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闻香识新乡——卫辉号

文艳 相约新乡 2021-08-02

·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经历时间酝酿的珍贵品种雪桃

荣获中华名吃金牌的世魁牛肉

“豫北三花”之一、享有国际盛誉的卫红花

细密均匀味鲜柔嫩、征服过岳飞大将军的豆腐……


 

好山好水产好物,卫辉的“物”是大自然倾心的馈赠。

 

在这里

卫辉手艺匠人带来的

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的特产

更是一份传承与匠心


码头豆腐、豆腐皮:征服岳飞的美味


如果有人问哪里的豆腐好吃?卫辉人,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码头豆腐。



卫辉的北码头村是卫河漕运码头所在地,在卫河兴盛时期,由于八方往来客商云集,这里很快便有了豆腐、豆腐皮的加工技艺和作坊。


关于码头豆腐、豆腐皮还有一段佳话。


岳飞率部行军在卫河之畔时,码头百姓以自家磨制的豆腐前来犒军。有一家豆腐作坊因为来不及将豆腐制作完成,便抬着一锅热腾腾的豆浆来到了岳飞面前。



岳将军见豆浆表面凝结成皮,岳飞拔出宝剑将其拨到一旁,没想到收回宝剑时竟然带出一大块黄澄澄的皮子来,且香气四溢,让人顿起食欲,岳飞撕下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顿觉醇香浓厚,津津有味!


将军不由感慨到:“真乃人间美味!”岳家军大餐一顿,军心大振,在岳飞指挥下奋勇杀敌,取得大捷。


群众回去后纷纷效仿岳家军从豆浆表面挑出薄皮,唤作“豆腐皮”,口感非常好,四方宾客纷纷品尝购买,从此码头豆腐皮声名鹊起。


而今作为卫辉的特产之一,很多外地人会专程跑来卫辉品尝豆腐皮的美味民间有“金秋豆腐似人参”的说法,这时候来点鲜香四溢的豆腐,绝对是人生一大满足!


“豫北三花”之卫红花: 汉使张骞的选择


据史料记载,卫红花在卫辉栽培历史已达400余年。



历史上曾把卫辉府的红花、怀庆府的菊花、彰德府的棉花誉为“豫北三花”,所以卫辉市的红花被誉为“卫红花”。

 

相传,汉使张骞得红花种子于西域,带入中原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培育地带,直到来到卫辉府一带,见此处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气候温和,便在此种植,果真引种成功。



卫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是中医临床上常用中药材之一。卫红花以其“量高质佳、蕊长色红、手抓油润、劲攥不折、药香扑鼻”的特征。


在清朝至民国时期,卫红花就已经远销天津、武汉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2011年11月,卫红花种子成功搭载神州8号进行太空育种,使红花品种得到改良创新,提升了品质和产量。而今驰名全国,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雪桃:熬过漫长时光的馈赠


每年深秋时节,这里处处散发着雪桃的香甜。卫辉市庞寨乡柳毅雪桃基地,会在这里准时为大家定制一个品味甜蜜生活的“回归之旅”。

 


雪桃是大自然馈赠与我们的一种珍贵的特晚熟桃品种,它的稀有之处不只是它的晚熟,而在于它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在一年之中熬过近2/3的时光,才长出这犹如仙桃一般的果品。雪桃的口感又脆又甜,也是普通桃子无法比拟的。

 


而庞寨乡的雪桃为了保障口感,果农们早在春季就给果子套袋,既能防虫又能防药,绿色香甜无污染!待到十月份雪桃成熟时期,甜、脆、香、大的鲜桃总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采摘游客。

 

明代贡品:下园的萝卜赛脆梨


卫辉百姓的餐桌上有两种知名的蔬菜:下园的萝卜,南社的芹菜。


下园村的菜农一直都是自留菜种,从不外购,所以保持和传承了下园萝卜纯正的特色。随便掰开了一个,一尝就楞住了,清脆爽口,汁多微甜,甚至闭上眼睛都不一定尝出是萝卜。



卫辉市志记载下园优质萝卜属明代上乘贡品。当时因样子不太好看,所以皇宫御膳房给皇上汇报时说这种萝卜叫愣头青。


几百年来,人民称赞明贡下园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胜似中医开药方。它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蔬菜。


由于该村土地肥沃,地下水源充足,水质清明透彻,清凉可口,加上特有的种植技术,生产出的萝卜上青下白,清白分明,个头均匀,外表光滑润泽。


近年来,下园萝卜以优质、绿色、无污染为特色备受青睐,市场销售很受欢迎。2012年,下园萝卜被录入《第二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

 

小米:大山之中一粒米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粮,位于太行余脉苍峪山之中的狮豹头乡,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景色秀丽无比。

 


苍峪山一千多米的海拔高度、清澈的山泉和充足的光照,为这里的山区小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种植环境。这里产出的小米堪称原生态、高品质,每一颗谷穗在经历6个月的生长周期之后,比普通小米生长周期长达2-3个月。



这里的每家每户都保存着石碾子,在谷子脱壳前,小米经过晾晒、碾压、翻腾,把小米中的杂质处理干净,保留浓香的米香味,使得小米营养价值更高。



新脱壳的小米,颗粒饱满,油脂丰富,只有品质足够好,才能熬出富含营养物的小米粥。经沸锅熬煮,冷却一会,即可凝脂,轻轻地嘬上一口,稠厚而又柔滑的米油带着一股小米特有的香气,从口中滑入胃部。

 

大红袍花椒:最是欢歌8月时


白居易《观刈麦》诗起首一句便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但是在狮豹头乡靳庄村,农人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不是五月而是八月。因为这里的花椒到了8、9月份就是采摘的季节了,成熟后的花椒经过农户们手工采摘以后放在通风处自然晾晒、风干,经过村合作社统一收购,筛选后真空包装走向城市餐桌。



靳庄村种植花椒已有百年历史,从以前土生土长的本地花椒到现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引进了新品种大红袍。经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户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可以说花椒种植已成为靳庄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世魁牛肉:传承百年经典


有人说,提到卫辉,就会想到世魁牛肉;说起世魁牛肉,不由就联想到卫辉。


在这里,有一家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店,杜记牛肉老店。每天没有开门,门口就排满了人等待,一开门,半小时不到,五头牛的肉量,就销售一空。



来晚者后悔不亦,只得另想办法。因为买的人好多是家里办席宴用的,在席宴上,有一盘杜记的牛肉,那席宴才上档,主人家才有面子。

 

杜记世家创始人杜彬,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起一直以屠宰加工牛羊肉为生。当年创始地是在辉县,公元1911年在辉县已颇有名气。


世魁牛肉早期的贩卖工具


传承到第五代杜世魁老先生时,他于1948年从辉县迁至卫辉,并于改革开放注册了”世魁”商标。现已传承七代,逾一百五十余年历史。


而今获得“全国清真食品定点生产企业”、“十三五期间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中华老字号” “河南省著名商标” “中华名吃”金牌等多个荣誉。


这一方水土酬八方来客


囿于篇幅,我们不能将卫辉特色一一介绍。其实除了上面的这些,很多卫辉、新乡甚至外地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个历史名城里,还有李源屯镇王记驴肉、空心挂面、顺城关兔肉、杨记烧鸡、高桩蒸馍、梁家火烧等多个特产名吃都已家喻户晓。

 


太行山下、卫水河畔

这方水土孕育了

卫辉众多的丰富物种和独特的天然食材

而今

他们乘着改革的春风

早已出大山

摆上全世界人民的餐桌



不管你是喜爱蒸煮的清爽

还是偏爱烹炒的鲜香

好客的卫辉人

随时准备着

用这一方水土

酬八方来客

 

 



【特别感谢】中共卫辉市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公众号新乡文化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闻香识新乡——牧野区号!

劳动街:六十年的影子  二十里的风姿

想不到!新乡的这些地方曾经“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总  监 制:李国强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王未来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