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存东:降碳模式探索与城市更新实践

水美日青 国际设计
2024-09-04
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沧州)国际学术交流会与专题研讨会在河北沧州成功召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李存东“降碳模式探索与城市更新实践”为主题为大家带来精彩演讲,并在其后接受了国际设计师的独家采访。此次演讲,他从降碳政策、城市更新的策略等方面介绍了降碳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室内外更新实践的应用技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


01


生态文明思想与降碳政策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表示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愈加严重,绿色低碳转型将会是全球主题和未来竞争高地

全球碳排放情况

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紧迫性越来越强,更要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02


CCTC 两全双碳解决方案

李存东表示想要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制定两全双碳综合解决方案,即全生命期降碳和全产业链降碳他表示我国建筑业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的诸多挑战,在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国内建筑业降碳需求

根据IPCC的减碳框架和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们企业的自身业务优势与城市发展需求,首次提出建筑业领域降碳CCTC-综合降碳模式


国内建筑业降碳思路


国内建筑业的降碳模式

该模式生成了一种从部品到设计到施工到运维,再到城市管理的建筑业双碳解决方案,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建材部品、设计建造、运维技术、城市运营,涉及政策研究、标准编制、科技研发、工程实践这四个环节。



03


城市更新与社区改造实践


我国作为全球既改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在减碳节能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他表示在“双碳”目标下,未来城市的发展重点也将从“拆旧建新”转向“可持续发展” ,存量项目的改造、升级与利用的配套政策必然将不断完善,通过标准制定和政策导引,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低碳材料选用和低碳技术支撑,这是地方政府实现碳排放管理的必经之路。


全球既改建筑量最大的国家

基于对降碳模式的思考,在城市更新中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层面,分别是室内环境改善与室外环境优化


Construction 设计建造


绿色创新技术探索

他通过住建部大院某住宅21天装修改造示范项目、2022冬奥会崇礼空间品质提升项目等多个室内外环境更新案例分别展示了装配式内装技术体系应用与负碳景观技术体系应用



04

独家采访


国际设计:国际设计师:您认为在我国城镇化趋于理性、常态化的发展的今天,城市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存东:现在的高质量确实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从规划到设计到我们的管理,都是在考虑怎么样去发展高质量的问题。那么从我的角度看,高质量往往要带动我们的技术创新。现在城市更新包括我们也有一些新建的项目,都要推行新的技术。

尤其是绿色低碳方面,这样的一些新技术、新的方式这样的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带动从一个单项的技术,到一个可应用、可推广的阶段,然后再上升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应该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极寒地区植物选种及反季节种植养护技术


所以在城市更新里面,除了要把原有的设计、品质做之外,我们还更多更多关注绿色、低碳这个方向的这些技术。尤其是创新技术这样的一些应用以及研发。我觉得现在大部分都是围绕这方面在开展创新性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和研究的工作。

国际设计: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是国内首个以“站城融合”为主题的规划设计大赛,您认为这次大赛会对沧州未来产生哪些影响?尤其是大赛的设计成果可以给沧州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哪些参考价值?

李存东:我觉得这次大赛有几个特点,非常明显地一个是它对这个城市新一轮更新、发展,它选的点是非常契合的。探讨的关注的重点是“站城融合”,它选择的基地是新城和老城,实际上是不同的两个层面,或者两个关注的方向都是非常契合的。另外一个,它能够切实解决现在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是新城怎么去做,另一个是存量,这样的更新怎么去做

这次大赛选题、选的项目都是对我们沧州发展、发展模式怎么样去创新、怎么样去实际应用都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设计:本届大赛首次开创了两个设计选题的先河,分别为沧州老火车站与高铁西站。您认为对于历史悠久的沧州,应该如何通过设计竞赛探索城市更新办法路径;如何统筹好新与旧、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城市魅力?

李存东: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怎么样既做到传承文化,又能做到创新发展,这两个问题也是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问题。关于怎么样去传承、保护,同时要活化利用,然后再去创新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所以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到现在的单体设计,或者我们做的环境、景观品质提升等等都不是单体的项目。

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在于我们要做适应性的研究性的设计,项目不再是像我们原来在一片新的场地上自由发挥,它一定有原来的环境特质、场地精神与城市发展的积淀。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到更大范围地对城市的带动,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到现在这个时代性怎么样去体现。


大运河沧州段通航(航拍图)© 陈秀峰

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发展背景、高质量的背景,包括城市更新背景、文化传承背景等等之下,要做系统性的、研究性的、逐步推进的、适应性的设计,包括怎么样去实施落地和管理,我觉得这些是我们每一个这个行业领域里面的从业者、我们的管理者都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小国同学已上线,欢迎来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字样,进入国际设计网。


相关链接:共话城市更新与建筑风貌,探讨沧州城市发展新路径
全球顶尖设计大师作品呈现狮城!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沧州)成果展开展迎宾!


——END——

李存东:降碳模式探索与城市更新实践,今天您「在看」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际设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