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省内兄弟,为何大连沈阳总掐架?
沈阳与大连双城记
作者: HM李 编辑:Thomas
要问中超联赛历史上恩怨最多的两家俱乐部是谁,从90年代甲A联赛一路走来的老球迷一定会说:“沈阳队和大连队。”
1998年足协杯半决赛,大连万达主场迎战辽宁队,由于主裁判多次作出争议判罚,万达集团董事长一怒之下,宣布万达退出中国足坛,大连球迷和沈阳球迷从此形同水火,势不两立。
2018年足协杯,大连一方客战沈阳开新队,大连球迷遭到沈阳球迷围堵并被抢夺球衣。
2018年中甲联赛,大连超越主场迎战沈阳开新队,大连球迷围堵沈阳球迷,并高声要求沈阳球迷道歉。
▲火药味十足的辽宁德比,很多次大连队和沈阳队的比赛都会出现这种场景
沈阳和大连之间的矛盾,在足球领域可谓展现得最淋漓尽致。
在局外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两支球队之间的恩怨,毕竟两座城市同为辽宁省的顶梁柱,理应亲如一家同心同德,至少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吧。
但事实上沈阳和大连总是离心离德,貌合神离,而球迷冲突只是两座城市矛盾的冰山一角,在水面之下,是更深层次的较劲。
▲被撕裂的辽宁
一、距离拉开了,美没了
“距离拉开了,美没了”,这是辽宁人赵本山的经典台词,用来形容沈阳和大连之间的关系十分贴切。
从地图上来看,沈大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400公里,似乎不算太远,坐上高铁,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
然而在哈大高铁开通之前,从大连到沈阳旅行要费一番力气。
▲辽宁卫星图,橙线为辽东半岛的界线,沈阳与大连之间隔着墨绿色的崇山峻岭
沈阳坐落在一望无垠的辽河平原上,大辽河、小辽河、浑河都穿过沈阳市区,富饶的平原上也形成了几座中小型城市,如辽阳、营口、盘锦,这些城市围绕着沈阳,与之一起形成了辽中城市群。
大连市所在的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它可以视作长白山余脉伸向大海的触手,半岛最高峰步云山海拔1130米。大连市全境都位于地形崎岖不平的辽东半岛上。
虽然两地的直线距离只有358公里,但千山山脉这只拦路虎,导致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开通)之前,过去的几千年里,大连和沈阳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
在17世纪,辽南去往沈阳,一度需要先走水路到盘锦,再从盘锦走陆路到沈阳。
▲大自然在沈大之间挖开的鸿沟
二、话不投机的异乡人
地理距离的阻隔,使得沈阳和大连古代的人员往来十分困难,而史上著名的闯关东,也导致近代两地在文化之间产生了隔阂。
1644年,清军入关,1668年,清政府下令禁止关内人迁居关外,几百年内让中国东北变成了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在这段戒严时期只有少数被流放的重刑犯定居在这里。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继位成为俄国沙皇,他一上台便实施积极的东扩政策,对中国东北垂涎欲滴,意欲将其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成为黄俄罗斯。
由于清朝对于东北的移民禁令,东北十分荒芜,人迹罕至。19世纪中叶,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下的沙俄多次在中俄边境制造摩擦,企图入侵地广人稀疏于边防的中国东北。
面对一次次边境危机,清政府终于坐不住了,1860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禁令,大力推行移民戍边政策。
大批关内汉人在饥饿的驱动和对于未知土地的憧憬下,踏上了离乡之路,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关内,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集中流动—闯关东。
▲闯关东的主要路径图
在1860—1912年间,闯关东的汉民主要走两条路径:
一、陆路(图中红线),从华北出发,取道山海关,经过辽西走廊进入辽河平原。
这些移民大部分定居在辽河平原,小部分北上吉林和黑龙江。经过数代的繁衍融合,这群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人,讲的方言是东北官话。
二、海路(图中蓝线),从胶东半岛出发,乘船渡过渤海海峡,登陆辽东半岛,然而,他们的脚步被长白山余脉阻挡。
这些移民的成分非常单一,几乎全部来自胶东半岛,都说着纯正的胶东方言。胶东的习俗和语言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构成了大连市的文化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很少有大连人主动自称东北人的原因,在大连的传统墓地里,很多墓碑的祖籍一栏都会刻着“山东省蓬莱县”“山东省威海卫”等字样。
▲沈阳人讲东北官话(橙色),大连人讲胶辽官话(绿色)
除了方言的差异,还有一种重要的差异是不得不提及的,100年前一位美国人就曾经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
马汉就是《海权论》的作者,他对于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起源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生活在大陆内部的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足,没有必要冒险走进海洋,所以他们重土安迁,对于海洋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陆文明。
而生活在岛屿和狭长半岛上的人们生存环境恶劣,不得不与海洋搏斗,从海里谋生,对海洋的认识远超大陆居民,因而形成了海洋文明。
▲阿尔弗雷德·马汉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不过在辽阔的国土上也有类似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分化。
沈阳人的祖先曾经居住在广阔的华北平原,而沈阳也处在同样辽阔的东北平原上。
大连人的祖先居住在狭长的胶东半岛,而大连也处在同样狭小的辽东半岛上。
所以,沈阳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大陆性,而大连文化则偏重海洋。可见,在人口来源上和地理特征的不同,为两座城市挖开了第二道鸿沟,沈阳人和大连人来自关内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
一个生活在富足的平原,一个生活在崎岖狭窄的半岛上,用李云龙的粗话来讲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三、两大帝国主义的人为割裂
长白山余脉的存在造成地理上的鸿沟,而人口来源的不同造就了文化上的隔阂,不过仅仅这两种因素,并不足以导致两座城市之间的“互怼”。
在造成沈大冲突的过程中,帝国主义推波助澜,给予了致命一击。
日本丰臣秀吉提出“大东亚思想”,指通过入侵中国和印度建立东亚帝国,中国东北成为关键跳板。
▲日本侵华思想的始祖,丰臣秀吉
从此以后,日本人像头倔牛似的,铁了心要吃掉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日本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过到了甲午一战,清朝失利,日本人终于得逞了。
辽东半岛成为日本领土,就意味着日本的势力范围将覆盖整个中国东北。这时俄国人坐不住了,东北早已是俄国人垂涎已久的地方,于是俄国联合德国、法国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
1898年,俄罗斯取代日本占领辽南,并把这里命名为“关东州”行政区,一群俄国建筑师拿着巴黎的地图,在辽东半岛的尽头建起了一座欧洲式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大连。
▲沙俄时期的大连城市规划
1904年,不甘心的日本海军偷袭俄占旅顺港,日俄战争爆发,这一次得益于日本海军的强势表现,日本击败了俄国。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俄国占领了关东州,把关东州的首府—达里尼市音译为汉字“大连”。
从1904年到1945,这40年多间大连一直处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而沈阳经历了沙俄、张作霖军阀、北洋政府、伪满洲国的轮流做主。
▲日本出版的东亚形势图,大连所在的“关东州”和日本本土使用同一种颜色,东北大部则被伪满洲国政权统治
由于日本战败,苏联在1946年重新占领了曾在日本统治下的大连,而此时沈阳已经落入国民党之手。
1948年,沈阳获得解放。1955年,苏联归还旅顺大连。
大连1899年建市,至今120年。然而在这120年中,有近60年时间沈阳和大连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统治,在那段时期,从沈阳到大连旅行需要签证。
大连有很深的殖民烙印,在中国其他地区战乱不断时,大连并没有卷入战争,即使是在二战末期,日本本土在美国的空袭下几乎变成焦土,大连却依旧风平浪静。
▲异域风情满满的大连街头
长期的和平,稳定的社会,殖民地下开放的风气带来了经济上的领先地位,从而让大连人的心里产生一种优越感。
日俄帝国主义在沈阳和大连之间挖开了第三道鸿沟。
▲全国唯一!大连地铁使用中、英、日、韩、俄五种语言报站,与大连独特的历史背景有关
四、经济与政治地位的不对等
坐拥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大连港是优质的不冻港,东北最大的出海口,东北90%的国际贸易都要通过大连港,大连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地区间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大连人把运输业和港口周边行业搞得红红火火。
文化上,由于大连移民多来自胶东半岛,海洋文化属性明显,更具有开放和冒险的意识,大连接受了许多欧洲和日本的先进技术理念,加上殖民时代免于战乱,所以自建市以来,大连的经济便领跑整个东北。
▲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
沈阳是辽宁省会,政治地位显赫,但却地处内陆,在海运交通方面有着天然劣势,经济要弱与大连。因此,沈阳和大连在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对等,也是两城冲突来源之一。
▲2017年辽宁省各市GDP,大连市大幅领先沈阳市
不过随着哈大高速、高铁的开通,天堑变通途,沈大地理上不再有隔阂,而政府也在积极进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经济上沈阳和大连都在共同进步。
沈阳和大连之间的鸿沟有逐渐变浅的趋势,也希望有一天,足球场上不会再有对抗。
作者: HM李 编辑:Thomas(唐)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作者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今日头条:环球情报员
—(End 全文完)—
如果你想投稿,请戳
▼
公众号重金征稿啦!长期可签约
推荐阅读
▼
记得扫码关注哦!
▼
欢迎打赏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选文章
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下方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