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明小长假,一起去看安藤忠雄的新设计吧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筑一事 Author 空间志
安藤忠雄实地考察©和美术馆
因此,“和美术馆建筑的设计理念最初是由地域性和核心藏品的属性来决定的”。既要展现出对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又要尽量体现出岭南文化地域性的特征,同时还要能够融入本地的建筑景观。
和美术馆夹岸花园(俯瞰局部)©和美术馆
安藤忠雄的设计几乎完美地达到了家族的期望,但也出于实际考虑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多功能厅被改成了可以进行当代艺术装置及雕塑展示的展厅。
和美术馆最与众不同的设计应该是其半弧形的外观,这会致使展厅变成全开放的,带来很多挑战,甚至“改变艺术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因为大部分的艺术家习惯在方盒子里做展览。”
有艺术家在看到空间后反馈,弧形可能不太好用,邵舒却认为这样的挑战也挺有意思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美术馆的未来形态肯定还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火星上出现无重力的美术馆,所以我们怎么能还把自己局限在方盒子里呢?”
去年10月1日,和美术馆举办了“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这是美术馆首次正式对外亮相。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世间风物”这个主题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和阐释,邵舒认为这是“对全球大环境的一种回应”。
“‘世间’释义为人世间,包括人类居住的空间,以及时间、物质、能量、速度等含意;而‘风物’指涉的是风景和物品,意味着大自然气候下凡世的生活景观。
当‘世间风物’的自然属性延伸到生产、消费、生态、环保时,展览涉及人类文明在自然规律中的境遇等问题,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更显得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了。”
“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海报©和美术馆
如果说“世间风物”是对社会议题和时代变迁的向往关注,那么,“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就是对艺术家自身的向内探索。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海报©和美术馆
展览为安藤忠雄首次以艺术为主线的个展,是他人生的一次回望,分为三大篇章——“超越艺术”、“超越光”及“超越安藤”,从全新视角发现安藤忠雄在艺术上的思考与创造。
“超越艺术”展出10位与安藤忠雄艺术人生紧密交织、对其创作影响深刻的艺术大师之作,包括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埃斯沃兹·凯利 (Ellsworth Kelly)、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 等。在这些跨越时代的艺术启示下,安藤忠雄形成自身的艺术语言,并在其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创造。
“超越光”展出安藤忠雄通过对光的感知,创作出众多超越光的物理属性、升华至观者心灵与精神感受的作品。章节将跟随他一同探索光作为艺术手段的创作轨迹。
“超越安藤”终篇将带领观众进入他所创造的时空,体会其拼命忘我的“安藤式”艺术成就。通过复现地缘艺术代表作——地中美术馆,寄以“超越所见的发现”的展览理念,传达延续超越精神与锋芒崭露的冀望。
在展览新闻发布会上,安藤忠雄寄语:“契合当下全人类面临的挑战,双展希望以‘青苹果’之心的内涵,唤醒观众内心‘从此刻, 不自我设限,超越自我,不断挑战’的想法。”
美术馆团队发现“整个珠三角地区其实有着很好的经济基础,虽然顺德并不是一个大型城市,但人均收入并不低,因此当地居民中的一部分高端文化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而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也让美术馆的辐射范围有所扩大。“实际上并不仅仅是顺德区域性美术馆的概念,和美术馆的潜在公众会涵盖佛山及广州的部分地区。”
本地和周边地区观众的接受度也是团队考虑的重要因素,“和美术馆辐射区域内的公众可能仍旧会倾向于视觉上比较直观的内容,这意味着过于学术或前沿导向的艺术展览活动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传播和培育才能被本地区的公众所接受。”
©和美术馆
因此,和美术馆制定的未来几年展览方案中,除了专业艺术展,也涉及不少其他品类展览,让观众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美术馆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子品牌HEM²,负责与本区域观众展开多元化的开放交流,比如读书会、分享会、小型音乐会、影片放映会、美术馆露营等,让更广泛的群体有机会能参与进来。
这也对和美术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要对藏品做学术性的专业输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举办公共教育活动来搭建从学术到公众的桥梁。
如邵舒所说:“我们应当提供的是一个品类比较丰富的艺术平台,让观众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进而培养出自己的品位,做出自己的选择。它的服务面向不应该仅仅是专业观众,它应该是面向未来、面向大众的。”
目前,和美术馆馆藏约500件,其中近现代和当代作品约五五开,大部分来自于原家族收藏,这也决定了和美术馆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对原有收藏的再发现”。
据邵舒介绍,和美术馆“跨越了晚清到当代的收藏体系,可划分为三条脉络:中国近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现当代艺术。美术馆的展览和收藏相辅相成,未来收藏的关注重点之一,是以代表未来的年轻艺术家为主,希望给中国的中青年艺术家提供平台。”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分类,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国内民营美术馆组织形式的复杂化与多元化,以及各不相同的创办初衷,使得筹建者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如履薄冰,艰难前行。
民营美术馆的第一波浪潮集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缺乏政策引导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批先行者;第二波浪潮则以国内第一个取得牌照的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为开端。
而往后的这么多年,随着资本纷纷进驻,浪潮中的美术馆几经沉浮,有些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国际影响力,有些则在大浪淘沙中逐渐退出舞台。
而何时迎来第二波浪潮的结束与下一波浪潮的开始,尚不能由某一事件来明确界定。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第三波浪潮中,注定会有一场残酷竞争和彻底洗牌。对此,和美术馆的应对方针,也唯有“坚持自己”四个字而已。
“许多民营美术馆可能有自己的诉求,那我们的诉求就是希望百年后可以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那样的美术馆,将创办人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将艺术品的收藏一直扩大下去,然后去影响更多的人。”
——END——
安藤忠雄新作,今天您「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