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代高考生,4个改变命运的关键词

笋思 十点人物志 2019-04-28

本文字数 5183 字  |  阅读时间 13 分钟

♪  十点人物志音频上线啦,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2018年高考,00后们终于成为了主流。

 

其实高考就像一个每年限时开放的舞台,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现在,恢复高考刚过了四十周年,历史的进程又把00后推了上来。

 

好戏总有年代感。从1977到2018,从50、60后到00后,高考恢复的这些年,也正是我们经历社会巨变的年代。

 

今天,我们以十年为一个节点,展现几位不同年代里高考优等生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981到2016。从他们的高考细节中,一窥时代如何塑造高考,而高考又如何影响每一代普通人。

 

在外人眼里,考取高分的他们,是这场考试中的受益者。但他们与高考的故事,远比分数精彩得多。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高考故事,都远比分数精彩得多。


——From 小志


关键词1:历史老师

 

多年以后,再次提起高考,陈华最感激自己的历史老师。

 

1981年高考出分的那天,17岁的陈华知道了自己的高考结果——河北省外语类第一。从小习惯了考第一名的陈华对这个结果不意外,她还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

 

直到陈华得知自己的分数是被修改过的。

 

陈华是从历史老师口中知道这件事的。历史老师提前知道了她的历史成绩。基于对自己学生水平的了解,那是一个不能被接受的数字。他没有选择告诉陈华,而是直接去查了她的历史卷子。果然,分数被算错了。

 

他把陈华的成绩改了回来。

 

陈华至今也不知道前后相差了多少分,历史老师也没有告诉她查分时的细节。在这件事发生将近四十年之后,她现在只记得,在历史老师的帮助下,她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分数。

 

陈华的命运就这样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峰回路转过,因此她会觉得,没有历史老师,“我现在就不会是这种生活状况”。

 

陈华现在的生活状况很容易概括:定居深圳,任职于一所高校。

 

高考之后,陈华去了南开大学,作为外语类第一,她坚持选自己擅长的英语专业。陈华的班主任反对她的选择,作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坚定拥护者,他觉得好学生应该去学理工科。

 


但历史站在了陈华这边,“当时谁也不知道后来英语会变得这么重要。”

 

后来,英语这门语言在中国的“野蛮生长”早已被人熟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英语迅速上位,它超越了数理化,成为一项真正“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必备技能。

 

在这股延续至今的英语热中,陈华则做着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现在再回头看,她觉得自己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关键词2:提前批

 

陈华做过的另一个决定是研究生毕业后南下深圳,在1988年。伟人画过圈的地方,经过将近十年的开拓,正生机勃勃大有可为。

 

陈华到深圳的第五年,也就是1993年的夏天,云南边境线上的一位年轻考生也为自己画了个圈。不久之后,他将成为云南省临沧地区的文科第一名。

 

在那个先填志愿后高考的年代里,沈健平在中国地图上圈出了四个地方: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只有这四个地方的大学才能出现在他的高考志愿表上。

 

或许是家乡在地图上的位置实在过于偏远,他填报志愿时优先考虑地域因素。北京上海,大城市不必多说;西安,文化古城名校众多;至于广州,他的想法是“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所以广州和深圳这一片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桥头堡”。

 

他选了这四个地区中法律和经济专业比较好的大学,原因也与大环境息息相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这两类在当时属于热门专业。

 

但画了圈的蓝图被一张名为“提前批录取表”的薄纸割破。沈健平清楚地记得,转折发生在回校交志愿表的那天下午。在教室里,他看到同桌在填写提前批录取表,准备报考国际关系学院。

 

同桌领了两张表,一张写,一张备用。填写完毕,备用纸多余了,同桌顺势就把它递给了沈健平。而沈健平翻了翻提前批招生目录上的学校,也就顺手在表上写下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几个字。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所在八十年代由中国共青团建立的高校,曾被戏称为又一个的“黄埔军校”。在当时的沈健平眼中,它是“神秘的”、“高端的”、“出来之后从政的”。

 


按照高考的录取规则,考生成绩一旦达到提前批学校的要求,即被提前批次录取,不再参与普通批次招录。因此,在录取顺序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排在了清华北大等一众名校的前面。

 

高考成绩出来后,同桌没有考上国际关系学院,而身为文科第一名的沈健平,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专业录取。

 

二十多年后,沈健平依然对这个意外的结果感慨颇深:“大概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之前仔细考虑过填的志愿表等于彻底没用了。”他后来才知道,以当年的分数,他能选择除了北大某个专业外的全国所有文科专业。

 

而和沈健平一同被这所学校招录的,还有许多当年各个省市的前几名。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和沈健平一样,无意间填报了这所学校。

 

“我觉得决定人生的就那么几步,第一步就是高考,在茫然中做出的选择。”

 

如今的沈健平是中青院的教师,也做行政管理的工作,接触过一代又一代从高考大军中厮杀而出的学生。在择校的这一步,很多人的原因都和他一样,无意间就在提前批填下了这个学校的名字。

 

不过,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他待了二十多年的母校,去年已经将本科教育并入中国社科院大学。在高考志愿的学校名单上,从此将不再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这个名字。

 

关键词3:教育的力量

 

“高考填志愿,就是一种你以为你知道,但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这是沈健平对自己在1993年填志愿时的评价。那时的他觉得法律会成为朝阳产业,但大学毕业后,当理想照进现实,他没有走这条路。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11年后的马旻,她是2004年南京市理科第一。

 

跨入新世纪的高考规则相比起1993年有了长足进步——先出分,后择校,这样的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和科学。

 

因此马旻要处理的问题就简单得多,清华或北大,这道选择题看起来更像是“幸福的烦恼”。对于她的中学老师和父母来说,能上清华北大就是成功,至于下一步,选什么专业,未来如何规划,似乎是从未深入考虑过的问题。

 

用马旻自己的话说,她选择北大的城市规划专业“完全凭自己的冲劲”,加之建筑师爸爸“有限的影响”。按当初的想法,她将按部就班读完这个专业,然后进入设计院工作。

 

本科毕业后,马旻感到“在北大已经玩了五年,玩得差不多了”,想“换个地方看看”,就去东京大学读了三年研究生。

 


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渊源深远,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鲁迅:一百多年前,鲁迅到日本学西医,深感学医不能救灵魂,弃医从文了。一百多年后,马旻到日本深造城市规划,然后也放弃了它,转而做起了基础教育。

 

现在的马旻是猿辅导小学数学教研部的负责人,她进入了时下热门的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而不是高考后认定的设计院。

 

她将转变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在日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即在考试之外,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日本的升学考试同样竞争激烈,但除了成绩之外,马旻能感受到教育另外的成果。

 

在日本客流量最大的新宿车站,她看到成群出游的幼儿园孩子在等车,无需老师大声命令,齐刷刷就坐到了地上,坐成了一个正方形方阵;她独自去京都旅游,深夜找不到旅店,手机又恰好没电了,就寻到一家杂货铺问路,老板娘一开始指错了方向,发现错误后追了马旻一路,一定把她找到后再领着她去了旅店。

 

以上两件事是马旻留学期间体验到的日本国民素质的剪影,她把这归结于多年来基础教育的功劳。

 

在中国,马旻觉得,以高考为衡量标准的基础教育,成绩才是重中之重。至于其他的,诸如如何树人、如何将人培养成“真正的人”,则在成绩的压力下,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这样的想法源于她学生时代做兼职培训班老师经历。她会发现,班上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却很自私,“同桌流鼻血,他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看书”。

 

但在成绩导向下,她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我还是要继续表扬他、让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因为他英语每次都念得很对、数学做得很快。大家只看重成绩。”

 

相反的,一个被形容为“灵魂特别可爱”的四年级女孩,会在下雨天等马旻下班、送马旻去车站,却在有一天告诉马旻,因为成绩不好,父母觉得她读书没出路,准备把她送去一所环境糟糕的学校。

 


“她到了那样的学校,就可能会变成从精神到各方面都很糟糕的小姑娘,但明明她的本质那么不错。”

 

是留学的经历让马旻重新思考和规划了职业。作为高考体系下的成功者,她转换了在其中的身份,从受业者到授业者。借助国内互联网的潮流,她选择做在线教育。

 

从日本回国时,或许没有鲁迅那样“救中国人”的宏图壮志,但她还是想在现有的规则下,为教育做点什么。比如,她就曾和同事讨论过,把高考中的数学改成编程的可能性,因为同样是考察逻辑能力和智商,她觉得编程至少还可以让学到些实用的东西。

 

同事会认为这个想法有些天真,因为在贫困地区学生可能连电脑都没摸过。但至少对基础教育,马旻有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她当年在北大的同学,很多在北京的各级规划局任职。他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是写文件和盖章。

 

“城市规划这个事情,在中国比较复杂。你想,给中国的城市发展拍板的,往往不是学城市规划的。”

 

这可能是马旻转行的另一个理由。

 

关键词4:碰撞

 

在成为2016年贵州省理科第一之后的几天里,潘丹阳经历了一场神奇的体验。“碰撞”,是这场体验的关键词。

 

2016年6月23日,贵州省高考成绩出炉。


6月23日凌晨零点,潘丹阳知道了自己的分数,717分。5分钟后,清华招生组打来电话,连夜把潘丹阳父子接到招生组入住的酒店,直奔主题:邀请潘丹阳报考清华大学。


第二天早晨,北大招生组也找到了潘丹阳。他表示考虑一个礼拜后答复。


第三天,潘丹阳和父亲因事从贵阳去了毕节。清华招生组当天从贵阳赶到了毕节,催促他做决定。


第四天,北大招生组也来到了毕节。

 

潘丹阳实在不好意思拖到一个礼拜后了。他把两校招生组的老师请到了同一个房间里,当面作出了决定。


 

结果,“胜利”属于北大。

 

然后他和北大的老师同车回了贵阳,下高速的时候,被后面的车撞了。万幸的是人没事。

 

这场虚惊一场的撞车像是对过去几天的象征性总结:清华和北大,两所中国顶尖高校,在过去4天里,在贵阳和毕节两地,也为了潘丹阳而多次碰撞。

 

潘丹阳把这样突兀的“抢人”评价为“一件伤和气的事”,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全省第一的头衔。但他也知道,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近几年的高考佼佼者们,大都也有类似的遭遇。

 

除了“抢人”,还有媒体的惯例采访。成绩出来那几天,在极短的时间里,他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时隔几年后,他觉得当时多数的采访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只是为了报道一个每年都会重复的新闻,这是我们这里今年高考第一名,他长啥样,然后就结束了,其实根本不了解我平时是什么样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起早些年的高考佼佼者,潘丹阳这一代的名声传播得更广,作为阶段性的热点人物,他们的举动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盛名之下,利益和争议相互碰撞、共存。

 

潘丹阳得到了北京大学共计10万的奖学金,这些钱多被他用于支撑日常开销。

 

也有不顺利的时候。他曾和另外5位全省第一参加网上拍卖笔记的活动,各科笔记被标价500-3000元不等。这个活动遭到了质疑,有人说他们“想钱想疯了”,有人竟然还“人肉”了他们的个人信息。

 

活动一共拍出了3份笔记,其中之一是潘丹阳的化学笔记,标价1000元。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这份笔记最终也没有被拍卖出去。

 

潘丹阳觉得自己体验了一把“流量担当”的滋味:名声带来诸多的赞美和利益,也同时带来等量的诋毁和麻烦。

 

“有的人觉得你很棒,很崇拜你;也有人不服气,想要击败你;甚至有人会说,不就是考了个第一嘛,反正也是高分低能。”

 

他疏于去评述各类观点,因为他觉得“说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也因此根本不需要去争辩。

 

不过,潮水来得急,去得也快。当暑期落幕,高考的热度也随之迅速烟消云散,潘丹阳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现在,他和普通的北大学生并无任何区别。

 

高考与命运

 

每当提到高考,总有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高考改变命运吗?

 

把这个问题抛给这些不同年代的高考亲历者,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无论是1981年陈华的历史老师、1993年沈健平的提前批录取表,还是2004年马旻的专业选择、2016年潘丹阳经历的“抢人”碰撞,这些只在高考环境下才存在的关键词,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人生。

 

在潘丹阳看来,比起他的父辈们,高考对他们这一代的人生影响会更大。“我爸年轻时是国企工人,读完大学之后,又接着回去上班了。在那个年代,改变自己的职业很难。爸妈是老师,你以后也就当老师,爸妈是工人,你也去工厂上班”。


 

他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了高考给他带来的影响。“到了我们这一辈,企业都从你的学历开始评价你,从学历倒推到大学,从大学倒推到高考成绩,然后就结束了。相当于你的后半生就是从高考开始的。”

 

在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这个节点,有太多故事曾经发生过,也值得被记录,或许这是高考永远被我们念念不忘的一个原因。 

(文中陈华系化名)

  互动话题  

今天是高考前夜。高考前最后一晚,你在做什么?


-背景音乐-

谭佑铭 -《快乐的时光》

-主播-

素年锦时,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荔枝播客:素年锦时FM(ID: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锦时。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