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劲松的两次“从0到1”


1984年大学毕业,

1988年赴日留学,

2005年回国,

2018年加入之江实验室,

国内外辗转,

李劲松在医学信息学领域耕耘近40年。

从追赶国外,到弯道超车,

李劲松用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诠释了对科研的热爱。



0126岁拿到人生第一个“科技进步奖”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在国内兴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始部分取代人工,具备财务管理等功能的单机应用在一些大医院落地。

1984年,李劲松大学毕业,适逢安徽省立医院想要提升医疗和信息化水平。浙大生物与医学仪器专业毕业的李劲松是彼时不可多得的人才,筹备CT室、搭建医疗信息系统,刚入职,他就被委以重任。

“我当时的工资是51块,医院给我们批了十万经费,让我们去买计算机。”安徽省立医院的党委书记眼光前瞻,如此充裕的经费,足可见院领导对于信息化的支持和期待。

拿着这笔“巨款”,李劲松与几位小伙伴跑到上海买回六台微型计算机。

“那时候的信息化系统基本上都是单机应用,一台计算机只能干一件事情。”李劲松回忆道,“我们用这六台计算机搭建了一个局域网系统,不仅具备财务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管理、药品管理、病床管理等功能,计算机之间还可以相互读取传输数据!”

这样一套系统在当时的安徽省立医院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能够及时知晓药品状态,动态掌握每日入院病人数量。李劲松和同事们凭借这套系统,获得了1988年的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尽管当时帮医院提升了运营效率,但支撑系统的硬件放在国际上对比仍然相形见绌。“我们用的是微机,国外的一些医院已经开始用上内存更大、速度更快的大型机了。”

于是,刚刚小有成就的李劲松决定出国,长长见识。

在日留学、工作的18年间,李劲松完整地经历了计算机设备的大升级、电子病历的大规模推广、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发展应用。2005年一回国,他便开始专注于电子病历系统以及远程医疗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相继开展了“国际临床数据交换” “基于语义技术的电子化临床路径”等等重大项目。


02投身之江,实现“弯道超车”

李劲松回国时,国内的电子病历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直到2010年之后,有关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的政策细则才密集出台。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公开信息,2019年,西医类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全国平均级别首次超过3级,其中78.13%的省份平均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

事实上,3级在评价标准中仍然是一个较低的等级。根据卫健委的评价标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9个等级,3级水平需要实现部门间数据交换,4级需实现全院信息共享以及初级医疗决策支持,更高的级别对于医疗数据的共享、医疗决策支持以及健康信息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医疗数据的共享利用,谈何容易。

“国内人口基数大,数据采集乱、不完整,缺乏标准,导致很多数据不能用;病历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医院存在数据泄露担忧,以至于不敢用这些数据;医生不是计算机专家,他们也并不具备从数据中提取疾病信息、利用数据指导医疗的能力。”李劲松指出,“不能用、不敢用、不会用”是挡在医疗数据深度利用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数据在沉睡,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李劲松坚定地认为,这一领域大有可为。他需要一个体制机制更为自由的平台,支持他翻越这“三座大山”。

2017年,之江实验室向李劲松递上了“橄榄枝”。不到半年,“多中心临床数据深度利用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便在之江实验室成功立项,团队快速组建。

2021年6月,这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年科研攻关,李劲松带领团队打造出多中心智能医学信息平台,自主研发领域内最高效的同态加密技术,在原始数据不离开医院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共享;研发完成超大规模电子病历知识图谱系统,截至目前已覆盖21大类医学标准术语集、包含537万医学概念实例、4025万概念相互关系以及9600万篇文献知识关联。医疗数据“不能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被一一攻破。

“临床数据的深度利用是全球都在研究的课题,每个国家有各自的利用方式,也存在不同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这一块已经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不再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可以说实现了弯道超车。”李劲松表示。

“一开始做电子病历是从0到1,后来系统慢慢完善,大数据成为热点,挖掘数据海洋之中潜藏的价值,成为新的从0到1。”李劲松说,“就这样,被兴趣和好奇心驱使着,一个问题解决了继续解决下一个,最终做出真正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成果。”

目前,李劲松团队研发的多中心智能医学信息平台已接入杭州、南京、合肥等3个长三角省会城市的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百万级术语的知识图谱部署仅需数小时便能完成。基于此平台,团队牵头的ISO国际标准得到了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伊朗、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多国专家的支持,于2022年9月正式获批立项,将为全球多中心临床数据协同利用贡献中国智慧。


03带领团队,继续下一个“从0到1”

在医学信息学领域耕耘近40年,李劲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科研热情,除了睡觉,他的时间几乎被科研占满。

“李老师的工作热情和精力非常高,经常工作到深夜,从我加入团队到现在,一直如此。”四年前,数学系博士毕业的胡佩君加入之江实验室,是李劲松团队的“一号员工”。

耳濡目染,李劲松的工作态度让团队成员们看在眼里,大家自觉地团结在他周围,对科研全情投入。

“科研往往是一个连续性不可打断的过程,某个构思或者演算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项目攻关的时候,我们经常跟着李老师工作到凌晨。”李劲松团队成员、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周天舒说道。

“李老师的站位很高,对方向的把握很准确。产出结果、临床意义、应用场景,是他始终强调的。”胡佩君说道。

疫情期间,李劲松带领团队,日夜攻关,用一个月的时间研发完成了“面向全科医生的新冠肺炎风险评估决策系统”,有效提升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为服务杭州亚运,团队打造了亚运急救保障系统,打通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绍兴五个城市系统,能够通过中心数据驾驶舱高效调度医疗资源。

不较得失,只重收获;不问成败,只言成长!这是李劲松给团队定下的座右铭。项目牵引、机制保障,在李劲松的带领下,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已经集聚起一支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医学多学科和技术领域交叉的大团队,并多次获评之江实验室年度优秀研究中心。

对医疗数据的挖掘仍在继续,多中心智能医学信息平台的技术、模型、知识在持续迭代。李劲松和团队也在寻找和发现新的研究问题,继续下一个“从0到1”。

“我认为,未来的医院,不但有内科、外科,还可能出现一个‘人工智能科’,直接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撰稿 | 肖乐

编辑 | 陈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