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臧营桥:五岔路口60年,最是新乡“烟火气”……

李文艳 相约新乡 2019-05-25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外宣公众号


  我不敢说,繁华、拥堵但又很接地气儿的臧营桥,就是心脏”,但一桥连起了两岸三道的臧营桥,一定是新乡的一条交通要道。


  其实,除了五岔路口的交通环境,很多“老新乡”们还对臧营桥的一段历史耳熟能详 ——“小冀到新乡,一溜十八营”



岳飞点将,上臧营


  臧营桥旁的臧营村,就是岳飞抗金时在新乡修建的其中一座营台的地址,而且,这里是岳飞当年修建的十八营中唯一亲自登顶点将的营台。


  当年,金兵固守新乡县城,城墙又厚又高,金兵站在城墙上看岳家军看得清清楚楚,一眼看到底。而城外由于地势低,岳家军却看不见金兵。于是,臧营、孟营的乡亲们一起涌到村头,在臧营的村东、孟营的村西筑起了土堆。岳飞就是在这个土堆上分兵点将,指挥作战,大败金兵。



  后来,乡亲们怀念岳飞的英雄事迹,就在其扎营的18个村庄名字后添上一个“”字,只要一说村名,就知道是岳飞当年扎营的地方


  千年前英雄点将的场景,宛在耳畔。《满江红》的豪情与精忠报国的壮举,则随着历史河流,如血脉般淌在每一位新乡人的身体里。秉承着对英雄的敬仰,这里的人民用勤劳与善良,在麦浪飘香里笑谈一次次的丰收年。


麦浪飘香,话丰年


  两岸垂柳抱绿城,一渠碧水分东西,桥在水上,水在桥下,宛若一幅天然图案。


  如今,可能很多人对千禧之年修建的新桥记忆深刻,而对紧邻新桥一侧的老桥已记忆模糊。殊不知,这座依然承载着熙熙攘攘的渡河人的老桥,已在这儿静卧了一个甲子之久。


  一位叫张忠的老人,今年77岁,是一位从小生长在臧营村的村民。她说,这座老桥是在1953年人民胜利渠开渠之后,修建的一座木桥,当时这座桥还没有名字,人们习惯称之为引黄桥


  曾经,臧营桥周边是良田沃土,村民们过着带月荷锄归的祥和生活,在这里,夏有麦浪秋有棉,渠边桥上话丰年承载着村民们一车车粮食的过往,慢慢地,这座木桥开始变得不堪重任,成为危桥之后,相关部门又在原来的桥墩上修起了现在的水泥桥,之后,又加上了现在的不锈钢栏杆。虽然新桥就在一旁,但这座老桥从不显得落寞,每天,从这里徒步的行人与一侧新桥上拥堵的汽车相比,显得更加惬意与自在。


  但是,这里的村民们却随着城市的发展,“洗脚”上岸,从田舍搬进了林立的高楼里,变为“城里人”。昔日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了繁华城市的一隅。


五方繁华,汇两桥


  六十多年里,老桥见证了一方城区的变迁,但日渐裸露的水泥桥面已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于是,在2000年,由新乡市市政工程处施工,一座横跨河渠两岸,宽34米、长30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惊艳出世。一座桥,贯通了向阳路,劳动路,黄河大道三条主干道。这,就是我们现在眼前的这座臧营桥。


  新桥跟原来的老桥并驾齐驱,连接两岸,这让很多第一次经过这里的人,都惊讶于它五岔路口的设计,无论什么时候,这儿都是一幅车水马龙的景象,站在路口,望着东西南北的红绿灯,手足无措到不知道该怎么过马路


  而臧营桥边的“土著们”,却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繁华,拥堵和烟火气。



生活美味,两相宜

 

  每次走在臧营桥东侧的桥头,总能看到一些打临工的匠人,他们很多人在自己的三轮车上挂上写着自己手艺的牌子,比如专修屋顶漏水、各种管道疏通、房屋装修等。然后就聚在一起,抽着香烟、聊着家常,还时不时地发出一阵爽朗而满足的笑声。


  而在他们身后、不足一公里的河渠一侧,一大早,各种摊贩便已摆好自己的货物。他们大多是周边的老人,并非是迫于生计,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点乐趣。所售物品中,除了一些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外,还会有一些老花镜、小宠物、各类花卉等一些颇得中老年人喜欢的玩意儿。


  来这里逛的,也多是家在附近的贤惠小媳妇。她们深知常去的那家摊子,老板总是把多余的零钱抹掉,买个茄子都会送把葱。


  在桥头的渠边,多少年来,这方水土上的人们,上午买菜、做饭、家长里短,下午下棋、健身,晚上散步、遛狗,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


  而对于很多吃货们来说,桥头往南大约一百米的劳动南路,那可是一处位置绝佳的美食天堂


相爱相杀的臧营桥烧鸡张记熟肉


  臧营桥烧鸡,从十几年前桥头的一家小店铺开始,如今在全市已有近百家分店。在老一辈新乡人的记忆里,臧营桥烧鸡占据了许多美食回忆,鸡肉熟烂离骨,入口香味浓郁。即使今天路过这里,百米之内,都能闻到浓郁香味。


  而相邻而设的铺子——张记熟肉,也与臧营桥烧鸡一起,比肩而立十数载,相爱相杀,在桥头一起,把香味沾满了行人的衣裳。


路东路西的两家5号米皮


  虽然居住在此多年,但小编也一直也没能明白,为什么两家几乎一样的店铺,不仅用着几乎一样的招牌,就连位置都分设劳动路一东和一西,隔空相望几十载,要用实力来验证他们的势均力敌。


小崔到老崔:蛋糕房的铁粉儿生生不息


  紧挨5号米皮路东的小崔蛋糕房,几乎承包了周边市民的所有生日甜品。十几年来,店主应该已经由小崔变成了老崔,粉丝们却在老粉不减、新粉不断地增加着。在这里,纯手工打造着各类馅品的老婆饼、纯动物奶油的大泡芙等,尝一口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味道。小编还要悄悄地告诉你,这里温柔可人的服务员,笑起来会让人觉得比甜品还甜。


  除了这些年长的“钉子户”店铺,在这段不长的路上,还有从不足五平方的店铺里飘香的果木烤鸭、传统手工炒制的瓜子铺、物美价廉到买香菜都不用看价格的新悦城……



万家灯火,融两岸


  可以说,从臧营桥向北是瓜果飘香、散步遛狗的惬意,往南是美食林立的烟火气息,往西是老城区的内敛与厚重,往东则是新城区的年轻与朝气。


当我们,将目光投放在这片土地上时,

那桥上行走的分明是光辉灿烂的岁月

桥下流淌的,分明是秀丽澎渤的过往


  虽然,与众多正在崛起的新商圈相比,这里没有窗明几净的写字楼,没有高速运转的快节奏生活,但这里却有着最美好的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浪漫,有着二人对酌一杯复一杯的惬意,有着夕阳河畔共话情谊的温馨,更有着一桥融两岸万家灯火明的幸福与安详……


欢迎您,

结伴走过臧营桥,

发现新乡好时光。

 


【本期编辑】杨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点击图片↓↓↓观看新乡大片


从前,读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当时年纪太小,不明白其中包含的感情,直到观看《心想是城 相约新乡 》,才明白:你爱的这片土地上,有你的回忆、你的脚步、你的未来!


往期回顾

新乡人为何被称“牧野儿女”?这应是“中国历史的选择”!

今年中秋、国庆去哪儿?新乡各地美景、美食、活动正闪亮“登场”!

新乡“文化代言人”:郑大首任校长、NBA球星、刘震云……

河南新乡最震撼“大片”刷屏,“心想是城”惊艳全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