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一丹 从《焦点访谈》退休之后...... | 专访

蒋苡芯 十点人物志 2019-04-28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和敬一丹走在一起,会发现,她行走的步子很快,旁人需小许使点劲儿才能跟上。但她的每一步又都稳稳地踏在地上,整个脚掌完全接触地面,才更迭步伐。

 

平底鞋是她的心头好。在中央电视台待了快30年,这位被央视一众名嘴称为“敬大姐”的女人,始终穿不惯漂亮的高跟鞋,只有在偶尔主持舞台晚会时,她才会换上稍微带点坡跟的深色系鞋子。

 

这是几十年从事媒体职业打磨形成的习惯。

 

做《焦点访谈》20年,她曾前往无数大山大河里的现场,对话和记录下众多在时代交替下诞生的故事,探索与陪伴过许多深邃脆弱的内心……

 

一双平底鞋,可以让她走得更脚踏实地些,赶在一些重要的声音,乃至生命渐行渐逝前,把它们牢牢抓在手里。

 

此时此刻,敬一丹穿着一双墨蓝色的平底鞋,正穿过街道两侧排队的茫茫人群,赶向自己新书《那年那信》上海分享会现场。她要去和她的“观众们”,讲述一个长达68年,用1700封信件拼图而成的故事。

 

这次,63岁的敬一丹,要走进自己生命的来路里,替自己、替整个家庭与时代,记下些“十分重要”的事情。

 

01

家族的DNA

 

快步走上讲台,敬一丹用熟悉的口吻和大家打招呼:“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那年那信》,我是敬一丹。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我的家庭、关于家书的故事。”

 

正如《焦点访谈》里的新闻都有由头一般,这个属于敬一丹的故事,起因源于她的怀旧与“意识到自己在老去”。


 ▲ 敬一丹在上海书展和读者交流新书《那年那信》

 

2015年从央视退休后,60岁这个年龄,无论在媒体报道还是在退休申请表上,都似一卷海浪,向她袭来。

 

头发已从根部开始变白,皱纹爬上了手背,已逾80岁的父母越发健忘。敬一丹很怕:“我们走了那么多的路,付出了那么多代价,如果我忘了,不就全都白白付出了吗?”

 

她想要记得,至少记下。

 

今年5月,敬一丹出版了自己退休后的第三部作品《那年那信》。收录了从1950年12月23日父母的第一封情书至今,整个家族四代人的1700封信件。

 

敬一丹曾经以为,和她同样从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辈人,每家都应该留存有很多家书。

 

一次,她和《焦点访谈》同事谈论起家中的千余封家书时,对方睁大眼睛,十分惊讶:“我小时候的东西都没有留下的。”

 

敬一丹才意识到,她很幸运。“这是一份家族DNA,可它们的价值不仅仅在我们家,世间图景不就是一家一家的故事拼成的吗?”

 

退休后,敬一丹和妈妈商量,把这些信编成一本书。

 

一封封在历史中被沉淀下的书信重新被翻开,就像电视台本一样。“过去种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 敬一丹新书《那年那信》封面图

 

抬手指向身后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那年那信》的封面图,一个小女孩站在绿油油的邮筒前,抬头看着树枝上将落的秋叶。

 

敬一丹说:“这张图邮戳上的日子,1968年11月25日,就是我不能忘的,那一年,那一天,我一下子长大。”

 

那天,是敬一丹刚上中学报道的日子。

 

刚成为中学生的敬一丹,满心喜悦地从学校回家,推开门一看,当即愣在原地。

 

家里正在被搜查,四五个人正在翻箱倒柜,一片狼籍。“我不知道该问谁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跟我解释。”

 

彼时,她只有13岁,父母在黑龙江省某学习班进行改造,姐姐是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知青,家中只剩年迈不识字的姥爷和幼小的弟弟,敬一丹知道,自己必须要“主持”起大局。

 

那些人走后,敬一丹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给北安的妈妈、呼兰的爸爸、密云的姐姐、福州的大姑、北京的三叔、鹤岗的三姨……都问一句话:“家里今天被搜查了,这是为什么?”

 

独自走向邮局的路上,敬一丹记得,那天黑色的枝丫在寒风中抖动,绿色的圆形邮筒是冰冷的,却成了她那时唯一的希望。

 

谈及与此,敬一丹说:“我想在书里告诉女儿,曾经发生了什么,希望她不要再遇到。”

 

她期望,《那年那信》能让年轻一代在回望过去时,有个参照。

 

02

一个时代的声音

 

类似的参照在20年前,敬一丹就曾做过一次。

 

彼时,她刚加入《焦点访谈》不久,最常走的两条路,一条是从中央电视台到火车站、汽车站;一条是从办公室到《焦点访谈》演播厅。

 

90年代中后期,是《焦点访谈》最受期待和最具锋芒的日子。敬一丹从未想过,因为自己走了这两条路,会收到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给她写的信。


 ▲ 上个世纪90年代,敬一丹在《焦点访谈》

每天都会收到大量信件

 

“一麻袋一麻袋的信向我们的办公室涌来。”她的办公桌上,每天都有几十上百封观众来信,各色各样的信封上写着“敬一丹收”。拆信看信,成了她每天的功课。

 

“拖欠我们教师30个月的工资何时解决?”“叔叔阿姨,救救我们吧。”“极盼你们把这里的污染情况拍成焦点。”“我们无比愤慨地反映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

 

敬一丹知道,给她写信的观众,多半是最需要帮助又最缺少沟通宣泄渠道的。

 

她时常看着这些信陷入沉默:“他们是不是也在灯下犹豫很久才写出这些压在心底很久的话?他们也许也和我一样,走了很久的路才会找到一只邮筒?”

 

敬一丹至今仍记得,信封上寄出地址都很长。“越长,说明信来自偏远的角落。”

 

沉重的情绪压着她经常唉声叹气。一次,敬一丹的同事李玉强听到了,给她提出了个建议:“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信编成一本书?”

 

“对啊,这些写信的观众好不容易发出声音,就是希望我们能把这些声音传播出去,有声音,就需要倾听、回应、交流、沟通。”

 

敬一丹当下萌生冲动,在节目成千上万的来信中,她最终挑选出了150封,编写了一本书,名为《声音》,于1998年出版。


 ▲ 敬一丹编著的《声音》一书

 

《声音》中的信件内容涉及农村、教育、法制、企业改革、环境保护……几乎覆盖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最热点的问题。

 

“那本书看起来特别沉重,但我当时写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记录意识。”当时的敬一丹希望,21世纪的读者或许可以从中寻觅到过往的痕迹。

 

9年后,敬一丹也让那些观众来信的信封有了特殊的用处。


  ▲ 敬一丹


2007年夏天,崔永元告诉敬一丹,在辽宁鞍山,有些癌症晚期患者过得很艰难,连镇痛药都买不起。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众多主持捐物,准备以慈善拍卖的方式筹得善款。敬一丹当时翻箱倒柜,思来想去,决定捐出观众来信的实寄封。

 

在鞍山慈善拍卖现场,敬一丹拿着自己用实寄封贴得满满当当的一本粘胶影集说:“我不知该怎么判断它们的价值,也许与名贵的邮品比起来,这些信封没什么,可从另外的角度看,它们的价值是难以判断的。”

 

敬一丹觉得,这些实寄封带着期待和信任,走过千山万水,来到《焦点访谈》,透过这些信封,可以看到世间景象。

 

最终,这本实寄封册拍出了9万元,由鞍钢广电局拍得收藏。

 

03

“温”与“锐”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和以往20年一样,戴上话筒,灯光师调光,面对镜头,与摄像一起调整好位置,听到导播喊“开始”后,最后一次说出了这句话。

 

那天《焦点访谈》播完后,央视新闻发了一条微博:“今天,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明天,她正式退休。”


 ▲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

主持《焦点访谈》

 

谈起和《焦点访谈》的结合,敬一丹觉得,那是一场“温情”与“锐利”的结合。

 

199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时任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给敬一丹打了一个电话。

 

和以往一样,孙玉胜说话平实而直接:“台里现在正准备办一个栏目,舆论监督的……我想到了两个主持人,一个是你,一个是北京电视台的方宏进。你考虑一下。”


 ▲ 主持《经济半小时》时期的敬一丹

 

当时,敬一丹主持《经济半小时》已有4年,自己的栏目《一丹话题》刚刚开播,主要做深度报道和经济社会热点评论。

 

那时的敬一丹,对舆论监督的直接认识和体验,还主要来自于《质量万里行》和《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那类节目,快到斩乱麻,痛快淋漓。破坏经济秩序的,曝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揭露!然后立马整改。”

 

参与其中,敬一丹看到了电视进行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常常感慨:“这才是记者!”

 

孙玉胜正在筹备的节目,对敬一丹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碍于手头工作,暂时无法加入。

 

1994年4月1日19:38,《焦点访谈》开播,和那个“大眼睛”的节目LOGO对视无数次,敬一丹看到记者出现在一个个新闻现场,风风火火地采访;众多的不平和违规都得以曝光,权利在这里可以受到一些监督。

 

敬一丹坐不住了,一年后,她主动结束了手里的所有栏目,与CCTV-2的观众说了:“再见。”


 ▲ 主持《焦点访谈》的敬一丹

 

响应《焦点访谈》的号召,她穿着她标志性的平底鞋,踏上了《焦点访谈》的播音室。那天是1995年的第一天。

 

但沉重的心情很快追赶上兴奋的情绪。

 

“做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有时候需要调动你全部的承受能力。”常有人调侃敬一丹:“你怎么在电视里一出现就皱眉头,出事了似的,你会笑吗?”

 

敬一丹说,大家在屏幕上看到我的沉重,只是他们能看到的,但是在镜头之外的沉重,又有人知道吗?

 

敬一丹的性格很“温”,遇到焦点访谈需要的短兵相接和韧性,她时常会很困扰。

 

一次采访失足少年时,敬一丹的职业属性告诉她:“你要保持《焦点访谈》的锐利。”可当她真正面对那个孩子的时候,又情不自禁把“孩子”这个关键词放在了“失足”和“罪行”前。

 

敬一丹的同事曾说:“你的提问没有锋芒。”“你看这孩子的眼神怎么就像孩子他大姨似的”。

 

在自然的情感和记者的冷静之间,敬一丹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这种寻求贯穿了她职业生涯的始终。


 ▲ 敬一丹

 

走进云南盈江贺勐村采访艾滋病孤儿时,敬一丹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喘不上气的沉重。

 

村庄的墙上,贴满了禁毒的标语和宣传画,走进一户特困家庭,父母全部因艾滋病去世。

 

哥哥低声和敬一丹说:“我爸爸他们吸毒的那些账还没有还。吸毒欠了很多,让我们还,我们又还不完,又没有钱……家里养了一头猪,辛辛苦苦喂,盼着它长大,去卖。”

 

敬一丹看了眼旁边的小弟弟,问哥哥:“能留一点猪肉你们自己吃吗?”

 

“不留,不留。一点不留。”敬一丹记得,哥哥和弟弟的头发都很密,没有光泽,好久没有洗过的样子。

 

敬一丹看着妹妹无声地看着哥哥,眼里水汪汪的。敬一丹很犹豫,她怕一开口,妹妹的眼泪就掉下来。

 

离开村庄的时候,敬一丹想,中国的孤儿,大部分在农村,最困难的,也在农村。这些孤儿,不容易出现在公众视线下,自己也很难发出声音,连求救的声音都很难发出。

 

“我们遇到了他们,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那期节目,敬一丹和同事选择了最直接的呼吁——孤儿的救助与生存要有制度保障。孤儿救助,不仅是爱心、慈善,还是权利、制度。

 

这样的呼吁,在《焦点访谈》20年,敬一丹做过很多,她自己也不知道能带来多少改变?

 

“但哪怕一点点改变也好。”

 

04

珍贵的相遇

 

敬一丹一直很感谢,自己走过的那些路。

 

她常感慨,每一代人成长的关键词不同,如果80、90后的关键词是“充满选择”,那么她所走来的那条来路,便是“没有选择”。

 

“所以,遇到就算是一种幸运。”

 

退休后,敬一丹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遇见你》。她告诉十点人物志说,这个“你”,指的便是一路上的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个年代。

 

再谈论起过去,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做电视。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十点与敬一丹对谈」


上个世纪80年代,敬一丹还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播音员,最喜欢播那个时代很有特色的电影录音剪辑,最常用的新闻用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万元户”……

 

那时电视初起,由于人手不够,敬一丹奉命到黑龙江电视台客串播音员。

 

白天,她在电台的话筒前说“各位听众”,晚上,她得到电视台对着镜头说:“各位观众”。

 

起初,初出茅庐的敬一丹对电视一点感觉都没有。

 

到电视台的第一件事,老播音员就和她说:“小敬,你得把头发烫了。”敬一丹很惊讶:“什么?得结婚时才烫头呢!”

 

敬一丹还整天催领导:“让我回电台吧!”领导说:“电视台新人到位前,你得顶着。”


 ▲ 年轻时的敬一丹

 

当时,敬一丹才24岁,“学还没上够”的想法始终盘旋在心里,她选择离开黑龙江电视台,三考研究生。


1983年,考取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笔者注)研究生那年,她已经28岁,还成为了“已婚妇女”。

 

在《我遇见你》一书中,敬一丹曾回忆过自己的研究生岁月。

 

她说,读研三年,看上去好像与话筒拉开了距离,但实际上,让她更深地理解了话筒。

 

敬一丹觉得,爱好成为职业,是一种幸福,“适合”支撑职业,这是长久的幸福。

 

 ▲ 敬一丹读研究生期间,和师弟姚喜双一起播音 


从职业中得到的长久幸福感,并没有因为退休消退。“拿着话筒一天,就仍是记者一天。”她仍有期望,在重大公共话题前,让自己做到不缺位、不失声。“我就不像下班的,还操那么多心。”

 

但有时敬一丹也会有所忧心。

 

前几年,敬一丹去大学里和同学们交流,看到有些同学在台下摆弄手机,她曾反复问过三个问题。

 

“你们都用微博吗?”所有人举手。

 

“你们知道焦点访谈吗?”举手情况如上。

 

“你们现在还看焦点访谈吗?”目光像摄像机一样扫过台下,敬一丹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

 

直到几个同学和敬一丹对视后,才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敬一丹说,之所以一再去问大学生,是因为她看中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她知道,举手或否,答案就在那里。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面对有无数选择的时代,敬一丹告诉十点人物志,她作为媒体人,能迎来众说纷纭的境况是十分欣喜的,但大家对舆论监督的关注仍十分必要。

 

当年在做《一丹话题》时,敬一丹习惯用逗号。她期待大家能一直七嘴八舌,没有句号。

 

“今天也是这样,期待依然议论风生,自己也能继续记录和表达。”

 


留言有奖


看完敬一丹的故事,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吗?

在属于你的来路里,有没有什么想告诉我们的呢?


参与话题,留言区点赞前10的小伙伴,每人将获得1本由磨铁图书提供的敬一丹新书《那年那信》。截止时间:9月29日下午5点。

(被选中的小伙伴,小志会在留言区通知,24小时内未回复地址和联系方式,名额自动顺延。)


赠书:《那年那信》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简介:68年,1700封家信,于是,有了这本书。这不仅是一家几代人的记忆,这是千家万户大拼图的片段。



-背景音乐-

《午夜阳光》《芳菲,芳菲》《我心似海洋》

-作者-

蒋苡芯,反实证主义拥护者,严肃文学追随者。本文首发十点人物志(ID:sdrenwu),记录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深夜。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小志提醒


微信改版后,很多读者都在说,找不到我们啦~


小志专门出了一个教程,教你怎么第一时间看到十点人物志的推文。


首先,你要把十点人物志“设为星标”



把我们设为星标之后,就可以直接点开右上角的小图标找到十点人物志喔~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