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争年代的高岗

2017-10-07 卫国者 军人档案馆

军人档案馆

英雄就在身边    荣誉马上典藏

推  荐  阅  读

211个团!1979年

对越作战部队名录

参战老兵送《芳华》锦旗

芳华从军报国

热血铸就军魂

印作战悍将!54军军长

大胆将军丁盛跌宕人生

参加唐山、汶川抗震、1998年抗洪

这些官兵兵是否应该授勋?

参战老兵信息采集核查认定中

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将出台

两参人员将纳入优抚对象范畴

这几个能打的部队

为什么在85年被裁撤了!

越南特工渗透到我方,

割烈士的鼻子耳朵回去邀功

点击表中的番号可查找战友信息

31师32师40师   41师
121师122师123师
12军13军27军
127师128师129师
50军54军55军
广西军区云南军区伤病员
炮兵部队42军43军


点击表中的期号可查询参战将士名录

1期2期3期4期5期
6期7期8期9期12期
13期14期15期16期17期
18期19期20期21期22期
23期24期25期26期27期

高    岗

他官至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创建者之一


他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


他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


他是第一野战军政委


他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


他是抗美援朝支前工作总指挥


他生前,功勋卓著,光环耀眼


他死后,是非成败任评说


档案
Archives高岗全家福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受父亲影响曾加入哥老会组织

高岗出生于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故乡—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贫苦农民家庭。高岗的先祖们在几百年前逃荒到此安家落户,耕耘谋生。


在清末民初,许多秘密团体和组织活动于民间。这些秘密组织,互济互卫,打富济贫,扶弱抑强,反对官府,反对贪官,反对土豪,颇有群众基础。


当时哥老会和“硬肚”组织,在陕北影响最大,分布极广。后来,这些组织,有的倾向和投入革命组织,有的堕落成黑社会组织。


在高岗家里第一个参加带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反对官府的不是高岗,是他父高仲来。高岗加入哥老会组织,无论如何是受到他父的极大影响。


作为高岗的父亲,他吃尽没文化的苦头,逐步认识到“靠勇无智不行,没文化,成不了气候”。从而他夫妻俩决心典田卖地供儿子上学念书。


陕北历来是殷实人家念书,像高岗这样的穷光蛋家庭根本上不起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陕北的穷山沟里,破产供子上学,进行智力投资确是少见的,不能说他没有远见。


在名师的指点下,在革命的洪流中

高岗踏上了推翻旧中国的漫漫革命征途

龙镇小学赵相林先生,治学有方。高岗虽生性调皮却是赵先生的拔尖生,高岗的魏碑写的较好,就是赵老师手下打的底子。


赵先生是个爱才若渴的教师,对这个调皮的学生学习抓得很紧,甚至给“偏吃偏喝”,专门给讲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清朝垮台、民国诞生的过程和道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进行重点培养超常教育了。同时赵相林建议高岗的父亲多供他几年。


“若要强,扛钢枪,强中强,上学堂”。别看他调皮,“一定有出息。典田卖地也让他上学”。


1922年,17岁的高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高岗进入县城第一所高级小学,大开眼界,精神振奋。当时,横山县城比较繁华,学校师资较好。他考上一高很荣幸,家族也光荣,他叔父专程送他报到。此时高岗已经萌发爱国思想,在横山学习期间,开始刻苦攻读,立志学好救国救民的本领,改变社会上不平等的现象。


1924年冬,已经加入青年团的高岗不久后担任学生会的头头,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寒假回家,向村里青年宣传共产党是为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革命组织。


在横山一高和榆中闹学潮中,高岗渐渐投身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的洪流中,踏上了推翻旧中国的漫漫革命征途。


在学潮运动中结识刘志丹

从此结为亲密战友

在学潮运动中,大家推选高岗等五人为赴榆谈判代表,连夜赶到榆林,受到榆林各学校学生、学生会领导和榆中领导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中共党团特别支部负责人刘志丹等亲切接见了学生代表。


刘志丹和高岗一见如故,意气相投,频繁接触,对学潮问题处理有商有量,共同决策,革命友谊从此开始。后来和志丹一起搞革命,他对志丹相当崇拜,言听计从,结为亲密战友。


1925年秋,高岗考入陕北最高学府——榆林中学。他进入榆中后正值刘志丹从西安回来传达全省联学代表会和共进社代表会精神,并介绍高岗加入“共进社”,一起开展革命活动。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是高岗走上革命生涯的最主要起点

在大革命的热潮中,中共北方局李大钊积极倡导培养军事、党务和工农干部,取得了冯玉祥的支持,联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在西安创办了中山军事政治学校。


1927年2月,高岗到西安,在李子洲、魏野畴办的教导队学习,同时协助创办中山军事学校。


中山军事学校名义上属国民联军总部,实际上是中共领导的一所新型政治学校,也是我党直接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当时有“西北黄埔”之称。


学校主要领导基本由共产党人史可轩、刘含初、李子洲、许权中、邓希贤(小平)等担任。刘志丹担任政治教官。


高岗在学习的同时,担任农运课、军事教官兼任中队长,亦生亦官。



创立西北党的独立武装

在蒋、汪叛变革命的形势下,冯玉祥摇身一变积极追随蒋汪反革命,电令西安石敬亭进行“清共”,解散中山军事学校。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对高岗触动很大,他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没有武装,革命没有希望”。从而坚定了“抓枪杆子”,壮大人民武装的决心,“抓枪杆子”是高岗的口头禅,念念不忘,难怪有人说他是个“枪迷”。


后来,年仅28岁的高岗临危受命到陕甘边又重建起26军,开创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显示了他的胆略和魄力,力挽危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33年11月8日,在莲花寺召开军人大会,正式宣布恢复26军,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42师,高岗任军、师政治委员,王泰吉任师长,刘志丹任参谋长。在开创陕甘宁苏区斗争中,刘、高配合默契,结为更加亲密的战友,将走投无路的红军引向胜利的坦途。


1934年2月5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刘志丹任军委主席、高岗任军委副主席兼任秘书长,统一了26、27军和各地游击队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西北军委的成立及其正确领导下,西北地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红军不断壮大,根据地日渐拓宽。陕甘、陕北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


无法预料的复杂局面

历史地将高岗这位幸存者推到了台前

使其成了西北根据地的代言人

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立者是刘志丹和谢子长,其次就是高岗、阎红彦、王泰吉、杨森等人。


就资历而言,深于高岗的刘志丹、谢子长先后去世,同于高岗的阎红彦、王泰吉、杨森也非亡即走。


刘志丹

西北革命军事

委员会主席

1936年4月

阵亡

黄埔4期炮兵科

谢子长

西北革命军事

委员会主席

1935年2月

病逝

山西陆军军官学校

高   岗

西北革命军事

委员会副主席

幸存者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阎红彦

陕甘游击队

总指挥

1933年

调离西北

私塾辍学

王泰吉

红26军42师

师长

1934年

叛徒出卖就义

黄埔1期

杨    森

红30军

参谋长

1936年

阵亡

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档案
Archives高岗与毛泽东


毛泽东“照顾山头政策”

与高岗的崛起

西北根据地又成为中国革命的“两点”(即落脚点和出发点)。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又认这个账,并因此给予了特殊的关照。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曾讲,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


毛泽东还极富哲理地说:“一定要认识山头,认识了以后才能照顾,照顾就能够逐步缩小,然后才能够消灭。”


毛泽东还自我批评说:“这个边区是高岗同志他们一手搞起来的,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所以陕北人就讲闲话。


“你走的路多,但是你失去了根据地,江西根据地现在就没有了;人家没有走路,但是陕北还是一个根据地。”


西北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高岗等人搞起来的西北根据地,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是认这个账的,并因此给予了特殊的关照。


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上讲话中说:“高岗同志对中央红军和抗战斗争中立了大功,这种功劳与我党我们军队的历史所共存”。


鉴于高岗在西北的历史地位,高岗自然在党内成为西北根据地的代表人物,并受到毛泽东的器重。


1941年5月,高岗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当时,中共中央设有四个中央局,即:


北方局:书记,杨尚昆


南方局:书记,周恩来


华中局:书记,刘少奇


西北局:书记,高    岗


档案
Archives高岗在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的高岗

担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1937年5月,陕甘宁特区成立,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保安司令部,任命高岗为司令员。


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保安司令部正式对外宣布。高岗仍任保安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兼公安处长,统领地方武装和保安部队。(高岗当时的职位类似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从此,高岗担任着用枪杆子保卫党中央、保卫边区、保卫抗战大后方建设的重任。


1942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统一陕甘宁绥和晋西北两个区域的军队指挥。贺龙任司令员,高岗任副政委,代理政委(政委关向应养病),徐向前任副司令兼参谋长,林枫任副政委。


1944年6月,又从前方调来教导一旅和教导二旅,统归联防司令部统一指挥。至1945年联防军发展到7.6万人,成为边区强有力的部队。


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留守处和保安司令部在边区党委(后为中央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了毛泽东的建军路线,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部队,以学习“朱德射击手”、“贺龙投弹手”、“高岗刺杀手”为主要内容,对部队进行实战训练,指导部队军事建设。


1944年,高岗在陕西


抗战时期边区在敌人军事进攻,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高岗带领全区党政军民,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发动了中外驰名的延安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高岗带头种了一块地,做到副食,被服自给。他也把一手纺纱线的好手艺,传授给机关的工作人员,教他们纺棉花、纺羊毛。高岗到营地视察,和战士们一起蹲在地上共餐,到农村调研,同农民一起边干活边拉话。


李力群:人家都叫他老高,有的陕北人还叫他高麻子,实际上他没有,他脸上是平平的,他得过天花。他到了安塞以后,把我带着跟着,一个村长家里炕上一坐,然后县委书记、县长、妇联主任陡了,都在炕上坐着,也有村长他炕上也坐着。人家老百姓乡长都叫他,也不叫他高书记,都叫他老高,老高啊,他就像拉闲话的,你一句我一句。


人家给他安了一个,老百姓的长烟袋,安的有烟,人家吃一口也给他,就那么长的,我在旁边我就说,你怎么吃这个,你也不嫌脏。他就跟我摆摆手,后来他就给布置生产,要搞生产,要把山沟、(山)丘河边能种的都种上。妇女要办识字班,要把妇女认字、办识字班,后来我就说你怎么也不做报告,你是领袖,你是书记,他说这样才能让老百姓跟我讲真实话。


档案
Archives高岗在抗战时期

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领导成员合影。左起:黄克诚、谭政、聂荣臻、肖华、罗荣桓、刘亚楼、高岗、林彪


创建稳固的东北根据地

高岗对陈云说

你当书记,保证听你的

中共中央加强东北的争夺工作,是日本投降后的第一件大事。1945年9月19日,征得毛主席的同意,遂派林彪、罗荣桓等高级干部赴东北工作。去东北的政治局委员4名,中央委员20名;从陕甘宁边区抽2万干部,从山东、华中和西北调10万军队进入东北。


高岗主动提出到东北去。刘少奇没同意,他认为高岗在西北威望高,对边区情况熟,党中央在延安,继续让高岗在西北工作有好处。但是后来有人说,派高岗去东北本来是最好人选,他有根据地、军事经验,比彭真更合适,可以避免初进东北期间的一些错误。


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听了刘少奇等汇报后,决定派高岗、张闻天等去东北工作,加强东北干部力量。


高岗夫人李力群:毛主席在送高岗到东北时说,你把东北能建设北満、西满,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有了黑土地,我们中国革命其他的根据地都不要,我们也能胜利。


1945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和吉黑军区(后改称北满军区)成立。


在讨论人选时,陈云推让高岗当分局书记,他说:你是西北局书记,当书记顺当。


高岗说这不行,你当书记,我当司令,打仗、搞根据地,我比你有经验,我在外边打仗,你在家坐阵,有问题一起商量,保证听你的。


陈云、高岗召开北满会议,确定“发动群众、剿匪反霸、整军扩兵”的方针,号召到中小城市和乡村去,到群众中去,建立有广大群众可以依靠的乡村阵地。从而使北满地区形势斐然巨变,成了解放全东北的巩固后方基地。


1946年春,北满地区全面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反奸、除霸斗争,干部、部队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分配敌伪“开拓地”给贫苦农民,安抚救济,把政治上的剿匪除霸、反奸清算斗争同解决农民迫切经济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奠定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群众基础。


高岗在东北检查工作


高岗任东北局副书记

主持民主联军总部和

东北局常务工作

1946年4月下旬,哈尔滨解放后,北满分局和北满军区机关进驻哈尔滨市。5月,东北局和北满分局合并,北满军区和民主联军总部合并,中央决定高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代理第二政治委员,东北局副书记,主持民主联军总部和东北局常务工作。他集中精力组织和指挥剿灭土匪战斗。


当时的北满是东北匪患最严重的地区,早在陕甘红军时期,就具有丰富剿匪经验的高岗,一到北满就组织成立了剿匪司令部,和北满五省军区,划定区域,深入林海雪原进行剿匪。


在高岗的领导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北满两省军区的部队剿灭了大股的土匪,夺回了一批战略要地。在接下来的土改中,高岗要求土改工作团,要关心群众疾苦,注意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让他们来参加工作。北满地区很快就掀起了参军支前的热潮。



高岗和林彪在东北战略上观点一致

中央有意让高岗助林彪

中央在致林彪的电报中也说: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统属于你,不应分散。如因工作繁忙,需人帮助,则可考虑调高岗同志来助你。


高岗和临边在东北问题看法上较相一致,如:避免仓促应战,未得中央批准前,主动撤出四平,建立根据地等重大问题。


高岗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说:“不是不敢打大仗,而是没力量。”


翅膀硬了后,他积极主张打大仗打恶仗。他反对南满条件不成熟占领大城市,对条件成熟的北满,积极指挥解放哈尔滨。


中共中央决定北满分局与东北局合并,东北局改组,林彪任东北局书记、民主联军司令员兼政委,高岗任副书记,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并以林、彭、罗、高、陈五人组成东北局常委会,高岗兼任秘书长,高岗主持东北局、联军总部常务工作,加强中共东北党组织和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


自此,高岗直接参加了东北局和联军总部重要领导,加强党和军队建设,扩充武装部队,组织后勤供给,参加指挥东北解放战争决策,是林彪的得力的坐镇机关的帮手。


高岗和林彪、罗荣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配合默契,重大战役和决策,都互相征求意见,能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高岗性格外向,爱讲善讲,心直口快;林彪内向,少言寡语,善动脑筋,自然形成内外结合,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谋策进。


林彪多住在双城,他对高岗很信任,放手工作,东北局和总部日常行政工作靠高岗负责;


高岗对林彪、罗荣桓很尊敬,认为他们是科班出身。高岗经常直接进林彪房子商决工作,讳莫如深长谈,除了高、罗能直接进林彪房子,别人要进林彪房子,就得卫士通报后才能进去。


林彪常到哈尔滨高岗处交谈工作,他对工作人员说:“咱们去听课。”张秀山说:高岗的意见,林彪不听取的很少,几乎都被采纳。


他们配合好,决策准。林彪说高岗办事果断、干练,对地方工作和党务、军务有经验;


高岗说林彪能打仗、有谋略,又是毛泽东的爱将,他虽然是政治局委员,仍很尊重林彪,形成天然互补关系,三人一条心,只用三年时间东北就变成共产党的天下,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垮的那么惨,连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刘少奇也感到有点“太快”,担心“消化不了”。



彭德怀获得朝鲜最高勋章时说

这勋章有高岗、洪学智的份

上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高岗坐镇大后方,殚精竭虑为协助彭德怀的前方作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彭德怀获得朝鲜最高勋章暨一级国旗勋章后,在志愿军党委会议上说:“如果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勋章从大后方讲应该给高岗,从前方讲应该给洪学智,我只是作为代表去接受这枚勋章的。”


抗美援朝中,高岗挑起领导支前工作重担,完成了为志愿军提供后勤保障的艰巨任务。


秦基伟在毛主席面前调侃高岗

总给志愿军战士吃“炒面”

《秦基伟回忆录》里记载,1953年6月16日上午,秦基伟奉命去见毛泽东,毛泽东问及志愿军战士的吃穿问题,说战士们作战很苦。


秦基伟说:“战士们都说毛主席对我们最关心,专门给高岗副主席打电话,叫给志愿军吃好点。高岗副主席听错了,听成让给志愿军吃炒面,所以志愿军天天吃炒面。”


毛泽东信以为真:“我没有这样说呀。”


秦基伟说:“是战士们讲高岗副主席的俏皮话,算是个笑话。”


毛泽东听后大笑:“还是不愿吃炒面啊。”


尾    声

高岗夫人李力群:1956年,彭老总彭德怀派了一个当兵的来看,开始也还不敢说他是彭老总派他来的,我说你是哪的同志?他说我是1950年在沈阳那个老同志在你家里吃过饭,跟你一块。我说这彭老总,他就手摆着,我就让他,你到我屋里坐,他说我不坐了,是他让我来问问你孩子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我说一切都好,没有什么,我说你上我屋坐,他说不坐了,我回去跟老人说一下。


高岗夫人李力群:林彪1965年找我谈话,他说1954年出的政治事件,我不能昧着良心说高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