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早恋原来也是中国特色

阿猫 互联健谈 2019-05-26



到了一定年龄,遇见怦然心动的人,萌生想要恋爱的心情,是正常生物都具备的天然属性,相信你我都曾有过。


但偏偏有一群人,对这种再自然不过的情感深恶痛绝,坚决采取死守严防的政策,甚至不惜棒打鸳鸯、从中作梗,拆散你和你的初恋情人。


滑稽的是,当你从学校走向社会,不过相隔数年,他们却认为你同时具备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熟,而且“老大不小了”,开始用与以往截然相反的态度,逼迫你朝另一头径直奔去,仿佛天堂和地狱的大门对调了个方向。


其态度,无异于把自家养的鸭子赶进笼子、拿到菜市场上叫卖,慌张又焦虑,粗暴又市侩,生怕迟了一秒卖不出好价钱。


这群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狂,毫无意外,把插手你恋爱和婚姻的行为,视作为你好、对你尽责的表现。


他们,就是中国家长。 


“早恋”:中国特色的病态恋爱观


“早恋”,拆开来看为偏正结构,由“早”来修饰“恋”,意为过早发生的恋爱。至于衡量“早”的标准在哪,我想一定握在家长手里。它是中国大陆特有的造词,且近几十年才出现,具有一定贬低意味,反映了某种“政治不正确”的投影。


在英美等国,相似的词叫“Puppy love”,puppy是小狗的意思,像小狗一样纯真的恋爱,用来指代青春期恋爱,可以说是又萌又美,与中文的概念大相径庭。


中国家长对于“早恋”的污名化,很难解释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确实和官方教育相互配合、节奏同步——据我了解,国内大部分中小学严禁学生谈恋爱,一经发现,学生将被视作道德败坏者,要么遭到处分,要么被驱逐出校园。


哪怕到大学阶段,也不乏校方粗暴干预自由恋爱的风气。搜索网络,亦可发现与之挂钩的是“偷尝禁果”、“堕落”、“成绩一落千丈”等负面词汇,国产影视剧中发生性行为的“早恋”男女也没什么好下场,不是堕胎就是被开除,仿佛做爱要戴安全套来避孕是结婚之后才具备的常识。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几岁才能谈情说爱,为何全社会达成一致共识,将学生时代的天然情愫视作洪水猛兽、有毒果实?甚至不惜造谣概念、倾泼污水?既然这是一种集体行为,必然要追溯到历史上去。


01.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晚婚晚育的提倡,“早恋”变得政治不正确


回顾我国晚近历史,“早恋”是近六十年才出现的产物。包办婚姻的年代,不存在自由恋爱的土壤,自然没有“早恋”这一概念。当然,那时的青年男女比现在还惨一点,既然双方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你想不想“早恋”都得“恋”,还得成亲,还得生大胖小子。


清代末年到建国初期(准确来说是1950年新婚姻法颁布后,自由恋爱的男女只要符合一定年龄即可结婚,当时规定为男20、女18岁),传统的婚姻模式逐渐瓦解,社会鼓励自由恋爱,并认为早踏入婚姻可以早生贵子,是温馨浪漫、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也不存在“早恋”一说。


当时的人看得通透:十几岁的年轻人互诉衷情、你侬我侬,不过是正常年龄的自然反应罢了。


自由婚姻宣传海报,1953


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起,事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我国人口问题的凸显和教育年限延长,晚婚晚育被纳入国策的一部分。此后,年轻学子谈恋爱就沦为社会问题的一种,不管你闹着玩还是动真格,统统都要被打倒。


陷入情网属于“被阶级敌人引诱”的越轨举动,婚前倘若怀孕,更是道德败坏的堕落行为。大学生恋爱被视作浪费教育机会、没有革命理想,中学生谈情说爱更是离经叛道、无视纪律,要被同学侧目、老师狠批。


自此以后,全社会对“早恋”的警惕态度简直上升到风声鹤唳的程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精神就极度紧张。1980年新婚姻法修订后,中国更成为世界上法定结婚年龄最大的国家。规定指出,男子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


“早恋早婚”,作为与基本国策相悖的倾向,也在社会主义初期的道德建设中,与“封建迷信”、“色情淫秽”划上了等号,以负面形象烙进当时接受教育的那一代人思想观念中。可以说,直到现在,“早恋”也没有摆脱上个世纪的种种污名。


  • 千方百计干预你恋爱的家长,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于“早恋”的深恶痛绝,可能只是那个时代思想植入的一部分。  


02. 社会舆论下,专家学者开始著书立说,广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政治风向标的引导下,教导学生不要谈恋爱,成了各行各路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


发表于1980年3月《安徽教育》的《教育学生不该谈恋爱》,对待男同学想入非非的态度义愤填膺:


“我召开了男同学会,介绍了列宁对他的警卫员过早地恋爱而十分气愤,痛斥伊凡“没出息”的故事。针对一些男同学对女同学有意、无意的热情表示而想入非非的心理状态,指出这种思想活动是完全错误的,是越轨行为的先导,并勉励他们做有出息、有志气的青年。”


发表于1982年3月的《上海戏剧》的《早恋不妨碍业务只是动听的言词》,作者呼吁相关部门制定律法,严格管控青年戏曲演员的结婚年龄,以保证他们潜心练功:


“一般大、中学校的学生,向来严禁恋爱,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专心学习,听说芭蕾舞演员经有关部门批准,规定三十岁以前不得结婚。培养戏曲演员的严格要求,并不亚于芭蕾舞演员,国家用了多少经费?教师、干部花了多少心血?绝不能功亏一篑。因此,我建议有关领导机关,博采各方意见,明确规定戏曲青年演员的结婚年龄。”


可以说,无论恋爱还是结婚,俨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上升到集体利益、关乎国家前途的重大举动。


有了专家学者的背书,校方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更加利落地开展起来。那个年代,学生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和异性交流,否则就要被扣上“交往过密”的帽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除此之外,男女生若为同桌,还要在课桌上画一道“三八线”划清界限。直到升上大学,学生也没有因此解放。


学校不仅千方百计阻挠学生谈恋爱,甚至在毕业分配时故意调离学生情侣,让他们天各一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应该杜绝和异性交往的一切可能性,就这么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认识。


当年内心热望极度压抑的年轻学子,在成家立业后,也逐渐淡忘了自己也曾有过的少年心思,转而用以前那一套陈规陋习教育起自己孩子来。不过,反对早恋的旗帜,早已由原有的政治版图上脱离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命令孩子通往成功的指挥棒。

  

03. 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使得打击早恋合理化


1977年,随着十年动乱拉下帷幕,国家正式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自此以后,高考这一座独木桥,成了许多学生试图扭转命运的敲门砖。


在1977年到2017年这40年间,无数大学生被生产出来。然而,和现在不同的是,在恢复高考的头十年,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拥有大学文凭等同于拥有光明的前程,更不用愁找工作。当然,含金量高也意味着竞争极度激烈。


首年高考,每100个人中只有5个人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在大学的致命诱惑与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积极备考就成了比谈恋爱重要一百倍的事。



不知你们父母是否享受到了教育红利,反正笔者的爸妈没考上。既然那一辈人中榜率如此之低,期盼自家孩子考个大学、光宗耀祖的心情难免雷同:让孩子来圆咱们当年的梦想吧!


结果是,父母双方都不是教育精英,却希望孩子得以突破——谁也不会任凭孩子在情情爱爱上花时间,浪掷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子女的千叮咛万嘱咐,到嘴边化作一句:你要敢谈恋爱,不好好读书,就打断你的狗腿!”


不过,若要说高考能够改变命运,那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现今的大学文凭远不如当年吃香,年轻人也多了很多其他出路,喊麦和直播都能成人成才。再者,若说谈恋爱会影响学习,还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毕竟,人生中并没有特殊的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谈恋爱,如果学生时代谈情说爱会影响学习,就业阶段忙着相亲结婚还影响工作呢,工作难道就比不上学习重要?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没变,就是与学习无关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禁止。面对校园恋情,校方和家长可谓如临大敌,除了用有色眼镜看待,让原本纯真的感情变得龌龊不堪,甚至为了升学目标,不惜将学生情侣围追堵截、逼入绝境。有幸在学生时代谈恋爱的朋友自然深有体会,在此不赘述。


然而,在邻国日本,官方对学生谈恋爱普遍持正面态度,家长也为孩子的恋情感到欣喜。2017年,有位日本校长办了场别开生面的“屋顶告白大会”,希望学生借此机会,大大方方地传达爱慕之情。笔者也曾看过一支日本广告片,妈妈发现女儿有恋爱迹象,在盒饭上用紫菜粘了个“祝贺恋爱“的字样,祝愿她好好体验初恋。日本的升学压力也不算小,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两国家长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屋顶告白大会”截图,来源于网络


大概是因为,我国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爱情教育。


  • 爱也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一种不太健康的婚恋观,将在一代代的继承中,成为一种隐性文化,流淌在我们的骨子里。


催婚:中国特色的隐性控制狂


1

 中国婚姻的任务化


为什么不允许早恋,结婚却那么着急?


在《巨婴国》中,武志红引用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给出了答案: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中国特色的婚恋目的不在恋爱,而在于组建家庭。也就是说,丁克主义者、不婚人士、同性恋家庭,都会受到排斥,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组建成“完整的家庭”。


无法在适婚年龄找到对象的人也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们是掉队分子。你肯定听过长辈这样讲:到了差不多的年龄,横竖都得找个人结婚,反正也差不多嘛——在这种体系里,人与人的差异性不复存在,明确的自我疆界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统的标准。


主流中国家长对幸福的定义,大概就像作家闻珺里调侃的那样,要“财产富足、家庭完满、儿女双全、阿姨司机、平安常在”。这个标准当然也有年龄界限,就是赶在比较适合生孩子的年龄段之前。


由此可见,奔三而去却孑然一身的女性是不幸福的,因为还没找到可以共同抚养后代的男人;结了婚却不生小孩的小两口也是不幸福的,因为没有完成造人任务;喜欢同性的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因为生不了。


而成为懂事子女的任务如下:22岁大学毕业前不能谈恋爱,25岁上下要钓得金龟婿、娶个好老婆,最好26岁结婚,27岁生头胎,这样30岁前才能让爹妈抱上两个娃,构成一个完整的“好”字。


只要你满足这些硬性指标,不管背地里有多憋屈,在长辈眼里也是个幸福常驻的幸运儿、招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摩天大楼盖起来了,商业中心建起来了,但社会主流思想似乎仍停驻在小农时代。


因此,百合网这条看似温情脉脉,实则令人细思极恐的婚恋广告,也就这么在荧幕上大行其道。全片所有内容就是外婆见了孙女不断重复:“结婚了吧?”甚至到临终那一天也不忘催婚,仿佛贯彻她一生的信条就是看着孙女胡乱嫁个人,开始妥协的一生。


问题是,对于大部分的民众而言,上述现象的确存在,或者可以说是普遍。那么,面对长辈逼婚,为什么没人敢站出来吼一嗓子:我的事,你管得着么?


百合网实体店广告,来源于网络


因为,你拒绝不了。


先别说一脉相承的孝文化观,让我们很容易认同“不听父母话就是不孝”、“不结婚就是不孝”、“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观点,就算你因为受过的批判性思辨教育而去质疑它,也会轻易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


在道德律令和世俗眼光的双重压迫下,顺从家长的意见,无疑会是比较省心省力的选择。


2

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文化


著有《无后为大》一书的关军说过,我国的婚姻制度,实质乃“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代际供养体系”。什么叫“代际供养体系”?就是你得找个人替你养老。


那个人是谁?当然要自己的亲生孩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孝文化,最重视血亲关系的维系与传承,所以在践行过程中,是要求必须结婚生小孩的。


咱们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下拆分,老在上,子在下。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父母用子女做枕垫,去填补年老时势将面临的深堑,而子女以个人主权的一部分作为让渡,去供养他们。


无论是解决养老问题也好,身边多个人作陪解闷交水电费也好,本质都是供养体系的一支。混得比较好的家长可能说,我不需要孩子替我养老,但也倾向于把家业交到子女手中,期盼他们发扬光大,或从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吧。“子承老”,在这既有承担的意思,也取传承、继承之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却是两个家族的事。虽然已经是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对于不少中国家长来说,子女的婚恋生活依然是需要他们介入、把关、操纵的头等大事。


让我们来猜猜看,孩子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对未来的供养体系比较有利?


他们的看法可能是,男孩子,要找个贤惠的妻子,不用太漂亮太有能力,最重要是性格温顺。贤惠是什么?就是一个女人身怀百般武艺,却永远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儿媳妇是让他们放心的。


女孩子,要找个成熟稳重、收入稳定的男士,一定不能太帅,因为帅的男人都花心。最好看起来老实敦厚些,最重要的是,要有车有房。这样的女婿是被褒扬和肯定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都认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女士和男士最有利于组建家庭。


所以,为什么家长从不关心你恋爱的过程,只关心婚姻的结果呢?


因为在他们眼中,前戏都是无意义的。


他们只想你尽快定下来一个合适的对象,踏入婚姻的殿堂,过上稳定的生活。


好去浇筑、灌溉、供养这一套婚姻体系,让它持续地传承下去。   


3

缺乏上升渠道的女性更容易被催婚


大龄未婚女性是被催得最急的一批。


在中国家长看来,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是没有出路的,就像一盆迟迟没有泼出去的水,再不泼都要凉了。


那句古话说得好: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对中国女性来说,三十岁仿佛是道坎,在此之前是青春少艾,在此之后就是货架上打折的水果,再也卖不动了。


中国家长常用的一套理论是:“我不管你过得有多逍遥自在,也不管你事业多么成功,总之就得嫁个人!”毫无逻辑却也毫无反驳的余地,于是便顺利将外界压力转移到女儿身上。


人类的矛盾性在他们身上完美体现。他们会因为女儿在中学谈得好好的恋爱感到羞耻,却为她二十五六没有对象自觉低人一等,如果到了二十八九还没结婚,恨不得她到大街上随便找一个雄性动物嫁了。


他们催婚时爱说:“你要多去试试啊,不试怎么会知道。”如果你相信就傻了,不是真的给你机会自由恋爱,而是要你速战速决,去嫁一个他们觉得满意的对象。


  • 如果你说自己是同性恋、无性恋,他们一定不会同意。


  • 如果你说喜欢上一个穷小子,他们也不会同意。阶级不对等的,统统都被筛选下去。


最好的对象,是毫无魅力可言,但诚意像钱包一样鼓胀的男性。长得丑点,他们放心。瞧瞧现在国民老公是谁就知道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女性缺乏通畅的进阶渠道,只能仰赖男性,特别是丈夫来获得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说现在的女性地位已大有改观,至少在你父母那个年代,在他们单位里是没几个女性领导的。


当然,在我们看来,如今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女性就业依然趋于边缘化、底层化,得到的社会资源更少,受到的保障也相对较为薄弱。


说到底,婚姻不过是一场财色交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至今还有指导意义,因为婚嫁仍然是之于女性的修罗场。在社会的长期灌输下,一部分女性,特别是享受了较多男权红利的那批女孩,欣然接受了通过嫁人改变命运的观点。


这一结果自然催生了“美女经济”和“女利主义”的蓬勃兴起,君不见多少女孩削尖脑袋跻身富豪相亲会,不惜挤出事业线,带上处女鉴定书,只为了争取后半辈子的衣食无忧?反之,支付不起交易费用的那批男性,则开始指责女性的拜金和势利。但这能怪谁?


不过,对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家长并没有奢望女儿去嫁一个亿万富豪,只要门当户对就行了。他们的紧迫感如此强烈,本质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相信:在婚恋市场中,女性年纪越大,就越贬值。只好催促你早早嫁了,好“交易”一个比较不错的老公。


中国式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什么中国家长会这样?


如果一个家庭健康和睦,夫妻相爱,家长必然祝福并带动孩子走向自由独立。然而,对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来说,家长似乎无意切断与子女之间隐形的脐带,更无法理解孩子对于他们插手婚恋的愤怒和反抗。


归根结底,不过是家长从小受到的情感训练不足,自身人格尚未完善,夫妻间又没有充沛的情感交流,导致情感需求向子女逆向输出罢了。


中国家长常见“病症”,大致可归为这几类。


01. 缺乏自我存在感/边界感


控制欲的本质,是没有自我。


“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感情训练,不是准备使其独立,而是使其永远地对自己依附。”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孙隆基这样解释“妈宝”是如何形成的。原因无他,不过是父母害怕孩子一旦出走,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心理上无所依傍罢了。从这点看来,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和“孝顺”的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婴”。


在中国家长中,母亲更是典型的低自我人格。传统的贤妻良母终其一生为儿女而活,她们一旦怀孕产子,将甘愿牺牲所有,只为了让子女得到精心照料。不能说这不好,但等到子女成年后,她们往往要求子女留在临近城市,从事稳定的工作,听从自己的意见。


而这一切,是以偿还、报恩、反哺的形式出现的。换句话说,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既是脐带也是锁链,搞不好将限制孩子的独立发展。


至于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对母亲的期望造成的。在母辈的适婚年龄,外界更多以生育孩子的温床、侍奉公婆和老公孩子的保姆角色来要求她们,如果将太多精力放在个人事业和兴趣的开展上,将被认为不适合当一个好母亲。


难怪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恒常以磨灭了个性、为家庭奉献一生的模糊形象出现,因为那正是社会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自我的存在就意味着边界的存在。对于缺乏自我存在感的人,自然也很难有明确的自我疆界。


所以,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家长意识非常强烈,却没什么边界意识。如果你谈恋爱没有提前告知,或自作主张嫁娶一个他们不甚满意的人,他们一定想方设法干预一番——虽然你已经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你拒绝了他们为你张罗相亲、安排婚事的主张,他们同样会觉得你是不孝子女。


02. 婚姻的貌合神离


不少中国式婚姻里的恩爱夫妻,看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实则属于假性亲密关系。


在他们青春期时,基本对一切男女关系都采取回避闪躲的态度,故而失去了宝贵的爱情训练,使得感情磨合中的诸多问题在步入婚姻后才显山露水。


就像孙隆基说的,“这种倾向,常使一个人将青春期整阶段的抹煞掉,而结婚遂变成时辰到了自己不得不去履行的态度。”因此,在他们对待“合约式婚姻”的态度上,往往形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压抑自我去履行义务,一种是全然弃家庭于不顾,去外面寻找新天地。


而对于把婚姻当作职责肩负起来的那拨人,必然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怎么一点都不领情!”


不睦夫妻很难给予孩子较好的婚恋指导,因为他们自身婚姻就是由一些错误观念所构筑的。


一来,他们没体验过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深刻、自由、互相回应的感情联结缺少亲身实践;


二来,因为缺少夫妻之间应有的亲密感,只能以催促儿女结婚这样方式来进行情感互动,弥补自己的情感需求,故而形成一个恶性循婚。


也就是说,夫妻的情感生活越不幸福,将越有可能导致孩子陷入病态婚恋的漩涡之中。


03. 社会共同心理的推波助澜


有时候,家长逼婚并非单枪匹马行动,而是与“催婚者联盟”联合作战。


一个猜想,为什么逢年过节,大伙被催得最厉害?大概是只有这个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三老舅这些持相似观点的人才会齐聚一堂,形成一个“回音壁”,相同的意见便不断得到强化。


你的家长身处其中,哪怕婚恋观与亲朋戚友不尽相同,也很难毅然决然地说:“不,我们家孩子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我不操心。”


同样的,如果你父母长期交往的人观念都比较开明,那么他们也更倾向于鼓励你自由把握婚恋的节奏;反之,他们将更倾向于敦促你按照他们的意愿结婚。一个集体中紧密联结的人总会互相影响,无论他们愿不愿意。


所以,你母亲去搓麻将或跳广场舞回来,很可能突然和你说:“隔壁家那谁的孩子都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能带个男/女朋友回来啊?”这时你会知道,她是被他人影响的。由于同辈效应,你的父母将和他们交好的人三观越来越相近,劝婚的口吻也会越发相似。


助你反击逼婚的实用小锦囊


  • 告诉父母催婚是一项失败的投资


所以,面对催婚有什么办法摆脱?


第一个方法,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击败他们。


有人面对催婚倾向于讲道理,譬如还没遇到有感觉的人啊,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啊,虽然都属于理性客观的理由,但不要指望家长能从你的层面理解你哦。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式婚姻的本质是代际供养体系,什么“感觉”啊,“不婚”啊,隔着时代的鸿沟,这些坦诚的言论只会让父辈勃然大怒。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草率结婚乃一项失败的投资。没错,实际点,从利益的角度告诉他们催婚是站不住脚的。


如何措辞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示范一下,如果家长以“女生不抓紧结婚就不吃香了”为由逼婚,你可以回一句:“女生要把一生的青春、贞操、情感、时间都投入到婚姻里,如果不谨慎选择,随意敷衍地嫁给一个男人,投资失败就是一辈子的痛苦,再也没法回头了。”那么他们绝对哑口无言了。


对于男生来说,你可以这样回应:目前经济基础还不够扎实,希望父母出钱给我买房,否则没有姑娘愿意下嫁。如果你爸妈没有这么做,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催婚了。


  • 抱团取暖,不因父母施加压力而妥协


既然逼婚者可以找到他们的组织,那么你也理所当然可以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一个“反逼婚联盟”。


你们可以线上分享反逼婚的经验、心得和小故事,线下发起好玩的聚会和活动。


更重要的是,孤军奋战的恶劣心情被冲淡了。你不会因为被父母逼急了,没头没脑地栽进一段婚姻里,因而耽搁了自己后半生,或陷入一场闪婚闪离的闹剧之中。


甚至你还可能在里面找到真正的挚爱。  


所以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不要因为父母的无心之举而妥协,也不要为上个世纪的错误观念买单。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爱情也是你的。


一个人有权利什么时候想恋爱就恋爱,什么时候想结婚就结婚,哪怕你最最敬重的父母施加压力给你,也不能为了顺应他们的要求而违背个人意愿,否则,你的一生将有可能在无尽的后悔中度过。


婚姻只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但婚姻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全部意义。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06

[2] 《巨婴国》,武志红,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12

[3] 《无后为大》,关军,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10

[4] 《在假性亲密关系中逃避真的亲密感? | 你以为很近,其实你们很远》,knowyourself,2015. 08

[5] 《有点意思!为什么“早恋”这个词偏偏诞生在中国?》,互联教育,2015. 10


*作者:阿猫,女性,90后。谈性说爱专栏作者,偶尔也给Vice撰稿。微信公众号:阿猫啥都不知道(basicword)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