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2-12-27

1.多元性的文化起源。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形成。春秋至秦汉,汉语同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融合。长江文化中的楚、越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民族融合中,文化也开始融合。

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秦始皇“书同文”政策,把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其语素义长期稳定,使之记录的汉文化具有了长期稳定的延续性,形成了高度发达稳定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反过来促使汉民族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稳定的延续性。

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1)“四声”理论的建立。汉语声调“四声”理论的建立是受佛经转读的启示;(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受梵文影响,自翻译佛经开始创立了白话语录文体,使书面语产生了口语化的倾向;(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充实了汉语的日常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加速了汉语双音化的进程。

4、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1)汉民族融合了中国北部的异民族成员,这些融入的民族对现代汉语北方话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北方汉人数度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方言,散落到南方的许多区域;(3)北方阿尔泰和南方古越语从外部融入了汉语,使汉语内部发生了很大的方言分化。


相关阅读
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房德里耶斯:语言的进步
洪堡特:语言与世界观
游汝杰:语言接触和文化同化
中国的方言为何如此复杂?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语言学→杂文汇总”或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