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说中国新发展格局之路怎么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之际,如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9月20日起,新华社将在“权威访谈·权威专家话经济”专栏集中采访十位权威专家学者,聚焦当前经济形势、新发展格局、“六稳”“六保”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主题,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意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可从哪些方面发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战略抉择
“我国提出新发展格局,有人说,中国正走向封闭,是这样子吗?”刚坐定不久,林毅夫便抛出这样一个设问。
“当然不是。”他微笑道。
在他看来,理解新发展格局,首先要看到格局中既有“国内大循环”,又有“国内国际双循环”,前者为“主体”,后者则要“相互促进”。“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把两个循环割裂开来。”
林毅夫认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共赢的选择。
他阐述道,过去中国发展更为倚重“两头在外”的国际市场,随着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中国对内需的依赖逐渐增强。数据显示,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从国际上看,经济体量越大、收入水平越高、服务业占比越高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有更多的(部分)在国内消化。”林毅夫说,我国2006年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35%,随后逐渐下降,到2019年降至17.4%。作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的美国和日本,出口占GDP的比重都在10%左右。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经济体量和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国民经济会更加依赖国内循环,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渐进的转变过程,这个规律解释了为什么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我认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论断。”他说,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但这并不是说国际循环不重要,我们依然要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然要扩大开放、拥抱世界。
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的林毅夫说,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大约30%,在新发展格局下,一个依然开放、扩大开放的中国有望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
“新发展格局与新发展理念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访谈中,记者问道。
“可以说,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一种具体呈现。”林毅夫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以用来指导解决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动力、内外联动、可持续、互利共赢等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在林毅夫看来,这既需要有效的市场,也需要有为的政府,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怎么划?”他又抛出一个设问。
“我个人认为,市场有效以政府有为为前提,政府有为以市场有效为依归。”他说。
眼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林毅夫认为,打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淤点堵点,更加需要有效的市场,更加需要有为的政府。
在他看来,目前产品市场基本比较畅通,要素市场还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让金融活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更好发挥土地功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课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持续用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船到中流浪更急。怎么破浪前行?”林毅夫再次设问,并作出回答——“改革开放!”
他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放眼未来,要持续用好这关键一招。他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生产层面,林毅夫提出“两个强化”的观点,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强化区域一体化。
“我相信,任何技术,只要我们有决心,都能攻克。”他说,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既要注重以改革促创新,也要打开大门搞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更好配置资源、共享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林毅夫认为,我国重大区域战略不断完善,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新课题、创造了新空间。
在分配层面,林毅夫认为,应该在一次分配中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这需要继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各地能够充分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也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二次分配的能力。
在流通层面,他认为,必须加快打通流通体系中的淤点堵点,充分利用压缩审批等方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跨地区的障碍。
在消费层面,他认为,要持续增强消费信心、改善消费预期,这既需要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开放,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突破瓶颈和障碍,打通淤点和堵点,我们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林毅夫说,“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还将有利于世界。”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本文来源:新华通讯社-新华视点
林毅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