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少女”陈冲:老练亦天真
“出走东西,以真实和自省兼容对立,踱过光华,以坚定和从容消融怀疑,丰富,又特立独行。”
——《十三邀》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我觉得你身上有洛丽塔的精神。”这是许知远见过陈冲两次后得出的结论。
与其相对而坐的陈冲现年58岁,腰背挺直,神色却松弛:我肯定有天真,因为我对某一种成熟是杜绝的。
所谓的“洛丽塔精神”,褪去后来的暧昧含义,最初纳博科夫笔下那名叫洛丽塔的少女:狡黠,敏感,柔情与绝望交织。
或许,陈冲之所以是陈冲,正是因为这份丰富,她展现出女性的另一种活法——老练,亦可以很天真。
成熟的洛丽塔
许知远所说的“洛丽塔”精神,在 15岁的陈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十年动荡尾声,上海电影制片厂需要为电影《井冈山》寻找新面孔,候选的女孩里不乏容貌出色和能歌善舞者,可这些年轻的脸蛋上却显得有些模式化。
那时,陈冲压根不知道演员要做什么,只在心里想着,万一被选中就能不去上学,陈冲那时顶烦上学。她穿着一身打补丁的旧军装,蹦蹦跳跳地闯了进去。由于来得晚,桌椅都被占满了,小姑娘蹦跶着坐在桌子上。
老一辈上影厂的工作人员对她深刻:小姑娘行啊,这么不怯场。主考官当场就决定留下她,让陈冲加入上影厂培训班。
陈家学识底蕴丰厚,一家子都是学者, 觉得演员算不上正途。不过,陈冲若是被招进上影厂训练班,便意味着不必下乡插队,于是无人阻挡。
看似无心的选择,改变了陈冲之后的命运。她的成名之路非常顺遂,15岁出道,不到20岁时,凭借清纯质朴的角色“小花”,就已获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对常人而言,这是难以企及的幸运,然而任你天大荣耀,“哐”地一声砸到十几岁小姑娘身上,惊慌大过喜悦。
十几岁的年纪,陈冲和同龄女孩相似,喜欢新鲜感,喜欢和学校课程大相径庭的表演课,爱和女伴关上蚊帐吃零食,连训练班练功穿的丑陋练功裤都很喜欢。
1979年,严歌苓第一次见陈冲,那时她已经拿过百花奖,见面时,陈冲却跟孩子似的,时而坐在沙发,时而坐在地毯,听着录音机里的披头士音乐即兴跳舞,一刻也不会安静。
可另一方面,时代造就的不安埋在骨子里,生于60年代,陈冲童年时亲眼目睹外公自杀,成名后也见过曾经的昨日传奇,白白蹉跎10年时光。
这使得她比同龄女孩更早体会名利的残酷性,小小年纪,心智却很成熟。
后来,陈冲终于考上家人认可的大学,电影院海报和月份牌上都印着自己的头像,心里依然清楚:
“你并没有比昨天突飞猛进,你仍然是个无知的你。然而人们突然对你崇拜,全部拥在你的身边。”
这种突如其来的名望让她渴望又厌倦,告诉哥哥陈川,自己想出国。
陈川惊愕地看着她,过了会,稍稍平复了情绪,吓唬妹妹:
“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要洗盘子……”
“那你呢?你自己不也想去美国?”
“我洗盘子有什么要紧。”
陈冲不为所动:“你能做什么我一样能做!”
一旦选择出国,意味着很可能会永别银幕。陈冲带着年轻女孩的莽撞,又好像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告诉陈川:
这次她走定了,无论未来前途如何。
曾经的挣扎
如果没有出国,没有后来的一系列波折,陈冲会是什么样?
在她出走后的几十年里,这是被问过最多的问题。
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优渥的家庭背景,年少成名,且对电影实有天赋,想必能成为同代女星中最亮眼的一位。
生活就像开弓不回头的箭。对于陈冲而言,这不难回答:“那肯定有另外的挣扎,人就是在挣扎当中度过这一生的。”
1981年,陈冲刚到美国,行李沉甸甸地,揣着几十枚毛主席像章在里面。
早期,她在学校上过学,当过图书管理员,去餐馆打过工。日子过得苦,她就在心里默默背诵毛主席语录,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抚慰。
除去事业的大滑坡外,陈冲接连遭遇信念与爱情的破灭。“你跟一个巨婴一样,突然出现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没有根,不知道怎么生存。”
从集体主义突然变为个体化,不仅是超市多了几种牙膏和护肤品的区别。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刷下,陈冲感觉自己像是个三岁的孩子,一切都得重头开始。
8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星张瑜拿到百花奖后,同样选择出国,从大明星一跃而下去洗盘子,不是每个人都能放下这个“面子”。
陈冲却没有这样的顾虑,到了美国后,她转身就跑去餐馆做服务员,赚来的钱全花在每小时100美金的台词课老师身上。你可以轻易看出她身上的冲劲儿,带着不甘心。
年少成名,她在国内的表演生涯起了很高的调门,不知她近况的仰慕者们都在期盼她出一部新的、更好的电影,可这时,她接下饱受争议的电影《大班》。
从天真无邪的小花到浪荡的美美,这段时期是她在国内名声的至低谷,也是她在好莱坞的转机。
《大班》里,陈冲饰演的角色“美美”有半裸戏份,乖顺地有些奴性,当时国内的影评人眼里,这简直有伤国体。
陈冲知道,自己接下这部电影必定会引来争议,她还是选择接演。她和多数中国人一样,反感好莱坞里空洞的华人形象,可她同样清楚,谁都能表达喜恶,但只有真正融入这个圈子,你表达的东西才有意义。
然而,陈冲在好莱坞并不顺利,这部电影也没有为她赢得真正的时局逆转。
为了得到一个角色,她在半年里连续试镜十几次,导演最终依然没有选择她,好在因祸得福,负责选角的工作人员记住了她,将她推荐给贝托鲁奇,才有了后来“婉容”的出现。
如今看来,她在去美国的前十年里,有过不少辉煌的时光,陈冲却觉得,那是她内心充满黑暗的日子。
她经历了信仰的破灭,和几段失败的恋情。有些以背叛告终,年轻的陈冲意识到:看似神圣的感情也会夹杂丑恶与嫉妒。有些则因为过度束缚,她爱过“不该爱的人”——一位有妇之夫,挣扎于这段感情无法自拔。
陈冲的感情炽热,每次的感情都细腻而痛苦。也正因此,内心曾有过的挣扎与欲望给予她无尽痛苦,也带给她敏锐的感受力。让她懂得曲折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
她反对电影中为了表现英雄人物的坚强,强行让人物表现出无可畏惧,这是违背人性的。普通人在面对恐惧时,会害怕,会弓背弯腰,做过所有类似叛徒的动作。
如果最终仍然挺住了,这才是颠覆与动人之处。
不重复自己
无疑,陈冲热爱电影。如果说,陈冲早期在国内,是阴差阳错地被电影选中。那么,到美国后,重拾演员之路则是她主动选择电影。
“婉容”之后,为陈冲在好莱坞赢得一些曝光机会,可那时能接到的角色仍然是“中国娃娃”式,带着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陈冲腻味了这类角色,当她遇到不同的角色类型,便会主动抓住机会。在战争传记电影《天与地》里,她需要演一名越南少女的母亲,对于刚过三十岁的女演员而言,开始饰演母亲像是一个分水岭,陈冲告诉记者:别说演母亲了,演父亲都可以。
原因很简单,她喜欢那部电影。从小家境优渥,家风浸染下,陈冲对物质与名气没有过多的追求,追求更纯粹的喜好与激情。然而好莱坞电影很难脱离商业,“我喜欢电影,天生对艺术片有饥渴,何必要混呢?”
她翻过很多剧本,一眼看中好友严歌苓的《天浴》,便从演员转身幕后,担任导演。这是一部关于知青下乡的电影,题材敏感,电影刚出来就被禁,却无法掩饰电影本身的艺术成就,得奖无数。
电影之外,却因尺度发生争议,主演李小璐16岁,台词与表演已经很成熟,一到裸露镜头却很别扭,可在剧情中,这是必需戏份。
东方视域下,对女性裸露向来非议,陈冲无奈,才找来一个替身。演员与替身之间无法完全割裂,轮到衔接镜头时,李小璐依然别扭。
有时陈冲挺生气,静下心想想,小姑娘才16岁,“真觉得自己跟个后妈似的”。
这部电影让李小璐获得金马奖影后,怎么看也是她演艺生涯的至高点,可后来再聊到这部电影时,李小璐却颇有怨言:
陈冲导演在美国呆了很多年,拍了很多西方的电影,思想已非常西方化了。她认为每部片子都有暴露镜头是很正常的,我则不这样认为,我坚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人格。
李小璐“坚决不出卖自己人格”的同时,字里行间,仿佛陈冲对裸露镜头早已习以为常。
生活在西方多年,陈冲对“脱还是不脱”这个问题向来有自己的判断:必要的角色里毫不犹豫,非必要的角色中一步不让。
好莱坞电影《金门桥》中,有一场亲热戏码,原先,陈冲已经与导演说好,摄影机只会拍到她的背面。然而在实际拍摄期间,镜头却出现在她的侧前方——显然,已经违背承诺。
此时的陈冲,不再需要像当初接演《大班》时的有口难言,回家后,她迅速做出反击,让自己的工会与律师去警告剧组,若是导演不按照规矩来,她宁愿罢演。好友严歌苓问,你就不怕和导演撕破脸?
陈冲却不顾忌:“一点步也不能让。让一步,他当你孬种,就得寸进尺。”
此时的陈冲寸步不让,可《诱僧》的导演找上门时,故事艺术性强,导演说要搞“探索性作品”,缺点是片中不仅有裸戏,还需要她剃成光头,陈冲却很快答应。
在她看来,好演员不应该重复自己。
老练亦天真
在陈冲身上,一切危机仿佛提早到来。
30岁那年,她找来很多朋友,办了场盛大的生日派对,朋友们也送来无数鲜花,场上满是香槟,仿佛想一醉方休。回忆那一刻,陈冲说:好像在为青春送葬,鲜花多得跟葬礼一样。
说完,她自嘲,可不就是青春的祭奠。
娱乐圈向来媚青,陈冲也曾为年龄焦虑。30岁像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后,陈冲坦然接受,年龄哪里是挡得住的?
有些导演可以欣赏这种成熟女性的魅力,比如姜文。
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陈冲演的林大夫,阳光下,穿着白衬衫,曲线丰腴,头发湿漉漉地,是一代人眼中性感的代名词。
陈冲起初还觉得这样的角色有些轻浮,可姜文手把手指导,教她如何喘息与展示自己。姜文小时候,大院里也有位“林大夫”这样的阿姨,她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
《色戒》中,陈冲饰演的易太太是极微小的角色,李安亦能懂得这种角色的重要性,像是电影里的“秤砣”,一个眼神就能压阵。
能够欣赏成熟女性演员的导演终究少数,市场缺乏以成熟女性为视角的角色,如陈冲这样咖位的女演员没有被优待。出于生计,她依然要去接受豆瓣评分3.7的电影。
演完后,又会像小女孩般,吐槽演过的烂片,“闭着眼睛都能演,睁开眼都是浪费精力”。
前两年,她碰到喜欢的剧本《英格力士》,电影里有位如同殉道者一样的英语老师,带给天山脚下那群十几岁孩子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与趣味。
她被打动,又一股脑跑到新疆,一呆就是几个月。
这部海报上写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后半句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这像是描述如今的陈冲,经历过苦难,依然能保持生活最纯粹的模样。
拍摄《英格力士》期间,《人物》记者去采访过她,哪怕在剧组年轻人和记者面前,陈冲始终穿着随意,素颜。和年轻人一起打球,如果输了,嘴里念叨着:“我是阿姨了,打不中了。”神态还是如同小姑娘。
如今陈冲已经有了家庭,丈夫理解她的精神与抱负,闲暇时,要么和两个女儿一起下厨,要么背着装满书的大包,满大街乱逛,享受这种悠哉游哉的时光。
陈冲觉得自己来到了生命里最好的阶段,年轻时,总觉得自己不够美,也始终缺乏安全感。而现在无论从阅历还是经历,都是很好的时候。
“因为我觉得自己身上,永远还有一部分天真的东西保留在那里,也是我自己在保护着它。”
这时,她58岁。正如她喜欢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言,年龄成了一种显赫的成就,象征着无数欲望,遗憾,失误,代表着一个人全部的经验和记忆。
“不管一路上有什么引诱,颠簸和车辙,你仍然像马拉车那样不停地前行着。”
4.鲁豫有约陈冲专访4.丘彦明《人情之美》5.肖浑《让陈冲为你上一堂人体美学欣赏课》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互动
你觉得中年女性应该活成什么样?
十点人物志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背景音乐-
《人生若只如初见 》《旅途》
-主播-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 戳这里,经典人物传记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