仅充满了偏见,而且也是非常不负责的表现。
传统的侍者能不靠纸笔记清每一桌点的菜,新时代的服务生有电脑系统点单,了解谁喊的买单、谁点的烈酒,似乎一点都不难。
如果说对于一般的异性关系,女士菜单还只是观念上的问题,但对于已婚夫妇来说,问题似乎就严肃得多。
正如最开始吸引我的那条评价中说的,掌管家庭财务分配的,可能是女性,这是一种对家庭分工的漠视。
但更重要的是,这顿饭花费的是夫妻共有财产。
这不是简单的默认男性买单,而是默认男性可以在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支配夫妻共有财产。这种默认的外延是十分恐怖的,也是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高档餐厅的一顿饭并不便宜,对很多在重要场合才去一次这样餐厅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是“小钱”。当几千块可以被丈夫这样任意支配时,很容易滑坡到任意金额都可以被丈夫任意支配。
总之,这家有女士菜单的餐厅,已经被我从收藏夹里删除了,但离这家餐厅删除女士菜单,也许还有很久。
这种被清理进垃圾堆的习俗竟然又死灰复燃,我们要警觉,要行动。要不然,大家也像Gloria Allred那样,在上海的这家餐厅门口,支张桌子?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