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中国空军为什么引而不发?
军人档案馆
英雄就在身边 荣誉马上典藏
点击表中的番号可查找战友信息
31师 | 32师 | 40师 41师 |
121师 | 122师 | 123师 |
12军 | 13军 | 27军 |
127师 | 128师 | 129师 |
50军 | 54军 | 55军 |
广西军区 | 云南军区 | 伤病员 |
炮兵部队 | 42军 | 43军 |
点击表中的期号可查询参战将士名录
1期 | 2期 | 3期 | 4期 | 5期 |
6期 | 7期 | 8期 | 9期 | 12期 |
13期 | 14期 | 15期 | 16期 | 17期 |
18期 | 19期 | 20期 | 21期 | 22期 |
23期 | 24期 | 25期 | 26期 | 27期 |
1979年时的中国空军主力还是歼6战机
1979-1989年的中越战争中,中国空军始终引而不发,并未与越南空军发生任何空中交锋,中国空军也未参加对越军地面设施及火力的打击和支援行动。
观点一
中国绝对不想打大仗
从战略层面上考量,中央确立的战役决心是在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速回。不动用空军直接参加作战,是中国避免战争行动升级、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的克制手段。
观点二
中国空军没有绝对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是解放军一贯的战略战术。在没有形成绝对优势,没有八成胜算的情况下,对待战斗都是非常谨慎的。
当时,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一些军事评估报告中,中国空军技术装备陈旧而落后,人员训练水平严重不足,加之采取防御型建军方略,担心面对越南空军的空中和地面防空火力时遭遇严重损失。
美国方面的一些材料始终没有逃脱越战的心理阴霾,称“面对北越防空火力,装备精良的美军航空兵也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观点三
中越空军各有顾忌,都不敢冒险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之时,中国刚刚经历的文革,对整个解放军装备和训练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但即便如此,中国空军当时的装备实力与规模,仍然远胜于越南空军。真正让中国空军担忧的:
一是越南的防空火力。在这之前,装备精良的美军航空兵也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二是越军战机与中国战机为同源机型,敌我识别存在困难。以至于临时决定让一些临战飞机改换涂装。
当时越南空军的主力机型是不到60架米格-21、缴获的20多架美制F-5战斗机和A-37攻击机,此外还有少量米格-19。
从规模上看,越南空军的百架级规模远无法和千架级规模的中国空军相比,且其美制装备后勤保障存在不少困难,实际作战效能不高。
越南空军也畏于中国空军的实力与决心,采取了被动规避的消极态度。
中国空军
挽弓待发,先声夺人
空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经过反复酝酿,提出了“挽弓待发,先声夺人”的作战指导方针。
按照这一方针,所有参战航空兵部队和地面防空部队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敌机一旦入侵,就能予以有力的打击,必要时能够立即出动突击敌地面目标。
同时在中国边境一侧上空组织声势强大的持续空中大编队巡逻,显示力量,威慑敌军,使敌空军不敢轻举妄动,达到威慑目的。
仅在自卫反击作战第一天,中国空军歼击航空兵就出动飞机一百多架次,进行警戒和巡逻,形成了多方向、多层次的空中掩护态势,对敌构成了空中高压。
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说这是巧妙地使用了空军,就是对这一方针的生动评价。
轰炸及强击机部队
一直待命出击
随着地面作战不断进展,中国空军也积极行动,多次使用歼击机编队在高空大速度飞行,使敌始终处于被动态势,不敢轻举妄动。
在阴雨天气,空军专门组织技术水平高的飞行员起飞巡逻。在云底高只有200的条件下,也没有停止巡逻行动。晚上,除使用夜航截击机外,还令教练机也参加巡逻。
轰炸、强击航空兵部队根据战局情况,随时做好听令出动的准备,高炮、地空导弹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入侵之敌。
尽管中国空军很久没有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组织大量飞机在狭窄的空域巡逻,但由于各级指挥员和机关严密策划和精心指挥,这些战术巡逻和警戒任务执行得非常出色。
越南空军北调
中国空军曾准备给予打击
虽然这些警戒和巡逻是在我强敌弱、敌我距离很近、中国战机不出境作战的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特殊战法。但中国空军并非仅仅拉开打的架势,而是针对各种敌情做好了真打的准备:
在获悉敌人可能组织“空中敢死队”袭击解放军地面部队和前沿机场后,各歼击航空兵部队都指定了三至四个中队,专门研究对策,担任战斗值班,随时待命出动。
当判断敌有可能以米格21低空出航、突然爬高、对我巡逻飞机进行偷袭时,中国空军迅速组织歼7小分队,隐蔽转场至预定机场。一旦敌机来犯,中国战机将以歼6和歼7实施诱饵-猎杀突袭战术,实现迅速歼灭。
在得知敌F-5、A-37飞机和UH-1武装直升机北调情况后,中国空军立即制定了相应作战对策,决定以歼7和歼6协同掩护,有效打击敌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
在这样威而不怒的威慑战术下,越南空军始终困扰于中国空军战与不战,何时来战的纠结之中,自卫反击战的前三天,越南空军飞机一直未能起飞,第四天以后虽然有飞机升空,但飞行员不断得到告诫,不能飞到边境空域。
此后,越军对于中国空军的空袭恐惧日益严重,开始实施疏散,为解放军地面部队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整个战役期间,越南空军的战斗机大都在离国境线较远的空域活动,避免接近中国空军巡逻空域,可以说越南空军被中国空军的威慑阴影彻底笼罩。这种态势,大大消除了地面部队的对空顾虑,显著提高了战斗意志和部队士气。
1979年3月16日,解放军地面部队撤离战区后,空军参战部队仍在前线执行任务,对越军保持了常态化军事压力。
强大炮兵弥补空军
现代局部战争也被称作有限战争,顾名思义,就是战争的目的有限,使用的武器和兵力有限,作战的范围有限。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正是这样一场战争。但是现代战争需要强大而及时的重火力支援前线陆军部队,打击对方纵深目标。
解放军可以放手不让空军参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放军还有一只强大的炮兵部队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越军对中国军队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中国陆军占压倒优势的炮兵火力。
越南炮兵在战争中一直遭到解放军炮兵全面压制。越军战俘反映,与美军作战时从未遇见过这么猛烈的炮火打击。
美军由于拥有空中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空中火力支援,而中国军队炮兵的配备密度和火力强度远远超过越战中的美军。
通常在师进攻背景下,对尖刀连突破的火力强度为半小时内在1平方公里左右的设防工事区域及敌炮兵、指挥区域进行二至三次火力准备,投射上万发炮弹,其中近半为130-154MM口径炮弹。威力非常惊人。
在2月17日6时25分首次开战后,解放军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对整条越军防线进行了猛烈密集炮击,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越南军队炮兵在1979年战争全程一直被中国军队炮火有效压制。
开战头三天,中国步兵的较大伤亡,主要是因为多年来初次作战无战斗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所致。而非敌炮火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