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乡市花、市树你都见过,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杨杨 嘉俊 相约新乡 2021-08-02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外宣微信公众号


新乡,按时节算来,

很快,

在太行厚实的“脊梁”上和黄河的漫漫故道里,

将会堆起千堆“雪”


紧接着,

在牧野人家的房前屋后和卫水河畔的寻常巷陌,

也将迅速燃起万点“火”。



一种树,一类花,

携千般风情,举世看来,

最钟情的,还是新乡……



市花 市树

定了!

↓↓↓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兴起了市花、市树评选。新乡自1982年也启动了“市花、市树”评选活动后,经绿化部门提名、全市民意调查、市长办公会议讨论,1988年6月9日新乡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研究决定:石榴花为新乡市市花,国槐树为新乡市市树。



市花

石榴

↓↓↓

石榴花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花石榴和果石榴两大类,是新乡市乡土花木,具有地方特色石榴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吉祥物。

 

石榴作市花,象征着新乡立足本地、春花秋实、欣欣向荣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河南通志》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种在河阴县(今荥阳北邙、广武一带),又名安石榴

 

关于“安石榴”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


向上滑动 看故事~


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安国指今日的布合拉,石国指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


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河阴县志》记有:“北邙石榴,其色古,籽盈满,其味甘而无渣泽,甲于天下。”河师大生物系教授李大卫考证:石榴的第二故乡是河南。


新乡市自唐朝就有人在县城西北、卫河南岸种植大片石榴,形成居民点,称为石榴园。


石榴园大街东口居民院内石榴树

供图:西街办事处


石榴园的街名沿用至今,新乡市民传统绿化美化庭院的主要方式是:“葡萄架、鱼缸、石榴树”。

 

新乡市和谐公园石榴花主题雕塑

供图:新乡市园林局


石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等,降低烟尘、净化空气,有保护美化环境和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作用,是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绿化设计的理想树种,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

 

牧野大道石榴


目前,新乡市区主干道已有花石榴6万余株,主要分布于牧野大道、劳动街、人民东路、新七街、中原东路、荣校东路、站前六路、平原路等;广场、游园、单位庭院、居住区也栽植有大量果石榴、花石榴。

 

新乡市人民公园石榴专类园

供图:新乡市园林局


新乡市人民公园内有石榴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植有400余株石榴,品种繁多,以果石榴为主。盆景园的石榴老桩盆景有数十株,盆景石榴呈现给人们的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石榴树姿优美,枝叶秀丽,春天新叶嫩红,婀娜多姿,夏天红花似火,鲜艳夺目,入秋累果悬挂,丰硕喜人。作为叶、花、果兼优的观赏树种,或孤植或丛植于庭院、游园之角,对植于门庭之出处,列植于小道、溪旁、坡地、建筑物之旁,也宜做成各种桩景和供瓶插花观赏。


新乡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榴花”烟标


新乡市内有很多社会团体、商标以榴花为命名,如:榴花牌香烟、榴花饭店、小石榴花艺术团、榴花副刊等。

 

两千多年来,人杰地灵的牧野大地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石榴文化之花。中国石榴文化凝聚着“采国外名花,结国内硕果”的意蕴,显示着新乡人民对美好吉祥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也预示着新乡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市树

国槐

↓↓↓

国槐是豆科的落叶乔木,特点是树冠大、枝荫浓、易栽培、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很适合城市用来作行道树。

 

新乡市劳动街行道树国槐

供图:新乡市园林局


国槐在民间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把它作为吉祥树、幸福树。我国自周代起就在皇宫种植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因此故宫里的古槐很多。

 

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


洪桐大槐树  


此外,槐树还具有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河南民间至今还有:“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的传说。

 ↓↓↓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这是对发生在明代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

 

明朝大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据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通过这种方式,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历史典故


1.歌谣

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传说,移民们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

 

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2.解手

当时移民中的一些不愿意移民的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


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解手。


3.身体特征

据移民后的后裔讲,他们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


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


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


一个更为盛行的传说是,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


国槐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其叶、枝、根、果皆可入药,种子可以用来榨油、酿酒等。每年七、八月份把国槐花蕾摘后晒干,成为槐米,槐米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医药原料,内销外贸都供不应求。槐树还是防风固沙、建筑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

 

近年,新乡在新飞大道、西华大道、劳动街北段、自由街南段、文化路、南二干、姜庄街、一横街等街道栽种槐树,彰显城市特色。

 

新乡市劳动街200年树龄古槐树

供图:新乡市园林局


现新乡市内最老最大的古树以国槐为最多,劳动街城里十字有一棵树龄200年的古槐树,被新乡百姓尊称为“老爷槐”。该树栽于清末年间树高10米,胸径80公分,冠幅10余米,长势旺盛, 由专业队伍定期进行养护管理。近些年,新乡道路拓宽改造时,为了保护这棵古树,道路绕树而过,并为这棵古槐围设栏杆。

 

系马槐


封丘县陈桥村有一株宋朝古槐,传说是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领赵匡胤带兵在此反戈,黄袍加身,拥为宋帝,当时拴马于此树,人称“系马槐”

 

辉县市委前院古槐,唐长安年间(701~704)县令曹怀节所植,距今千年以上,虽中空如笼而枝叶繁茂。   供图:郭冬青


卫辉市桥北街的大槐树(唐槐),辉县市委院内的槐抱榆、百泉风景区内的柏抱槐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古树名木

 

新乡市新飞大道行道树国槐

供图:新乡市园林局


国槐作为新乡的市树,代表新乡人民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展示出新乡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想到一种花,就会联想到一个城市!

记住一种树,就是记住了一个城市!


市花和市树,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而且对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于我们每个普通新乡人而言,他乡遇到家乡故人,问一句:石榴著花未?亦是它们被赋予的最朴素的意义。

END



【特别感谢】新乡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提供文图资料。

往期回顾

“7天,5个亿”:辉县百泉,这个“龙头”当了644年!

这里是河南工学院

这里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这里是新乡教育!

总  监 制:李国强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王高峰       

执行主编:尚建东 王未来    

责任编辑:王嘉俊 杨 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