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暮雪千山,数万珍禽,直飞新乡而来!

李文艳 相约新乡 2019-05-24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外宣微信公众号

  你说,寻常百姓家,几乎再难见“自去自来堂上燕”?


  我却要说,在这隆冬时节,数万只珍禽已越万里层云、暮雪千山,来到太行山下新乡,蹁跹在黄河的汀洲之上。


  在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美的芦苇荡,有好看的珍禽,还有人鸟情深的动人故事……  

   

芦苇荡: 候鸟悠然“回家”


  如果你看多了城市的喧嚣,不妨移步这里,与这些今年刚刚到达这里的远方“客人”赴一场万里之约


  不必刻意的赶时间,不必来的太早,在这里,一天当中,任何时刻你都能欣赏到绝美风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天光、云影、碧水、浅滩、芦花……偶尔白色的天鹅从苇丛中飞掠而起,似白色的精灵跃上湖天之间,便是一场精美绝伦的《天鹅湖》。而如果够幸运的话,还能看到“鸟中大熊猫”——大鸨的倩影。


坚守:只为天堂飞羽


  这些冬候鸟初与新乡结缘,始于三十年前,此后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迁徙而来,在新乡黄河湿地栖息越冬。漫长岁月中,于新乡人,他们从远道而来的客人变为朝夕相处的“家人”。


宋克明


  宋克明是长垣县一名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位大鸨保护者。如今,已年逾半百的他,头发花白,甚至冬天还会因支气管炎经常咳嗽不止,但他仍坚持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保护大鸨


  每天只要有时间,一人、一单车、一个望远镜、一套纸笔,便出发了。这段百公里的路程,他已走了20多年


大鸨(学名:Otis tarda)

大鸨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大鸨分布很广,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普遍处于下降趋势,在中国估计总数仅有300~400只。

↑↑↑【小知识】认识大鸨


  要问他,保护大鸨与人类到底有什么关系?作为农民的他,也说不出个头头道道。但朴实的他却觉得,大鸨和人类是一样的,他只是想让离家的大鸨“有家可归”,在“家中”不受伤害。


  宋克明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当地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是最辛苦的,每天晚上巡护200公里,光一辆车的油钱就要200元,全都是自掏腰包。他为环保奔走了二十多年,几乎投入了所有精力。


宋克明


  由于多年在河边巡护,湿气大,我现在也有了支气管炎的‘职业病’。”宋克明笑着说,志愿者来来走走,只有他和几个骨干在一直坚持。“保护大鸨已经刻不容缓,我也想退休,但现在还离不开我。”


  说完,他讲话声戛然而止,半晌,他深呼了口气,才继续说:你们可能觉得一个物种灭绝,对人类没有什么影响。我虽然说不太清楚,但我坚信这件事情的意义重大。”


王永昌


  而长垣县孟岗镇的王永昌,原本是经营在文岩渠内的一名螃蟹养殖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丰衣足食、优哉游哉。


夜巡


  但在一次偶然的机遇,王永昌报名参加了一次夜间公益巡护,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但自己投身到了黄河湿地保护者的行列,还拉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抵制食用、买卖野生动物的队伍之中。



  由于是民间组织自发的志愿活动,王永昌的汽车维修、燃油和夜里为志愿者买饭全部是自掏腰包每年的螃蟹卖出后家里都是见不到他的钱,为此家人还特别不理解地和他闹过别扭。


  此时,王永昌都是微微一笑:为了让咱们的后代也能看到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用你我的力量去延缓动物的灭绝脚步,是一件无愧于良心的事情。



  还有巡护员李盼一家两代人前后四十年守护湿地的坚守;

  还有封丘县应举镇村民周秀与大家接力营救受伤大鸨的义举;

  更有每年全体新乡人对这些精灵们的热情欢迎与期待……




  而正是这些汇聚一起的善举,让这些珍稀物种,数年来在保护区一只未伤,一只未少。

相伴:新客已成故交


  从最初相识时的喜悦,到相知、相守的细心呵护,新乡人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这片横跨封丘和长垣的两万多公顷的天然湿地,198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十年的时间,义务宣传、救护候鸟的志愿者不断涌现,从单纯对白天鹅的保护,上升到对其栖息地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


  周边群众爱鸟护鸟意识也不断增强,在此越冬的侯鸟数量逐年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几十只、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数万只。



  在此,我们也呼吁:


  如果你想感受美丽新乡,请抬头看一眼天空



  无论你在哪,当你看到翅膀越来越少的时候,为时已晚。  

  

  保护候鸟,保护它们的繁殖地、越冬地、迁徙廊道,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相约新乡·相约艺术

↓↓↓

(点击图片 了解详情)



【本期编辑】嘉俊 杨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图文来源】部分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新乡大师离世,贾平凹深深遗憾,只因他尚未名满天下……

新乡人的“煤火台”,曾是对抗“大雪”的神器!

别了,“双枪李向阳”……

新乡东区“平原起峰”,当是河南“第二高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