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遥》③ | 苦难,是命运的馈赠吗?
10 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长海 朗读
领读 | 不雨亦潇潇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人生路遥》。
昨天,我们讲到了路遥在学习中十分用功,能够很快融入进新环境,在班级中也有着不错的人缘。
随着小学的毕业,路遥也该步入中学了。可就在此时,大伯却让他辍学回家务农,这让小路遥十分不甘。
于是他决定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去读中学,可当他好不容易凑齐了学费准备去中学报到时,县中学却不收他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路遥究竟能不能顺利入学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学业未竟
原因是学校有规定,新生超过一个星期不报到,就除名,而他已经超过一个星期了。
路遥又一次哭着找到刘俊宽:“学校已经不收我了!”问明情况的刘俊宽专门赶到延川县中学,找到校长说明情况,恳求学校能够网开一面。校长被打动了,破例将路遥收进学校。
这件事在路遥的一生中影响巨大,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上学本身,更在于关键的时候,他通过自己的抗争与机智,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
反抗大伯的结果,是脱离了大伯为他预设的人生轨道,自然也消解了大伯在他心中的权威性。从那时起,他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命运自己安排”的道理。
路遥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走进这所全县的最高学府,他所在的班级是个尖子班,学生们大都很有个性,也是当时延川中学最难管理的一个班级,先后换过四任班主任。
路遥不擅长数理化,上课时,他想听就认真听,不想听时就旁若无人地看小说,也不影响别人听课。
好在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很宽容,从不强迫学生,允许学生看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开导路遥说:“你不爱学数学,我很理解,你对文学感兴趣就应该下工夫学,不要荒废时间。”
班主任的宽容,使他有条件广泛涉猎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延川中学当时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图书馆,路遥是那里的常客。
这样偏科性的学习结果是,他的语文成绩出类拔萃,写出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各个年级传阅。班主任老师也有意识地在班务活动中发挥他的才能,只要与文学有关的活动就用他。
1966年夏,路遥在陕西省初中升中专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安石油化工学校。
在当时情况下,农家子弟要是考到中专学校去,意味着鲤鱼“跳龙门”,从此彻底走出大山;意味着能拿着国家的学习补助,再也不要为生活发愁;意味着能吃上“国库粮”,三年毕业后成为国家干部,成为腰板硬正的城里人……
此时的路遥憧憬着自己秋季到省城上学的情景,开始设计与规划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全家人也开始准备路遥到省城上学的行囊;整个村子里的人也络绎不绝地看望王家,那个从来都很冷清的农家小院里一时之间笑声不断。
然而,命运总是无情地捉弄着这个饱受饥饿折磨却又志向高远的农家小子。
由于“文革”的爆发,全国所有大专院校的招生无限期停止了,这让沉浸在中考收获喜悦中的路遥空欢喜一场,他又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了……
人生低谷
就在此时,延川中学的第一个红卫兵组织成立了,其主体是高中生,几乎囊括了所有家庭出身好且有威信的学生。已经从校门中走出、又被学校召回的路遥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一来他平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文才突出,调皮活泼,能言善辩;二来他平时善于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有大局意识;三来他从小就生活在这块被红色革命所濡染的土地上,他身上潜滋暗长的革命激情被点燃、被激活了。
就这样,初中毕业生路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了。
后来路遥还作为学生代表,赴京接受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毋庸置疑,这个荣光对于路遥个人而言,其影响与意义是巨大的。
这次北京之行尽管短暂,但使他大开眼界。他第一次过黄河,第一次乘火车,第一次走进伟大首都北京,第一次走了上千公里的路程,见到了陕北之外的大千世界,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中仰望伟大领袖……
然而,命运再次与路遥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1968年冬天,路遥回到了大伯家所在的村子里,正赶上村大队打坝修水利。于是他和返乡学生都被编进农田基建队,从事劳动强度极大的打坝劳动。
打坝劳动,最重最累的活就是在崖上挖土。陕北冬天,地冻得像铁壳一样,镢头下去往往只能挖个白印;挖不了几下,就震得虎口流血。路遥每天都挥动着几斤重的老镢头,在寒风逼人的严冬中,坚持在半崖上挖土。
但是,从事这种纯体力的劳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关键的时候,路遥大伯的人品起了作用。大伯是郭家沟有口皆碑的好人,经常“说大事,了小事”,在村里有极高的威望。现在他的孩子回村劳动了,村里人怎能让他干重体力活?
大队领导们思前想后,村小学需要民办教师,就让路遥去吧。在生产队里,能当民办教师是头等美事了,活轻不算,还有补助,还有条件学习,这是当时众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就这样,路遥又在马家店小学任民办教师,有了一份令许多农村年轻人羡慕的工作。
1969年冬,路遥进驻县百货公司,开始接受路线教育。在这期间,他开始恋爱了,女孩是县业余文艺宣传队临时抽调的北京知青林虹。
路遥这位优秀的本土青年,长期养成的敏于时政的习惯,使他对外来文化更为兴奋,也更愿意接受。
可以这样说,北京知青文化对路遥的人生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从生活、情感与能力等方面的潜移默化,更对其思想乃至文学创作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样看来,与北京知青林虹的初恋也在情理之中。
林虹说一口普通话,她活泼美丽、能歌善舞,举手投足均深深地吸引着路遥;而路遥也以其才华、人品得到林虹的好感。就这样,俩人的关系便逐渐密切起来。
有一段时间,林虹回村里办事,俩人只好鱼雁传书。他与林虹的初恋是认真的,我们虽无法知道其中具体的恋爱细节,但可以知道路遥后来的许多生活细节,均是由她“改造”而来的:
路遥喜欢在下雪天沿着河床散步,据说这是他们相识的情境;
路遥喜欢唱《三套车》和《拖拉机手之歌》,据说这是他们相恋时唱过的歌曲;
路遥喜欢穿红衣服,据说这是那女子的最爱;
路遥曾用过一个笔名叫“缨依红”,据说其中暗含那女子的名字。
沉重打击
1970年春,路遥再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上级指示下,他被勒令停职反省。对此,路遥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他为之倾注全部情感的姑娘林虹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他接到林虹的“绝交信”。
这封“绝交信”像釜底抽薪一样,彻底砍断了路遥全部脆弱的希望,甚至使他生出了想死的念头。
这种“绝交”的打击,彻底改变了路遥的人生轨迹。
如果说路遥在前途遭受着重大挫折时还能强颜欢笑的话,那一定是爱情的希望在维系这份坚强。当这份脆弱的爱情夭折之后,年轻的路遥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爱情的失败。
在仕途无望与初恋失败的双重打击下,路遥显然元气大伤。然而就在此时,新的希望之火在他心中燃起了。
1970年夏,已是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副组长的曹谷溪,说服了城关公社领导,用了路线教育积极分子的名额,把路遥抽到通讯组进行培训,名为培养通讯骨干。
后来,曹谷溪又与县文教局联系,让路遥以代理教师的身份,进入文教局工作。为培养路遥的文学素养,曹谷溪几乎每次下乡采访,都想法带上他,让他开阔视野。
1970年盛夏的一天,曹谷溪带路遥到新胜古大队采访,曹谷溪背个海鸥照相机,路遥背个黄挎包,两人骑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出发了。
在这次富有浪漫与神奇色彩的采访活动中,路遥跟曹谷溪学习采访,学习照相,也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俩站在黄河畔的石崖上,背倚苍茫而高峻的黄河峰峦,顿时对未来有了自信和向往。
他俩还拍摄了一张二人在黄河畔大笑的合影照。这张合影照,是路遥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因为它定格了永恒的青春、理想与友谊。
路遥去新胜古大队采访活动的收获是,他在《革命文化》上发表的《我老汉走着就想跑》,被曹谷溪推荐发表在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
后来,这首诗歌又被曹谷溪推荐到《延安通讯》上发表。这也是路遥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是他走向文学之路跨出的第一步。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路遥在人生低谷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从学业未竟,到前途无望,再到初恋无果,路遥的人生可谓充满了挫折。他不止一次的想到过放弃,甚至还动过轻生的念头,但最后他还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曹谷溪。
在曹谷溪的帮助下,路遥迈出了文学之路上的第一步。那么,路遥的文学之路会就此风生水起吗?在这条路上,他究竟还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图片来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Daydreamer》《Christmas Memories》
-领读-
不雨亦潇潇,魔鱼池塘中的锦鲤,邑人城邦中的卫士;性喜观书,亦爱看剧。微信:zhugewuhou181
-主播-
长海,电台主播。爱阅读、爱声音。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畅游声音的世界。个人微信(ID:changhai-shengyin)
▼ 戳这里,经典人物传记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