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观新鲜事】古代没有冰箱,六姑娘是如何吃上“冰糕”的?
不知大家最近有没有在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年度热剧?小编可是每天定点在追着看呢。
在看到女主对男主说“我做道姑也不会嫁给你”这集时,小编被剧中演员吃的“冰糕”吸引,并且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古时候没有冰箱,人们为什么也能吃到冰镇美食?古人都是怎么制作冰块的呢?
看起来是不是很像我们吃的冰淇淋球?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小编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弄明白了。下面就听小编好好讲讲,人们最初是如何制作并利用冰块的吧。
1
一开始,人们还不知道如何人为地制作冰,只有藏冰这一说。也就是在冬天时,等湖、河等结冰之后,将冰敲下来,藏在自家冰窖中,等到来年夏天再拿出来卖。这种方法起源比较早,古代还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
那我们都是怎么知道古人藏冰的呢?其实,古代的很多文献中就有关于藏冰的记载。
《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 ......
那个时候的人们会用冰镩将冰面切断成为长方块,尺寸约长1米、宽约0.7米。这时候的冰厚度是不够的,切断的冰块下部继续结冰加厚。
在几天之内,将原来切开的断口,再行切断,冰块就浮起一点,也就加厚一点。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切断并加厚,一直越过最寒冷的阶段。
起冰时,用挠钩将最后断开的冰块拉上岸坡,运至冰窖,地窖一般挖得很深,挖好后,下面铺上草毡,然后一块一块地从下往上摞起来,一直到地窖顶。
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这样,一个冰窖就算完成了。
但冰窖由于其特殊性,只能打开一次,也就是说打开后里面的冰必须一次卖完,所以买冰的人都需要预约,预约量攒够一冰窖的量以后才会开窖放冰,人们拿一张一张的冰票去取冰。
另外,这种冰窖大多数是极厚的草棚,只有皇家专用冰窖,才有固定的建筑,至今北京还留有地名。
如此储存冰的方式,因为集中保存,冰窖的温度很低,能够坚持过夏天。清代对皇宫使用的冰块自有安排,对官僚用冰也有配额。民间用冰,就是一种商品了。
在北京,这种藏冰、卖冰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1981年。
2
不过,早在唐末时期,人们就发现了人工制冰的方法。
那时的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宋代,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所以说,最早冰制冷饮就起源于中国。
那么,硝石是怎么做到使水结冰的呢?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属于矿产,喜欢呆在低温的墙脚下,颜色如霜,因此又被人称为“墙霜”。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硝酸钾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导致水温降低,甚至结冰。
而要理解为什么硝酸钾会使水温降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弄明白,物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放热的现象。
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
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
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
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当吸热多于放热,整体就会呈现吸热的状态,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
不过,要达到使水结冰的程度,需要大量的硝酸钾,并且,用硝石制作出来的冰,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人们并没有大量采用这种方法制冰,还是藏冰的方法比较靠谱。
看到这里,六姑娘吃到“冰糕”的剧情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原来,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有吃冷饮的传统了,有没有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