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读《文学改良刍议》原文?
1
“胡适?那个老学究吗?反正很厉害的样子啦!”
“有什么厉害?那首《两只蝴蝶》写得一塌糊涂,我幼儿园写的顺口溜都比他好!”
“呵呵,这种人放到现在,成不了什么气候!”……
(左三胡适)
其实胡适被人“忽视”一点不奇怪,哪怕汉语言文学毕业的,都有可能一篇胡适作品也没读过——当然,论述题有可能答得很好。
前面《教科书毁了巴黎圣母院》就说过,只看课本,就是嚼别人嚼过的菜。不读原文,我们对胡适的印象很容易停留在课本的死记硬背条目。
那么,为什么《文学改良刍议》的论述题尤其不能死记硬背呢?因为,《现代文学史》涉及它的最重要的几大考点,都是特别烧脑的……
2
“下列语句,出自《文学改良刍议》的有哪些?A xxx、B xxx、C xxx……”
“下列思想,出自《文学改良刍议》的有哪些?A xxx、B xxx、C xxx……”
有的学生喜欢刷题记忆法,但不是对所有知识点都管用,碰到这种题,脑子很容易炸锅,它们错误选项都跟正确选项长得差不多,一道道题去背简直要人命,而且关于《刍议》的题目很容易换花样出,换了个花样脑子就又炸锅了。
也有的学生只看课本,虽然说考试出题不会超出课本,但这种绕脑子的东西其实是很难记忆的。怎么办呢?答案就那句话:读原文。
本科和专科不一样,专科以作品选为主,课本上就是原文了,而很多同学是跨专业考的本科,作品选的基础不足,光看本科文学史的书会觉得像天书(详见前文《文学史和作品选到底该先看哪一个》)。
全日制汉语言文学的必读书目是非常多的,之前有整理过一个厦大中文系的必读书单,光看书名从头拉到尾都要拉好久。自考的必读书目一共只有十几本,一个科目就一本,为了能把知识全部概括进去,都编写得浓缩浓缩再浓缩,以至于很多地方都是抽象的大道理阐述,理解起来十分烧脑子。
只看一本书,跟看十本书,理解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涉及到的考点非常之多,主要有“八事”、文学观点、名句、发表时间、文学史意义等。这里面,除了“发表时间”还可以比较轻松地死记硬背,其他几条死记是很吃力的。
但是并非没有“捷径”可走——这一切难点,认真读一遍原文,就能一口气理解透彻。
3
嚼别人“嚼过的菜”难免痛苦,别人告诉你菜是甜的你可能当场记住了,一小时以后就忘了,只有自己亲自品尝一遍,才会永远记得菜的甜味和品尝后的感受,那才是发自内心的记住了。
课本上再拼命说“新文化运动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我们只觉得“关我屁事”,背起来无比痛苦。还是亲自读读当时人们的代表作吧,陈独秀的“德先生赛先生”既然都已经读过了,那么接下来请认真品读《文学改良刍议》吧!
获取方式依然很简单,主页回复“文学改良刍议”即可(不支持缩写,也不支持繁体字哦)。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