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发烧?退烧药是如何让人退烧的?
这是我们“健康对对碰”系列的第70篇文章
感冒发烧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盛夏季节,一夜贪凉吹多了空调,头晕头痛、流涕全都找上门来,严重的还会发烧。这时,有些人会吃上一粒退烧药,烧很快就能退下来。
我们都对发烧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很熟悉,但你知道发烧到底是怎么回事,退烧药又是如何使人退烧的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发烧和退烧的机制。
1
临床上,发烧又被叫作发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体温升高,且超出体温正常范围的现象。
体温升高到多少度就算发烧了呢?医学上在做出“发热”的诊断时,对正常体温和发热有严格的定义。
正常人的体温会因为测量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不同测量方法下,正常体温的标准也不一样,具体列表如下:
对不同的人而言,正常体温也会略有差异,女性月经前以及妊娠期的体温都会略高于正常范围,而老年人则因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除此之外,外界因素也会引起体温波动,一天24小时内,下午体温会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会略有升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发高烧”来形容病情的严重程度,那么,体温要升高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正的“高烧”呢?
医学上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将发热分为4个等级。
而发烧到退烧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病程初期,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患者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体温上升至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此时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保持相对平衡,皮肤发红发烫。
体温下降期
2
人之所以能将体温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主要归功于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而负责调控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中带有一个已经“预设”好的体温调定点。
皮肤感受到温度冷热变化之后,将信息传递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根据情况对身体的产热和散热器官发出“指示”。
当体温高于体温调定点时,下丘脑的前半部分兴奋,通过神经系统引发人体血管扩张,增加排汗,促进机体散热,降低体温。
相反,当体温较低时,下丘脑的后半部分会受到冷信号的刺激,通过促进肝脏对糖原的分解代谢和骨骼肌颤栗,增加机体产热,同时收缩皮肤毛细血管,减少机体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抑制散热。
那么,我们生病发烧时,是什么扰乱了我们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叫做“致热源”的坏家伙。
我们从上图的介绍也可以看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烧是有一定好处的,它意味着身体正在清除病原体。
3
虽然普通的感冒发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做处理也能自然痊愈,但是头疼脑热难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以许多小伙伴在发烧时,还是会选择用退烧药来缓解症状。
那大家在使用药物退烧的时候,有没有和小编一样,好奇过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将人们从高热中“拯救”出来的呢?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解热药物,根据其中有效成分的不同,主要分为水杨酸类药物、酰化苯胺类药物和吡唑酮类药物。虽然有效成分和退热效果各不相同,但是作用原理却基本相同。
病原体引起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之后,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使其产生一种名为“前列腺素”的化学物质。
前列腺素能够触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进而引起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的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人体发热。
我们常见的退热药物,正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发挥解热的作用。
因此在体温升高时服用退烧药,能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不会对正常人的体温产生影响。
发烧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看作是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行为,但是也不能任由这种状态持续太长时间。
高热不退会使身体的免疫防御一直处于消耗状态,长此以往,身体的技能也会逐渐下降。
不仅如此,高热的时间太久,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尤其是发育尚不完善的儿童,甚至会出现高热惊厥,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时,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往期文章:
听说辣椒吃多了,年老会变痴呆?哪吒为什么喜欢把手插“兜”里?电影里的哪吒为啥有点丑?夏天就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温馨提醒
北京科学中心试运营期间开馆时间:
主展馆及首都创新成果展:每周三至周日,上下午各一场,上午9:30-12:00,下午13:00-17:00,16:00停止检票入场。
儿童乐园:每周三至周日,上下午各一场,上午9:30-12:00,下午13:30-16:00。
关注“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微信号,点击底部菜单“酷馆”-“免费订票”,即可在线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