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比尔·盖茨的故事,我再也不想当世界首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周刊 Author 麻酱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作者 | 麻酱

来源 | 新周刊

ID | new-weekly



最近一期《奇葩说》,大家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你支持吗?


李诞以比尔·盖茨为例,为反方阐述:


世界首富,一等一的大脑——这无疑是让全球人民都羡慕的条件。


让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砸钱为发展中国家建厕所,想要彻底打败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找寻能够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清洁能源——他做的哪一件事不是在为人类谋福利?


比尔·盖茨也整天都在做好事,但没人给他发红包。


非但如此,每一件比尔·盖茨想要推进的好事,总有人或意外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发难。


他一手创办的微软被控告垄;他亲力亲为宣传更卫生的厕所,和污水处理机器,被媒体营销成“比尔·盖茨当众吃屎”;他几乎要消灭小儿麻痹症,结果尼日利亚战争爆发……


就连已经洒脱认识到“人间不值得”的李诞,也不得不感慨一声:“比尔·盖茨太难了,看了他的故事就再也不幻想当世界首富了。



今年早些时候Netflix推出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将比尔·盖茨的生活与难题通通直白展露给观众。


一次,和比尔·盖茨在山林间散步时,导演问:“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世界上存在的问题太多,我不干了。”


“有时候,你确实不得不说,我放弃。但有时候,你知道你需要更加努力。”比尔·盖茨一个反手,给观众和导演扔来一碗鸡汤。


▲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他说这话的时候,镜头逐渐拉远,世界首富变成了画面中的一个孤独黑影。他一步一步地,沿着山路往上爬。


或许,鸡汤由比尔·盖茨这样的人说出来,人们还是会信的。



假如你是世界上最有钱,最聪明的人



前不久,比尔·盖茨以1100亿美元个人净资产,反超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重回世界首富宝座。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我调侃说:“这说明,我捐钱还捐得不够快。”


要知道,从他离开微软,开始专心致志做慈善时起,比尔·盖茨已按每年50亿美元的额度,捐赠掉自己的一大笔资产。


如果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让你无法揣摩世界首富到底多有钱,这样一个网站可以帮助掂量掂量千亿美金的重量。


▲ 这个数字,谁能不酸。


在一位无聊网友的设计中,每个登上此网的人都被赋予堪比首富的一串数字。你可以用来随意购买网站上列出的各种商品——


4美元一杯的咖啡、15美元一本的图书,或者是7亿8千万美金一幅的《蒙娜丽莎》、还有价值23亿美元的美国国家橄榄球队……


有网友在买了豪宅、火箭和摩天大楼后,发现自己才花了盖茨的一点零头,并为此深切感受到无敌是多么多么的寂寞~


还有网友把巨款换算成2752249394个巨无霸,想象了一下,然后被生理上的呕吐反应打倒。


和网友们相比,比尔·盖茨本人的“拜金”方式显然要别致,或者说是“极客”许多。


威尔·史密斯曾经拜访比尔盖茨的办公室,瞬间被他一整墙元素周期表吓到模糊。


▲ 威尔·史密斯震惊到失去表情控制。


除了少有的几样放射性元素,盖茨攒齐了一整张化学元素表,其中包括“每克1.9亿人民币的锎”和“最久命的单体寿命只有22分钟的钫”。


元素周期表发明150周年时,他还发推安利自己这面墙:每当有人来办公室参观,我都喜欢展示给他们看。这面墙,每天都在提醒我,为什么我这么痴迷科学和技术。


比尔·盖茨还曾说:对书呆子们好点儿,因为你日后有很大几率为他们工作。


他的千亿身家,不正是在那些成为“书呆子”的漫长时间里,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如果还有无聊网友,他设计的“假如你是比尔·盖茨”网站,应该包括以下选项:


A.少读百科全书,长大了也一天阅读150页,并记住其中的90%。


B.中学为学校编程,安排400多个学生的课程。前提条件包括,歌唱课和打鼓课不能同时进行,一个老师不能连续上课等。


C.多年保持打网球、打桥牌的习惯,看《三体》,喝可乐,思考的时候喜欢咀嚼铅笔杆子或眼镜腿。


D.在SAT考试中取得1590分(满分1600)。


E.18岁上哈佛,大三就辍学创业。


F.二十几岁,手下员工从25人变为128人,公司收入从两百万美金增长到一千六百万美金。


……


我猜,要找自己和首富的共同点,大家都选C。


▲ 当年把自己打扮成《星际迷航》人物,卖力营销。


《走进比尔》中,妻子梅琳达说,比尔的大脑就像一个excel表格,把各种信息保存在某一特定的单元位置中。


拥有一颗智慧的大脑,加上多读书,勤思考,让他能够看清软件行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公司策略的制定,他都能考虑到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并一一相出解决办法。


但这类大脑的弊端,就是让盖茨即便是在微软大获成功后,也不敢享受一刻的放松。


他总在一个信封背面计算公司的收入与开支,生怕哪天微软不赚钱了,发不出工资来。


一次,助理提前来到公司上班,却发现有人睡在办公室桌子底下。她吓得差点就要打电话找保安,后来才发现这是自己老板。


甚至,他也要求全公司的人都跟他一样投入地工作。有公司员工回忆,他说最多的话就是:“这是我听过最愚蠢的事儿了。”


31岁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13年稳坐首富宝座,他不得不拼成这样。


▲ 当年人们抢Windows,就像你今天抢优衣库。/《走进比尔》


如果你打开《走进比尔》,纪录片开头便会让你感到一阵窒息——


“早上8点,接受《人工智能技术评论》网站的采访;

早上9点,和自己创立的能源公司“泰拉能源”开会;

上午10点半,出席微软董事会;

会后半小时午餐时间,盖茨打电话给巴菲特开了个午餐会;

中午12点半开始,接连参加基金会参与的卫生项目会议、教育战略审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结束一天工作后,盖茨会去高智实验室,在那里呆一段时间再回家。”


坐拥天下最多的财富,时间依然是他无法买来的事物。



他想保护世界,但只有他还不够



时间来到1983年,微软已然成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在英国和日本都设有办公室,全球30%的电脑上都装有它的软件。


这时候,批评声音逐渐出现,有人俨然柠檬精:“盖茨只不过是技术狂人,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面对纪录片导演的财富,今天64岁的比尔·盖茨说,他会对过去年轻的盖茨讲:你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微软成长的太快太大,以至于在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公司都深陷在各种质疑它们垄断的官司当中。


当时,超过90%的电脑都搭载Windows系统,科技行业再找不出第二家可与微软匹敌的公司。


盖茨也曾像前段时间的“机器人”扎克伯格,单独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拷问。


他们怀疑微软和电脑厂商达成了某类不公平的交易,并将Windows 系统和IE浏览器进行捆绑,对厂商强买强卖。竞争对手也认为他正在用垄断地位控制互联网入口。


▲ 1998年8月27日,微软反垄断案出庭。/wiki


盖茨在紧张的法庭氛围中,也冷静地做出了回应:如果从市占率和短期势力来说,微软确实实现了垄断;但要说新技术也无可替代我们,那可不是这种垄断。


但这些能够看出一丝“轻狂”与“傲慢”的言论,被对手刻意单独挑出来,公之于众。


马上,一位励志偶像、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就跌落“神坛”,成为了邪恶的代言人。


一时,似乎所有人都出来踩他一脚,让“比尔·盖茨”这名字更加妖魔化。更有狂热者从人群里冲出来,砸了他一脑袋的蛋糕。


好友都替他心疼,“这么多年,这个工作狂人,第一次想找一点能让自己分心的事情。


▲ 比尔盖茨当众受袭。/《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慈善或是盖茨最初用来“逃避”的方式。2000年,他和妻子成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关注全球人的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于是我们能在纪录片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慈善领域,盖茨也不遗余力地发挥他的过人财力与智力。


他用数学思维,发现尼日利亚脊髓灰质炎多发区,是每个地区的边缘地带。


有医学团队向他提出高额的预算,他一下给了两倍,因为这多出的数字可以让他们完成超乎预计的工作。


的确,如果战争不爆发,能源问题不受阻,比尔·盖茨或许真的已经消灭了小儿麻痹症,或许真的能找出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但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有钱有智慧,就能解决的。


在开庭的几年后,微软终于通过上诉,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当时任CEO的老搭档告诉盖茨这件事的时候,他哭了。


▲ 《走进比尔》


但直到今天,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仍在持续运营,撒出巨额财富。


夫妻二人仍时不时要面对尖锐的问题,“为什么不把更多钱留给美国人?”“你们行善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对其他文化输出你们的价值观?”“拯救孩子,不会引发人口爆炸吗?”


但盖茨一直相信“提出问题,并让人们看到解决的可能性,他们就自然会开始行动”。


▲ 比尔·盖茨走访一个海南家庭。/THE BLOG OF BILL GATES


他谦逊地说:“我是个缺乏创意的人,也从来没有发明任何东西。”


所以,今天他正在做慈善而不是继续搞科技。他不过是“厚颜无耻”地把科学家的优秀想法偷过来,拯救人类罢了。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



纪录片《走进比尔》中,提到了这样几位对比尔·盖茨至关重要的人物:


母亲玛丽·盖茨、少年肯特、“兄长”及商业伙伴保罗·艾伦、惺惺相惜巴菲特,以及妻子梅琳达。


和《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儿童谢耳朵一样,小时候的盖茨也是一个沉浸在书本世界,有一定社交障碍的“问题儿童”。


他一度拒绝和父母交流,也曾很长一段时间都与母亲激烈争吵。


但母亲一直强硬坚持孩子应该参与社交,强迫他去参加各种活动,也用亲身为社区服务的行为感染着孩子。


她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给成功下一个你自己的定义,正是有了这些对我们自身具体的期待,我们才更有可能成功。说到底,那无关你得到了什么,也无关你给予了什么,而是你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直影响着盖茨。如果母亲看到今天的自己,比尔·盖茨她也一定会感到骄傲,“但很有可能还会挑我餐桌礼仪的刺儿”。


▲ 1977年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盖茨因交通违规,在警局被拍留有案底的照片。


还有一起长大的天才少年肯特,他比盖茨还要腼腆,还要好学。两人曾于某个温暖的午后,窝在房间里梦想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一次登山课的失足,夺去了肯特的生命,从此比尔·盖茨只能带着他们两人共同的理想,独自前行。


保罗·艾伦比盖茨大上两岁,但他就像那个整天想着怎么带坏弟弟的“坏兄长”。两人总是相爱相杀,但又携手打下了微软的江山。


每当盖茨在埋头编程的时候,他身边总有保罗的身影,但保罗很有可能是在那弹奏他早已厌烦的摇滚歌曲。


▲ 艾伦·保罗和比尔·盖茨。/《走进比尔》


1991年,母亲劝盖茨去见一见巴菲特。


他本来觉得这家伙就是一个做买卖的,专门钻市场规则的空子,能对世界带来什么好呢?盖茨只想匆匆见一面,回来好继续编他的程序。


结果真香,盖茨发现两人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地球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他们思考的内容。


后来两人的聊天总以这样的句式开头:我的天呐,你能想象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太有意思了,还能有多疯狂啊?


他们似乎能够聊到世界末日,因为问题永远存在。


▲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走进比尔》


妻子梅琳达是陪伴比尔·盖茨最久的人,她原来也是微软的产品经理,但为了家庭主动辞去工作,又在基金会成立后陪他一起走到非洲、印度多地,为盖茨思考的每一道难题提供女性视角。


盖茨夫妇都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


梅琳达起初在办公室里支了一盏绿灯,其他同事都离开后,她就会打开那盏灯。这时候,比尔就会过去找她。


这盏灯,就像黛西在码头点亮的那一盏。


《了不起的盖茨比》原文说: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尔·盖茨就是盖茨比,他们都“久久地抱着的一个梦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但不同的是,盖茨比最终迎来的是幻灭,他发现人生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此书奏响了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


但理工男、成功商人比尔·盖茨告诉你,梦不是光做了就完事了。


他的成长、成功,与上面这些优秀角色的影响有关;如今他四处奔走,宣扬慈善,显然并不是为日渐年老的自己留下一世英名。


“最终目的,不在鼓舞人心,而是在将效果最大化”。那些被盖茨性感大脑、精英理念,甚至只是为了钱而来的人,将组成一支队伍。他们真的“能让这这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看过《复仇者联盟4》吗?影片最后,美国队长一声“Assemble”,所有超级英雄角色都朝同一个方向奔跑,击退反派,守护地球。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干的是“美国队长的活”。



今日互动

你怎么看待比尔·盖茨?




-背景音乐-

Bill Evans《Soirée》

-主播-

安东尼,十点读书签约主播,自媒体“三个声音”主创,电台主播,用声音行走的资深媒体人,各媒体平台邀约主播。微信公众号:三个声音。

-作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ID:new-weekly)。《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20多年来用新锐态度测量时代体温。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泪点与笑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官方微博@新周刊。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戳这里,经典人物传记免费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