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邓丽君》③ | 闯荡日本,开启亚洲天后之路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小静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
昨天我们读到邓丽君身处谣言中心,依旧保持淡定,她不屑解释。
但这毕竟事关她的声誉,她还是找机会明确摆出了自己的观点,来慰藉亲朋好友以及忠实歌迷、影迷的心。
这份简洁有力的声明,轻易地粉碎了那些狂妄但却虚弱的恶意诅咒。身处风口浪尖的邓丽君能够化解掉所有谣言么?这些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初到日本
1973年,日本的宝丽多公司想寻求一位容貌清丽、歌喉清甜的女歌星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于是就派两位员工到中国香港的大小歌厅、夜总会去寻找可塑之才。
两位星探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行遍了整个香港,最后终于在东方歌剧院发现了邓丽君。
他们觉得邓丽君正是公司一直苦苦寻觅的未来新星。于是,他们立即与公司驻派在中国香港的负责人取得联系,相约一起去拜访这个女孩。
一开始,邓丽君的父母对此事有所顾虑,后来,宝丽多公司的制作部主任舟木稔,亲自前来说服邓丽君及其家人跟她进行签约。
就这样,邓丽君得到了去日本发展事业的机会。
初到日本,邓丽君在宝丽多音乐公司的面试十分不顺。那天,在宝丽多公司的录音大楼里,邓丽君演唱了一首《无论今宵或明宵》。
这首歌的旋律邓丽君自是十分熟悉的了,但此时此刻,或许因为在她面前多了许多专业审视的头脑和眼睛,这使得一向飘逸洒脱、从容不迫的邓丽君发挥得并不是很好。
而更加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在邓丽君进行唱片录制时依旧困难重重,她和制作人的合作也是磕磕碰碰,虽然只是几首老歌,竟还是耗费了3个多小时才完成。
待到播放时,邓丽君一颗心仍然紧张地提在嗓子眼儿。
随着曲子旋律缓缓地从先进的录音设备中流淌而出,邓丽君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然而这不是平日里那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却有些像一根钢针划破了长空的寂静。
听到这样的声音,宝丽多公司的老板们个个面面相觑,一分钟后人们开始交头接耳,互相唉声叹气,他们都因惊讶而睁大了双眼。
“这就是他们花重金聘请来的优秀华人歌手吗?只有这样粗浅的水准,如何能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让在一旁的邓丽君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很多人为邓丽君感到汗颜和发愁时,一旁的渡边娱乐公司却看到了邓丽君身上的亮点。虽然这家公司并不隶属于宝丽多公司,但他们两者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为充分挖掘邓丽君以及偿还宝丽多公司的一份人情,渡边公司的总经理将邓丽君接到了自己公司,并安排人员专门负责教她日语,对她进行系统的音乐训练。
这对邓丽君来说,莫不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摘得大奖
邓丽君进入公司后,她积极配合公司的各种章程和安排,每天都积极努力,梦想着自己能够早一天为公司做贡献,早一点放飞自己心中的梦想。
学日语是邓丽君每天务必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中国台湾时,她翻唱了许多日语歌,所以这在她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为她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但日语与汉语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她只能从最基础的音标和发音学起。
勤奋换来了好消息,不出一年的时间,邓丽君便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
为让自己尽快的融入日本市场,获取日本听众的喜欢,邓丽君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她要一下子适应与中国港台地区风格迥异的日本音乐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
那时的日本正是青春偶像歌手的全盛时期,整个歌坛笼罩着一种矫揉造作的浮夸氛围。
很多来日本发展的外国歌手,为迎合市场需求,尽管深知偶像路线或许并不适合自己,但也都纷纷穿起迷你裙,在发间别上大朵蝴蝶结,以此来哗众取宠。
邓丽君对此不敢苟同,她骨骼清透非俗流,更深知自己不适合此种风格,因此,她在演出时,依旧保持着她一贯的“港台风”,不修边幅,不作修饰,力求清新脱俗。
在演唱方面邓丽君也依然保持认真、严谨的心态,用心唱歌。站在镁光灯下的她,眼里只有听歌的人,心里只有想唱的歌。
她的世界,从不肯为名利和浮华所停留。
很快,随着邓丽君在各大夜总会的频频亮相,日本音乐界刮来了一阵清新风。邓丽君清新脱俗的形象像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一样,让日本听众耳目一新。
邓丽君清新、自然的演出风格,给浮躁的娱乐圈带来了丝丝清凉,有谁能不喜欢这样的邓丽君呢?
随着更多的日本听众开始对邓丽君展开疯狂地崇拜和追捧,邓丽君的演艺生涯在日本登上了另一个高峰。
这年10月,邓丽君应邀参加“第七回新宿音乐祭”,在比赛中邓丽君最终以585票成绩获得评委一致青睐,摘得本届“银奖”大奖。
随后,各种好消息接踵而来。11月,邓丽君荣获“全日第十六回唱片大赏”的新人奖,当年她仅有21岁。
《空港》一曲的成功,为邓丽君赢来了许多殊荣,也为她成功打开了日本唱片市场。从这以后,邓丽君的歌唱事业更加蒸蒸日上,她的辛勤努力终于换来了光明。
邓丽君成功加入宝丽多公司后,她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75年,她推出《岛国之情歌》的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其中有她的成名曲《空港》。
随后的9~10月,邓丽君再次回到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展开巡回演出,10月底她在香港参与录制了《邓丽君电视特辑》。
1976年,邓丽君首次在香港的利舞台登台演出,3月即在当地举办个人演唱会。歌迷们纷纷热情前往,现场都激情高昂。
由于第一次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此后一连几年,邓丽君又在此地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唱会,同样都获得了歌迷们的热烈反响。
前程似锦
此时,邓丽君已在日本接受了3年的正规训练,她对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她开始将一种比较现代化的表演方式带到华人世界。
当时,中国流行音乐虽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演出形式上相较于日本等其他地区还比较落后。
中国港台地区的演出一般都只注重歌手本人的特色,而日本等其他地区的演出除此以外,还更加注重整个舞台的演出效果。
一般在中国港台地区的舞台表演上,舞蹈大多只起点缀作用,而乐队则是更简单的伴奏。
邓丽君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使得整个演出的舞台效果达到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水平。
邓丽君在香港开演唱会时,每场演唱会的门票总是一售而空,舞厅门口更是挤满了来等着买退票的人。
在演唱会现场,邓丽君从始至终都亲切可人,她会趁着旋律间奏的空档与台下歌迷们亲切握手,甚至为他们送去几句问候。
但凡音乐响起,邓丽君朱唇轻启,人们总是会沉醉其中。一旦歌声停住,轰天的掌声从四处响起,震耳欲聋,欢呼声如热浪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们挥舞着手臂热情高涨,所有的声音汇合成那个动听的名字“邓丽君,邓丽君”,喊叫声与掌声彼此交错,经久不息。
可以说,香港是邓丽君的一块福地,这座城市东西融汇,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使邓丽君沉醉。
邓丽君怀着深切的感情为这座自己所钟爱的城市引吭高歌,她所发行的唱片也获得了当地人们的大力支持。
继邓丽君成功开拓出日本唱片市场后,她又开始忙于奔波东南亚、中国香港与日本三个主要市场,邓丽君个人演唱会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安排,虽然辛苦,邓丽君乐此不疲。
1978年,邓丽君又以两张大碟荣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其中《爱情更美丽》《一封情书》都是“白金唱片”。
几年中,邓丽君步履匆匆,从中国台湾到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到东南亚再到日本,各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每一次都是来去匆匆,每一次都沐浴在花海之中,在丰富的行程中摘下了无数桂冠。20世纪70年代,整个亚洲因为邓丽君,披上了一层绚烂耀眼的缤纷。
而邓丽君像个忠诚的追梦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前程似锦。
然而天命无情,再美的红花也有凋零,她不知道,前方也会有风雨,并且那场大风暴竟会来得如此迅疾。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邓丽君歌唱事业蒸蒸日上,从中国台湾到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到东南亚再到日本,各地演唱都得到了一致好评,前程似锦。
然而天命无情,再美的红花也有凋零,前方又会有怎样的风雨等着她呢?她的歌唱事业能一帆风顺么?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为美丽智慧的邓丽君,文末点个【在看】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书由北京新华先锋出品,内容经授权发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华人歌后邓丽君
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