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个城门的新乡:人在街上走,墙在脚下沉,看见1400年的梦!

杨杨 王嘉俊 相约新乡 2019-05-25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时明月曾说,真实的历史非常有意思……简单的“生卒”两字,背后就是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是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比如说,河南新乡的5个老城门和那段老城墙,就各有精彩故事!

 

供图:新乡市史志馆

  新乡置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变迁,就城墙的建设,明朝县志清朝县志都有铭文记载:隋,开皇六年(586年),新乡置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在新乡卫河南岸始筑城土。城高1丈8尺,周长5里242步,有城门四座:东门名迎恩、西门名来宾、南门名朝阳、北门名拱辰

 

  因城内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状如伏釜,俗称龟背城,即新乡旧城。


  初建城时,城内的街道有大北街、大东街、大西街和南街,另修辅道叫小东街、小西街、小北街,城门里叫“街”,门外叫“关”,如东关、北关、西关等。


  为加固城池,到明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沿城外围开挖深宽各丈余的护城河,将城墙加高至2丈5尺,顶宽9尺,底宽倍之。还建了敌楼、角楼和铺舍等。顺治十年(1653年)夏因山洪河水并发,平地水深数尺,城楼倒塌,在重修时又整修了马道,而今劳动桥灯饰城门口一段路仍叫东马道。


这条街曾是新乡北城墙外的一条马道

摄影:王嘉俊

 

  乾隆十二年(1747年),整个城墙内土外砖,块石基础,城碟980余个,城高2丈8尺,顶宽9尺。北有月门(俗称瓮圈),有城门名叫角钥。


  民国24年(1935年),为方便来往平汉铁路新乡火车站的交通,国民政府在北门西南外开了一个城门,起名小西门。因此,新乡城池在解放前有五个城门

 

  1938年后,日本占据新乡,城墙失去保护县城的意义,民众填坑取土,使原有城墙变得千疮百孔。直到解放前夕1948年秋的一场大雨,除了城里十字外,到处一片汪洋,城墙泡在水中过久,又有多处倒塌。


  1951年5月,平原省新乡市人民政府成立拆除城墙委员会,将城墙上的砖移用其他建设,原城墙基的位置,就演变为环城街

 

新乡老城门:前世今生

↓↓↓


东 城 门 —— 迎 恩

位置:环城东街与大东街交叉口


供图:史继祖

 

  先来说说东门。


  现在新乡的环城东街和大东街交叉口就是东城门所在位置,环城东街地底下就是东门老城墙的墙基。


   环城东街,曾是新乡东城墙的墙基位置  

摄影:王嘉俊

 

  中国人讲究“紫气东来”,所以只要有贵人显要来新乡,都会从东门进入,这里就是新乡旧城的政治中心,曾是新乡县政府所在地(今关帝庙斜对过位置)。

 

 

北 城 门 —— 拱 辰

位置:劳动桥南



供图:史继祖


  

  现在新乡市劳动桥南附近就是北城门的位置。


    史继祖站在劳动桥南头叙说“北城门”  

摄影:王嘉俊


  北城门是新乡旧城最繁华的地带!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当时的CBD。


  北城门靠近卫河,是一个“水陆码头”,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繁华,也是唯一一个有瓮城的城门。1927年—1928年冯玉祥主政河南工作,他就把家安置到今新乡市北关傅家大院,办公室在河南省省会——开封,足以说明当时这里的繁华和重要程度。

 

  史继祖先生已过古稀之年,从小就生活在现今劳动桥灯饰城“东马道”,他告诉我们,如今老家墙底下两米深处就是北门老城墙的砖。

  

  而且,北门外曾有一座北关大桥,壮观如斯:


供图:史继祖

  

  曾经的北关大桥,劳动桥修建后废弃,今天,在劳动桥东侧还有几个桥墩,就是老北关大桥留下的遗址。该桥原名“邵公桥”,始建于宋代。遥想当年,这里熙熙攘攘,引车卖浆,人声鼎沸,恰似一幅新乡版的《清明上河图》。   

 

 

南 城 门 ——  朝 阳

位置:劳动路中段公园西门

 

供图:史继祖


  相比北门和东门,南门算是相当冷清了。因为“”通“”(音),古人比较忌讳,所以很少有人走南门。南城门之外没有“关”,在当时都是打仗安营扎寨的地方,所以,这一代有许多带“营”字儿的村名,曾有岳飞抗金的战场。

 

  现位于新乡市红旗区劳动路中段,人民公园北墙与市染织厂分界线之间现存一段不足百米高不过丈余的黄土堆,就是南城门东侧的一段古城墙。

 

人民公园西门北侧硕果仅存的一段旧城墙,城墙向西延伸处即老新乡南城门。摄影:王嘉俊


上图为城里十字的老槐树,老新乡的南大街,就是今天胖东来(大胖)西侧劳动路右侧的人行道,向南延伸至公园西门就到了上图的城墙处,南大门就在这里。曾经这棵树在南大街的东侧,当劳动路修好后,槐树却到了主干道的西侧


 

 

西 城 门 ——来 宾

位置:西大街与环城西街交叉口

 

 供图:史继祖


  西城门的位置,就在现在的西大街和环城西街交叉口,“门外”就是今天的胜利路,东方文化步行街东入口。


这里曾是新乡南城门的位置  摄影:王嘉俊


由南向北拍的环城西路,延伸到平原路上。这条街曾是新乡的西城墙基位置。  摄影:王嘉俊


  只是,这里从前是处决人的地方,类似于故宫的“午门”。

 

  难以想象,千百年过去了,如今这一带美食繁多、商场林立,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悄无声息,却把事物改变得翻天覆地。

 

 

小 西 门

位置:胜利路石榴园社区一家属院入口


老新乡的新西门(小西门)  供图:史继祖


  最后说说小西门


  当时平汉铁路修好后,新乡火车站的位置在建国路(姜庄街——石榴园),为方便城里的百姓去火车站乘车,就在西门的北侧(怡园广场东侧环城西街和北街交叉附近)临时开了一个小门。如今这里变成了烟火气息浓重的生活区。

 

图片左侧的大楼即新乡领海国际酒店,环城北街曾是西北城墙的墙基位置。  摄影:王嘉俊



 结  语 


↓↓↓

  新乡老城墙,刚建成时约一丈八尺高,如今,隐匿在喧嚣中,一段残垣下,见证历史沧桑与现代繁华。


风雨千年,

新乡如我们的家,

院墙和院门都变了样。

走在城里,

一不小心,就踏上了历史的墙。


这是一种先辈永存的荣耀

给予我们建设家园的力量



 

【本期编辑】杨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注】本文资料来源《清康熙 新乡县续志》《新乡文史资料 雪禾曲》《红旗区文史资料》。


点击图片↓↓↓观看新乡大片


从前,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当时年纪太小,不明白其中包含的感情,直到观看《心想是城 相约新乡 》,才明白:你爱的这片土地上,有你的回忆、你的脚步、你的未来!


往期回顾

新华书店在新乡:始于1948,致敬爱书的你!

河南新乡最震撼“大片”刷屏,“心想是城”惊艳全球!

望京楼:新乡到北京“最近”的地方,离天只有“三尺三”!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