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维“拉黑”李白始末:再脱俗的诗人,也因为女人老死不相往来

华伟552 十点人物志 2019-04-28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来源 | 微信公众号“历史的囚徒”

ID | lishideqiutu2017





公元743年元旦特别冷,寒风刮过大地,似乎要逼出行人身上所有的热量,对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来说,这一天特别漫长。


王家的仆人都记得,从外面喝了一顿酒回来,老爷的情绪就一直不太好,一个人窝在厨房烤火。


问书僮,书僮不敢说。


……


那天晚上,王维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什么决定呢?

 

他要拉黑一个人。


管家收到了明确要求——今后,凡是那个人参加的论坛、年会、剪彩、酒会、颁奖礼、真人秀,王大人一概不出席。


不要问为什么!





王维很有些来头,属于C位出道他祖上是唐朝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祖父是知名音乐人,曾创作《花儿为什么那样美》《整个月亮爬上来》《657年的第一场雪》等名曲。


当很多读书人屡败屡战,一次又一次冲击科举的时候,王维就以22岁的低龄考中了进士,几年后又成了状元。很快,他又成了大唐山水田园诗代言人。但他的性格里,也有些小矛盾。


一方面,他遗传了佛教徒母亲的个性,性格温和,这是他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的原因,摩诘为梵语,意为“净名”或“无垢尘”。


我认为,他内心深处是有洁癖的。


另一方面,他对某些人和事是抗拒的,这次拉黑,他的复杂内心暴露无遗。





被拉黑的那个人,名字很阳光——李白。


 

他们都是文化圈的人,本来有很多机缘成为好友,如果从他们的作品来分析,也有相似之处。


来看一下,


新丰美酒斗十千。(王维《少年行》)


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再看,


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纵死侠骨香。(李白《侠客行》)


是谁在抄袭谁?


如此“心灵相通”,最终却老死不相往来。

 

古代文人一般会在作品中表达他们的人生态度,就像今天我们发微博和朋友圈一样,可是王维和李白的作品加起来上千首,一次也没有@对方。


同年出生,几乎同年死去,同样炙手可热,他们都是音乐发烧友。李白唱功一流,声音有些像李宗盛;王维更是诗词届的方文山,吉他(那时候叫琵琶)弹起来,令人意乱情迷,可惜,两人竟一次都没合作过。


真的很蹊跷!




 

看到王维和李白闹别扭,孟浩然是着急的。“怎么回事啊,两位小老弟?”


那时候的诗坛,有“南李北王”之说。李是李白,王是王维,孟浩然跟他们都是老铁。这个湖北襄阳汉子,比李白和王维大12岁,从时间上看,他承接初唐四杰和盛唐李杜,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性人物。


如果孟浩然说自己的朋友圈在大唐文化界排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


▲《妖猫传》剧照


在交朋友这方面,孟浩然确实很有一套,他靠的主要是真诚,就像他写出的那些诗句一样:干净,淡雅。


闻一多评价说,唐诗到了孟浩然手里,产生了思想和文字的双重净化。

 

一向狂傲的李白,在面对孟浩然的时候,忽然变得少有地羞涩,只剩下拜服,他一辈子给老孟写过5首诗,没有任何铺陈,都是直抒胸臆。


在《赠孟浩然》中,他开头就写道——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后来饱醮感情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更是很多人关于唐诗的最早记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老孟在李白心中的位置,


那就是,“我心中,你最重”(不是说孟浩然很胖)。





老孟和王维也惺惺相惜,是能够说心里话的那种知己,两人在长安漂泊多年,在一个文创基地呆过很长时间,他们是山水田园诗的两座高峰


孟浩然在长安求职失败,心冷返乡的时候,会第一时间给王维弟弟写诗——


《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有没有一种孟大哥搂着王维痛哭的即视感?


王维呢,一个劲地拍着孟大哥的肩膀,“别哭别哭,快回老家享受生活吧”——


《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看明白了吗?


最有资格把王维和李白拉在一起喝酒的,只有孟浩然。




 

有人说,王李两人个性不合。似乎有点道理。一个狂放到极致,一个内敛到心痛。


说到底,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完全不同。


公元742年,经过多年打拼,41岁的李白终于拿到朝廷的offer,这是他第一次被推荐,进入组织部门考察范围,刚出家门,他大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辛柏青在《妖猫传》中饰演李白


路上练剑,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我感觉到了他的呐喊:我是天才,我是天才,我是天才!心里似乎有无数个小目标。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作为一个专职拍马屁的小翰林,他很不跟主人见外。贵妃为他磨墨,力士为他脱鞋,玄宗为他调羹。纵观几千年中华装逼史,能得瑟成这样的,也只有李白。


我有freestyle,你有吗?





同样也是这一年,王维从岭南回到长安,任左补阙。

 

虽然官位低得不像话,但在江湖上,王维比李白出名早得多。可是,有海外背景的李白深谙炒作之道,利用进入宫廷一事,他大做文章,一个月涨粉308万,成为大唐“第一网红”。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王维会喜欢吗?


答案是不知道。只知道,在长安举办的多次PARTY上,有李白就没王维,有王维就没李白。


▲《妖猫传》中的唐代胜景


这不是我胡说,是专家考证过的,


——从开元十八年开始,贺知章经常约张旭、李适之、李白等名士在长安喝酒,后来成了著名的“饮中八仙”,这个酒鬼饭局,王维从没参加过;

 

——“老好人”张九龄第三次入京后,约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等人聚餐,李白不在邀请名单上;

 

——天宝二年(743),王昌龄、裴迪、王缙等人约王维一起到长安郊区玩耍,平常最喜欢出去浪的李白没有参加;

 

——天宝三年(744),贺知章辞职归隐,约了一大帮朋友喝咖啡,李白到场,当时王维人在长安(没有出差),但没有人约他。


很显然,对两人的不和,大家已经心知肚明。


 



还有人说,两人完美“错过”,是因为信仰不同。确实,他们俩一个信佛,一个求道,李白是老庄的忠实信徒,潇洒自由,喜欢歌颂太阳和月亮。


作品从不遵循定律,没有条条框框——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天子呼来不上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王维为了研究释迦牟尼,废寝忘食,喜欢描写山林和溪流。他的作品,不管是画还是诗,都流淌着连绵不绝的禅意,


不妨感受一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安史之乱中,他被迫担任伪职,余生陷入愧疚,也是靠研究佛学解脱的。正如他在《叹白发》中的自言自语,“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佛法何处销?”


但我认为,精神信仰的迥异,并不会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冲突,唐朝多种文明、多种宗教共处,是时髦,也是潮流。


两人互不买账,一定另有原因!

 


 


更多人认为,王维是因为女人屏蔽李白的。准确地说,那是个很不一般的女人——玉真公主。


她比王维和李白大9岁,原名李持盈,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的亲妹妹。生下来没几年,她就经历了皇室最黑暗最血腥的岁月,亲情成了权力的牺牲品——因被人诬告,玉真的母亲窦德妃被婆婆武则天干掉,


她没有祖母和姑姑(太平公主)那样的政治野心,从小信仰道教,想过静修生活,但她身上毕竟流着则天女皇的血,这种血,总令人不安分。



跟祖母一样,她对帅气男人充满兴趣,对那些才子更是另眼相看。她胸中有丘壑,经常组织文艺座谈,结识新冒出来的小鲜肉。


见多了男人,她的心越来越高,那些想通过她上位的小年轻,她一个都没看上。她很快变成了大龄女青年,女中年。





公元729年,她遇到了王维。众所周知,王维除了有才,还特别帅。双眸善睐,鼻梁高耸,嘴角时常挂着微笑。不像其它臭男人,嘴角总是挂着口水,其诗、其画、其琴,令她神清气爽,


这样的男人,是极品无疑了。两个人花间弹曲、镜前写真、黄昏联句、清晨画眉,俨然一对姐弟恋人。


可是相处久了,玉真觉得王维跟他的玄宗皇兄一样,身上缺点什么,


对,是朝气和锐气,一个男人就该荷尔蒙燃烧,粗犷地照亮这个世界,可是王维活得太小心太细致,自从妻子崔氏31岁早逝后,这位大咖一直独居。娱乐记者在他家门口趴了好几年,想来一次“周一见”,身上都趴出茧了,也没有拍到一张他的八卦照。





后来,她又遇到了李白。他在她的别墅里左手持(酒)杯,右手挥笔,当场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王维之前给玉真公主写过一首《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略显拘谨腼腆,而李白的这一首,胜在想象奇特,因为奇特,更显浪漫。


在诗中,李白将玉真公主比作九天玄女,吹捧得恰到好处。想象力,真的令人视野开阔,身心解脱,表达即诱惑。


就连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杨玉环姐姐,也被李白的一首《清平调》征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这两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为女性写就的最好软文。清高是很多男人的臭毛病,李白是个例外,越是狂妄清高,越有魅力。





天宝四年(745),因为种种原因,李白与王维先后离开长安。玉真公主也放弃皇家待遇,出家做了道士,落脚于安徽敬亭山,玉真公主死于762年。


不久,李白逝于敬亭山下的当涂县。他晚年写了一首著名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诗里,他又把敬亭山当成了玉真公主,狂放了一辈子,这首作品却极尽寂寞,内敛得让人想哭。


《独坐敬亭山》写完那一刻,他忽然想起了此生擦身而过的王维,“就这样吧!”


“这一世我们各自夺目,如果你愿意,下辈子多喝几杯!”


图片来源:网络


跟着下方动图,置顶“十点人物志

每晚八点,小志与你不见不散

👇


-背景音乐-

《春绿江南》《旧词》

-作者- 

历史的囚徒,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历史学博士,曾在新华社及三联生活周刊工作。全网首创幽默对话体——"古人面对面",以独到的诙谐、喷薄的热血,打通今人与古人沟通的经脉,独特的网生代语言代入感十足,令无数读者笑中带泪。微信公众号:历史的囚徒(ID:lishideqiutu2017)。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林静,中文系毕业的电台主持人。愿多年后,故事不再伤人,阳光依旧温暖,你如此迷人。让我的声音和别人的故事陪你每一个不眠的深夜。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点了“好看”的人,也会变好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