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出了问题,究竟是谁的错?我们帮你问了这位很火的心理学家

成琨 十点人物志 2019-04-29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李松蔚是谁?”有人在知乎上提问。


4年前,李松蔚本人很诚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目前在大学心理系做博士后,未来还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不过现在,他的生活还挺有着落。北大本硕博高材生、清华大学老师、知乎大V、从业经历10多年的心理咨询师,把每一个标签单拎出来,都能吸引一些目光。


在他人的眼里,33岁的李松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没有人看到他的不自信、优柔寡断。或许生性敏感的人,更能参透人心。


李松蔚享受“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更享受做他自己,做一个父亲。因为女儿,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但面对这个时代的种种焦虑与压力——比如买房、选学校——他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用心守护女儿的天真,为陌生家庭解决难题,李松蔚有一些“不得已”,亦有一些坚守。


01

我最满足的时光是上小学前


前不久,李松蔚去《奇葩大会》上做了一次演讲,尽管他有很严重的演讲焦虑。节目开始前,其他嘉宾都在互相交流,而他却背对着大家,托着下巴沉默不语,偶尔瞟一下镜头,眼神里有些许惊慌。


▲ 李松蔚在《奇葩大会》演讲


李松蔚紧张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不理人或者“话很多”。但也许是职业习惯,他在内心一刻都没有停下思考,所以当要上场说话或回答采访问题时,他的表达依然有着很强的逻辑性。


从小到大,他似乎一直在自问“我到底是谁?”虽然还没有很确定的答案,但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词来形容自己——“特别不自信”、“怕出风头”、“非常擅长反思”、“很慎重,有时候是非理性的慎重”。


对于自己的不自信,李松蔚很自信这么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他总是在自我怀疑,小时候考试交卷子前,他会犹豫几分钟,“我真的做对了吗?这个题目,老师真的只考到这里为止吗?”做心理咨询时,如果进展得很顺利,他又会自问,“真的这么顺利吗?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所以,做心理咨询对李松蔚而言,其实是一件过于刺激的事情,但他喜欢这种刺激。他需要稳定,比如在清华任教,朝九晚五,各方面都有保障;也需要不稳定,但前提是不能一无所有地去冒险,做心理咨询和写知乎文章正好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刚上小学的时候,李松蔚就意识到自己做事很慢,又有些胆小,总是不敢轻易做决定。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丢掉了许多快乐。


当“十点人物志”问他,“过去的经历里最满意的是哪一段?”他很快回答“没有什么满意的”,又沉默下来,努力寻找一段能分享的记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如果说最满足的是哪一段,我想大概是在上小学前。”李松蔚只好替换了一个词。



妈妈是小学老师,一家人住在学校的家属区院子里,他每天就在那一排平房前面玩耍,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想法,大人们总叫他“傻孩子”。直到现在,李松蔚也经常梦到这个平凡又珍贵的场景。


上了小学,周围的大人开始评价他,对他有了批评与期待——是不是学习最好的?是不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在妈妈工作的学校里上学,老师们对李松蔚格外“关心”,如果他上课讲话了,妈妈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也许正是这些外来的声音促成了他的“自我挑剔”。


李松蔚直言自己小时候是“很痛苦的一个孩子”。最快乐的事情是家里有了电视机,他可以看《西游记》了,那时他只有3岁。而上学后他便近视了,爸爸将此归咎于《西游记》,他唯一的快乐源泉被切断。



李松蔚的成绩一直很好,到了小学高年级,逐渐有了“要做到成绩最好”的心态,他却觉得这“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因为很痛苦”。如果失去了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地位,他可能就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关于“我是谁”的命题,儿时的李松蔚以为答案是成绩优异。


而现在,心理咨询师、知乎大V、大学老师、儿子、父亲、丈夫,每一个身份都可以定义李松蔚,但又似乎都不能完整地概括他。


“我真正最享受的角色,还是只有‘我’。”哪怕这些身份标签,给他带来了经济、情感、地位上的收获,他依然将自己作为生活的核心,即便独处的时间只有睡前或起床后短暂的半小时。


02

女儿让我的生活变得具体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根深蒂固。


关于内心的一些不快乐、不情愿,李松蔚很少与父母去交流。“我好像不知道该怎么样跟我父母聊一些很深的感受,可能也是因为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尝试去表达,但是也不觉得能够被完全理解。”


在父母面前,李松蔚没有过大吵大闹的叛逆,他宁愿将很多事情埋在心底。


李松蔚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形容为“普通”,从过去“你抚育我长大”的普通,到如今“一家人互相照顾”的普通,李松蔚会和父母商讨一些很具体的事情,比如女儿读什么学校,却不会交流内心的感受。



从未互相敞开过心扉,却被父母性格中的“自我怀疑”所影响。李松蔚说自己的谨慎与悲观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


李松蔚的女儿刚满六岁,他替女儿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北京最好的公立小学,而选择了一家私立学校。可能是担心女儿像自己一样,快乐的记忆在踏入小学那一刻就暂停了。这样的选择或许能让女儿更自由,更早一些明白什么是“为自己负责”。


李松蔚说话的声音不大,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也许对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表情管理也很重要,所以在这场采访中,他有几次笑起来也实属难得。


“十点人物志”想尽可能地挖掘他一些快乐的记忆。提到恋爱和结婚,他说,“那都是一些很具体的快乐。”谈到太太和女儿,他有些“话痨”起来,他说太太和女儿让自己的生活更具体。



李松蔚很喜欢用“具体”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好像在结婚生子之前,他一直活得很抽象的自我世界中。


从2003年到2012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大校园里,博士毕业后又跨过一条街,去另一个校园待了很多年。在他眼里,大学是一个“知识的迷宫”,像一个无需面对时间的安全区。但当了爸爸以后,他需要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而努力——要不要买房?要不要报班?要不要带女儿出国旅游?


李松蔚乐于去解决这些问题,很麻烦却很充实。“其实有时候也像是孩子帮我去明确我的生活位置。”


他因为有了女儿而感到快乐,“她睡觉的时候,我就摸着她的手,她的手特别小,这时我就在心里一遍一遍确定地说,我在这里,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03

“你不需要时时刻刻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李松蔚眼里,女儿是一个离自己内在感受很近的孩子。“也许她能成为一个比我更好的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开玩笑说。女儿在更小的时候,就会说一些颇有哲理的话:“我知道害怕只是一种情绪,并不意味着有危险。”


有一次李松蔚和太太吵架,女儿看到生气的妈妈,淡定地说:“妈妈,你在跟爸爸生气对吗?你没有在跟我生气。”


“她是一个很完整的个小孩,没有背负太多成年人世界辐射到孩子身上的压力,这点可能是我对她还算保护得比较好吧。”也许李松蔚在庆幸,女儿不似自己儿时那般心事重重。



说起自己现在的家庭,李松蔚提起了一些琐碎的片段:一起出去玩,一块儿吃饭,给孩子讲故事……但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和太太因为女儿的学习感到有些焦虑,于是晚上会给女儿额外加一些功课,女儿并不情愿。


这个时候,李松蔚便有些不知所措,呆呆地僵在原地。


有时候,他会对太太说:“孩子这么排斥,我们是不是该理解一下?”


“你不需要时时刻刻做一名心理咨询师。”太太戳破了他的不忍心,当同龄小朋友都在学英语、上培训班时,如果他们任由女儿“轻松地长大”,女儿就会跟不上。


李松蔚和太太其实都理解,一个六岁的孩子真的需要英语那么好吗?需要认识一千个字吗?需要背那么多古诗词吗?“我们打心底不觉得这是生活必要的一部分,但生活在这个世界,好像又不得不如此。”李松蔚尽力守护着女儿的天真,也不得不放弃自己那一部分“佛系”的想法,不愿女儿为自己一时的不忍心承担更多的代价。



“我的太太在某一部分会努力扮演一个严格的妈妈,我有时候也会扮演一个严格的爸爸,但会少一点。”


看着女儿的成长,李松蔚的内心其实有很多期待。希望她的成绩不要落后其他同学太多,要有兴趣爱好和一技之长,也想过女儿将来能做心理咨询师,“我可以给她提供很多帮助,我们能有很多专业观点上的交流,我觉得挺美好的。”


将来能帮到自己的孩子,这是作为父母很朴实甚至很普遍的想法。“十点人物志”追问,“如果她没有朝着您期望的方向发展呢?”


“会失望。”李松蔚很坦诚,“她开心就好,她做了决定就好,我心里有一部分会这样想,但你问我真实感受,是会失望。不是对她失望,而是为我的愿望落空而失望。”


04

我不是狼人杀里的法官


再不自信的人,总归还是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心理学界流派众多,高手如云,李松蔚将自己全部的野心都放在了这门专业上。


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就像《无间道》里,梁朝伟去陈慧琳那里做心理咨询,陈慧琳让他躺在沙发上睡了一觉,自己却在电脑上玩游戏。这看起来像是一个不用干活儿就能拿钱的工作。


▲ 《无间道》剧照


“我到现在都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事。”李松蔚笑了笑,他回忆起2003年高考填志愿时,选了北大的数学和心理学,两个离哲学很近的专业。这是一个需要动脑子的活儿,一场咨询50分钟,一天得连续做好几场。


2008年汶川地震后,李松蔚去灾区协助心理救援工作,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了2013年。他见到了许多在城市里、学校里看不到的心理需求,对于灾区人民而言,他们更关心什么时候有自来水和暖气,“‘心情不好’的优先级是第1000位,前面有999件事比‘心情好不好’更重要。”


5年里,李松蔚从硕士到博士毕业,这段经历让他早早走出了象牙塔。“当别人不需要你去做咨询的时候,你不要上赶着给人家做咨询。”这也让李松蔚在后来的咨询工作中,学会了放下自己的想象。



现在,李松蔚的咨询对象主要是某个家庭,可能是夫妻、父母与孩子一起加入到这场对话中来。李松蔚将家庭心理治疗比作一场狼人杀,在一开始,每个人都想揪出有问题的人,解决了这个人,家就痊愈了。


在咨询室里,李松蔚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他怎么会这样呢?”然而,“家庭里并不存在单个人犯错”。当父母带着“出问题”的孩子去做心理咨询时,李松蔚没有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而是帮助这个家庭相互了解对方的看法,孩子也有机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李松蔚并不标榜自己是这场游戏里的法官,站在上帝视角,能看清所有人的底牌。相反,他必须尽可能地没有情绪、没有表情,最大限度地限制自己的力量。一个家庭需要的不是胜负,而是合作。



在流量当道的时代下,要做一个爱惜羽毛的人并不容易。但为了不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李松蔚尽可能在公开场合节制表达观点。如果一定要就某个时期发言,他希望能带来正面的作用。


不过,想必在说话之前,他依然会陷入一段自我挑剔与怀疑中。


十点人物志 X 李松蔚对谈


心理咨询带给李松蔚的情绪,开心也好,揪心也罢,他都觉得很宝贵。他带着这些情绪,用专业的视角,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一书中,对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育儿难题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十点人物志精选了本次采访的对话,或许能带给您一些共鸣与思考。


十点人物志:做心理咨询的人,普遍经济条件、教育背景比较好吗?


李松蔚:当然,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人们才会产生心理咨询的需求。如果一家人非常穷,他们每天都不开心,会觉得没钱当然不开心了。直到他们真的有钱了,也不开心,他才会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十点人物志:您和咨询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李松蔚:不同的人跟我会有不同的关系,有的人会很怕我,有的人会很喜欢我,甚至个别的会觉得我帮了他很大的忙,会感激、尊重我,也有的人可能对我很生气,觉得我很傲慢。我们倾向于把这些不同的解读当做来访者的个人特点。


十点人物志:您对A、B、C的状态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李松蔚:我尽量保持对A、B、C都是一样的。


十点人物志:如果咨询者因为紧张无法向您倾诉,您会如何化解他们的紧张感?


李松蔚:我不会化解,因为紧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他紧张、害怕、生气或者喜欢、崇拜,我都会尽量让他们去理解这对他意味着什么。也许他会说,你是一个大V所以我很紧张,那我就会问,为什么你会对大V很紧张?大V身上的哪个部分可能会让你紧张呢?其实我在帮助他认识自己。


十点人物志:近几年您接触的这些案例,会不会普遍反应出当下社会的某些问题?


李松蔚:我不会认为是问题,我认为是当下社会的一些特点,大家变得越来越自由了,经济越来越好了,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了,所以我们可选择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可是有很多人还是忍不住用老观念来要求自己或者别人,所以就会有一个矛盾——我们观念的落后和我们在生活方式上的先进之间的矛盾。


十点人物志: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想结婚,您觉得有没有来自上一代父母的影响?


李松蔚:我认为这是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就是“我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所以我不想结婚”。不想结婚是正常的,不需要去找理由,就是不想嘛。就像有的人不想运动,有的人不想吃肉。但今天我们好像需要找一个理由来打掩护,我们就会找原生家庭的问题。


十点人物志其实并不是原生家庭的错?


李松蔚:不想结婚这个事情本来就不是错,所以当然也谈不上是谁的错。


十点人物志:有时候整个社会的焦虑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影响,您的家庭受到了哪些影响呢?


李松蔚:因为社会本身是非常焦虑的,家长都会花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培养一个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我是可以说,这个不重要,我们的孩子只要快乐就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不可能快乐的,她就会发现什么都比不过别人,别人什么都会自己什么都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一定是有影响的。


十点人物志:您觉得有模范家庭吗?


李松蔚:有,但是这样的家庭都很可怕。他们追求的好像是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没有疑惑,其实他们在以一种非常强烈的姿态在回避这些东西,我认为这些回避有可能造成更大意义上的痛苦。



今日福利


在家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分享一下你们之间最放松的时刻。


参与话题讨论,留言区点赞前5的小伙伴将获得李松蔚的新书——《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1本。


截止时间:8月18日下午6点



-背景音乐-

《一个人的时光》《追光者》

-作者-

成琨,一个会跑马拉松的记者。本文首发十点人物志(ID:sdrenwu),记录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深夜。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