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答题,直接淘汰出局
尚未学习“有两夏子”推出的《2018最重磅考点》系列文章的朋友请先阅读以下四篇文章:
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本文所说的方法和观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定要胸怀全局,用系统思维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如何乡村振兴战略时,就运用系统思维,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各方。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大智慧、大谋略。比如,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六个推动”,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无懈可击。既一一回答了“二十字”的要求目标,又从组织、人才、规划、农民的角度回答了现在人们比较模糊和担心的问题。
许多考生在回答问题时,眼界不宽,思路不开,喜欢就事论事,有时候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如,在回答第一部分结构化面试这套题:你认为我省现阶段在“三农”发展中有哪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有考生这样答:一是我省是传统大米主产区,应该多种水稻,而小麦面积过大,两者之不平衡;二是我省对农业补贴政策应加大力度,对地方老百姓的支持不充分,现在好多地方都抛荒了,外出务工的多,大家不愿种地。
这种答案考官会给高分吗?肯定不会!直接淘汰出局。因为他答的面太过于窄,根本没有把“三农”工作内涵外延搞清楚。比如,从“三农”本身他仅仅谈到“农业”,而且就农业本身也只谈到农业种植结构和对农业的补贴政策。这样的回答没有统筹更没有兼顾。
其实考生可以这样去思考:比如“农业”方面有哪些不平衡、不充分;“农村”方面有哪些不平衡、不充分;“农民”方面有哪些不平衡、不充分。
当然也可以“不平衡、不充分”的两个角度去思考,如,在“不平衡”方面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发育不平衡等;在“不充分”方面表现在:农业内生动力不充分;农业科技创新不充分;农村政策供给不充分;农村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民自主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组织“双带”作用不充分等。这样,你就基本做到了考虑全局、统筹兼顾。
回答其他问题也是一样,不能就事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