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crow项目 | 武汉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空间发展规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Halcrow合乐 Author Halcrow合乐
北湖产业生态新城位于青山区武钢厂区以东,长江以南,南抵花山生态新城,规划范围包括武钢主厂区以东青山区行政范围(含原化工区、武钢北湖公司范围),用地面积约为107平方公里。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汇聚长江之滨、北湖湖畔,在这片热土上展开了中国工业史的壮丽篇章,奠定了工业重镇——武汉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
1949年,
湖北最大民用船舶制造厂青山船厂成立;
1955年,
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成立;
1971年,
武汉石油化工厂成立;
1990年,
湖北省青山热电厂成立......
七十年后的今天,青山区北湖片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大等现实困境。如何化危为机,调整空间布局规划,实现产业生态融合、绿色发展,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
北湖,周边聚集着武汉市主要重工业,大量工业污水进入北湖再排入长江,据统计,北湖区域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市70%,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市40%,固体废弃物占全市71%。
长江大保护前提下,宝武钢铁集团的成立,沿江石化产业政策的调整,化学工业区与青山区的融合发展,开启武汉钢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空间拓展新格局——两区融合,奠定“新青山”
经济增长新方向——产业的“升级”与“多元化”
城市建设新标准——青山人对“品质城市”的期待
生态治理新理念——创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典范
北湖产业生态新城
武汉市长江东大门
总结北湖发展困境
辨症开方,提出解决方案:
9F9EA0——如何发挥青山区的产业、区位与交通优势?
搭建产城融合的城市空间结构
——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空间格局?
制订具有弹性的都市发展计划
——如何保证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空间制约的充分融合?
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矛盾
——如何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
营造生态湖泊特征的城市风貌与生活
北湖青城 蓝绿之洲
围绕主导产业和重要关联产业,确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氢产业、现代服务业、关联配套产业等六个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落实长江大保护,立足武汉,面向全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态势,确定产业总体定位为:
——武汉市高端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
——国家级循环经济和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
——国际领先的绿色石化、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整体城市定位:
北湖青城 蓝绿之洲
包含四个维度:
青——蓝绿之城,江湖相连绕青山;
轻——年轻之城,去重向轻转产业;
氢——产业之城,氢能绿都强引领;
清——宜居之城,生态修复创典范。
理念一 “ 城市融合 ”
——“双核驱动,一体化发展”的都市结构
规划结构——“双核双轴驱动,三廊八组一体化发展”
功能规划——分区明确导向
交通体系——交通引导发展
理念二 “ 城市成长 ”
——“中心集聚,弹性控制”的都市发展计划
产业发展计划——分区分片,新旧动能转换与多元化发展。
空间实施计划——弹性建设框架,“单元—街区—地块”体系。
理念三“ 城市活力 ”
——利用水+绿资源创造城市空间与生活
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水+绿·环境:
“江湖相通、林水相映”的生态格局
城市空间与活力——水+绿·空间:
结合功能布局,形成水街、内湖湾区、水岛等形态不同的水肌理与空间组团。
城市特色与生活——水+绿·生活:
结合外部环境及道路规划,打造点、线、面等不同形态及尺度的商业空间,形成“一心一轴多点”的商业布局结构。
示范区一:
国家环保科技城——科技之城
产教城融合示范基地
工业文明展示平台
驱动武钢生态圈绿色智慧转型发展
促进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
学科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带动区域转型发展。
汇聚文体休闲、商业娱乐等多彩活动,塑造文化气息浓郁的城校共享活力环。
呼应武钢工业组团,保留标志性工业厂房,植入新功能,打造焕发新生命的工业文明展示带。
示范区二:
城市核心区——氢能之洲
布置白玉蓝城生活产业服务核心以及北湖生态修复示范核心,沿严西湖串联滨湖生态休闲廊,打造白玉湾生态文化中心。
“绿色为网、两轴一带、城绿共生、核心强化”
示范区三:
清潭湖科创城——健康之岛
清潭湖片区山水自然条件优越,受到高速路和市政廊道的分隔,按照生态型、网络化、组团式布局的空间发展模式,以生态为基底,借助景观廊道渗透切分功能组团,形成兼具生态、生产、生活的组团划分。
“生态基底、两轴一心三区、组团发展”
蓝绿氢洲 北湖青城,
让产业回归生态。
。
相关链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