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提到“无人驾驶”这个词,好像总是和“科幻”“高科技”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距离人们的生活好像很远的样子。但事实是,无人驾驶早已经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去年8月,郑州北三环东延线的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就已经正式开通了。该公交不仅实现了无人驾驶的新方式,也标志着国内首条自动驾驶商用智能公交线路开通运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监管部门已经批准颁发自动驾驶汽车路试运营牌照,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企业Waymo可能会在该州部署数百辆无人驾驶车,用来接送公司员工上下班。
此外,宁波还出现了首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它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依托高精度定位和物联网技术,成为传统插秧机的智能升级版。
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晚稻
来源丨宁波日报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对此充满期待,有些人对技术的成熟性持怀疑态度。无人驾驶利用了什么原理,到底靠谱吗?我们离无人驾驶的普及还有多远?
1
什么是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即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其实就是个智能机器人。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不需要人类的干预或者需要人类极少的干预,就能够在路上正常行驶。
无人驾驶的关键在于“眼睛”和“大脑”。
无人驾驶的汽车的车载传感器就是“眼睛”,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主要获取道路情况、其他车辆位置和障碍物等信息。
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测
来源丨百度图片
智能决策系统就是“大脑”,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输入到智能决策系统中,根据信息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决策,输出对车辆的控制结果,也就是车辆的速度、转向等控制信号,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正常行驶。
无人驾驶的汽车将驾驶员的职责交给了计算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判断更加理性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绝对的安全可靠是不存在的,但驾驶又需要尽可能的安全,所以,无人驾驶的瓶颈便由此而来。
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感知和决策,如何精确地感知,如何根据感知的结果做出最安全可靠的决策,是目前各项技术的重点。
传感器的技术限制决定了它并不能百分之百感知周围的一切,例如常见的摄像头是根据可见光成像的,在天气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成像效果。雷达传感器通过发射波和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相位差来进行目标物体的感知,不同类型的雷达在精度、稳定性、探测距离和成本上各有优劣,在面对复杂环境感知时单一类型的雷达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
来源丨百度图片
感知到了周围环境,如何根据环境特征做出决策才是重中之重。车载传感器需要识别周围复杂的环境,包括行人、车辆、道路标识等,任何一个细节都能影响决策结果。
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根据感知结果并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便成为了当前制约无人驾驶的技术瓶颈,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
>>>>社会认知的缺失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在逐步形成新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市场以及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至关重要。
消费者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解及接受程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完善,无人车还未进行大规模的部署应用,大多数对无人驾驶只是停留在听说,对其细节不甚了解。对于乘客来说,他们或许更关心的是安全。安全不能满足,任何其他的体验都等于零。
无人驾驶的图像识别
来源丨百度图片
对于无人驾驶,尤其是对安全性的不了解,使得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知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无人驾驶走向市场面临难以被接受和信赖的问题,无法取得较好的发展。
关于无人驾驶,有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困境尚未解决。当路况发生意外的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做出的判断,应该是优先保护车主还是行人?当无人驾驶出现车祸的时候,是车主负责还是造车厂负责?还是程序员负责?
来源丨网络
无论是在伦理上还是法律上,无人驾驶方面仍存在大量的空白,需要制度上的完善,推动无人驾驶在社会上成为更加合理的存在。
3
虽然无人驾驶有许多瓶颈,但作为一项智能技术,它的智能、可靠给人类带来的体验是划时代的。对人们将来的生活,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驾驶的飞速发展,吸引了科研、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随着5G通信、北斗卫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快速获取和传输高精度、低延时的数据,精确的定位、更高精度的感知也势必对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无人驾驶涉及到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各方的努力使其必然在精度、安全性、可靠性上有极大的提高。随着道路测试的开展,部分城市已经开放了无人驾驶测试。
在不久的将来,部分领域将开始投入使用人车结合模式的领航辅助驾驶,在适当的时候,将驾驶权交给驾驶员,也不失为一种过渡。
人们在接触、使用过程中,逐渐熟悉、相信无人驾驶技术,最终会放心使用这项技术。相信无人驾驶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也必将改变人类生活。
征稿啦!
如果你喜欢科普写作,请将你的原创科普文章发给我们。
稿件内容只要是与科学相关且积极向上,就有可能被我们选中,并在“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公众号平台得到展示,让更多的朋友欣赏到你的文采。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们
手机:15231643135
微信:wangqilulu(请备注投稿)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奖励投稿者相应的报酬。
点击图片查看:万山红遍,#他看见了#五星在鸟巢上空盛放
点击图片查看:小绿瓶、小棕瓶,为啥酒瓶子颜色都这么深?
点击图片查看:今日冰雹预警!明明冬天更冷,为啥冰雹却总在夏天出现?
温馨提醒
请关注北京科学中心官网(www.bjsc.net.cn)、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了解最新动态信息。
想成为北京科学中心志愿者吗?点击“报名”即可了解详情,并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