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勇《目光》② | 这世界偶尔冷漠,幸好有你善良



每天20分钟,带你真正读懂一本书。


前一段时间,十点人物志传记栏目尝试了“每天精读一本书”和“全本有声书”两种新的形式。


从这一本书开始,十点人物志传记栏目将恢复“10天读本书”,用10天时间,带你读书听书。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陶勇医生的《目光》,包含了陶勇从医二十年来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对医患关系的审视。


喜欢阅读的朋友可以拉到文末,领取「十点听书会员免费体验卡」,14天内免费收听超500本精读拆解,365本全本有声书。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免费收听好书精讲。




上一节我们讲述了陶勇医生遭遇凶手伤害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陶勇医生见识了人性的恶,也看到了人性的善。


不过,善与恶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可能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里,在医院,这种情况则更会被放大。


今天,我们就跟随陶勇医生一起来看看医院中的善与恶吧!

 


善恶并不对立

 
2019年下半年的某一天,陶勇去燕达医院会诊。

会诊结束,陶勇从楼梯下楼,当他从窗户往下看时,正好看见楼下有几个人在树下乘凉聊天,他们身后有一个中年男子,正将手伸到其中一个人的口袋里。
 
仔细一看,这个中年男子陶勇竟然还认识。

他是陶勇的一个小患者的父亲,他女儿十六岁,在做完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因为长期使用激素,引起了白内障,需要置换人工晶体。

为了给女儿治病,他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生活一贫如洗。看到这位父亲,陶勇的心里五味杂陈。
 
过了三四天,陶勇又一次见到了这位父亲。

当时,一个老太太在下电扶梯的时候摔倒了,电扶梯还在滚动,老太太半天爬不起来痛得直呻吟。

这时,这位父亲二话不说就把老太太背去了急诊室,安顿好就默默离开了。
 
同样一个人,他偷过东西,也做过无声英雄。

你说他是善,还是恶呢?


很多时候,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站在衣食无忧、生活安定的环境里,去评判他人是好是坏,以善恶武断的定义他人,这样做是错误的。

如果你问自己:如果有一天,你也穷困潦倒到没有任何生活来源,你是否也会高尚如圣人一般呢?

恐怕没有人能答得出来。
 
菲茨杰拉德说过:“如果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呢?恶,有时是无奈的选择。
 
但是好在人与人之间还有体谅和互助,就像陶勇医生会体谅患者的困难,尽量减少治疗费用;

还有那些患者,在得知陶勇受伤害,纷纷来看望他,甚至不惜捐赠自己的手。
 
可见,人性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但也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低劣。
 

坚信善良
 

虽然人性复杂,但在陶勇心中一直崇尚善念,他认为这是从医者必备的品行基础。在陶勇的从医经历中,他看过太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在陶勇救治的病患中,有一个叫薇薇的八岁小女孩。

她因为骨髓移植成功,治好了白血病,但又因为白血病导致了免疫性眼病,这种眼病使她双目失明。

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向眼球内注射药物,因为年龄小,注射时需要全麻,每次要增加一千块钱的费用。

薇薇知道这件事后便拽着陶勇,特别焦急地告诉他,自己不用全麻,她可以的。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想把钱省下来,给弟弟上学用。
 
后来薇薇的眼睛恢复了部分视力,她的妈妈和一位学校教师带她参加了,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儿童绘画比赛,绘画的题目是《我的世界》。


在别的同龄儿童眼中,他们的世界是游乐园、蛋糕、动画片;

而在薇薇的眼中,她的世界是医院,但是她仍然用五彩的蜡笔绘出她在医院中所见的一切,使原本灰暗的世界在她的画中变得鲜活。

最终薇薇获得一等奖,得到了五千元奖金。
 
而这样一个挣扎在生存边缘的贫困家庭,他们从五千元的奖金中拿出一千元,捐献给了另一位素昧平生的一个小患者。

在陶勇出事后,得到薇薇捐赠的小患者父亲,又把这一千元转给了陶勇。

而这种善举不是个例,在这些善念的感染下,陶勇相信,用善意换来的也将是善意。
 

对凶手的思考

 
在遭到患者袭击后,陶勇有一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他接受不了自己问心无愧的付出,竟然会引发患者如此大的仇恨。

直到公安机关和院方逐渐了解了凶手的背景,陶勇才有些理解。

他是北京远郊的一个农民,与父母和兄弟姐妹早已断绝来往,生活本就困苦,眼睛又患有无法根治的病。

可能他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扭曲,直到在陶勇这里治疗完,他彻底绝望、试图轻生,而陶勇就是他的陪葬者。

善与恶,在陶勇看来就是人性中的两个面,像枚硬币,人生下来就具有这两种特质。
善让我们去爱,去付出,去帮助,去成就;而恶,让我们去恨,去嫉妒,去索取,去伤害。
 
但同时,善与恶是相对而论的,完全的“善”将会让人变得软弱,完全的“恶”会将人推向地狱,只有将“善”与“恶”的标准与底线确立,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自我。
 
媒体采访陶勇时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重来,你还会为凶手诊治吗?”

陶勇的回答是绝对不会。


因为医生也是人,医生将善良作为品格的基石,但他不是佛陀,以肉养虎,以善待恶,那么无形之中是助长了“恶”的势力。

正如《论语》所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法律应对“恶”给予惩罚,人们应对“恶”给予抵抗,那么才有可能实现“善”。
 
这个世界善与恶并存,它不够完美,但也没有多糟糕。我们要坚信,生活始终有善良存在,但在面对邪恶时,我们也从不手软。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医院中出现的善与恶,很多时候善与恶是并存的,但正是因为善恶并立,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自我。

当我们步入社会时,我们要清楚,这个世界本就不完美,但是也没有多糟糕。

我们用善意对待他人,也会得到善意的回馈,但如果我们遇到个别的恶意,也不必手软,对“恶”给予抵抗,才是对“善”真正的嘉奖。
 
在医院中,除了见证善恶,还能见证生死。

有人说,医生看多了生离死别,心都是冷的,真的是这样吗?明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陶勇医生如何回答吧!

图片来源于韩剧《机智医生生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点听书会员」全新发布

一生最值得阅读的1000本好书

每天半小时,每天一本书

在阅读中成长


十点听书会员 2021新年读书计划

原价198元/年

现在0元体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领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