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钱学森、李政道的老师,终生未娶,一生培育十几位“两弹元勋”

张小坚 十点人物志 2019-04-29

微信又改版啦,按以下步骤“置顶”,就不怕找不到我们:

点击上方蓝字十点人物志→点击右上角...→选设为星标

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家,是坐不住的。

他就像一盏探照灯,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本文转载自“正反阅读”

ID:changjiangwenyi111



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这些如雷贯耳的两弹元勋,是每个中国人一直铭记的国家英雄。而在这些英雄背后,有着一位共同的老师。

 

这位老师在动荡年代,藉由远见卓识创造了教育奇迹,一生培养了十几位两弹元勋和五十多位科学院院士,组建了中国科学体系最为重要的部分。


他就是被称为“大师的大师”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叶企孙。

 

有人说,如果钱学森不回国,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出现会晚20年,但如果没有叶企孙,中国可能就没有后来的钱学森,也不会如此早地迎来科学事业的春天。

 

然而,这样一位如扫地僧般的人物,却在很长时间内不为人知,没有人认识他,更没有人知晓他的价值。即便认识他的人,也较少提起他,几十年里似乎刻意地隐藏着他的故事。


假如历史是一个舞台,有追光照射的地方会璀璨无比,但那些光影之外的幕后,故事可能更加精彩。


01


叶企孙,原名叶鸿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叶父虽是清朝举人,思想却不保守,他除了教授儿子四书五经外,甚至主动引导小家伙接触西方的科技知识,希望他“既格物,又修身,以西方科学报国”。

 

在父亲的安排下,叶企孙9岁那年进入上海县立敬业学堂读书。在这座创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至今已历270载春秋的名校里接受正规教育,为叶企孙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仅仅过了四年,叶企孙便抓住了一个机会,让他开始见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彼时,中国学子如果想进入西方国家求学深造,考取官方设立在北京的“游美学务处”无疑是最佳途径。


“游美学务处”是清政府选派留美学生的机构,附设“游美肄业馆”,计划先在国内培养留学苗子,再择优遣派出国。1909年正式办公,后因校址迁至清华园工字厅,“游美肄业管”在1911年更名“清华学堂”,即清华大学前身。


 清华园


父亲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于是鼓励未满13岁的叶企孙报考,依他所想,聪颖好学的儿子如能考中,无疑离实现抱负近了一大步。


经过初试、复试,一共考了七八天,叶企孙最终从全国63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游美学务处”选拔的第一批学生。

 

正当年幼的叶企孙认定自己可以心无旁骛地踏上梦想之路时,一场酝酿许久的风暴把他无情地吹醒了。


 叶企孙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清华学堂也随之被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撤销了,刚刚读了半年的叶企孙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家乡,暂时进入偏向自然科学教育的上海兵工中学读书,默默地留意着其他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1912年10月,民国政府根据新式规定,将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仍作为留美预备学校,重新招收学生。


听到消息的叶企孙兴奋异常,再次报考,被清华高等科录取,学制四年,毕业后即可留学美国。

 

在这幢具有浓郁的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里,叶企孙一如既往,勤奋刻苦,专注于科学学习,和同学一起成立了清华校史上第一个学生协会——科学社,旨在研究实用科学,每个月举办两次科学报告会。


从无线电报到测绘,从苹果选种到采煤挖矿,讨论的范围极广,在一次次的争辩中,赛先生的种子在心中渐渐萌芽。


 叶企孙 


经过五年刻苦攻读(叶企孙因体育成绩不达标,多读了一年),1918年,叶企孙考取了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去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就读,直接读大学三年级,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里奇曼。

 

此时,正是物理学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相继诞生,叶企孙专心致志地汲取着各家学说的精华,同时也在暗暗努力想证明自己。


1920年,叶企孙从芝加哥大学顺利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


哈佛给了叶企孙更大的施展舞台,在与导师的合作中,第一次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测定出用于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数数值h,引发轰动,这一数值也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了16年之久。


叶企孙的论文被争相传阅,并发表在西方的重要物理学刊物《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这对中国物理学家来讲,是第一次;对西方物理学家来讲,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中国人真实地站到了他们前面。

 

这一年,叶企孙23岁。


02


清华大学的档案馆里保存着叶企孙在17岁时写下的日记:“中国之落后,在于实业之不振。实业之不振,根于科技不发达。”

 

年少求学时期,叶企孙便树立了“科学救国”的信念。


为了解决科技不发达的根源问题,他求学美国,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为孱弱的近代中国带来一些支撑。然而,在成为哈佛大学博士以后,他该如何选择未来的路呢?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现实之路,一片坦途。


身处近代物理学发展前沿的美国,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最新潮的理论知识,使用最先进的实验设备,重要的是身边一大批为了科学孜孜探索的大师以及浓郁地研究氛围,毫无后顾之忧;

 

另一条路,在美国司空见惯的配备,这条路上不仅都没有,而且荆棘遍布。


自己的祖国正遭受着列强的欺侮,在一次次混沌摸索中,还未建立自然科学的完整体系,吃饱饭成为了最大的科学难题。但这是一条自己来时的路,也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尽管走起来很孤独。

 

一个人拥有选择的权利,源于他自身的能力,以及对改变的渴望。


  叶企孙


在美国待了5年之后,叶企孙学有所成,更加渴望学以致用。科学精神和民族意识让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回国。

 

回国前,他取道欧洲,拜访了多个国家的物理学界先驱和同行,感受到了不同观点和文化的冲击。


可以说,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和欧洲的考察,让他头脑中牢牢树立了学术独立和学术自主的意识,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固执的意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为,给他晚年悲惨境遇埋下了隐患。


03


1924年,叶企孙回到国内,受聘为国立东南大学副教授,开启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


先后教力学、电子论和近代物理三个专业的课程,在他看来“教育蛮合自己的口味”。


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标志着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为一所现代大学。叶企孙离开南京,北上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做副教授。

 

此时的清华大学,虽然聘入了多位有名望的教授,但他们的声音却被行政官僚压制,这个情况让一众海归教授忿忿不平,他们主张改革清华,像西方那样建立一个教授治校的机制。


最终在与保守势力的对抗中,教授们占得上风,清华大学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校长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教授开始登上清华的舞台。而在这个角力过程中,叶企孙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人能料到,在27岁那年,叶企孙就创立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更没料到的是,所有的物理课都是他一个人上。

 

不是他想单枪匹马,而是邀请当时多位著名物理教授来清华,人家不来,请不到。


 1924年3月,叶企孙被聘为东南大学的物理副教授,第二排左8为叶企孙。


有人曾泄气地说,中国没有物理学研究的土壤,在这个零基础的国家想要移植并建立自己的科学研究体系,是不可能办到的。

 

叶企孙比任何人都明白他面对的是什么,但他相信只要奋斗,荒漠中一样可以开出花来。


为了鼓励学界同行,他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上站住脚。现在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科学研究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一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和科学研究体系,五十年后再看结果。”

 

半个世纪以后,新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颠覆了整个世界的偏见,在某些核心技术上,中国与美、苏、英、法等科技强国开始并驾齐驱,叶企孙的预言成为了现实。


他不是预言家,而是实干家,没有老师,就自己教,基础差,就慢慢教,只要方法对,总有一天能赶上来。

 

学生在回忆叶企孙讲课情形时说,叶老师有点口吃,讲话很慢,所以他的话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很好记下来,话不多,但每一个字都很精炼,最难懂的东西往往花费最多的时间来讲,不厌其烦。


这个特点让所有学生都非常钦佩,他在学生眼里是整个清华大学的明星

 

叶企孙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在一片荒芜的土壤上努力地播下种子浇灌,一点点地培养中国的物理学人才,慢慢地加注社会的信心。


他自己势单力孤,为了学生的前途,不放弃任何机会邀请更多的物理学大师给学生上课。

 

1928年,叶企孙完成了创设物理系后的一件大事,邀请到了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来校任教,这让他的脸上整日挂满了笑容,见到了清华物理系茁壮成长的曙光。


  吴有训


虽然自己已是物理系主任,名气也很大,但叶企孙仍请求学校给予吴有训的薪水高过自己。


吴有训不负众望,一年后就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实验室并投入使用,专门研究X射线。


后来,叶企孙又推举吴有训担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自己卸下校务主持的职务,甘愿成为一名普通的教授。

 

这种惺惺相惜又精诚合作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后成为大师的学生们,所以后来的“两弹一星”的研究合作才不至于陷入内耗之中。


 清华年轻教授们的合影,右三为叶企孙


虽有了零的突破,但叶企孙知道,中国物理学研究起步太晚,欠账太多,“大学物理系除造就致用人材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国家学术之独立”。


他一口气为清华物理系建立了7座实验室,鼓励教授们在教学之余展开研究,甚至还托人在法国向居里夫人购买放射源。总之,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物理研究、自然科学在满目疮痍的中国生根发芽。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第一排左四为叶企孙


他的努力很快就结出了硕果,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物理系迅速发展,知名教授纷至沓来,校内精英荟萃,已然成为中国物理学学习的圣地,后来的物理学界栋梁多出于此。


叶企孙的付出和成绩,让他在中国物理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有人把他和饶毓泰、吴有训、严济慈一起称为我国物理学界的“四大名旦”,足见对他的爱戴。

 

可是,平静的局面很快被日本侵华战争打破,叶企孙积极保护学校内的仪器和实验材料不受损失。南京国民政府邀请他南下避难,他却誓与学校共存亡。


后来,形势危急,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大,后又转至昆明,叶企孙在战火中继续和吴有训等教授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人才。

 

 清华西南联大领导人,右一为叶企孙


解放战争结束前,蒋介石曾经把叶企孙的名字列入迁台重要人物名单中,被他严词拒绝,称国民党走不走,与清华园无关,自己甘愿留在清华任教。在他看来,共产党一样是办教育、搞科学的。


04


办教育,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投入巨大的热忱,以及成就他人之心。叶企孙深知,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


无论多忙,当多大的领导,他都要坚持一线教学,登台讲课。多年的探索让叶企孙摸清了教育规律,并培养出后来大批如雷贯耳的大师。

 

叶企孙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主张实事求是,注重于解决问题和实验工作。他投入重金为老师们购买实验设备,但他不让学生用好仪器。

 

几十年后,他的一位弟子,同属两弹一星元勋的王大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揭开了谜底,原来叶企孙此举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诀窍,为学生提供独立创新的能力,学生们因此受益匪浅。


甚至他还让学生自己改造实验设备,这样学以致用,就不用一直购买国外设备。

 

叶企孙温润如玉,学贯中西,但他却从未把儿女情长列到自己的行事历上,终生未娶,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扶持年轻人身上。

 

他的学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年仅19岁时就被他推荐去美国深造,所以李政道说:“叶企孙决定了我的命运。”

 

数学家华罗庚也是他的教育理念受益者,初中学历的华罗庚被叶企孙重用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引起多方争议,但结果证明了叶企孙慧眼独具。


 

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 著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也都是他的弟子。

 

一代宗师叶企孙不懈地耕耘与开拓,将中国的科学事业带到了一个原来难以想象的高度。两弹一星的元勋中有一半都是叶企孙的学生,可以说他们都是站在叶企孙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就了如此伟业。


05


新中国成立前夕,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委会主席,主持清华大学的改革工作。


而后,国内兴起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多年来坚持学术自主和学术自由的叶企孙不太认可,于是就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成为后进典型,挨了不少批评。


  左起:叶企孙,潘光旦,张奚若,张子高,陈毅,周培源,吴晗


浮夸风出现后,他秉承着科学精神,每次读报后都会认真核算数据,不愿受到欺骗。

 

1952年,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叶企孙被调往北大物理系任教授,虽然从学校领导降级为普通教授,但只要能在一线教学,发挥自己的能量,这对于叶企孙来讲,已是莫大的幸福了。

 

在文革期间,叶企孙受到学生牵连被无端指责为特务,教学工作被停止,遭受批斗,被关进牛棚,肉体和精神经历双重折磨,以致出现幻听症,每日需交代罪行,整个人处于崩溃边缘。

 

有人曾在北京中关村大街上发现,总有一个人弓着腰,穿着破棉鞋,拖着臃肿的双腿一步一步的挪着,看起来就像个残疾人。


有次,他的学生路过认出来,怎么也不愿相信眼前这位竟是恩师叶企孙。叶企孙向学生讨点钱花,不计多少,可见当时的情况异常艰苦。


他的身体已经变得很糟,前列腺肥大压迫排尿不畅,行动不便,即便在此种情形下,叶企孙也毫无怨言,默默承受着,他像一块钢,淬炼一生,固执而又坚定。


 叶企孙

 

1972年,查无实据的叶企孙被宽大处理,恢复了教授身份,住进了北大公寓,此时肾脏也出现了问题,他却认为这是生命规律,无需治疗,继续扛着,拖着。


其实在他的心中,这一生该做的事情都已做完,没有任何后悔之举,当折磨到了极致,那个最后的日子来临反而是一种解脱。

 

5年后,北京冬天格外冷,空气似乎都被冻住了,萧索的街道上没有几个行人。


刚过元旦,住在北大公寓的叶企孙先是被发现说话不清,接着陷入昏迷,在抢救无效,于1977年1月13日晚上9点30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中国物理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培养了五十多位顶级科学家的教育家,“大师的大师”,本应是悬在天上的皓月,此刻却像一颗陨落的流星销声匿迹,令人不胜唏嘘。

 

1993年,家属在整理叶企孙的遗物时,给了李政道三张泛黄的纸片,上面写着“李政道:58+25=83”,原来这是1945年李政道在西南联大上学时电磁学的考卷,叶企孙一直存藏了50年。


李政道动情地说道:“叶企孙老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我非常敬仰他,非常怀念他。”


 叶企孙先生珍藏的李政道1945年的电磁学考卷

 

华罗庚说:“道及叶企老,不觉泪盈眶。”

 

钱伟长说:“我有很多老师,而叶企孙教授是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之一。”

 

王淦昌说:“清华大学是我的摇篮,而对我毕生道路有决定性影响的则是叶企孙教授。”


 著名科学家施嘉炀和王淦昌(左),在清华大学为新落成的叶企孙铜像揭幕。


他终身未娶,不求收获,只为耕耘。

 

他为民族复兴培育了不可或缺的知识力量,他的学生名字甚至比他还要响亮很多。

 

他的一生践行了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成就他人就是自己最大成功。


那些尘封的记忆一旦被唤醒,再坚固的力量也无法阻挡。只愿当回忆涌来,能马上躲进当年的时间里。

 

1986年,在党和国家关怀下,叶企孙得到彻底平反。

198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

199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叶企孙奖”。

1992年,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吴健雄等在内的127名海内外著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联名者平均年龄高达72岁,希望叶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贡献能被后人敬仰和学习。

1995年,叶企孙铜像在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门厅内揭幕。


06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探望时年已94岁高龄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冲总理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探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钱学森之问”


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不仅刺痛了温家宝的心,而且问出了中国教育的尴尬和本质问题。

 

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家,是坐不住的。他就像一盏探照灯,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

 

我们常说,英雄可以战死,但不该被遗忘。叶企孙,一个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一个学识超群的科学家,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个传奇,大师的大师,更不应该被遗忘。

 

因为,一个人对了,一群人就都对了。


参考资料: 

 1.《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刘克选 胡升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9.3

2.《叶企孙文存》,2013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百度百科:叶企孙

4.清华大学校史馆网站

5.中国新闻网:百年清华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堂


小志提醒


跟着下方动图,置顶“十点人物志

每晚八点,小志与你不见不散

👇


-背景音乐-

《夜的钢琴曲五》《最真的梦》

-作者-

张小坚,微信号“坚哥说史”(id:shuolishi008)。十点人物志经“正反阅读”授权转载。

-主播-

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深夜。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