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4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年轻人最该学什么?

互联健谈 2019-04-13


互联健谈按:

互联13消失,互联健谈开启,文章会补发,已经看过的朋友请忽略。

此号尽量只发安全文章,包括健康科普知识,人文艺术教育,更多精彩请关注互联杂谈14


互联杂谈14/hulianzatan14

另请关注互联互通服务号,此号为安全轻易不推送文章:


互联互通/hulianhutongfw





年轻人最该学什么?

文:KnowYourself丨编辑:千字君 



人的一生不短,问题很多。面对自己、同事和家人,我们能隐隐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却又不知道找谁倾诉。我将试着给出一些温暖的解释,愿你不再徘徊与迷茫。


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年轻人,有一样东西越早接触越好——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这个老生常谈的词我们可能已经听过很多次,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随处可见的谣言,还是那些“为了批判而批判”的声音,其实都与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相去甚远。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并不认为自己在面对繁杂信息和观点时,是一味地全盘接受、囫囵吞枣。但是,多数人又似乎没能做到有逻辑地、理智地思考并做出判断。其实,这恰恰是由于我们在思考时陷入了一些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逻辑误区。



你陷入过这五种逻辑陷阱吗?



1. 把“已知解释”当作“唯一解释”


在被告知了一个现象,或者得知一句断言之后,只要不是完全不经思考就把它当作事实,我们就会想寻找原因——为什么是你说的这样呢?而此时持论者只要能够提供一个看起来能够说通,或者貌似十分合理的解释,我们就会欣然接受,甚至深信不疑。


比如,一个朋友在你感冒时向你力荐一款感冒药,他的理由是:“上次我感冒特别严重,吃了它就好转了。”他的话听起来没毛病,似乎的确是吃了这个药让他的感冒好转了。但其实,像类似普通感冒这样的疾病,在最严重的阶段之后,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会稍微好转,至少会回到病情的“平均水平”。这在统计学上被称作“趋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虽然不排除这位朋友的好转真的是归功于药效的可能性,但后面这种情况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传统医学饱受争议的主因:没有通过现代医学的双盲测试


其实,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就连在科学研究里,一个结果也往往会有除了中心结论以外的至少另一种替代解释(alternative explanation)。通常情况下,替代解释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更加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而有时,也或许是因为断言者已经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地自圆其说的解释,人们就不会想到,或者放弃问自己一句——这个现象还有别的可能的解释吗?


2. 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


“专家说,多吃燕窝让人皮肤更好”,“专家证明,学心理学的人更聪明”,“专家说……”诸如此类的断言,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但,这里面可能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那就是混淆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通常,如果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燕窝和皮肤好坏,那么可能需要在一群人中挑出一组吃燕窝的和不吃燕窝的,然后对他们的皮肤质量进行一个评估。如果吃燕窝组平均皮肤质量高于不吃燕窝组,那么可以总结:燕窝和皮肤好坏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二战时期英国笑话:我一拉马桶,楼就塌了


但,我们能够因此总结因为吃燕窝,所以皮肤好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这两组人之间除了吃不吃燕窝这一变量有差异,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变量上的差异,这些变量可能与吃燕窝相关。比如,爱吃燕窝的人也许本来就更爱美,更注重皮肤的保养,于是他们也会做很多其他事情来保养皮肤,比如吃水果、护肤、早睡早起等等。那么,可能是这些他们其他的某一个共同点让他们皮肤比另一组人好,也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而想要证明因果关系,就必须排除掉所有的隐含变量。


有很多我们可能意想不到的事之间都存在着相关关系,比如,全球气候变暖与海盗减少。但是,你会说全球变暖是因为海盗变少了么?


3. 诉诸人身谬误(ad hominem fallacy)


因为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兴趣爱好或者过往经历而攻击 Ta 的观点。比如,“那个科学家被证实过曾经虐待动物,所以他说的肯定是假的。”但其实,持论者的个人品质与其论证的质量并无关系


不吸烟、不酗酒、不好女色、坚持素食、热爱艺术、关爱儿童,纳粹德国的道德楷模


4. 因人纳言谬误(positive ad hominem fallacy)


对一个人或某个组织的积极评价直接转移到对 Ta 观点和论证的评价上。比如:“我爱豆这么好,他说得肯定都是对的。” “我爱豆这么努力这么优秀,这件事 ta 支持 xx ,那么 xx 一定好。”


5.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


 “共识”,“大多数人”这样的字眼也常常出现在断言和论证中。但其实,认为多数人支持或者相信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假设。这就像一个谣言可以被广泛传播,并让大多数人都信以为真,但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的。



那么,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开头我们就提到了,带着偏见、“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思维并不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批判性思维,美国专门教授和研究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学者 Brooke Noel Moore 和 Richard Parker 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比起“批评、评判别人”,批判思维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对话困难的主因


在批判性思维者身上,被动接受外部信息的海绵式思维,与谨慎分析过滤泥沙的淘金式思维方式常常是并存的,因为即使是“淘金”,也需要盘里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或知识储备才行,而海绵式思维的确是一个可以在前期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如果你想习得批判性思维,你首先还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识和信息,作为你的基础,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辨识好坏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如何训练自己的

批判性思维?



首先,Browne 和 Keeley 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学会提问。当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观点时,很容易就会被持论者的思路所影响,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此时,作为读者和听众,最好的保持专注和理智的方法就是不断对内容提出批判性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下了这个定论?有什么证据支撑吗?证据来源是什么?证据本身可靠吗?


除了不断提问之外,还需要学着质疑“想当然”的假设(assumption)。我们基于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既定“事实”大都不会费力气思考,也鲜少存疑。比如,晚上应该睡够 8 小时,一天要喝 X 升水,女生比男生更多愁善感……但这些想当然被当作事实已久的假设,并不一定是真的。从这些“想当然”已久的假设开始深思,能帮助我们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理性思考的习惯。


理发师悖论:我必须并且只为那些自己不刮脸的人服务,可是,我可以为自己刮脸吗?——《罗素传》


此外,在练习理性思考之前,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目前思维逻辑上的误区和偏见。很多时候,我们在打开一篇文章以前就已经带着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偏见了,我们甚至还会带着偏见去寻找断言。


比如,一个人有着迫切的想要减肥的愿望,Ta 看上了一款瘦身食谱,于是在网上开始搜罗关于这个食谱的反馈和意见。如果这个人心里已经对这个食谱抱有很高的期待,跃跃欲试,那么 Ta 可能在查资料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更关注那些正面的信息或观点,而刻意忽略、或是更挑剔地看待那些负面的观点。而为了帮助自己避免在做决策时被这样的偏见和误区影响,并理智地分析现有的信息和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先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有认知偏差的存在。


批判性思维看起来不难,但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和思考却是很难的,希望未来我们在听到他人或自己论证某些问题时,都能够跳脱出来想一想,有没有出现逻辑上的陷阱?希望你能不被任何“权威”或者“主流”的声音裹挟,永远自己判断,因为只有你能对你的生活负责,也只有你为你的生活承担后果。要记得,没有人值得你交付出自我判断的权利。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