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爱玲诞辰100年,我想公开她的20个秘密

笋思 十点人物志 2020-12-01


一百年前她出生,带来一世传奇与苍凉。

 

张爱玲的故事,早已被人说烂了。

 

今天,我从她的亲朋好友、爱人知己的口中,


得知了她的20个秘密,


试图还原一个,不太一样的张爱玲。


……



小时候,带我的保姆张干,伶俐要强,处处占先;


领她的何干,因为带的是个女孩子,自觉心虚,凡事都让着她。


因此我姐说:


"张干,使我很早地想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要锐意图强,务必要胜过我弟弟。"


▲ 张爱玲与弟弟


我姐姐早慧,观察敏锐,我虽只比她小一岁,对这些事一直是懵懂无知的。


她不必锐意图强,就已经胜过我了。


这不是男女性别的问题,而是她的天赋资质本来就比我优厚。



我在上课时大加赞赏,说爱玲的《霸王别姬》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比较,简直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并且对她说,应该好自为之,将来的前途,是未可限量的。


可是爱玲并不因了这番激励而有所奋勉。


她一贯懒散,还是什么都“我忘啦!


有一次她欠交了一期作文,我催她,她笑笑,隔不多久交来一篇。我一看,却就是《霸王别姬》的上半篇。


原来她要把这一篇充两期作文!



张在大学很少结交朋友,她喜欢坐在众人旁边,或观察,或画速写,很少参与谈话。


大学时代,她已立志当作家,为此作各式文学练习。


张是斯文小姐,是她母亲以淑女教导的成果。她一笑即大笑,这一点忘了母亲的训导。


▲ 张爱玲与炎樱


在港大时,有一次我一清早,泼冷水在张爱玲头上,故意将她吵醒。


这次张爱玲发脾气了,高叫道:


“Damn you! Damn you! (该死!该死!)”






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大看,只看张爱玲的文章。


张爱玲小姐写《我看苏青》,我读时几乎落下泪。


大概她是很了解我的心境的,虽然有些地方未免说得太客气了。


我不大会观察人,而张小姐的个性又是内向的,不大容易被理解(至少在我是这样想)。




和她相处,总觉得她是贵族。其实她是清苦到自己上街买小菜。


然而站在她跟前,就是最豪华的人也会感受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不过是暴发户。


这绝不是因为她有着传统的贵族的血液,却是她的放恣的才华与爱悦自己,作成她的这种贵族气氛的。


贵族气氛本来是排他的,然而她慈悲;爱悦自己本来是执著的,然而她有一种忘我的境界。



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


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950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出席。


季节是夏天,会场在一个电影院里,记不清是不是有冷气。


她坐在后排,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使人想起她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胜寒”


那时最时髦的装束,是男女一律的蓝灰布中山装。


张爱玲的打扮,尽管由绚烂归于平淡,比较之下,还显得很突出。


我也不敢想张爱玲会穿中山装,穿上了又是什么样子。






外间传说她孤芳自赏,行止隐秘,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可能是由于误解。


例如,她患近视颇深,又不喜戴眼镜,路上相遇,她没有看出是谁,别人却怪她故作矜持。


再者她有轻性敏感症,饮食要特别小心,所以不随便外出赴宴,别人因此以为她架子很大。


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是任何人都有过的。


在陌生人面前,她似乎沉默寡言。


可遇到只有二三知己时,她就恍如变成另一个人,谈笑风生,妙语如珠。




与张爱玲的聚餐,安排在台北西门汀一家苏州菜馆。


虽然在那个年代张爱玲还不是个明星人物,但她那特立独行的个性,以及苍凉哀艳的文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所以,张爱玲踏入饭店的一刹那,大家都带着好奇、期待的眼神望着她。


她身穿素淡的旗袍,随身带着一件暗紫色绸缎棉质外套,特别显眼。


19611015日摄于台湾花莲


张爱玲是上海人,但一口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


特别是卷舌音很有北京味儿,这或许与她曾经在天津居住过有关。


她的眼神因近视略显得有些朦胧、迷离,一旦特别关注你,便马上目光如炬,仿佛有两道白光直射而来。


难怪她观察周围人和事是如此的犀利、透彻、深刻。



1956年,我和爱玲结婚了,我写给宋淇邝文美夫妇的信:


“我只想向你们保证,与我一起她很安稳,永远都会这样美丽,开怀和睿智。


这一切奇迹的发生,并不因为要互相迁就而改变。过去如是,今天亦然,直到永远。


爱玲会帮我搓揉后背,带着对父亲的仰慕,真舒服。



我是很喜欢她结了婚……又免了我一件心愿。


如果说希望她负责我的生活,不要说她一时无力,就是将来我也绝不要。


你要知道现在是20世纪,做父母只有责任,没有别的。






我正想多看一眼,她微偏了偏身,我慌忙走开怕惊动她……


她也许察觉外头有人一直没有出来,我只好回房,待我一带上门,立即听到她匆匆开门下锁急步前走……


我终于见著张爱玲时,几乎有一种震动的不安,我当下辨清自己只是个地才。


而我也懂了她是宁可与无才朝夕相对,也不愿地才为她不安。


与她为邻,使我感触很深,一个作家这样弃绝人世的自我封锁,文学生命是会萎缩的,可惜了。



晚年,张爱玲为了生活,不得不做她不喜欢的事,教书、做研究非其所长。


她不与人接触,只能写她熟悉的事。


她改写《怨女》、《半生缘》都是说的老上海,揭露中国人的丑陋,不合美国人的胃口,得不到出版商的青睐。


▲ 1968年摄于美国波士顿


除了稿费,没有固定的收入,耽误了看好医生;


将皮肤痒当作跳蚤侵蚀,屡次搬家,影响了她的创作力。


真为她惋惜。



一打开张爱玲的房门,房里弥漫着沉郁的空气……


地上摆着许多纸袋,包着不同的东西,门旁靠墙放着那一张窄窄的行军床,上面还铺着张爱玲去世时躺的那床蓝灰色的毯子。


床前地上放着电视机、落地灯、日光灯,唯一的一张折叠床倚在东墙靠近门的地方。


厨房里搁着一把棕色的折叠椅,一具折叠梯。


▲ 张爱玲遗物


这就是全部的家具了。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轻便好拿。


墙上没有挂任何东西,连一张日历也没有。


真可算是家徒四壁了。



张爱玲有两万八千美金的存款,当时港币汇率是7.75左右。


所以张爱玲死后是有二十几万港币,这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


网上有人说她生前贫穷到需拾纸皮来糊口,是无稽之谈。






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也没买,只买了张爱玲的几本小说。


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


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


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


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张的天才是发展得最好者之一。



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


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


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同学都看不起她。


▲ 中学时代的张爱玲(左)与姑姑(右)


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


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样美了。


我没有见过她。



张爱玲的小说写得非常漂亮,情感写得也很深。


很多比喻都非常精辟,她那种幽默、调侃入木三分。


要说刻薄,可能也是天下第一刻薄。


她的小说,我觉得还缺乏一种广阔的大意象。


是玲珑剔透的小摆件,不是波澜壮阔的,托尔斯泰式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


没有那种狂风暴雨般的冲突。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


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オ,除了发展我的天オ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天才梦》



从小似乎我就很喜欢钱……因此,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

——《童言无忌》



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传奇再版的话》



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


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


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


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

——《自己的文章》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自己的文章》





今年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也是她逝世25周年。


一位天才的女作家,她的传奇与流言,一直被纪念,也一直被误读。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张爱玲。


还是林青霞说得好:


她十九岁时写的《天才梦》,最后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仿佛她一早就预知自己的未来。


或是她一早就设定一个无形的牢笼,自己一步步地走进去。


张爱玲的一生,比她的任何一本小说都精彩。



十点人物志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意 | 笋思

编辑 | 笋思

插画 | 王可爱 xxxxy


本文经资料整理而成,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部分语句略有改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

纪念张爱玲诞辰百年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