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JERDE 刘昶昇 X 李铮昊:从大兴“大悦春风里”看商业建筑设计
©JERDE
©JERDE
文化应该回到本源上来,因为文化本身不是强权能够左右的,也不是强权能够产生的,它是通过人的生活自然产生的,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人的本身需求是什么。——李铮昊
李铮昊:实际上像这种城市综合体,只要是商业性的,那么因为功能不同,就和一般的公共建筑,比如博物馆、剧院、体育场等,会有一些不同,因为它更多地需要站在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更注重近人尺度,而不是像歌剧院和博物馆等,关注大空间。在这里,商业参与者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要考虑怎么解决人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文化需求、空间需求和目的需求等,以及怎样能够让他们反复回到项目中来。非常酷炫的外立面,很多有意思的设施,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实际上更多的是能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共鸣。
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原本以为火神庙会被拆除,后来发现它是国家文物建筑,不可能被拆除,它会继续发挥着庙宇功能,寄托人们的希望,每天还是有很多人来祈愿。
火神庙本身的神灵是灶王爷,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灶王爷是最贴近你生活的人,没有一个神仙比他更精通。既然是火神庙,就可以有火,有火就会有光和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灯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将项目和灯联系在一起,把光作为主要的来源,灯笼承载光或者说产生光,所以我们最终采取了这个题材。
对于传统文化的引入,我们认为已经不再需要去刻意追求形式,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是一定要纠结于火神庙自身的传统,而是看它承载着的历史,我们可以去看北京的其他火神庙,当中有些也坐落在非常重要的地段上。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文化应该回到本源上来,因为文化本身不是强权能够左右的,也不是强权能够产生的,它是通过人的生活自然产生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人的本身需求是什么。
北京的建筑从古至今有很多都是半敞开的,有阳台、露台、退台等,比如佛香阁。这种类似的建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北京人生活的状态,人从来都不是一直希望在室内的,而是有非常强烈的去室外活动的意愿。我早年在北京的时候也会发现,夏秋时胡同里大家喜欢在外面玩,所以这种设计能够和周边居民的记忆产生共鸣。
所以我们把这些称之为沿袭了传统的文化,而不是沿袭传统文化的形式。
当然刚才说到了火神庙的火和光、热的关系,我们把建筑做成了灯笼的样式,沿着室内外主动线展开序列,让人们沿着光走,有光的地方就会有人,这也是我们将它的元素引入到项目中的另一种方式。
©JERDE
李铮昊:露台设计的出发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际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实际上的设计需求,那是一种形态,有时候会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灵感,受到当地文化及生活习惯的启发,来创造这种跟当地人生活相契合的空间和活动场所。
我们国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现在处于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更有意思的阶段,我们希望项目能够帮助他们过得更好、更精彩。
把各个维度综合起来之后,我们设计了退台,同时功能上退台也会起到别的作用。比方说消防疏散上的作用,人们能够直接出来,走到平台上,通过台阶下到地面。另外一方面,退台能够提供更广阔、更有弹性的活动空间,利于人们交流。
李铮昊:商场本身是市场,是大家交换物质的地方,后来有各种各样的人在市场里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成为一个社交场所,后来才有了餐馆、酒吧,从酒吧变成了酒店,一系列延伸下来。实际上这都是人活动的延伸所产生的需求,从而产生了新的形态。
人有群居性的需求,我们希望项目能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植于记忆里,从而引起共鸣,和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产生了联系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想让项目成为一个社交场所,就必须还原于它本身市场的场所属性,市场的真谛在于它是两边夹出来的一条路,这就是在建筑之间的空间,在铺位之间的空间,才是满足人生活需求的场所。
©JERDE
李铮昊:城市更新肯定不是翻新,肯定不是推倒重来,它的着眼点应该是更新,人的生活造就了城市,而不是城市造就了人的生活,所有的更新围绕着人来开展,所以城市更新更多的是将原有建筑的功能进行升级,对缺少的功能进行扩充。
在不改变原有建筑边界的情况下,来让它容纳更多功能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这是核心。这是可持续的,而不是更新一次、拆除一次、大建设一次。有些地方需要破旧立新,有些地方应该保留现在的东西,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的策略,在本质上来说,是在不违背大多数人的主观意愿的情况下进行更新,换句话说是要满足个体的需求,个体的需求就会意味着将来的城市形态可能会更自由,可能会更多样化,不再会出现以前整齐划一的形态,而是一种高度融合的状态。各种城市功能和各种需求高度融合在一起,可能在一栋楼里面或者在一个街区里面会出现非常多的功能,这是一种城市更新的方向。所以我们认为城市更新将来的方向就是融合,而不再是分而治之的状况。
李铮昊:我们将更多自然引入城市,比方说我们之前的难波公园项目,就把公园引入到城市里去,这是一个早期的尝试,后期可能会有更多的尝试方向,我们一直都相信要把更多自然的东西引入到城市中来,满足很多人需求,而不是城市和自然如此泾渭分明。
©JERDE
©JERDE
刘昶昇:JERDE的主创在公司平均工作23年才成为大师,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领略JERDE的设计灵魂所在。他们带领的美国设计团队,具备独特的DNA与灵魂,是无可替代的。在做项目的时候,他们会把灵魂、激情注入项目中,如果不这样做,这个项目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我们有一条独特的路,就是先打造一个空间,让它变成非常欢迎的地方,让人每次来都觉得很新鲜,吸引人群进来,后面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赚钱,但是可能因为这种理念而把建筑养一年、两年。等于说,需要老百姓理解这个地方不是为了要人消费,他们可以不消费,只是单纯地享受空间。只要人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足够长,消费就是必然的。
人们来到这个地方,会有自己的回忆,留下美好的感受,并分享给朋友,在传播之中口碑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我们需要做到,给来到这里的人创造好的回忆,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设计的一个目标是体验,另一个目标是回忆。当然,这种设计构思怎么落到地上实现出来,需要很好的开发商或者业主,能够理解这种思路。
刘昶昇:在中国,建筑完成的周期非常短,很难有全球知名的地标项目出现。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但是却鲜少有精品的项目拿出来?
按道理来说,在中国资金足够,优秀设计师层出不穷,做一个项目就应该出一个地标,但实际上做二三十个项目才会有一个地标出现。现在很多年轻的从业者没有时间去钻研,没有沉浸下去,做一个方向不行就立刻换另一个,20年以后什么都懂一点,但都没有深入进去。设计师对于自己的作品要有自豪感,设计的作品出来时要带灵魂。有一些胡同里面的小房子,你看它们的设计多棒,真的应该给它们颁个奖,但是为什么它们没有得到肯定?我们公司运气很好,我们也很珍惜市场对我们的热爱,但是有时候我也惭愧,中国有非常多的大师以及很棒的建筑师,有各种设计想法。我看到很多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是带着灵魂的,我好感动,他的作品就像一幅画、一个艺术品一样。在中国也有很多很棒的改造项目,有时候看着那些改造后的老建筑物,我看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可以看出来设计师花了很多心思,而不是为了利益而做。建筑师要把灵魂、激情放到设计作品中。
JERDE的主创平均23年才做到所谓“大师”。在JERDE我们保留师徒传带关系,建筑也是一样,建筑是艺术,也是讲究传承的,所以JERDE的每一个作品都不一样。做商场项目,空间是有动线的,平面各不一样。一般的商场的走廊是直的,沿动线绕一圈又回到原点,或者中间加一条通道形成8字型。JERDE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属性,有自己的DNA,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挖掘它的特色。一块地能展现出的样子,在另外一块地是做不出来的。我们做商场讲究动线,动线就是骨架,骨架做好后,外立面、材质、形式都是可以调整的,便于日后更新。
我们不仅仅是以多个成熟的商场设计项目经验去展示设计,也会从经营的角度给甲方建议,比如一楼是否要留给奢侈品店用来吸引顾客,或者是花一些钱来打造适合吸引人来的露台、树木、景观等,这需要慢慢的养一段时间。
20年前做六本木山项目时,没有做奢侈品店面规划,但因为在东京繁华地段,不能缺少这个部分。所以最后为了保证项目的完整性,把奢侈品店面放到了隔一条马路的地方。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六本木山是全世界都复制不了的项目,为什么在日本可以成功,但这个理念却没有在中国、在北京实现?因为不适合别的地方。要知道我们的思想要跟业主的思想相匹配,业主的失败就是我们的失败,业主的成功才算是我们的成功。有时候,我们的设计理念和业主不匹配,那么这个项目我们做还是不做呢?还是得做,即使有时候已经能够预测到项目完成后的失败结果。所以今天说了这么多,加起来就是现在的状况,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但是没有好的建筑作品出来,或者做出来一些有争议的奇怪建筑。
©JERDE
同时,中国的文化IP,也没有被现在的设计充分挖掘。当前大家往往在追迪斯尼、Hello Kitty这种国外IP,而放着中国本身博大的传统文化IP不用,反而被国外抢先使用,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中国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值得挖掘的IP,建筑从业者也应多从中挖掘学习。
刘昶昇:不是为了要做商业而设计,商业是因为这个社区需要商业,你要完全了解它最根本的需求,才能打造对它最合适的设计。这就是经典,所谓经典的东西是永远不变。10年后、100年后、1000年后保留不变,到以后还能说得通,符合逻辑,这才是经典。建筑设计也一样,文化留下来的经典需要发扬光大,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太多了,像我一辈子在国外,开始的时候我对亚洲、对中国什么都不知道, 30岁以后才进修,看易经,虽然到现在也还看不明白,太深奥了。还有孙子兵法,都是英文版,看完感觉到我自己很惭愧,把这些文化经典丢了30年。后来我学习茶道,了解茶叶怎么种,还上山去采摘茶叶,摘完学习怎么炒、怎么泡、怎么品。中国的茶道等文化,如果外国人都懂这些而你不懂,那是不对的。年轻的设计师,或者广大青年人,要开始好好研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大兴“大悦春风里”开业盛况
©JERDE
©JERDE
©JERDE
©JERDE
©JERDE
关于JERDE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ABOUT JERDE
刘昶昇
JERDE董事总经理、股东李铮昊
JERDE副总裁、资深项目经理——END——
JERDE独家专访,今天您「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